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724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 12页.docx

最新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范文word版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导游词

  大家好!

用完午餐以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乘车大约需要30分钟。

现在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洛阳地区古墓葬及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些情况。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

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是洛阳成为“天下名都”的重要因素,也是蕴藏无数文物瑰宝的有利条件。

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建都洛阳。

正是洛阳具有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滨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

山势雄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

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习俗。

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

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代客死洛阳后,也遵循这种习俗安葬于邙山。

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

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调查、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

众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时代蝉联,自成体系。

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晰,衔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具有断代分明的标尺作用。

  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异较大。

不仅有大量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刑徒的坟墓。

  三、分布广泛,历代墓葬大都以洛阳都城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尤以邙山最为集中。

  为了让世人了解洛阳地区的墓葬文化特色,研究我国古代的墓葬制度、墓葬形制及古代的时尚习俗,洛阳古墓博物馆于1985年开始兴建,并于1987年对外开放。

整个博物馆占地44亩,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

地上建筑群体从南往北有汉白玉石门阙一对,馆表一座,馆表上的表额“洛阳古墓博物馆”题字由著名考古学家夏先生书写,进而为序幕大殿,殿前左右两侧设有复制的汉代天禄、辟邪兽一对。

殿后为上下墓区厅,两侧为配殿。

后边还有四角楼和望景亭。

地下部分设有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休息厅,各厅之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是复原的历代古墓群。

首批搬迁复原的有上自两汉下至北宋的历代典型古墓葬22座。

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新莽时期壁画墓、东汉车骑图壁画墓、曹魏正始8年墓、西晋关内侯裴诋墓、北魏孝文帝之孙长山王元醒墓、南平王公玮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

另外还有宋代五座仿木结构雕梁画栋的砖室墓等。

这些墓葬建造的各具特色,或深邃巨大,或结构灵巧,或布局严谨,或性质殊别;尤其是琳琅满目的壁画,或表现打鬼仪式、或反映神仙思想、或描绘天体星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再现车骑出行及家庭生活的场景。

墓中均随葬有丰富的明器,其中有一部分可称的上是国之瑰宝和艺术杰作。

记载墓主人身世和功德的墓志,可谓是补正史书的“石史”。

另外,在配殿内还陈列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典型墓葬模型以及历代葬具和丧葬仪式,以展示洛阳历代墓葬的演变和时俗风尚。

  说到古墓葬,就要首先从“丧葬”二字开始讲起。

  死,作为人生的一种自然归宿或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解释、无法超越的现实问题。

这个另人恐惧、焦虑的现实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原始人类来说,自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迷。

他们惧怕死亡的降临,以为死亡不过是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因此丧葬便成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大事,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种种具有神秘色彩、庄严而隆重的丧葬礼俗,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然而,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丧葬”二字并不是一开始就结合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丧”字在殷商甲骨文中的原意为采桑,后来才被人们借作“丧亡”的“丧”,其意在古代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指失去,二是指死去,三是指尸体,即死者的遗体,四是指哀葬死者的礼仪。

  “葬”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为掩埋死者尸体的象形字,其意是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草丛中或者用井字形的棺椁装殓起来加以掩埋。

后人以“葬”字指掩埋死者尸体,当渊源于此。

  大约到了秦汉以后,“丧”“葬”二字才开始合称,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人死后的尸体处理及其有关的礼仪习俗。

从程序上看,“丧葬”可以划分为殡葬礼仪、埋葬礼仪和祭祀服丧礼仪三个部分。

  丧葬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并由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为其它上层建筑所制约,并随着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丧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职能和形式。

就丧葬的社会作用或意义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与强化血缘和亲族关系。

  2、重视与推崇敬爱先人的孝道观念。

  3、强调丧葬的社会教化与文化积淀。

  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资料证明:

丧葬礼俗决不是人类一诞生就有的,而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开始出现。

当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提高,社会组织的结构也已有原始规范的迹象,丧葬制度便开始萌芽和产生了。

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而居丧制度又包括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埋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葬法、葬式与墓向

  1、葬法:

