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124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docx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论文大学论文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探析

11级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与“顽症”。

资金犹如企业的血液,融资问题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类型是什么;如何更有效地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这种类型的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这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正是从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论述和分析,引出股权融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必要融资方式这一观点。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体系和制度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进一步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论述股权融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两方面证明股权融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介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风险投资

 

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equityfinancingstrategyanalysis

Name:

StudentID:

Supervisor: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isanimportantimpetus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ourcountry,topromot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playanimportantroleinourcountry.However,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especially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financingisalong-standinginourcountr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rapidandhealthydevelopmentofthe"bottleneck"and"persistentailment".Moneyisthebloodoftheenterprise,thefinancingproblemisanimportantenterprisemanagementactivity,for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hasveryimportantsignificance.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financingmainlyneedstosolvetwoquestions:

whatissuitablefor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financingtype;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howtomoreeffectivelyandgetthistypeoffinancing.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needtheresearchandanalysis,thispaperistosolvetheabovetwoquestionsasastartingpoint,throughthediscussionoftheorycombinedwiththeactualandtheanalysis,whichleadstotheequityfinancingisnecessaryfor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financingthisview.Onthisbasis,toourcountry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equityfinancingsystemandthesystemconstruction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suggestion.

Throughfurtherthroughactualcaseanalysis,thispaperdiscussestheimportanceofequityfinancingfor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TwoaspectsfromtheAngleoftheoryandrealityprovethatequityfinancingfor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theroleandimportanceofdevelopment.Atthesametime,introducedthefinancingstatus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ourcountry,especiallyinsmallandmid-sizedenterpriseequityfinancingsituationandtheexistingproblems.

【Keywords】High—techMedium—smallScaleEnterprise;EquityFinancing;VentureCapital

 

目录

一、绪论4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4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4

二、股权融资基本概念5

(一)私募发售5

(二)公开发售6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7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现状7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8

(三)原因分析9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优化10

(一)政策优化10

(二)企业优化12

五、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案例分析13

(一)吸收风险投资的案例分析13

(二)公开上市的案例分析14

六、结论与启示16

(一)研究结论16

(二)对未来我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策略方式的启示16

参考文献17

谢辞18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企业类型。

在众多中小企业中,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经验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孵化新兴技术和产业、激活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是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

作为高科技产业的主力军,高科技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传统企业不同,高科技中小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和技术更新快、运营周期短等特点。

所从事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等活动对资金的依赖程度极高。

不过由于高科技中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难以上市筹资;同时由于缺乏可作抵押的固定资产,也很难从银行取得所需贷款.因此近年来高科技中小企业一直受到融资问题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高科技中小企业必须寻求更加合理的融资方式。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解决科技型的融资困境,关键是结合其发展的特性,选择并大力发展适合的融资渠道。

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于普通中小企业,更不同于大型企业的发展特点,由于其自身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使得其很难从目前传统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证券市场(主要指主板市场)获得资金,从而影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融资问题一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二是从融资结构角度看,科技性中小企业对外源性融资尤其是外源性权益融资(即股权融资)有着更大的依赖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融资的特点,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应该以股权融资为主。

借鉴国外的经验,畅通的股权融资渠道应该包括良好的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或译为创业投资,下文对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不再区分)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渠道)。

风险投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必然需要良好的融资环境,需要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体系。

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的分析,全面地考察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个成长阶段的融资特点和需求,并对风险投资和公开上市的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力争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问题,希望对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和风险投资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

 

二、股权融资基本概念

(一)私募发售

私募发售在当前的环境下,是所有融资方式中,中小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占优势的融资方式。

产权关系简单,无需进行国有资产评估,没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通过私募进行股权融资的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融资效率。

私募成为近几年来经济活动最活跃的领域。

对于企业,私募融资不仅仅意味着获取资金,同时,新股东的进入也意味着新合作伙伴的进入。

新股东能否成为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对企业来说,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其影响都是积极而深远的。

在私募领域,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中国有以下几类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

个人投资者,虽然投资的金额不大,一般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但在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初创阶段起了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作用,这类投资人很复杂,有的人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也有的人只是作为股东关注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

这类投资者往往与企业的创始人有密切的私人关系,随着企业的发展,在获得相应的回报后,一般会淡出对企业的影响。

风险投资机构,是90年代后期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投资力量,其涉足的领域主要与高技术相关。

