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574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1.高等植物细胞中一般都含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B.中心体C.细胞壁D.溶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A、叶绿体只分布在叶片及幼嫩的茎中,A错误;

B、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中,B错误;

C、所有高等植物细胞中均含细胞壁,C正确;

D、植物细胞中也有溶酶体,但并不是都有,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全球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前的全球人口状况和人类活动还未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平衡

B.全球人口还将在几十年内继续增长

C.人口剧增将使得人均淡水资源、粮食资源日益减少

D.控制人口的目标是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全球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详解】A、当前的全球人口状况和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平衡,A错误;

B、在接下来几十年内,世界人口还将继续增长,据乐观推测,在达到大约110亿时才会稳定下来,B正确;

C.、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均资源的下降,包括水资源、土地、粮食等,C正确;

D、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上保持平衡是控制人口的目标,D正确。

故选A。

3.我国利用“神舟”系列飞船和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多次“太空育种”试验,该育种方式涉及的原理主要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C.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D.不遗传

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我国利用“神舟”系列飞船和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多次“太空育种”试验,该育种方式属于诱变育种,涉及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4.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则下列激素分泌可能增加的是()

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垂体的功能及其与其他激素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A、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少,甲状腺激素也分泌减少,A错误;

B、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减少,B错误;

C、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少,甲状腺激素也分泌减少,使得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C正确;

D、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D错误。

故选C。

5.下列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A.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肓的儿子和正常的女儿

B.一对血型为A型与B型的夫妇生了一个血型为AB型的孩子

C.纯合红花(CC)和纯合白花(cc)的金鱼草杂交,所得F1(Cc)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

D.对某未知基因型

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

【答案】A

【解析】

【分析】

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A、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肓的儿子和正常的女儿,属于性状分离,A正确;

B、一对血型为A型与B型的夫妇生了一个血型为AB型的孩子,子女与两个亲本性状不同,属于并显性,不属于性状分离,B错误;

C、纯合红花(CC)和纯合白花(cc)的金鱼草杂交,所得F1(Cc)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不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

D、对某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与两亲本均一致,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的现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性状分离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陆地和水生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B.四季不分明地区的群落中无时间结构

C.由于次生演替发生在原有空间,因此其演替过程中空间异质性保持不变

D.生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无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空间异质性:

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次生演替:

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物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如森林砍伐、火烧造成的。

生物多样性:

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是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反应。

【详解】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因此,决定陆地和水生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不完全相同,A正确;四季不分明地区的群落中有时间结构,B错误;次生演替虽发生在原有空间,但在演替过程中空间异质性会发生变化,C错误;生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再根据题意作答。

7.下列关于细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区中呈细丝状的结构是染色质

B.细菌中唯一的细胞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拟核DNA不能与核糖体直接接触

D.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结构不符合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组成。

【详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质,核区中呈细丝状的结构是DNA,A错误;

B、细菌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

C、拟核DNA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也在细胞质中,故拟核DNA与核糖体可直接接触,C错误;

D、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不是细胞膜,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指生物膜的结构,D正确。

故选D。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分布在R基中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就会失去生物学活性

C.二肽结构中含有两个肽键

D.同一种蛋白质也可以组成外观不相同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分布在肽键中,A错误;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失去生物学活性,因为有些改变是可逆的,B错误;

C、二肽结构中含有一个肽键,C错误;

D、鸟的羽毛、人的头发、指甲主要是由同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组成,但外观不同,D正确。

故选D。

9.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则在图2表示的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4条曲线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1中小麦胚芽鞘尖端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合成的生长素可以扩散进入琼脂块,图2中纵坐标代表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横坐标代表胚芽鞘弯曲的方向和弯曲程度。

生长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的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减弱,甚至抑制生长。

【详解】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数量越多,则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越多,将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左侧,则胚芽鞘左侧生长较快,向右弯曲生长。

