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56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8周

周次

第1周

周课时

共2课时

年级、科目

七年级地理

教师

王浪利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

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

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

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

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

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

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

欧洲大陆经度范围:

9°W~66°E;纬度范围:

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

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

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板书

2.时区及换算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

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材料:

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点拨:

某地时区数=经度/15

某地时间=已知时间(区时)±1小时×时区差。

注:

已知西面区,求东面区用“﹢”号;反之,用“-”号。

时区差:

若a、b在中时区同侧,则:

a-b。

若a、b在中时区两侧,则:

a﹢b。

结果处理:

若在0--24间,则为当天时间;

若大于24,则减去24,日期加一天,余数为次日时间;

若为负数,则加24,日期减一天,余数为前一天时间。

例:

北京为20点(东8区)求纽约(西5区)几点?

20-1×(8+5)=7点。

拓展训练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答案:

4月30日6点

板书

3.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即。

4.国际日期变更线

讲述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期要减去一天。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

复习提问:

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亚洲全有——地形复杂)

(讲授新课)

板书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提问

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

活动:

(1)读图1-1,亚洲地形图,1-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

(填图练习)

(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中部

(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

(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

归纳

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5)小组讨论:

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讲解

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

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小结

亚洲地形的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活动

根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1-1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讲述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板书

1.气候复杂多样

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板书

2.大陆性特征明显

继续引导:

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

讲述气候两大要素:

降水和气温。

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

我们来观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

雅库茨克和乌兰巴托,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展示“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和“乌兰巴托降水量柱壮图”)

学生分析讨论

五、河流

(一)亚洲

1.大河众多。

讲述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

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活动

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

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二)欧洲

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

活动

完成教材P.11的活动来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

小结

欧洲河流的特征: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练习

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

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

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板书

1.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列举。

讲述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

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板书

2.人口分布不均匀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

4.亚洲的国家

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

中国的临国有: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情况如何呢?

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三、亚洲地形的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明显

3.季风气候显著

五、河流

(一)亚洲

1.大河众多。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二)欧洲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人口最多的大洲

2.人口分布不均匀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4.亚洲的国家

(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教学探讨与反思:

 

教案签字:

年月日

周次

第2周

周课时

共2课时

年级、科目

七年级地理

教师

王浪利

教学内容

第二节非洲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第二节非洲

[教学目的]

1.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

2.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

3.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4.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知道人口、经济与发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非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的分布。

2.难点:

非洲的气候特征、尼罗河的水文特征。

[教具准备]

非洲地形图、非洲气候资料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导入新课

1.处理作业。

2.设问:

你知道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位于非洲的是哪个呢?

(一)、地理位置和国家

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1.简介“非洲”洲名的由来,让学生对非洲的气候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按如下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1)非洲境内有哪几条特殊纬线穿过?

这说明了非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征?

(2)找出西经200,从东西半球判断非洲所处的经度位置

(3)非洲周围濒临着哪些大洲和大洋

3.学生对照地图,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述说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4.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位置,突出其地理意义。

5.引导学生阅读P15图1-16,得出非洲国家的特点:

国家众多。

并引导学生观察非洲各国的国界线特征:

比较规则平直。

引入非洲殖民历史的学习。

6.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二战前独立的三个国家。

(二)、地形特征

活动设计

1.复习提问:

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

2.学生按照学习思路,从海拔、地势、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等方面,结合地图来分析非洲的地形特征。

3.引导学生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非洲的主要地形区:

埃塞俄比亚高原,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的位置。

4.学生自读P18材料,了解东非大烈谷、撒哈拉沙漠的有关概况。

5.学生观察“非洲地形图”,提问:

与欧洲相比,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突出特点?

(比较平直)

6.引导学生找出非洲最大的岛屿、半岛、海峡、海湾、好望角的位置

7.学生口答P17活动3、4、5题,本节知识一个小结。

(三)、非洲的气候

由非洲的全名,让学生整体感知非洲的气候:

炎热。

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气候分辨图,来把握该地的气候特征(结合P19-20材料说明)

2.指导学生阅读P19图1-22,设问:

非洲1月气温大部分在多少度以上?

最低气温出现在哪里?

7月大部分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最高气温出现在哪里?

由此说明了非洲气候有什么特征?

3.学生读图1-24,提问:

非洲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大约是多少?

年降水量最多地方在哪里?

大约是多少由此说明非洲的降水有什么特征?

