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58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6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docx

近五年宁夏高考题分析及高考生物备考

 

近五年宁夏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及2013年生物高考备考

 

靖远一中:

刘尚河

目录

一、近五年宁夏新课程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

(一)近五年宁夏高考生物试题考点及分值

(二)必修模块考点及分值分析

(三)选择题考点分布分析

(四)非选择题分析

二、近五年宁夏新课程高考试题特点

三、2013年高考备考

(一)命题依据------考试说明

1、2012年生物高考考纲与2011年之间的变化及解读

2、备考依据------《考试说明》

(1)必修部分《考试说明》比《考试大纲》缩小的范围

(2)2012年宁夏《考试说明》各模块考点统计

(3)《考试说明》中对高考的能力要求

①理解能力的描述及例析

②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理解及例析

③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综合运用能力

(二)考试范围(2012年)

(三)试卷结构

(四)生物学科必考,选考内容的复习策略

(五)高三复习的时间安排和任务

1、一轮复习具体策略

(1)复习内容全面,挖掘并利用好教材

(2)归纳例外问题

(3)帮助学生辨析易混淆问题

(4)重点突出考纲要求的核心知识

(5)精讲细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6)周练与月考的跟踪、反馈及时有效

2、二轮复习的策略

(1)设置好每个专题

(2)二轮复习中要加强研究定方向

(3)二轮复习中,基础知识是根本

(4)二轮复习中:

讲解要高效

3、三轮复习策略

(1)依纲据本、夯实基础

(2)选做真题,提高应试答题技巧

(3)注意选好用好资料

(4)重视实验,加强探究

(5)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6)错题再看,查漏补缺(5月25日—6月初)

(7)强化记忆、强调规范化答题

(8)关注解题思路,培养解题技巧

一、近五年宁夏新课程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

(一)近五年宁夏高考生物试题考点及分值

1、2007年

教材模块及分值

涉及考点(知识内容)

题号

分值

必修1(37分)

有丝分裂,逆转录

细胞增殖和癌变

酶有关的实验分析,病虫害对西瓜产量影响的探究实验

2

6

28

6

6

25

必修2(14分)

伴性遗传、遗传图解

29

14

必修3(24分)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种间关系

反射弧的知识

群落的演替

1

3

4

5

6

6

6

6

选修1(15分)

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灭菌,微生物培养,选择培养基

32.A

15

选修3(15分)

动物细胞工程,克隆牛的培育

32.B

15

2、2008年

教材模块及分值

涉及考点(知识内容)

题号

分值

必修1(40分)

细胞分化

恩格尔曼实验的条件、密闭钟罩内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

无氧呼吸

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铵中析出的实验

1

2、28(Ⅰ)

4

29(Ⅱ)

6

15

6

13

必修2(16分)

基因重组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5

29(Ⅰ)

6

10

必修3(19分)

神经冲动传递阻断实验的分析

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后恢复措施

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根影响的探究实验

3

6

28(Ⅱ)

6

6

7

选修1(15分)

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实验

37

15

选修3(15分)

动物细胞培养实验

38

15

3、2009年

教材模块及分值

涉及考点(知识内容)

题号

分值

必修1(25分)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物质跨膜运输

光合作用

1

2

3

29

6

6

6

7

必修2(18分)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DNA、基因的结构

6

31

6

12

必修3(32分)

激素的作用

兴奋的产生与传递

昆虫采集、种间关系、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计算

4

5、30

32

6

6+9

11

选修1(15分)

微生物培养

40

15

选修3(15分)

胚胎工程:

胚胎干细胞及分化

41

15

4、2010年

教材模块及分值

涉及考点(知识内容)

题号

分值

必修1(18分)

关于细胞

呼吸作用

观察质壁分离、RNA和脂肪的实验材料选择

1

2

3

6

6

6

必修2(19分)

突变基因的检测、植物花色遗传: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6、32

19

必修3(38分)

反馈调节

动作电位

免疫实验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茎段半边茎影响的实验

种间关系、种群密度变化及数量计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5

29

30

31

6

6

9

9

8

选修1(15分)