一定范围内,随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数量增加,向右弯曲的角度增大,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达到一定数值时,向右弯曲的角度不再增大,曲线③符合这一变化规律。

选C。

10.如图为某同学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研究pH对两种不同酶的活性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可知不同酶的适宜pH范围不同且互不交叉

B.导致A1、A3、A4、A6几点酶活性变化的原因不同

C.若改变温度,则B1和B2点值一定变小,但对应的pH一定不变

D.酶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生成量表示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自变量为不同的pH和不同的酶,因变量是酶活性。

两种酶的最适pH大概为A2、A5。

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均会导致酶不可逆的变性失活,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破坏其空间结构。

【详解】A、根据图只能得知这两种不同酶的适宜pH范围不同且互不交叉,A错误;

B、导致A1、A3、A4、A6几点酶活性变化的原因相同,均是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B错误;

C、题干已知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pH对两种不同酶的活性影响,若改变温度,则B1和B2点值一定变小,但对应的pH一定不变,C正确;

D、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生成量表示,D错误。

故选C。

11.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②指细胞的相关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在蔗糖溶液中,一定会发生甲→乙变化

C.当细胞处于丙状态且不再变化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同一细胞处于乙状态时的吸水能力大于其处于甲状态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详解】甲状态时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A错误;在蔗糖溶液中,要发生甲→乙变化,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B错误;当细胞处于丙状态且不再变化时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同一细胞处于乙状态时的吸水能力大于其处于甲状态时,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明确渗透作用的原理,以及质壁分离现象发生的条件和原因,再根据题意作答。

12.细胞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需氧呼吸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需氧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在需氧呼吸的具体过程中,CO2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O2

C.在需氧呼吸的具体过程中,既有H2O参与反应也有H2O生成

D.线粒体的内膜上镶嵌着传递电子的酶和合成ATP的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

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6H2O

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

③24[H]+6O2

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

【详解】A、细胞呼吸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正确;

B、在需氧呼吸的具体过程中,CO2中的氧原子来自于葡萄糖和水,B错误;

C、在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H2O的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H2O的生成,C正确;

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所以线粒体内膜含有与电子传递和ATP合成有关的酶,D正确。

故选B。

13.如图为大肠杆菌的DNA片段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大肠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

B.①②的交替排列是导致DNA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C.若α链中③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a,则β链中④占β链碱基数的比例为(0.5-a)

D.图示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在RNA中唯一不能找到的是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

【详解】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故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A错误;①磷酸、②脱氧核糖的交替排列不是导致DNA多样性的原因,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是导致DNA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α链中③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a,则β链中④占β链碱基数的比例为a,C错误;图示中编号③④之间含有三个氢键,应为G-C碱基对,故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在RNA中唯一不能找到的是②脱氧核糖,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4.如表是对某地区人群的色觉情况的调查数据,则该地区色盲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和色盲基因的频率分别为()

类别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数(人)

8649

1302

49

9300

700

 

A.0.245%和7%B.0.49%和7%

C.0

245%和14%D.0.49%和1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某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此种基因型的个数/该二倍体种群个体总数×100%;

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此种基因的个数/(此种基因的个数+其等位基因的个数)×100%。

【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色盲女性的基因型频率=49/(8649+1302+49+9300+700)×100%=0.245%;

色盲基因的频率=(49×2+1302+700)/(8649×2+1302×2+49×2+9300+700)×100%=7%。

故选A。

15.如图是对某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检查后得到的胎儿细胞染色体组成图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染色体核型

B.该胎儿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

C.该遗传病一般都是先天性的

D.该胎儿发育为男性,且智力低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叫做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目前已经发现的人类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已有100多种,这些病几乎涉及人类的每一对染色体。

由图示可知,该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

【详解】该图表示染色体核型,A正确;由图可知,该胎儿缺少一条X染色体,该胎儿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B正确;该遗传病一般都是先天性的,C正确;该胎儿发育为女性,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明确图示中的染色体核型,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再根据题意作答。