葬法指埋葬死者的方法。

中国古代葬法种类很多。

采用哪一种形式埋葬死者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都有关系,其具体形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鸟葬)、水葬、野葬、瓮棺葬、悬棺葬、衣冠葬等。

衣冠葬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法,其特点是墓内无死者的尸体,仅埋葬死者生前穿戴的衣冠。

这种葬法,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

这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

在当时,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掠夺财富的战争,一些氏族首领、军事将领或勇士,或为保卫氏族生存而献身,或在掠夺财富的战争中战死,其尸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收回。

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往往要为他们举行盛大而隆重的葬礼,对他们实行厚葬,为他们建造衣冠冢,祈求他们的亡灵为本氏族带来更多的福气。

  2、葬式:

葬式即安葬死者的姿态。

从死者尸体入埋时的身体姿势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仰身葬、侧身葬、俯身葬三种;从死者尸体入埋时的肢体置放状况来看,则可分为直肢葬、蹲肢葬、断肢葬、折肢葬等;从墓葬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堆放状况来看,又可分为叠骨葬、骨架扰乱葬等;从死者入埋的次数来看,又可分为一次葬、二次葬或一、二次混合葬等;从墓坑中入埋的死者人数来看,又可分为单人葬、多人葬。

  3、墓葬方向,简称墓向,一般是指死者埋葬时的头向,有时也指面向、足向等。

它是我国人类社会埋葬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的定向原则:

1、向日出方向2、向日落方向3、向高山方向4、向流水方向5、同本族文化同一方向等。

墓葬定向的意义是原始人祖先崇拜和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物,其意义有三:

一是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原来的老家去,因此头就朝着老家的那一方向。

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思想便源于这种观念;二是认为世界有一个特殊的地域,人死后,就应到那里去生活。

因此,埋葬死者时就朝着这另一世界的方向——日落方向,是亡灵的集中之所,是区别与人间的阴间世界;三是认为人的生死犹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因而埋葬时应背东向西。

  二、葬具、随葬品与墓志

  1、葬具:

是指装殓死者尸体或遗骨的用具,土葬所用称为棺椁。

但棺椁在古代又有内外之分。

棺为直接装殓尸体的葬具,为区别棺或椁,又有人称其为“内棺”,因其与死者尸体最为接近,故又称“榇”,又因其一般以木材制成,故也称“棺材”。

椁,因其在内棺之外,故又称外棺;又因其大于内棺,故又称大棺。

棺椁的使用方法,《礼记》有载:

“葬也者,藏也。

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

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

  2、随葬品:

从山顶洞人把石制工具和石珠、穿孔兽牙等饰品一同随死者埋葬的事实可知,随葬习俗几乎与丧葬习俗同步,而最初的随葬物品均为死者生前用过的武器、工具、生活用品以及简陋的装饰品,以寄托人们对死者的淳朴祝愿。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帝王贵族不仅生前酒池肉林,骄奢淫逸,并幻想死后到另一个世界里仍能享受富贵,往往用大量的能显示其生前地位及财富的专用品和大量的金银玉瓷、珍奇玩好之物随葬,逐渐形成了厚葬的风气。

于是一种专用的随葬品——明器就产生了。

明器又称为“冥器”、“盟器”、“鬼器”、“息器”,是专为死者随葬而制作的无实用价值的各种器物模型的统称,一般用陶土、竹木和石头制成,也有一些是用玉石或金属以及纸等材料制成的,用以安慰死者之灵。

这些明器大多依照日常用具制作,还有一些依据家畜、房屋等动产或不动产所模仿。

做成人或家畜、鸟兽模型的明器即所谓“俑”。

不过一般情况下,明器很少单独随葬,大多是和部分实物一起下葬。

北宋以后逐渐流行纸扎明器,纸扎明器并不随葬,而是在下葬时或下葬之后焚烧,这种纯粹象征性的明器可能是最经济的寄托哀思和希望的器物了,所以直至今日仍在普遍使用。

  3、墓志:

墓志的性质与作用和墓碑相似,是记载死者姓名和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章末尾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词。

