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6篇.docx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6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6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6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6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6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6篇。
短短几天的培训,云计算、大数据、MOOC,不断刷新我的认知。
当今世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开展,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成为人们根本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开展的今天,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中,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学生的个性成长,成为教育新的探索和开展方向。
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专家们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诙谐幽默的讲座风格,让我获益颇多,回忆培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已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既给教育带来的令人冲动的、史无前例的巨大时机,也为教师提高能力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是他们展现才能的舞台。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的新角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校园网络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从资金的分配,还是从培训的内容来看,都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无视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方法、技术整合等方面的培训,无视了营造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开展的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开展,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教师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根本理论、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教师运用所学的方法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网络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是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应用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专业化人员,培训的方法不能仅仅是教授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重要的是让教师通过参与培训活动,获得根本素质和技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
从传统课堂到网络环境下的互动课堂,再到课堂中APP的应用,这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因课制宜,灵活多样,策略适当,不能利用计算机投影将课本搬家,把传统的人灌变为现代的电灌。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呼唤教师自我更新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着巨大差异。
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网络环境下以教师启发、引导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为主;传统教学根本上是灌输式教学,信息化条件下是交互式教学;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单一,注重知识、注重智力;信息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智力与非智力并重,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迁,必须应对挑战,主动进行自我更新。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简单运用过程,它必将引发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开展;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社会的组成局部,使学生与现实零距离接触;把信息化为知识,把知识化为智慧,使有限的课时得到最大的收益。
为此,面对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教师应该是信息、思想及知识的先觉者,更多、更快、更好地传播最新、最前沿的先进文化信息。
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逻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
专业知识的更新
教师专业开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根底上,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与学生共同开展的观念,只有这样才会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实践与文化的统一。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它呼唤教师的创造,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与能力,永远站在学科的前言,矢志不逾地追求真理。
没有科研活动,只靠背讲义,念讲义的教师是不称职的、落伍的教师。
科研能力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开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利用信息化环境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开拓、创新能力。
此次培训让我更深层次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倡导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化、信息化的协调开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而促进学校新的开展,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篇五:
从20xx年x月x日起,我参加了合山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在这次网络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虽然不是面对面教学,但我依然觉得很充实。
因为在这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到了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好的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中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缺乏。
作为时代的教师,深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缺乏,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更进一步。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
1.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收获;
在学习中我不仅掌握了多媒体软件的相关技术,如图片处理,视频音频加工等等,更加了解到现在需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而不再是以前的只是与学科整合,我们要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中去创新。
在与各位教师的研讨中,提出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尤其是课堂导入的问题。
教师们认为多媒体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
通过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等使我更加提高了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这次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各位专家讲座的视频,积极和辅导教师的互动交流,并且和同伴在网上互相讨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观摩了名师风采后,我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了解到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开展,还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良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根本功和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能力。
3.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
在研修活动中,我收获了大量同仁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交流了彼此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
在交流中,也明白了自己的缺乏,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通过培训为我翻开了一扇窗,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应注意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例如我们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查阅到大量图片资料、动画资料等;利用网络的下载功能,教师、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将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协作在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应用能力,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今天的教师应当树立一种新的理念,那就是:
学校不仅是教育学生的场所,也是自我开展的场所;只有在教学中持续开展自我,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在学习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缺乏之处以及与成为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开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通过这次培训也使我补足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
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神圣。
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化为我们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篇六: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从20xx年x月x日开始,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习,虽然是远程培训,但收获颇大。
在培训中聆听了各位专家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讲座,观看了名师娴熟精湛的课堂实录视频,他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到应用,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提升了自己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一、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的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树立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效劳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开展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开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了提升
这次培训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全部课程,做笔记、做作业、与同行交流,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
