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童 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277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童 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课童 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课童 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课童 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课童 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课童 年.docx

《第一课童 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童 年.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课童 年.docx

第一课童年

第三课时《船歌》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船歌》

2、复习歌曲《原谅我》

3、创编与活动

4、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船歌》,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良好习惯,感受作品中轻松、欢快的气氛。

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创编。

3、通过乐器演奏歌曲《船歌》为表演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试敲,讨论每样乐器用了什么节奏进行伴奏)

3、幻灯出示节奏谱,逐条边唱边徒手拍(加上乐器敲一敲,三条合起来(方法同上))

4、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节奏:

2/4ⅩⅩ∣ⅩⅩ∣Ⅹ―∣Ⅹ―‖

用“356”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1)听听老师的歌怎样?

(教师示范)

2)学生同座试编

3)学生展示

4)师生评价

四、聆听《船歌》

1、导入:

(你能听出他们在唱什么吗?

)放录音,学生聆听

2、交流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幻灯出示歌词,复听全曲。

(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

)学生交流——答案

4、全曲(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5、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6、师:

请学生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3、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第四课放牧(三课时)

第一课时《放牛山歌》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放牛山歌》

2、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3、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放牛山歌》,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欢乐、活泼,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放牛山歌》,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放牛山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4:

节奏练习:

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

新课学习:

1、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谈话:

通过唱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我们仿佛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上,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它唱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听歌曲录音《草原上》;

2)初听范唱(听后学生回答)

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师生一起表演。

3)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

(四川)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竖笛演奏《放牛山歌》旋律

5)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6)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提醒学生注意音的长短)。

4:

简单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

小结: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牧歌》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

2、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愉快热闹、充满朝气的音乐情绪,初步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二、通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牧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二:

新课学习:

(一)欣赏《小放牛》

1、导入:

谈话(从前课歌曲入)

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

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初听录音乐曲:

师设问:

A、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B、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听完后,学生自由回答。

A、听第一段音乐:

问:

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

听完后,学生讨论回答。

B、第二段音乐:

设问:

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

(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

有必要的话可再听一边)

C、第三段音乐

设问:

这段音乐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情绪如何?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D、复听全曲:

听完后师生交流听后感。

(二)欣赏《牧歌》

1、导入:

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师:

范唱民歌《牧歌》)

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

2、师:

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再用竖笛吹一吹)

3、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

初听音乐。

问:

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后学生回答)

4、听乐曲

问:

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

哪边高?

哪边题低?

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三)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

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板书:

题材形式风格

《小放牛》

《牧歌》

第三课时《小牧笛》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牧笛》

2、表演歌曲《小牧笛》

3、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牧笛》,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欢乐、活泼,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的纯朴真挚的感情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牧笛》,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牧笛》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三、新课教学

(一)听辨“612”

1、师:

我们来进行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耳朵灵,听得准出示“612”唱一唱

2、进行听辨:

要求:

当你听到弹奏的是上面一个音时请站起来,听到弹奏的是下面一个音是坐着不动。

3、两条曲调分开进行听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

4、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以体验两个音的高低。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谈话:

2、初听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听后回答问题)

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吹笛

3)结合节奏练习进行拍手练习(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拍手练习)

4)出示大歌片《小牧笛》

5)竖笛演奏《小牧笛》旋律

6)学生轻声跟唱(四度音程要唱准)

3、简单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

第五课妈妈的歌(二课时)

第一课时《妈妈的心》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妈妈之歌》

2、学唱歌曲《妈妈的心》

3、表演歌曲《妈妈的心》

4、音乐知识:

掌握四分休止符,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5、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

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

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

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妈妈的心》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4:

节奏练习:

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

新课学习:

1、导入(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

生:

自由回答)

2、放录音,(师:

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用什么速度演唱?