不同的是墓碑立于墓前而墓志则埋于墓中。

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

早期的墓志形似碑而较小。

南北朝后,墓志一般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相合而成。

志盖多作橥顶形,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

志石上则刻有志文、志铭,唐代以后还有撰文者及书写者的姓名。

历代墓志,其志文、书法不少出自名人之手,且大多有当时的史实记载并录有确切纪年,因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三、坟丘、墓穴

  1、坟丘:

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实行土葬。

实行土葬,要把死者安置在棺中,然后埋入土穴。

埋棺之处叫做墓,也叫做茔,墓地周围以内叫做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土成丘状,叫做坟,也称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所以古人讲“土之高者曰坟”,又说“葬而无坟者谓之墓”。

中原地区以土坑竖穴墓为主要的墓葬形制,但直到西周初年,地表上还没有明显的坟丘。

到了春秋晚期,中原地区才出现了坟丘式墓葬。

土丘坟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迅速流行,墓葬由“不封不树”一变而为“大封大树”,至战国时已巍然成风并且制度化。

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无墓不“坟”。

秦汉时的坟丘以方锥形为贵,一直延续到唐代。

但规定只有皇族可以使用方丘,一般贵族和平民均为圆锥形。

至明初改方形陵为圆形宝顶起,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之墓,都带有圆锥形坟丘,所不同的只是占地大小和坟丘的高低。

  2、墓穴:

墓穴即墓室,也称墓圹,由竖穴、横穴之分。

竖穴是从地面一直往下挖掘而成的土坑,横穴则是先掘到地下一定深度,再横向挖掘而成的洞室。

墓室是坟墓的地下部分,随着时代和墓主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殷商时期墓穴的主要形制为竖穴土坑。

从战国时期出现的用大块空心砖砌筑而成的墓室,到西汉时期广为流行。

东汉时期最为常见的是用小型砖块砌筑的券顶砖室墓。

王莽前后开始出现了在墓中祭奠死者的风气。

为了便于在墓内进行活动,竖穴的墓道普遍转变为阶梯式或斜坡式。

两汉时期的砖室墓中,有些还在墓砖上雕刻、描绘各种图案,这就是所谓的画像砖墓。

隋唐时盛行壁画墓,即在墓穴内彩绘各种宴饮、出行、狩猎等图案,宋元时期则盛行仿木结构墓,即按照死者生前所居来构筑和描绘墓穴。

当然,不同形制的砖室墓只有各级官员和王公贵族可以享用,隋唐时的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各朝所沿用。

而对于普通百姓,能以土坑竖穴葬其遗体已是相当不易了。

  好了,有关情况先就介绍到这里,具体内容在参观时我在详细向大家具体讲解。

车行前方就是古墓博物馆了。

现在我向大家讲一下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1、参观时不允许带照相机、摄像机和箱包一类的东西,大家可以把东西放在车上,司机师傅会精心看管好大家的东西。

  2、如果有人想购买纪念品,请在参观结束后购买。

一是进去时时间紧张,大家难以精心挑选,二来携带东西参观也不方便。

请大家放心,参观结束后我会给大家留出时间,让大家细心挑选。

  3、因为有些墓室,尤其是墓门比较低,地面也比较黑,所以参观时请大家不光要留意脚下,还要特别注意头顶。

如果不留神,可能就会出现“头破血流”的场面。

所以请大家务必留神注意。

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一同参观。

  1、烧沟西汉壁画墓:

这座墓位于洛阳金谷园车站以东、烧沟村以南,五十年代初发现,1957年发掘,1986年搬迁到古墓博物馆。

此墓为洞穴砖室,除墓道外,分主室和耳室,主室用特制空心砖装配,耳室用小砖和楔形小砖并列券成。

该墓内彩绘壁画内容包括“神虎噬旱魃”、“二桃杀三士”、“鸿门宴”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另外还有日、月、星象图,以及和壁画结合为一体的羊头雕塑,还有反映乘龙升仙的透雕画像砖,在国内外美术界和文物考古界有比较大的影响。