在课堂上我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之中,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死板无味,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
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开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应、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缺乏,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三、课件制作水平有了提高
通过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根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
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将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光是翻阅书本、备课写教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开展教学。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通过看专家的讲座、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与同行的交流,我找到了自身的缺乏之处,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开展的原动力,不断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我会继续学习深化信息技术根底知识,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
看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附送:
信息技术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信息技术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摘要:
民族文化意识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关乎国家的前途,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中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开展,全世界所有的地方都已经网络化。
世界各国的文化正在汹涌地冲击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大量的外国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志淡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减退、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
就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根底和实践意义,以案例剖析的方式探讨在信息教学中如何融入民族文化。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融合信息技术教学
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开展过程中创造和开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民族文化反映该一个民族历史开展的水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开展的精神支柱。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变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局部,网络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模式,这些对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信息技术正是我们在网络文化的最前沿的阵地,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培养民族精神,抵抗网络不良因素的侵蚀,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一直在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应该在原有的教学模式的根底上加以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多融入一些民族文化气氛,重视选用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整体效益,真正使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得以渗透和落实。
1、根据教材内容比照挖掘民族精神教育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天朝大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了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我们民族方面的内容,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充分开掘教学内容中类似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素材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合理穿插传统文化教育实例,使学生在学到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得到民族情感的熏陶,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风貌,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方在讲到indo操作系统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我们国家的红旗操作系统作比拟,告诉学生现在看到的大局部电脑都是用indo的系统,indo操作系统可以说是我们电脑赖以依存的系统,由于我们过度依赖于indo操作系统,美国通过操作系统就能监控到我们的电脑,比方国家的军事机密文件、企业的商业秘密等。
这样对我们国家的信息平安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我们国家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红旗操作系统,虽然我们国家的操作系统和indo相比还很落后,但是我们只要加倍努力,总有一天会赶上indo的操作系统。
在硬件根底的教学上,当然离不开Intel、AMD等知名企业,同时我们也应该介绍我们国家的龙芯这几年所取得的进步,在电脑芯片上因为我们的龙芯起步晚,要赶上外国的技术,只有靠我们全中国人的智慧,相信有一天我们会超过他们的。
更应该介绍我们国家的联想集团是世界上比拟强大的计算机制造企业,不管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都是很大的,而且电脑性能稳定。
在教学过也顺便建议同学们以后尽可能选用我们国家品牌的电脑。
在讲到offie办公软件时,教师也应该介绍我们国家的自主品牌的办公软件WPS。
通过比照告诉学生它们各自的优点。
对于一般的办公来说其实WPS还是很好用的,信息老师在教Offie外还可以教学生如何使用WPS。
通过比拟,我们可以使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在各个信息领域所处在的水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为赶超外国先进技术而努力学习,顽强拼搏。
2、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素材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开展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比方在教学生学会搜索时,我们就用一些与民族文化有关的词语来搜索。
如:
壮族三月三、炮龙节、芦笙等,这样不仅给学生学会了在网页上搜索资料,又能够了解到我们民族的一些文化传统。
在讲到制作电子板报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家乡的人文风俗、风景、人物图片、文字说明来作为素材,制作出图文并茂的介绍家乡的宣传册。
当老师布置这样的任务时,每个学生都充分挖掘自己家乡的素材,有些通过网上查找,有些通过家人、朋友收集,总之想尽方法收集到自己独特的素材,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在制作PPT作品或者制作视频作品时,我们也都可以让学生以家乡的人文风俗、风景、人物的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来作为素材,通过信息技术的加工,变成介绍家乡优美的景点、风俗习惯等的宣传资料,这样就可以给学生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甚至我们还可以通过微博上传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民族文化。
比方在讲到制作PPT、制作视频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挖掘自己家乡的文化作为题材,有些在宾阳县的学生就以宾阳的炮龙节为主题来制作,因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宾阳县都会举行炮龙节,他们很多都去看过,甚至都有拍过的图片或视频,再加上其他资料的收集,制作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武鸣的学生以三月三对歌为主题来制作,他们在民间找到一些对歌的录像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还有些同学就以家乡的剪纸作为题材,把家乡的剪纸能手的作品都拍下来,制作成PPT作品或视频作品,由于横县每年都有茉莉花节,横县籍的有些学生就以茶文化为主题制作出介绍本地生产的茶叶的PPT,还插入茉莉花这首歌作为PPT的配音。
每个县的学生都有几个做得很不错的,然后把好的作品在全班上甚至全校展示出来,这样同学们都能了解到其他地方的民族风俗文化。
3、通过布置课外任务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单靠课堂上所接触的还是不够的,俗话说:
听不如看、看不如做,也就是听说的事情不如亲眼看到的真实,看到的又不如自己亲自参与的印象深刻。
况且挖掘民族素材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做到的,还需要长时间地用心去体会,由于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假期学生放假回家,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
要求他们回去后用心去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素材。
比方要求学生放假回家多注意观察,发现自己身边的一些与民族文化有关的事情,并搜集自己所见所闻的能表达出本民族特点的工作、生活等图片或视频,整理后通过QQ传给老师或者开学后交给老师。
由于现在很多学生都有,而且都有拍照、摄像功能,因此收集的图片、视频对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
这样老师就可以制作成一个素材库,这些素材库与学生共享,平时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马上就能找出来。
比方春节回家,家乡都会搞一些活动,壮族家乡的对歌比赛、斗牛比赛、篮球比赛、农村的庙会、农村的喜丧事风俗等。
为了使得每个学生都很用心地去做这事情,干脆就给学生一个主题,比方家乡风貌、家乡奇特的风俗习惯、家乡炮龙节趣事、包粽子,家乡的小吃等等,要求学生回家后注意观察,遇到有趣的事、或能代表自己民族独特的事情拍下来,通过整理制作成一篇PPT作品或用会声会影制作成视频文件。
比方包粽子,学生还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亲身体会一下怎么包粽子,粽子里面都用哪些原料来做馅,还有关于粽子的一些习俗。
比方有些农村当年有家人去世,那么家里一般都不包粽子,这一年春节所吃粽子都是由亲戚朋友送去的,这些都反映出民族的风俗文化。
有条件的学生做好就能传给老师,家里没有条件的学生拍好素材开学后做好再上交。
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4、结束语
信息技术无疑是民族文化教育的最好的最快捷的载体,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和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的民族文化知识。
学生自己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生动形象的作品,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体验民族文化的活动中来。
重视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传承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大的教育实践意义。
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刻不容缓地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通过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使学生有民族忧患的意识,为国家的前途发奋图强、尽责尽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钟柏昌,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研究视角.江苏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1X.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教育研究,201X:
68-7
3.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