在2000年互联网狂潮中,几乎每一家.COM公司都有风险投资资金的参与。

国外如IDG、Softbank、ING等,国内如上海联创、北京科投、广州科投等都属于典型的风险投资机构。

他们能为企业提供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股权融资。

风险投资机构追求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上市、转让或并购的方式,在资本市场退出,特别是通过企业上市退出是他们追求的最理想方式。

上述特点决定了选择风险投资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好处在于:

⑴没有控股要求;⑵有强大的资金支持;⑶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⑷能改善企业的股东背景,有利于企业进行二次融资;⑸可以帮助企业规划未来的再融资及寻找上市渠道。

但同时,风险投资机构也有其不利之处,他们主要追逐企业在短期的资本增值,容易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形成冲突,另外,风险投资机构缺少提升企业能力的管理资源和业务资源。

产业投资机构,又称策略投资者,他们的投资目的是希望被投资企业能与自身的主业的融合或互补,形成协同效应。

该类投资者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有利之处非常明显:

⑴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后续资金支持能力;⑵有品牌号召力;⑶业务的协同效应;⑷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上与被投企业比较接近,容易相处;⑸可以向被投企业输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其不利之处在于:

⑴可能会要求控股;⑵产业投资者若自身经营出现问题,对被投企业会产生资者进入,影响企业的后续融资。

负面影响;⑶可能会对被投企业的业务发展领域进行限制;⑷可能会限制新投资者进入,影响企业的后续融资。

上市公司,作为私募融资的重要参与者,在中国有其特别的行为方式。

特别是主营业务发展出现问题的上市公司,由于上市时募集了大量资金,参与私募大多是是利用资金优势为企业注入新概念或购买利润,伺机抬高股价,以达到维持上市资格或再次圈钱的目的。

当然,也不乏一些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上市企业,因为看到了被投资企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投资是为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但不管是哪类上市企业,他们都会要求控股,以达到合并财务报表的需要。

对这样的投资者,民营企业必须十分谨慎,一旦出让控股权,又无法与控股股东达成一致的观念,企业的发展就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二)公开发售

通过公开市场发售的方式来进行融资是大多数民营企业梦寐以求的融资方式,企业上市一方面会为企业募集到巨额的资金,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将给企业一个市场化的定价,使民营企业的价值为市场所认可,为民营企业的股东带来巨额财富。

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企业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有突出的优点,⑴募集资金的数量巨大;⑵原股东的股权和控制权稀释得较少;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⑷有利于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后续的融资。

但由于公开市场发售要求的门槛较高,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较大规模和较好赢利的民营企业才有可能考虑这种方式。

与银行贷款类似,民营企业上市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也面临不公正的对待,虽然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中找不到限制民营企业上市的规定,但在实际审批中,上市的机会绝大多数都给了国有企业,很多民营企业只能通过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的方式绕过直接上市的限制进入资本市场,期待通过未来的配股或增发来融资。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现状

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特征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界定的标准为:

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知识产权明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性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企业。

②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有规范健

全的生产、技术、质量、财务管理制度。

③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

④企业经营者应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并重视科技创新。

⑤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职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

2.私募股权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主要方式

股权融资按融资的渠道来划分,主要有两大类,公开市场发售和私募发售。

所谓公开市场发售就是通过股票市场向公众投资者发行企业的股票来募集资金,包括我们常说的企业的上市、上市企业的增发和配股都是利用公开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具体形式。

所谓私募发售,是指企业自行寻找特定的投资人,吸引其通过增资入股企业的融资方式。

因为绝大多数股票市场对于申请发行股票的企业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例如中国对公司上市除了要求连续3年赢利之外,还要企业有5000万的资产规模,因此对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较难达到上市发行股票的门槛,私募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

3.私募股权发展波折不断

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银行标志着私募股权投资的模式开始进入中国,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的投资概念。

而后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经历了几年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6—2008年,募资金额逐年升高。

金融危机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才逐渐得到恢复发展。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数据显示,2008年51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募集了611.54亿美元,在2006—2012年间处于最高位置。

可见私募股权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开始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可。

但自2009年开始,基金规模增长乏力,平均单支基金募资规模走低,可见投资策略偏谨慎。

2012年共计369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比上年全年的235支同比增幅57.0%,为历史最高,但新募基金金额同比下降显著,其中披露金额的359支基金共计募集253.13亿美元,较上年全年的388.57亿美元下降34.9%,平均单支基金规模创下历史新低。

统计结果与今年以来的“募资难”现象相吻合,随着私募股权投资概念在中国的不断深入,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采纳,使得2012年全年新募基金总量再创新高。