“神虎噬旱魃”壁画位于墓门背后。

其左半部用淡墨画树一株,枝干弯曲,叶呈红色,树梢间有黑色飞鸟,似不敢停留。

树上搭一件红色衣服,树下一猛虎按住一名裸女,虎口咬其左肩,虎爪抓其头部。

裸女的长发缠绕在树干上,右臂上伸,作挣扎状。

画面上的裸女就是旱魃。

红衣、红树梢和乱飞的鸟,象征大旱时象火烧一样的情况。

在自然灾害中旱灾所影响的面积比其它灾害要大,神虎噬旱魃,反映了当时人们除魃消旱的心愿和对风调雨顺的盼望。

另外画面正中偏上处有一高浮雕羊头,象征吉祥。

旱情解除,就可谓吉祥如意了。

“二桃杀三士”壁画位于墓室中部隔墙横梁上。

《晏子春秋》中有一则故事:

春秋时齐国的“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于搏虎闻”。

但他们三人恃勇居功,目无名相晏婴。

于是,晏婴劝说景公:

他们“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晏婴用两个桃子设计,使之“计功而食桃”,结果三士在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后,在所谓的“仁”“义”思想支配下,皆扶剑自刎。

整个壁画几乎没有背景,其着重点主要放在11个人物的描绘上。

11个人物按情节可分为三组,右侧一组为三士,都束发,穿宽袖袍服。

最右边两人昂首相对,一位抽剑,一位按剑,画面意思是指“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的公孙接和田开疆。

他们二人“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俯身就几者为古冶子,他见二人自杀,就说:

“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因而“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整个画面所选择的瞬间,都是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刻,给观者留下联想的余地。

中间一组五人,居中为景公,左右各有二侍卫,右侧一侍卫跪在地上,似乎在禀告“已死矣”。

整幅壁画不仅在情节上连贯呼应,而且也避免了画面人物布局的呆板。

幕后室的后壁上绘有“鸿门宴图”。

背景为起伏的山峦,正中画8个人物。

居中席地而坐、侧身对饮者为刘邦与项羽。

项羽居右,右手执杯,上身前倾作劝酒状;刘邦居左,上身亦前倾,注视着项羽举止。

项羽右侧二人庖厨,背后悬钩上挂有大块牛肉和牛头。

刘邦左侧、两腿分跨、目视项庄者,就是项伯,他有意在掩护刘邦。

画面左边手握利剑、张牙舞爪者,便是项庄,他在依照范增的授意,以席前舞剑助兴为名,伺机刺杀刘邦。

这便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幅壁画在有限的空间中,将这一富有传奇故事性的复杂情节集中表现出来,并且充满了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一个个人物不同的心理状况跃然而出。

这座墓是夫妇合葬墓。

墓顶是用空心砖连接成的一条长方形平顶。

墓前室顶脊由12块长方砖构成,彩绘日、月、星象图。

这是古墓葬“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实例。

  2、西汉卜千秋壁画墓:

是1976年发现的一座西汉壁画墓。

因为在该墓的随葬物中由一枚铜制印章,上面阴刻有“卜千秋印”四字,故知墓主人叫卜千秋。

该墓除墓道外由主室和左右耳室组成。

从其建筑深邃坚固、结构工巧、随葬物品以及壁画内容来看,当为一个郡级官吏的墓穴。

整个墓葬全部采用空心砖结构所筑,主室则由特制的空心砖装配而成。

壁画分别绘制在墓室门额、主室顶部和主室后山墙上。

从内容看,该墓壁画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打鬼图。

在主室后山墙正中画一个猪头大耳、熊面的怪兽,赤膊裸足,身穿紫衣红裙,二目圆睁注视墓门,正张牙舞爪作驱赶捉拿状,奋力将墓圹冥府的鬼怪全部从里向外赶出,怪兽之下左绘青龙,右绘白虎。

