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496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吉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2月1日在吉林省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省政府委托,现将吉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一主题,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强力推进“三化”统筹,深入实施“三动”战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局面。

201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年初计划

预计完成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力争10000

11以上

10531

13.7

2.地方级财政收入

亿元

699

16以上

850.1

41.1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7200-7500

25以上

7441.7

30.3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097

17

4116.1

17.5

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左右

 

5.2

6.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94

15以上

220.5

30.9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10

力争11

17797

15.5

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860

力争10

7510

20.4

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50

 

55.25

 

10.城镇登记失业率

%

4.6以内

 

3.7

下降0.1

个百分点

1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1.1

-3.5

 

-3.5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GDP总量迈上新台阶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31亿元,增长13.7%,高于年初计划2.7个百分点。

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1%、17.5%和10.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31.6亿元,增长18.8%,高于年初计划3.8个百分点。

(二)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发展,粮食产量取得新突破

深入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全面开工建设中西部千万亩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启动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有效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突破600亿斤大关,总产达到634.2亿斤,比上年增产65.7亿斤,占全国增产的13.3%(全国增产粮食494.6亿斤),粮食单产930.24斤/亩,比去年增加86.56斤,位居全国第一。

大力发展百万亩棚膜蔬菜、林蛙、食用菌等园艺特产业,启动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和示范区建设。

畜牧业稳步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205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

(三)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产业发展更趋协调

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轻工业发展较快,增长速度高于重工业8.4个百分点,占工业比重为29.1%,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深入实施支柱优势产业跃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特色资源产业提升计划,多产业支撑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经济在汽车产业增速较大回落、石化产业增速不高的情况下,食品、医药、信息等优势产业发展迅猛,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3%,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对工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高技术产业高速增长,预计产值增长45%以上。

新能源汽车、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

围绕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积极推进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集聚区建设,全省服务业发展呈现向好势头。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652.11亿元,增长10.9%,增速较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预计达到33.1%,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和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国家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给予政策支持,长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获批,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长春市亚奇物流园等3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竣工并投入运营,入驻企业200多家。

(四)三大需求协调增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投资总量再上新台阶。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41.7亿元,增长30.3%。

投资结构更趋合理,改建和技改、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大幅增长,预计分别增长47%、130%和40%。

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10%。

居民消费持续旺盛。

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政策,扩大农村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商业功能,加强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16.1亿元,增长17.5%。

外贸进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

进出口总额迈上200亿美元新台阶,达到220.5亿美元,增长30.9%,实现四年翻一番。

(五)项目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重大项目数量明显增多。

全年共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695个,比去年增加1045个。

其中,新开工项目2650个,比去年增加870个;竣工项目1980个,比去年增加635个。

能源、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开工竣工。

长春第一热电厂2×30万千瓦、长山电厂1×60万千瓦等项目建成投产;铁路建设在全国整体收紧的严峻形势下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吉图珲客专项目是全国今年新开工两条铁路项目中的一条,哈大客专全线主体工程完工;吉林至草市、汪清至延吉等高速公路项目竣工通车,全省高速公路新增竣工里程400公里,总里程达到2250公里;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均实现并网发电,引嫩入白工程已具备向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能力,大安灌区工程已具备灌溉10万亩水田的能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正式启动。

重大项目谋划和推动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

谋划完成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60项,总投资8618亿元,其中有24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谋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支柱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上,占总量的88%。

(六)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财政收入增幅再创新高。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实现1620.1亿元和850.1亿元,增长34.3%和41.1%,创分税制改革18年来的最高水平。

企业利润实现历史性突破。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预计突破1000亿元,增长30%以上。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实现1.8万亿元,增长30%以上,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5%,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成为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年初计划目标。

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现全年减排目标。

(七)长吉一体化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长吉一体化取得阶段性成效。

《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取得重要进展,主要节点和功能区的总体规划、新城新区规划、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推进。

长吉快速通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东北地区第一条城际快速铁路长吉城际正式运营。

重要节点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九台、双阳、永吉、岔路河四个重要节点建设步伐加快,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岔路河中新食品区等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

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

白山市着力推进生态城镇化建设;辽源全面推进辽(源)白(泉)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启动新区开发建设;四平市实施南接北融,做强“一核三带”;延龙图一体化进程加快。

梅河口等市县加快新城新区、各类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了产业、人口等要素集聚功能。

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

改革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在九台、抚松、公主岭等地开展了城乡双向一体化、土地增减挂钩、户籍管理制度等17个类型、21个试点,并取得积极进展。

(八)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成效显著,我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2.5%和99.1%,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全省9个市(州)全部开展了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新农合以县为单位门诊统筹地区达到100%。