16.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产热与散热是不平衡的

B.由于寒冷引起人体不自主战栗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辐射和对流能够散热的前提是体温高于气温和周围物体温度

D.引起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或舒张的感受器是不同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产热与散热是平衡的,这样可以保持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

B、寒冷环境下人体不自主战栗属于条件反射,为神经调节的方式,B正确;

C、体温高于气温和周围物体温度时可通过辐射和对流来散热,C正确;

D、引起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或舒张的感受器是不同的,因为属于不同的反射,D正确。

故选A。

1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后所有癌细胞表面都不存在粘连蛋白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衰老细胞线粒体的数量不断增多,体积不断增大

D.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细胞衰老后,细胞中的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减小,但细胞核变大;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有利;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详解】A、细胞癌变后所有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含量下降,并非不存在,A错误;

B、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只有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植物细胞整个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误;

C、衰老细胞线粒体的数量不断减少,C错误;

D、细胞凋亡细胞在基因调控下的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液与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的内环境

B.胰腺合成并分泌的物质均进入内环境

C.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引起

组织水肿现象发生在内环境中

D.内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引起机体的自动调节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A、内环境是由机体内细胞外的液体构成的,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胰腺合成并分泌的物质有激素和消化液,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属于外环境,激素进入血液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血浆和组织液均属于内环境,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引起的组织水肿现象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

D、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及免疫调节维持稳态,故内环境的变化,一定会引起机体的自动调节活动,D错误。

故选C。

19.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无法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特点

B.果蝇由正常的“椭圆形眼”变为“棒眼”,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图中所有关于眼睛颜色的基因彼此之间均属于等位基因

D.遗传时,朱红眼、深红眼基因之间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由题图可以知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详解】A、该图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呈线性排列,A错误;

B、果蝇由正常的“椭圆形眼”变为“棒眼”,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棒眼为隐性,隐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棒眼,B错误;

C、图中所有关于眼睛颜色的基因都在一条染色体上,彼此之间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 错误;

D、图中所有关于眼睛颜色的基因都在一条染色体上,彼此之间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D正确。

故选D。

20.科研人员采用错时添加或去除DNA合成抑制剂的方法,制备了均处于G1/S临界处的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群,现将上述细胞群转移至正常培养液中继续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移至正常培养液后,细胞首先进行的是DNA的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B.由于间期长于分裂期,适当时间后制片观察,可发现间期细胞占绝大多数

C.若要对细胞中染色体进行计数,中期细胞最适合

D.末期细胞会出现细胞板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S期进行DNA复制,大量的核糖体增生发生在G1期和G2期,故转移至正常培养液后,细胞首先进行的是DNA的复制,A错误;

B、由于这一细胞群是同步的,因此接下来任意时间去观察它们,都处于同一阶段,不会出现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的情况,B错误;

C、若要对细胞中染色体进行计数,中期细胞最适合,因为中期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晰,C正确;

D、末期细胞动物细胞会出现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的现象,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D错误。

故选C。

21.如图表示某原核细胞中的一个DNA片段表达遗传信息的过程,其中①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②③④为核糖体结合位点,AUG为起始密码。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片段AB间仅包含一个基因

B.mRNA片段ab间仅能结合三个核糖体

C.蛋白质产物α、β、γ结构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肽键的数量上

D.过程甲、乙均符合“嘌呤配嘧啶”的碱基配对原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其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由题图可知,翻译出了三种蛋白质,说明DNA片段AB间应至少有3个基因,A错误;

B、mRNA片段ab间可结合多个核糖体,B错误;

C、蛋白质产物α、β、γ结构上的差异由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引起,C错误;

D、过程甲为转录,过程乙为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条件、场所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或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2.用普通噬菌体甲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得到子代M,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乙侵染普通的细菌得子代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M全部带标记

B.N全部不带标记

C.M中大部分带标记,少部分不带标记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