据考证此图所画为“方相氏”,即古代举行傩戏仪式时打鬼的首领。

在举行大丧时,“方相氏”先在灵柩前驱疫,然后进入墓室“以戈击四隅”,逐除地下恶鬼。

这与壁画内容相吻合。

方相氏下边所绘的青龙、白虎则是为了避邪,同时也是为打鬼助威。

第二部分是墓主人卜千秋夫妇升仙图。

升仙图从前至后依次为女娲、月亮、持节方士、二青龙、二枭羊、朱雀、白虎、仙女、奔兔、猎犬、蟾蜍、卜千秋夫妇、伏羲、太阳、黄蛇等人神鸟兽的形象。

在整个画面的近两端处画有日月,而且日中有飞鸟,月中有蟾蜍、桂树。

这两个内容,充分说明了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就广泛流传着嫦娥奔月这个神奇而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

在图中日月的两侧分别画有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二者的面容绘制较为逼真清秀,与古书所记载的“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基本符合。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

伏羲原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方夷族部落的酋长,后与女娲结为夫妇,成为人类的始祖。

这种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夷夏两大部落之间融合的历史进程,因此在以后的石刻、绘画艺术中,人们往往将二者有意无意地绘制成交尾形象,用其来代表人类的繁衍生息。

卜千秋夫妇绘制在伏羲的一侧,女在上,男在下。

妇骑赤色三头凤,手捧三足鸟,双目紧闭,凌空飞行,夫乘一龙,状如一舟,手持弓,闭目,前有一兔,后随奔狗,旁有一蟾蜍,均为云中飞奔状。

显而易见,这里反映的是卜千秋夫妇乘龙凤飞往仙境的场面。

另外在主室的内门额上还绘有一幅人首鸟身像。

此像中人首长发髻,两缕黑发下垂髻角,两长耳平伸,舞动双翅立于山岳之上。

这里画的就是仙人王子乔。

从此图的位置和室顶平脊上的升仙图相互联系起来看,恰好达到了“千里乘龙,至此结穴”的效果,说明墓主人最终也成了神仙。

  3、曹魏正始八年墓:

该墓于1956年被发掘清理。

全墓由前室、后室、耳室、甬道和墓道等部分组成。

因该墓曾被盗扰,墓内器物已乱,只有两耳室内器物保存较完好。

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器形有罐、盘、灯、俑、井、磨、灶、碗、鸡、猪、猪圈等48件,铜器有锅、博山炉等5件,铁器有帷帐架、灯等共10件,另外还有玉杯1个。

玉杯高13厘米,口径5厘米,白色,制作精致,表面十分光滑,是罕见的古代艺术品。

帷帐架是以圆铁棒制成三柱和四柱的拐角形状,三柱形的有四个,各柱成90度直角,另外四个有四柱,其间以木柱连接,即成为长方形的架子,四周以布维之,就成一个完整的帷帐。

这为考证汉魏时的帷帐形制和制作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一件管状组件上刻有“正始八年八月……”等铭文,又为该墓的绝对年代提供了依据。

  4、唐安菩夫妇墓:

1981年发掘清理。

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

墓中出土器物非常多,依质料可分为三彩器、单釉器、陶、瓷器、金、铜、玛瑙器及石刻等类。

三彩器形制较大,造型优美。

主要器形有文武吏、天王俑、镇墓兽、马、骆驼、牵马俑、牵驼俑、骑马俑等。

这批三彩器不仅胎质坚硬,施釉均匀,色彩鲜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量多类聚,堪称洛阳“唐三彩”的代表作品。

它表明洛阳的唐三彩艺术,早在初唐阶段已达到十分成熟的程度。

这为洛阳唐三彩的断代分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墓中出土金币一枚,直径2.2厘米,重4.3克,正面为一戴王冠的男像,背面为带有翅膀的胜利女神像,两面均有铭文。

据鉴定,这是东罗马皇帝福克斯的铸币。

这枚金币是洛阳出土的第一枚外国金币,它与1955年洛阳发现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无疑都是丝绸之路的遗物。

特别是安菩墓志,不但提供了墓葬的确切年代(唐中宗景龙3年,即公元709年)和墓主的国属、家世及其身世等情况,而且对中西交通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此我们重点讲一下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