植物芳香油提取

40

15

选修3(15分)

植物组织培养

41

15

5、2011年

教材模块及分值

涉及考点(知识内容)

题号

分值

必修1(44分)

渗透作用

酶的本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物质运输方式及浓度差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五种物质的鉴定

1

2

3、29

4

30

(1)

6

6

6

15

6

5

6

必修2(8分)

遗传规律的应用

32

8

必修3(23分)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体液免疫

种间关系、食物网、种群数量变化分析

5

30

(2)

31

6

5

12

选修1(15分)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39

15

选修3(15分)

生态工程

40

15

(二)必修模块考点及分值分析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07年

49.3%

18.7%

32%

08年

53.3%

21.3%

25.4%

09年

33.3%

24.0%

57.3%

10年

24.0%

25.3%

50.7%

11年

58.7%

10.7%

30.6%

平均

43.7%

22%

39.2%

模块

知识内容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总分

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

4

13

6

6

29分

细胞结构

6

6分

细胞代谢

22

21

19

6

33

101分

细胞增殖

6

6分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6

6

6

2

20分

模块

知识内容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总分

必修Ⅱ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

14

10

6

13

8

51分

遗传的细胞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

12

6

18分

生物变异

6

6分

人类遗传病

生物进化

模块

知识内容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总分

必修Ⅲ

稳态与环境

植物的激素调节

7

9

16分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6

6

21

15

6

54分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6

3

6

5

20分

种群与群落

6

6

12

6

8

38分

生态系统

6

2

4

12分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选择题考点分布分析

1

2

3

4

5

6

2007

内环境和稳态1

细胞1

生态1

调节1

生态2

细胞2

2008

细胞3

代谢1

调节2

内环境和稳态2

遗传1

生态3

2009

细胞4

代谢2

跨膜运输1

调节3

调节4

遗传2

2010

细胞5

代谢3

代谢+实验1

生态4

调节5

遗传3

2011

跨膜运输2

代谢4

代谢5

跨膜运输3

调节6

实验2

1、选择题考点频率:

调节6次,细胞5次,代谢5次,生态4次,遗传3次,物质跨膜运输3次,内环境和稳态2次,教材染色观察实验2次

2、选择题高频考点例析

(1)调节6次

(2009卷题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B)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2009卷题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2010卷题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到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测到(D)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2011卷题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代谢5次

(2008卷题2)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B)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2009卷题2)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2011卷题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四)非选择题分析

1、非选择题考点:

新课标卷

28

29

30

31

32

39

40

2007

实验1+生态1

遗传1

微生物1/胚胎工程1

2008

代谢1+调节1

遗传2+实验2

37选一

提取1

38选三

细胞工程1

2009

代谢2

调节2

基因结构1

生态2

40微生物2

41细胞工程2

2010

免疫1

调节3

生态3

遗传3

40提取2

41细胞工程3

2011

代谢3

细胞1免疫2

生态4

遗传4

微生物3

生态工程1

2、非选择题考点频率:

生态4次,遗传4次,代谢3次,调节3次,微生物3次,细胞工程3次,免疫2次,实验2次,基因结构1次,生态工程1次,细胞1次

3、非选择题高频考点例析

(1)生态4次

2009卷32题.: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B,理由是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D,理由是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5nKJ。

2010卷31题: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c,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a。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降低。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

明该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400个。

(2)遗传4次

2008年卷29题Ⅰ、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其中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

白花植株=9:

7。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

白花植株=3:

1。

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2009年卷6题: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B)

A.1/4B.1/6C.1/8D.1/16

(3)调节3次

(2010卷30题)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等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的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般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西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a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

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征。

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a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a。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a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a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

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得半边的弯曲角度将得到a2。

请预测a2与a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若a2小于a1,则该溶液的生长浓度为A:

若a2大于a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4)微生物3次

2009年卷40.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易培养、生活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的结构。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比例合适。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或分类)。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5)细胞工程3次