4.读图1-25,提问:

从整体上看,非洲的气候以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

非洲最北和最南部分布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刚果盆地是什么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是什么气候类型?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由此说明,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过渡)非洲的气候除受纬度因素,海陆分布的影响外,还受地形的影响显著

学生讨论完成P21活动2题理解地形对非洲气候的影响。

二、解疑合探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三、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继续提问,教师讲解。

四、拓展运用

例1.(2004年济宁市)①土地荒漠化、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粮食短缺是“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中未填写的内容。

下图中自上而下应填写的内容,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③①D.③②①

例2.在非洲,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小结]非洲是世界上以高原为主的大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二节非洲

一、地理位置和国家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东半球、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

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北隔地中海和直不罗陀海峡与欧洲为邻,东北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为临

2.国家众多的大洲

二、地形特征

1.平均海拔高

2.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4.海岸线平直,少岛屿,半岛

三、非洲的气候

1.普遍暖热,“热带大陆”

2.降水分布不平衡,干旱区面积最广

3.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4.以赤道为中心,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导入新课

1.处理作业。

2.非洲的地理位置如何?

地形有什么特征?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

(四)、非洲的河流

1.引导学生在非洲图上找出非洲的主要河流尼罗河、刚果河的位置,并指导学生观察其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2.设问:

两条河流相比,谁的支流多,流量大?

为什么?

(联系两条河流流经的气候、地形等因素讨论)

3.学生思考回答P21活动3题

(五)、丰饶的资源

1.学生阅读P21文字,思考:

非洲有哪几类自然资源?

有哪些典型的?

2.学生自读P22阅读材料,并结合地图册了解非洲众多的动物资源

3.对于矿产资源的讲述,先引导学生阅读P22矿产资源分布图,了解非洲矿产资源的种类,而后出示一组连线题,熟悉其分布地区

黄金摩洛哥

金刚石利比利亚

络铁矿刚果共和国

磷酸盐南非

(六)、亟待发展的经济

1.学生结合教材,讨论:

导致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你是非洲某国的领导人,你将怎样发展本国的经济?

2.教师结合教参上的有关资料,重点分析人口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制约

举例:

20世纪90年代初,非洲东部出现大旱灾,每天有几百人死于饥饿,饥饿的灾民烤老鼠果腹,甚至肯树皮,全身的关节肿的厉害。

灾民们披着破布片,全身赤裸,一个个象能够移动的骨架

3.引导学生阅读图1-30,了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

二、解疑合探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三、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继续提问,教师讲解。

四、拓展运用

例1.在非洲,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例2.请在下列地区与其所属的主要气候类型之间连线。

A.刚果盆地①地中海气候

B.撒哈拉沙漠②热带雨林气候

C.巴西高原③冰原气候

D.非洲最南端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E.格陵兰岛⑤热带草原气候

F.中央大平原⑥热带沙漠气候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四、非洲的河流

河流名流向注入海洋水量水位变化流经气候水力

尼罗河自南向北地中海大大热带雨林丰富

刚果河自东向西大西洋小小热带草原丰富

五、丰饶的资源

1.矿产资源:

黄金、金刚石、烙铁矿、磷算盐

2.动物资源

3.植物资源:

热带经济作物多;森林资源;草场资源

4.水力资源

六、亟待发展的经济

1.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

(1)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高

(2)长期的殖民统治

(3)出口商品单一,以原料或半成品为主

2.发展经济的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农牧业发展水平

(3)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教案签字:

年月日

周次

第3周

周课时

共2课时

年级、科目

七年级地理

教师

王浪利

教学内容

第三节美洲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第三节美洲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

3.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德育目标:

1.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2.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3.运用美洲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3.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学法指导:

1.运用图1-3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语言,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利用图1-35和图1-36,分别了解两大洲的环境、地形特征,使学生逐渐掌握对比分析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4.掌握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通过事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经济部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美洲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处理作业。

2.导入新课。

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游故事集》,向世界宣布了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作为这个新大陆的名字,这就是“美洲”。

一、地理位置

1.向学生解释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由来

2.展示“世界政区图”,由学生指图说出美洲的地理位置

美洲大陆是个整体,而中部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把美洲分成了两部分,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巴拿马运河做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指图讲述巴拿马运河开凿的地理意义

4.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白令海峡的位置,学生自渎P24阅读,了解白令海峡的意义

5.引导学生观察美洲政区图,找出南美洲\北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墨西哥、中美地峡、及西印度群岛

6.结合教材讲述拉丁美洲的范围、人口及语言

(过渡)南北美洲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有差异,因而形成了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一)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引导学生查阅P6图2-15,找出北美洲的平均海拔,得出结论:

平均海拔较高

2.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