听后交流)

出示大歌片《妈妈的心》听录音范唱两边,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

注意区分:

533.1│230│

妈妈的心里

3、入四分休止符

(问:

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

板书“0”简单介绍:

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练习:

1)念与拍:

ХХ0∣ХХ0‖

0ХХ∣0ХХ‖

2)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3)讨论:

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

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

结论:

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4)竖笛演奏《妈妈的心》旋律

5)学生轻声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

谈话:

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

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

5、教师范唱

6、分段练唱再连起来唱(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表演《妈妈的心》)

三、欣赏《妈妈之歌》

1、导入:

(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师:

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调”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

4、复听(设问:

这首歌是男声唱?

女声唱还是童声唱?

学生交流)

5、再次复听

6、学生跟录音轻轻哼唱自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母亲的深情。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情景表演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选用内容:

用竖笛演奏歌曲为表演伴奏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优美、抒情。

歌词寓意深刻,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旋律呈现起伏,唱出了主人公对妈妈的一片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要让妈妈好好安睡的内心情感的流露

二、引导学生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服饰等、创设情景,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与歌声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4:

听辨音的高低,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

1)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在比赛前先来唱一唱下(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面几个音。

出示:

612356要求:

学生边做手势边唱

2)教师弹奏以上几个音让学生听辨,并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

3)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

4)学生板书,其他学生板书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书写,并用手势配合唱准“612356”的音列。

二:

新课学习: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导入:

(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奏)

2、出示大歌片,(听范唱录音,学生交流:

你能用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吗?

3、听录音,(学生自由表演。

听后说说是谁在唱摇篮曲?

唱给谁听?

学生交流)

4、竖笛演奏《妈妈的心》旋律,再轻声跟琴唱旋律(唱准低音“5”、切分音、“2”时值唱足)

5、放录音,轻声哼唱(最后的哼鸣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

6、谈话:

1)这首歌曲是小朋友看到妈妈工作很辛苦,因为劳累而睡着了,于是把桌子当成摇篮,边摇边唱,说明小朋友怎样?

学生交流

2)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和表现夜晚的宁静,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

速度呢?

(多媒体出示,让学生选择)

7、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8、看歌词,设问:

歌曲中有几个人物?

学生交流,改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讲故事,老师放背景音乐

9、你能把刚才讲的故事进行情景表演吗?

(提示:

表演中有几个动作?

分小组合作进行情景表演设计)

10、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师:

看到妈妈工作得这样辛苦,我们除了给妈妈唱摇篮曲,还应该怎样做?

学生交流(不再麻烦好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集体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鲁冰花》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2、游戏跳格子

3、听辨音的高低

4、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

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

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三、组织学生参与《跳格子》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训练思维的敏捷。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进行练习)

4、复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二、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1、谈话:

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

(放录音后师生交流)

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

请大家再听一边。

2、复听这两首歌曲。

(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

自由回答后,幻灯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3、设问:

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演唱形式与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再次复听,在轻声跟录音哼唱

三、游戏:

跳格子

1、导入: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跳格子》,看哪个小朋友跳得最棒

2、讲游戏规则(教师边讲边示范)

格子中的“Х”是一个代号,可以是节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拟动物的叫声等等“0”代表休止符

3、方法:

可以任意一个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师执棒,学生跳格子试一次

B、学生执棒,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准确

C、依次轮流,从不同方向进行跳格子。

第六课四季的歌

(三课时)

第一课时《四季童趣》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四季童趣》2、表演歌曲《四季童趣》

3、自制碗琴4、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四季童趣》,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曲调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的歌曲感受歌曲中出现了一幅幅生动而饶有情趣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一年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能够用歌表演的形式参与表演、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自制碗琴要求有两点,即在6——6的范围内,可以是五声中的任何一个调式,活动强调即兴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不要加以限制,符合要求的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小渔篓》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自制碗琴:

(杯子、碗、玻璃瓶)注意:

一听、二加减、三定、四换、

1)通过师生合作制作碗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加水不同,出现声音的高低不同。

2)考虑课堂的时间因素,以及碗和杯子自身的材料不可能都是一样的,原来就是有差别的。

所以,要重在与体验加了不同的水音高就有区别了就好了。

二:

新课学习:

1:

听歌曲录音《四季童趣》(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动作)

1)讨论并谈谈《四季童趣》的歌曲内容

2)复听时可自由选择动作进行表演。

2:

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四季童趣》;

2)教师范唱歌曲《四季童趣》(加表演、激发情趣)

3)竖笛演奏《四季童趣》旋律

4),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中断音的唱法(不讲知识,只提醒学生注意音要唱得短促)

5)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提醒学生注意断音处要唱得有跳跃《草原上》感)。

4:

简单表演歌曲《小渔篓》:

即兴表演

录音伴奏或在音乐伴奏下自己地进行练习与表演

小结: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捉迷藏》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樱花》2、学唱歌曲《捉迷藏》

3、表演歌曲《捉迷藏》4、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樱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旋律平稳匀称的节奏,从容不迫的速度,使人联想到木屐的步履。

具有独特的日本民族风味

二、听唱法学唱歌曲《捉迷藏》,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进一步体验感受歌曲中活泼而又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

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三、通过歌表演的学习与表演、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捉迷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碗琴练习。

二:

新课学习:

1:

欣赏歌曲《樱花》

1)初听,(完整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2)谈谈所听内容;平稳匀称的节奏,从容不迫的速度,使人联想到木屐的步履。

具有独特的日本民族风味

3)复听:

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

2:

欣赏乐曲《樱花》

1)初听,(完整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2)谈谈所听内容;歌曲旋出现几次?

乐器各有什么不同?

3)复听:

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

2:

歌曲《捉迷藏》学习:

(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歌片中的十六分节奏处。

2)乐器演奏《捉迷藏》旋律(附点音符模拟)

3)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

4)自由唱熟练歌曲的旋律。

5)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6)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捉迷藏》。

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雪花飞舞》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表演歌曲《捉迷藏》

3、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雪花飞舞》,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表现孩子在冬日里凝视室外漫天飞舞的雪花,热切盼望春天早日来临的心情。

二、能够参与歌曲《捉迷藏》歌表演的学习与表演、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歌曲中活泼而又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

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三、通过乐器学习歌曲《捉迷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进行练习)

4、复习《四季童趣》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二:

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1:

欣赏歌曲《雪花飞舞》

1)初听,(完整听全曲;先讲: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5岁的爱女创作了一套钢琴曲集,题名为《儿童乐园》,反映和刻画孩子的童心世界。

《雪花飞舞》就是其中的第四首。

后听)

2)谈谈所听内容;乐曲开始,轻轻响起“”四个音的上行序列,随即衍化为用左右手交替弹奏、快速的十六分音符音型“”,好像雪花纷纷扬扬,越下越密。

一会儿,左右手做反向进行,打乱了原来的序列,使人联想到悄悄飘落的雪片随风飞舞。

穿插在十六分音符中的长音与和弦也渐渐明朗,变为一支简单朴素的、孩子们吟唱的儿歌:

乐曲的中间部分在象征雪花飘飞的节奏音型衬托下,高音区奏出主要由三连音节奏组成的下行音调:

而低音区接着出现上行的旋律,有如孩子们的对话:

在4小节不断上升的十六分音符节奏音型引导下,乐曲再现了第一段音乐。

结尾时音区移高,力度减弱,曲首的“”依稀可辨。

风已止息,最后几片雪花缓缓飘落。

3)复听前作曲家德彪西介绍(可用多媒体):

再听后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

1:

表演歌曲《捉迷藏》

1)结合节奏练习进行拍手练习

2)录音伴奏:

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拍手练习;

3)为自己的拍手伴奏(分组进行,可进行自己创编歌词进行表演),要求边唱边表演。

2:

歌表演《捉迷藏》

1)提要求,尽量地给学生最大的表演自由度;

2)录音伴奏,学生自编动作

3)分组表演(学生自己伴奏。

4)集体表演。

(录音或自伴都可)

时间允许可加《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