提前完成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基本药物全覆盖、长春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社会资本办医、省级医改信息平台建设等成为全国医改的亮点。

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创新,集安益盛、吉林永大成功上市,吉视传媒首发申请获批,盛京银行和华夏银行在长春设立分支机构,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三支国家科技基金成立。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顺利推开。

稳步推进价格改革。

集中调整了我省低价火电机组的上网价格和部分价格偏低的小水电上网价格。

制定出厂热价调整方案及补贴和奖励方案,缓解了企业经营困难,为冬季供暖提供了基本保障。

长吉图开发开放取得积极进展,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支持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意见》进入征求相关部委意见阶段,中俄朝三国环形跨国旅游投入运行。

中俄珲卡铁路口岸千万吨国际换装站奠基,中俄合作开发扎鲁比诺港改造工程和与滨海边疆区的合作稳步推进。

成功举办第七届东北亚博览会、第十届长春农博会和第八届长春汽车博览会。

组织赴粤闽和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取得积极成果。

全年引进省外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32%和18.8%。

(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实事扎实推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7797元和7510元,增长15.5%和20.4%。

年初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主要内容

完成情况

1、切实改善办学条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图书配置工作全面完成年初任务目标。

完成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警务室建设任务。

资助9.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

2、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在全省五个地区选择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健康小屋”示范项目。

乡镇卫生院整体化数字实验室装备率超过70%。

全省已建立的妇幼保健机构全部配备母婴安全救护车。

5.41万农村贫困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检查。

3、努力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

全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22%;机关事业单位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贴标准月人均增加65元,受益人数约41万;企业“苦脏累险”等艰苦岗位津贴补贴标准平均增长38%,新建企业高温津贴月人均增加118元,受益人数约29.2万;人民警察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补贴政策得到落实。

公益性岗位职工工资足额发放。

农民人均年劳务收入达到2130元。

4、积极扩大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55.25万人。

全省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11.86万人。

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5、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解决5.8万厂办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启动44.9万名厂办大集体在职职工参保续保工作;解决21.06万名“五七家属工”参保问题;将51万名关闭破产国企和国有改制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疗保险。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3.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达到全省县(市、区)的88.3%。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

全省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和门诊大病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以上。

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1.81%。

6、进一步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

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9.69万套,开工率105%。

发放租赁补贴32万户。

解决了110万农村居民和25.5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安全饮水设立监测点1600个,在建的农村供水水质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7、深入实施“暖房子“工程

新增城市供热能力9054万平方米,改造撤并小锅炉房1598座,改造陈旧管网2766公里,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714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1533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

8、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

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230元和1250元。

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全覆盖。

失业保险金平均标准提高124元,增长53%。

推进200个贫困村整村跃升,实现21.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9、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建成3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00个农村文化大院和3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完成送戏下乡4300场。

全省农家书屋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全面完工683个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工程。

10、增强公共服务与安全保障能力

新建1700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652个。

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

新增城市报警监控探头63831个。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组织实施第三批12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推动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工程,校车安全管理不断加强。

强化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建设9个县级医院、24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04个村卫生室。

省图书馆新馆舍建设项目主体冷封闭,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东北亚动漫游戏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文化遗产地保护全面推进。

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冬运会。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全面启动实施计划生育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计划。

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

援建黑水工作基本收尾。

总投资12.97亿元的201个对口援建项目已经完成200个,在建的垭口山隧道今年竣工通车。

援疆工作全面启动。

启动实施“一市三县”两居工程和“灯塔计划”,积极开展产业援疆。

援藏工作扎实推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一些重点产业增速下滑。

受国家刺激性政策退出、部分城市实行限购令、成品油价格上涨、日本地震等方面因素叠加影响,汽车增速下滑幅度较大,年初以来始终低于整个工业7-10个百分点,对工业的带动能力减弱。

另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受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增速回落等因素影响,服务业增速低于经济增速2.8个百分点。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而且成本大幅度提高。

受国家货币政策收紧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初步统计,全省调度的702户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346亿元,缺口达204亿元。

我省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平均达到8.5%左右,加上担保费、资产评估费用上调,贷款成本平均超过12%,部分企业甚至超过15%。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放缓。

受建设资金短缺、项目审批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我省在建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进度明显放缓,原定于去年竣工通车的哈大客专等4个铁路项目已推迟至今年竣工,去年计划开工的7条国高网高速公路至今未获批复。

四是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

目前全省物价过快上涨得到有效遏制,居民消费价格单月涨幅由7月份最高点6.6%回落到了12月份的4.5%,全年累计上涨5.2%。

虽然2012年需求拉动和价格翘尾因素影响会有所减弱,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是电力过剩与煤炭短缺矛盾加剧。

