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973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 历史.docx

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历史

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试题

考点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1.(2012年上海历史,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解析:

D 由材料中的“迁洛”可知,本诏书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迁都洛阳有关,故答案为D。

2.(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

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

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

”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

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

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

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

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唐朝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转变。

(2)深层信息:

赋役制度改革与土地制度紧密相关。

解析:

(1)问,由“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可知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影响政府财政收入,据此归纳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问,由“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分夏秋两季征收”“赋不加敛而增入”归纳积极作用。

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3.(2013年山东文综,35)【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

”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

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话本描述的王安石变法。

(2)深层信息:

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根据材料中的部分语句或信息(如“立新法扰民”)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

(2)问,在认识文学作品类的史料价值时,需要理解两点:

任何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状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文学作品艺术加工的成分较多,因而其史料价值的大小与真伪,必须要结合其他的史料来相互印证。

答案:

(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4.(2012年山东文综,35)【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举例说明。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对比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2)深层信息:

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改革。

(1)问“主要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两次改革的背景分析;“举例说明”结合两次改革的措施回答。

(2)问第一小问从两次改革的内容判断两者“除旧布新”的形式;第二小问从经济、社会、民族关系等角度回答。

答案:

(1)商鞅变法:

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

(举一例说明即可)

北魏孝文帝改革:

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

(举一例说明即可)

(2)商鞅变法:

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借鉴中原文化。

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5.(2012年浙江自选模块,0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

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

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

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

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

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

(2)深层信息: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解析:

(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可以直接看出王安石和司马光在政府是否要“理财”方面产生了争论;第二小问,据“‘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及所学知识可知两人争论的实质是祖宗之法是否可变;第三小问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2)问第一小问主要结合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的措施回答;第二小问从客观(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观(王安石个人才能)两方面分析。

答案:

(1)政府要不要“理财”。

祖宗之法是否可变。

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2)措施:

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原因:

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

6.(2010年福建文综,41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及作用。

(2)深层信息:

民族融合有利于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

解析:

(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有关“夷”“夏”有别的叙述可以看出作者对少数民族存在偏见,认为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第二小问据“《春秋》之义……”“戎狄志态,不与华同”“风尘之警……所害不广”等信息概括。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小问可从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丰富中华文明内涵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回答。

答案:

(1)主张:

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

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

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

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名师点评】本题失分突出表现在忽略问题要点的时空定位,忽略“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和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从而脱离本题材料要求,答成自己的主张或现代民族问题。

7.(2009年广东历史,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

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王安石变法简论》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

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2)深层信息:

正确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解析:

(1)问需结合所学逐条列出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

(2)问首先归纳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然后比较出其方法的相同点和结论的不同之处。

第(3)问考查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注意应以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上的改革运动。

答案:

(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2)相同方法:

阶级(阶层)分析、一分为二。

不同结论:

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考点二近代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1.(2010年安徽文综,20)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解析:

D “百事依赖政府”说明日本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政府起了主导作用,结果“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其弊害大不可测”,避免这一问题出现的措施是发挥私人资本的积极性。

“19世纪80年代初”明治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本题选D。

2.(2009年上海历史,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

解析:

C 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

故正确答案为C项,其他选项符合史实。

3.(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

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

“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

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

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2)深层信息:

清末新政的历史功过。

解析:

(1)问,由“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并结合戊戌变法的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第

(2)问,清末新政是在二十世纪初在西太后主持下,通过颁谕展开的,历时十年,并取得了一些突出成果。

结合主导者、地方实力派、推行过程、国内外情势分析其原因及本质。

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

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

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4.(2011年山东文综,33)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上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

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和认识。

(2)深层信息:

不同的立场产生不同的认识。

解析:

(1)问从俄国农奴制给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带来的弊端思考。

(2)问第一小问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所得出的认识,必然有所不同;第二小问不管认为哪种观点较客观,只要理由充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5.(2011年江苏历史,24A)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

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

“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

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

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明治维新中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变化及原因。

(2)深层信息: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

(1)问由材料中的“创办官立事业”可知其方式为官营;据“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等关键信息概括其原因。

(2)问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仔细阅读材料二、三,从官营企业的弊端、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妨碍、民营企业发展及经济学界的评论等方面概括产生变化的原因。

第(3)问比较明治维新时期的殖产兴业和现在日本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的监管,得出两者都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但是体现干预的方式不同,依此作答。

答案:

(1)方式:

官营。

原因:

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

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

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

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名师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情景式材料题,对题中第

(2)问变化的回答,要注意将材料二与材料三对比归纳,这样才能完整体现出由……到……的变化。

分析其原因时,不仅要注意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增强,还要关注官营企业的弊端等角度。

平时要注意加强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训练。

6.(2011年浙江自选模块,0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

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戊戌变法的结果及其评价。

(2)深层信息:

决定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

(1)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乡下”,“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等可知,戊戌变法对当时的农村影响较小,从而得出戊戌变法未得到广大群众支持等信息,由此组织答案。

(2)问,“皇帝的方向”实际上是考查改革的目的,即救亡图存,变法图强;“好心肠扼杀了‘进步’”在材料中指的是,“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维新派工作经验不足,贪多求快,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

答案:

(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

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

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结果适得其反。

7.(2009年山东文综,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

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比较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

(2)深层信息:

改革必须破旧才能立新。

解析:

(1)问第一小问结合“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可以分析出“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指改革要想成功,必须打破旧秩序;第二小问实际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

(2)问考查日本“破旧”的措施,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政治方面”。

答案:

(1)含义:

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

(2)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模拟试题

(时间:

5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佛山模拟)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解析:

A 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习俗等领域推行全面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C、D三项是A项内容的具体化,都包括在A项中。

2.(2012安徽模拟)商鞅变法规定:

民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

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禁止商业的发展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题干材料体现的是重农抑商政策,重在强调鼓励发展农业,由此可知A、D两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正确。

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3.(2012宣城调研)北魏孝文帝决定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主要目的是(  )

A.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改变野蛮的风俗习惯D.促进各民族大融合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政治上,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经济上,为了满足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为了远离北方柔然的骚扰,稳固政权。

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5年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分析各选项可知,A项符合题意。

4.(2012济南检测)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