这一名称古书中缺乏记载,考其由来,则同旧时挖墓取宝之风有关。

洛阳是声誉中外的历史名城和文物渊薮之地。

城北的邙山,古冢累累,帝王陵墓星罗棋布,有很多唐朝显贵也埋葬这里。

旧时这里的一些穷苦人,为了糊口常常掘墓挖宝变卖,其中得到一些釉色光亮的所谓“瓦器”,多为红、绿、白三色,因其出自唐墓,人们便起名叫它“唐三彩”。

1928年,陇海铁路工程修筑到洛阳时,从东向西沿邙山脚下掘开许多古墓,在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中,器皿和人物、动物数量颇多。

古玩商们将其运到北京,引起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赞赏和重视。

外国人也视为至宝,出重金购买,唐三彩顿时声蜚中外。

之后,虽又曾发现褐、蓝、黑等多种釉色的俑类、动物和器皿,但“唐三彩”已成惯称,这一名称便沿袭下来。

在我国美术陶瓷史上,唐三彩开创了一代新风。

它不光在造型、装饰、釉色、烧制技术等方面树立了惊人的风格,而且它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它像一束怒放的繁花,与唐代的诗歌、散文、乐舞、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相互辉映,和谐地构成了一座宏丽的百花园。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历史空前的高峰。

唐朝国威的强盛、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社会的安定,都大大促成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使当时的中国处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同时对外施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也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

因而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就呈现出姹紫嫣红、欣欣向荣的局面。

唐三彩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与其它艺术并存的一朵华贵的奇葩。

唐三彩的出现,同唐代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追求名贵宝物也是分不开的。

那些官僚贵族活着穷奢极欲,死后连妻妾奴婢、马牛骆驼、飞禽走兽以及瓶、盘、碗、罐等,都做成三彩釉陶用来陪葬。

厚葬风俗的盛行,也是唐三彩大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三彩的胎料是一种上等白色粘土,素称高岭土。

这种土颜色皎洁,颗粒细微,具有坚柔粘韧的特性,洛阳附近的巩县、孟津、新安、龙门均有出产。

制作三彩的矿土,要经过挑选、舂捣、淘洗、过滤、沉淀、浸润、陈腐、揉搓、捏练方可使用。

这样精选加工把一切杂质排除干净,才能保证胎色洁白,使制品有良好的稳定性。

否则,器物的表面就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斑丘,甚至会起泡或使胎体爆裂。

入窑焙烧是一道关键工序。

炉窑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直烟窑,其结构有火道、窑箪、炉堂,窑顶有烟道,烟火直接从窑顶喷出。

二是倒烟窑,这种窑烟火流动的路径是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经过火道、炉堂、烟道,最后从烟囱中喷出。

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

成型坯胎晾干后,入窑用氧化火焰经过1100℃或接近1100℃的高温素烧,即成白色胎体。

冷却后,挂上配好的彩料釉汁,再入窑作第二次焙烧,烧至900℃,使彩釉熔融开化,胎体表面就会呈现出各种鲜艳的光泽。

从出土的唐三彩观察,唐代焙烧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火候适度,升降温掌握得恰如其分,窑内火焰辐射均衡,坯体破裂现象很少。

在挂釉焙烧过程中,由于火候控制得当,釉汁与胎体地膨胀系数均衡,冷却时收缩一致,釉质与胎体密合非常贴切,很少有脱釉剥落现象。

这充分证明了唐代工匠们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烧制技术。

唐三彩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釉色的独到风格。

经过化验分析,可知三彩釉色的主要元素为硅酸铅。

唐代工匠,经过千百次地实践,成功地配制出白色、浅黄、棕红、褐红、淡青、翠绿、深绿、天蓝、茄紫、赭黑等色彩,而且还配出一种罕见的银白色釉,烧制后器物表面仿佛镶上一层锃亮的银片。

熟练的工艺技巧和化学知识的增长,使工匠们掌握了矿物、金属氧化物的性能和呈色机理。

他们认识到褐红为铁、浅黄为铁或锑、赭黄为铁、各种青绿色为铜或铬、蓝色为铜和钴、紫黑为锰等。

釉药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铅粉及各种金属氧化物,用以辅助釉质的熔解和增加色泽的光亮程度。

然而,工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