08年卷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⑴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

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单层(或一层 )。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胰蛋白酶。

⑵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衰老甚至死亡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不死性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降低,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减少。

⑶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由于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故活细胞不能着色(或由于死细胞的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

⑷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中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⑸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冷冻(或超低温、液氮)条件下保存细胞。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降低。

⑹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二、近五年宁夏新课程高考试题特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侧重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点紧扣考纲,难易适中,全卷无偏题和怪题,减少了文字的书写量,设计出人性化的答题卡。

(二)试题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创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的情境,重视考查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适度关注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注重理解与运用等能力的考查,尽可能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三)更加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实验考查的地位显著提高,多数实验来自课本。

以实验分析等研究性学习形式命题的比重加大,简化处理了实验题,有利于考生答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五)生物图、表等资料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加大。

(六)15分的选修内容可以出现必修的内容(2009年出现了6-7分),必修75分中肯定不会包含选修内容(如果涉及必须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

(七)促进新课程改革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教材的内容和方法,已经融入到高考试题之中。

三、2013年高考备考

(一)命题依据------考试说明

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版)》为依据(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1、2012年生物高考考纲与2011年之间的变化及解读:

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作为每年高考命题的指挥棒,有着极强的严谨性,改动一个字都直接关系到当年高考试题的变数。

因此,我们的复习一定要在“考纲”和“说明”的指导下进行。

知识内容的比较

要求的比较

2012年

2011年

2012年

2011年

1-3细胞的代谢

(1)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2)其他植物激素

(2)其他植物激素

考纲变化的解读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变为“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其中无论出入还是进入都包含了跨膜和非跨膜两大类方式,既然变为“进入”,原来常考的考点——以分泌蛋白为代表的胞吐作用将不再是考试内容,恰恰可能对跨膜的主动与被动运输有所加强,或者会突出胞吞作用,这可正好利用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的发现——非特异性免疫为背景进行考查。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变为“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其区别在于其重点放在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而不是衰老特征、凋亡原因、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这正体现了生物科学的课程标准要求,也可紧扣考纲能力要求,即让学生关注健康、关爱自身。

这样像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关于端粒酶与衰老和健康的研究就是一种理想的信息材料。

“其他植物激素”的考试要求降低了。

即从“Ⅱ”降为“Ⅰ”,这是新课标考纲自2008年的要求I变为II以后的动作极快的调整。

提醒老师在复习的时候,对此要求可停留在知道层面上,不要求做过多的拓展。

考试范围与要求(内容)具体用Ⅰ和Ⅱ表示: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2、备考依据--------《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依据新课标下的《考试大纲》编写的,因此这个《考试说明》更具有针对性。

(1)必修部分《考试说明》比《考试大纲》缩小范围的是

《考试大纲》2—1遗传的细胞基础中的配子的形成过程,《考试说明》为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受精过程,《考试说明》为动物受精过程。

《考试大纲》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动物激素的调节”《考试说明》为“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考试说明》为“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2)2012年宁夏《考试说明》各模块考点统计

必考部分:

分子与细胞:

21个知识点+11个实验4个Ⅰ级考点,17个Ⅱ级考点)

遗传与进化:

22个知识点+3个实验(5个Ⅰ级考点,17个Ⅱ级考点)

稳态与环境:

24个知识点+5个实验(8个Ⅰ级考点,16个Ⅱ级考点)

合计:

67个知识点+19个实验

选考部分:

生物技术实践:

6个知识点

(可由5—6个实验来完成)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个知识点+1个实验

(有9个Ⅰ级考点,6个Ⅱ级考点)

必修+选修一共计:

73个知识点,25个实验

必修+选修三共计:

82个知识点,20个实验

(3)《考试说明》中对高考的能力要求

从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四个方面,分10个具体条目,进行了阐释。

这些具体的能力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高校选拔新生的要求和高考纸笔考试的特点。

①理解能力的描述及例析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07年宁夏卷选择题3)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B)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10年宁夏卷选择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