电力供大于求现象仍很突出。

2011年全省发电设备平均利用时间同比减少408小时,火电、风电企业亏损比较严重。

同时,冬季电网调峰困难。

煤炭供应紧张。

我省煤炭总需求量在10000万吨左右,省内自给率不足50%,一半以上依靠黑龙江和内蒙古调入。

两省区相继进行煤矿整顿,外销量减少,加上铁路运力紧张,致使我省购煤困难。

这些问题有些是当期的,有些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必须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初步安排意见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既有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既要正确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更要看到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加快发展。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着力扩大内需,着力优化结构,着力加强“三农”工作,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加强节能减排,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关于今年主要指标的计划安排,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考虑与“十二五”规划的有序衔接。

二是充分考虑国家“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和各省竞相发展态势。

三是充分考虑我省已奠定的良好基础和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是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具体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

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

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5%以上。

CPI涨幅在4%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

单位GDP能耗下降3.5%。

2012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

指标名称

单位

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2以上

2.地方级财政收入

亿元

16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5以上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7左右

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左右

6.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5以上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

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2

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55以上

10.城镇登记失业率

%

4.6以内

1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3.5

三、2012年重点工作

为实现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投资拉动战略,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在继续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投资方向和次序,推动投资与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谋划并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400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50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以上。

突出水利、交通和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

引嫩入白、大安灌区竣工投入使用,哈达山水利枢纽完成主体建设,加快推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

四平至长春改扩建、通化至梅河等高速公路建设以及丰满大坝重建、敦化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

继续实施“气化吉林”惠民工程。

通化机场以及哈大客专、通化至灌水、和龙至南坪、平齐线郑家屯至满汉营铁路等项目,力争竣工通航、通车。

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银企对接,支持企业发行债券,鼓励上市融资,有效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继续加大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力度。

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项目谋划,滚动谋划储备80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二)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落实好国家农业补贴、粮食收购价格、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各项惠农政策。

稳固粮食生产能力,全面完成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工程任务,加快实施千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和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60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力争再创历史新高。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进一步加快发展。

启动实施现代牧业四年提升计划,推进2000个规模养殖场(小区)新建、改扩建项目。

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全面完成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提升人参、鹿茸、中药材等特色资源开发能力。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林副产品,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增加家庭经营收入的同时,广泛开辟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收入渠道,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三)着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新型产业基地

深入实施支柱优势产业跃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特色资源产业提升计划,不断提升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进一步壮大支柱优势产业。

大力推动支柱优势产业扩大产能和产业链前伸后延,加快汽车和石化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汽车化工专用料和车用化学品园区建设。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推动长春大成百万吨化工醇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

同时继续抓好轨道客车、医药、电子信息、冶金、建材、纺织等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启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计划,重点推进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推动碳纤维、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引领工业调整的主导产业,搞好长春汽车新能源示范工作,推进一汽新能源汽车实现小规模量产,支持吉林市建设国家级碳纤维产业基地,继续提升原丝、碳化及下游产品能力。

推动特色资源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特色资源产业示范工程,扶持康美新开河、益盛药业、睿康生物等企业延长人参、鹿、林蛙等食品、保健品产业链条,促进特色资源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支持吉恩镍业、祥元镁业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镍新材料、镁合金压铸件等特色资源终端产品研发和规模生产,尽快形成新的产业支撑。

(四)深入实施服务业跨越计划,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

全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积极发展旅游、文化、金融业及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抓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重点抓好1200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特别是60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30个省级集聚区建设,继续争取国家对长春净月低碳生态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全面启动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研究制定企业非主营业务剥离试点支持政策。

充分利用长吉图先导区的政策优势,鼓励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创新上先行先试。

重点建设长春市三大金融核心区、六大物流集中区、30个大型商务综合体;积极推动吉林市建设软件开发基地、出口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南部新城、哈达湾、松花湖、北大湖4个服务业功能区;充分利用延吉市的地缘和语言优势,加快对韩日软件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和信息产业园区建设。

全面实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开发计划。

(五)加快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强力推进长吉一体化。

切实抓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城乡统筹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完善等五项工作。

继续提升长吉两市核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九台、双阳、岔路河、永吉四个重要节点发展,建设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中新食品区等8大功能区,滚动实施百项重大基础设施和百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发展。

加快大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汽车物流、零部件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继续加强对全省城镇化17个类型、21个试点的指导和协调,在统筹城乡管理体制、农村产权制度、金融创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等方面完善试点改革方案,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严格落实目标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