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外部投资环境不稳、IPO趋紧账面回报走低,使LP信心受到影响,导致很多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影响基金募资总额。

2006—2012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资总量的年度环比比较(清科数据库2013.01)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

1.股权融资存在的风险

当企业在利用股权融资对外筹集资金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可能产生进行各种非生产性的消费,采取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股东的投资政策等道德风险行为,导致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

Jensen&Mecking(1976)认为当融资活动被视为契约安排时,对于股权契约,由于存在委托(股东)――代理(经理人)关系,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和委托人相一致,而产生代理成本。

2.制约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入私募股权融资的因素

①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近年来,随着国际大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中国市场,政府部门也充分认识到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地为私募股权融资发展制定或修订法律法规。

随着《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都为私募股权融资的设立、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我国私募股权融资的法律框架己基本建立。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均为近些年,我国尚未有针对私募股权融资统一的法律法规,一些细则并没有出台,这使得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影响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因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②资金来源渠道匮乏。

资金来源是决定私募股权融资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我国情况看,目前私募股权融资的资金来源可分为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

投资于私募股权融资的国有资本包括一些社保基金、银行、保险公司和国有企业。

而私人资本包括从事实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和股票投资的富有个体资本人。

由于有关私募股权融资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这导致投资于私募股权融资的国有资本规模受限。

而从私人资本来看,由于从事房地产和股票投资的个人受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这也将大大影响到私募股权融资的规模。

这些因素导致的后果就是投资者数量仍然较少,资金来源也很有限,资本结构单一,这些会极大地制约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

③管理水平不高。

作为专业要求很高的行业,运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否更高的引入私募股权融资。

因此,企业需要素质很高的专业PE管理人才,才能保证企业取得好的经营效益。

而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践,精通私募股权融资运作的管理人才并不多。

(三)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利用私募股权投资的意识有待加强

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式,在帮助中小微企业成长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很多中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对私募股权投资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因股权转让失去企业的控制权,因而对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主要以政府推动为主,如何妥善处理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也是当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面临的难题。

2.缺乏相关的信用管理机制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缺乏良好的信用制度。

国家尚未建立健全与信用管理及惩戒相关的制度,使企业很难避免由管理人员造成的“道德风险”,再加上我国还没有个人申请破产制度,所以管理人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无疑加大了资金投资人的投资风险,严重阻碍了私募股权融资的发展。

3.高素质的PE专业人才的缺乏

我国私募股权融资未形成专业有限合伙人群落,私募股权融资观念和能力尚未真正普及。

同时PE管理人缺少外部监管,PE经理人道德风险严重,很容易导致内幕交易、利润转移等违法行为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优化

(一)政策优化

1.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私募股权市场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体现了。

支持创业”的投资取向。

20《)7年6月1日,我国‘合伙企业法》的正式施行为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提供了组织上的选择和保证。

2008年10月侣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81116号文件转发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运作以及监管等问题。

另外。

<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的修订,也为推动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日趋完善的法律环境。

但是,在现有的法律规范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仍是依照其组织形式(如公司制、有限台伙制、信托制)援引各自法律而设立.并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

此外,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等只是确定了有关私募股权投资的原则性规范,仍然缺乏私募股权投资的基础性规范。

因此。

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迅速发展的情形下。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建议我国尽快制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法>或者《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法》,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要明确关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基础性规范。

2.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科技中小企业使用私募股权投资

目前.我国出台的有关政策包括:

<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审批事项的通知>、‘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

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环境。

但是。

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例如。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给予获得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实行必要的税费减免。

以及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府补贴等。

这一系列优惠措施的施行都可鼓励与引导私募股权资本流向最需要资本支持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建立积极有效的退出机制。

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对高科技

中小企业的融资资金的循环流动对于私募股权资本尤为重要,退出机制的畅通与否不仅关系到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与否。

同时也关系到高科技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吸引私募股权投资的参与。

在国外.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包括企业上市(IPO)、柜台交易、产权交易、并购市场、资产证券化和内部市场等的多层次无缝链接的资本市场。

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发达健全的退出渠道,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而在我国,目前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单一。

大多以企业上市为主,但对于那些刚刚步入扩张期或者成熟期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

主板市场门槛太高。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私募股权投资难以退出并制约了私募股权市场的长远发展。

因此,应当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经验。

并结合我国国情.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交易产品和交易规则,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形成多元化的退出机制。

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使更多数量、更大规模的私募股权投资投入到高科技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4.加强高科技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为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创造条件

高科技中小企业要引入私募股权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