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789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docx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地球

1.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米。

半径约为(6400)千米。

3.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4.根据地震波的数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5.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

6.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

7.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第2课太阳

1.太阳照耀着大地,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

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放出的热量。

2.太阳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到50万千米,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而且压力极大。

第3课月球

1.月相变化的原因是(月球围绕地球在公转)。

2.(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4天多的飞行,终于降落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一小步成为人类历史的一大步。

3.月球体积不足太阳体积的六千万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约(30)天绕地球公转一周。

也就是我们平时我们说的一天。

4.在茫茫宇宙中,(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也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

第4课白天与黑夜

1.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约(24)小时,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天。

2.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转)。

3.公元15世纪前后,人们逐渐开始怀疑“地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理论,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4.中国北京正午12:

00,德国柏林凌晨(6:

00),-6,美国纽约半夜(11:

00)-13

5.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如:

(睡莲)一般在清晨开放,(昙花)总是在夜晚开放;(猫头鹰)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捕食,(鸡)白天活动,夜晚休息。

(合欢)的叶子在白天张开,而在夜晚闭合。

第5课春夏与秋冬

1.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

人们冬天喜欢阳光,夏天尽可能躲在阴凉处。

太阳本身发光的强弱是(不变)的。

2.太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在(早晨)和(中午)有明显的不同。

同样是正午,一年中不同的季节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阳光直射)的情况。

3.地球以(一年)为周期围绕(太阳)公转。

由于地球始终是(倾斜着身子)在公转,所以对某一地区来说,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阳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冬季)阳光斜射着我们,(夏季)阳光几乎直射着我们。

4.季节交替使自然界更加五彩缤纷。

一些植物每年秋天都会落叶,在来年的春天又长出新叶。

一些动物,如(熊)、(蝙蝠)、(松鼠)等,它们在冬天要睡很长的时间。

5.花生种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

从花生种子中提取的(油脂)就是我们经常食用的花生油。

第6课网络课堂

1.我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划分四季。

第7课种子

1.菜豆种子结构包括(胚)和(种皮),胚又包括(胚轴)、(胚芽)、(胚根)和(子叶)。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3.选两株刚出土的菜豆幼苗,一株去除子叶,一株保留子叶。

一周后,保留子叶的豆苗长得壮,去掉子叶的豆苗长得瘦小,说明子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第8课植物长大了

1.植物生长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比如植株升高、叶子变多等,我们可以用(测量)、(统计)等方法记录这些变化。

2.从(种子)萌发到长出(幼苗)开始,到这株植物(开花)、(结果),繁育出(种子),这株植物就完成了一个生长周期。

3.植物的生长分为(种子)、(幼苗)、(开花)、(结果)四个阶段。

第9课养蚕

1.蚕和很多动物一样,生命都是从(卵)开始的。

2.在(20~25℃)的条件下,蚕卵一般经过(10)天左右就可以孵化出蚕。

3.刚孵出的蚕叫(蚁蚕)。

蚁蚕生长几天后就要(蜕皮)。

蜕皮后,蚁蚕就变成了二龄蚕。

蚕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要蜕(四)次皮,最后变成(五龄)蚕。

4.五龄蚕经过几天的生长以后,就要(吐丝结茧)了。

蚕的(幼虫)吐丝结茧以后,就进入一个新的生长阶段——(蛹)。

5.蚕结茧(10~15)天后,(蛹)在茧里变成(蛾)。

蚕蛾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尾,并产下(蚕卵)。

6.蚕的一生要经过的阶段有:

(蚕卵)→(幼虫)→(蚕蛹)→(蚕蛾)→(蚕卵)。

7.蝴蝶等昆虫一生要经过的阶段有:

(卵)→(幼虫)→(蛹)→(蛾)→(卵)。

8.两栖类青蛙的一生要经过的阶段有:

(卵)→(蝌蚪)→(青蛙)→(卵)。

第10课我们在成长

1.从出生到长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人(生长发育)的规律。

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外貌)会发生变化,(身高)和(体重)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人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女孩在(9~11)岁.男孩在(11~13)岁,生长发育开始进入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高峰期)中,男孩每年可增高(7~9)厘米,女孩每年可增高(5~7)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可增加(5~6)千克。

3.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婴儿)、(幼年)、(儿童)等几个阶段,将来我们还要经历人生的其它阶段。

4.由于青少年的骨骼弹性比较大,容易变形,因此应保持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这些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

第11课植物生长靠什么

1.土壤里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这些养分有的来自于(动物的遗体),有的是人们添加进去的,如(化肥)、(农家肥)等,还有的是土壤中本来存在的(矿物质)。

这些养分溶解在水中,被植物吸收。

2.蒸馏水和过滤后的土壤浸制液看上去虽然都是澄清透明的,但它们并不完全一样。

取几滴澄清的土壤浸制液,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用酒精灯加热,将水分全部蒸发。

观察载玻片上留有白色痕迹。

而取几滴蒸馏水,重复上面的实验,观察载玻片上没有痕迹。

说明土壤浸制液里有(矿物质),而蒸馏水中却没有(矿物质)。

3.植物通常生长在(土壤)中。

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土)和(砂土)。

4.(壤土)能保水保肥,养分丰富;(黏土)能保水保肥,养分较丰富,但透气透水性差;(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较少。

5.除了(水分)和(养分)外,(阳光)、(空气)、(温度)等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6.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人们发现,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阳光不够充足,植物的茎叶朝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生长。

这就是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第12课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1.动物要生存,就必须要吃(食物)。

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可能不同。

根据动物的(食性)不同,可以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2.植食性动物有(兔子)、(鹿)、(松鼠)等;肉食性动物有(蛇)、(老虎)(狮子)等;杂食性动物有(鸟)、(狐狸)、(浣熊)等。

3.如果要你说出哪些动物食量最大,很多人都会想到大象或鲸。

但一头大象每天吃约(200)千克的食物,只相当于它的体重的1/25;一只老鼠每天需要(10)克左右的食物,却相当于其体重的1/4;而一只体重只有3克的蜂鸟每天要吃掉和其身体一样重的食物。

4.所以,相对来讲,小动物的食量(反而更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原来动物(恒温动物)越小,每日每克体重消耗的(热量)就越多,只有吃(更多的食物)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

5.(鳙鱼)、(鲢鱼)、(草鱼)、(青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它们的(食性)各不相同。

根据这种特性,人们常把它们“混合放养”。

6.鳙鱼、鲢鱼、草鱼、青鱼这几种鱼在水中栖息的水层和食性各不相同。

(鳙鱼)和(鲢鱼)都生活在水的上层,(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草鱼)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以(水草)为食。

(青鱼)生活在水的底层,主要以螺蛳、蚬等软体动物为食。

第13课植物繁殖的奥秘

1.很多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通常就会(开花结果),果实里有植物的下一代——(种子)。

(种子)与(花)和(果实)一样,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2.雌蕊被摘的花,子房不膨大,而雌蕊完好的花,子房膨大,慢慢变成果实。

结论:

雌蕊在植物繁殖过程中有很大作用——(授粉)。

3.植物的花粉从(雄蕊)传播到(雌蕊)上就叫(传粉)。

如果人工帮助植物传粉,常常能使植物结出更多的果实。

4.植物的传粉,常常依靠(风)和(昆虫)。

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风媒花)一般都很小,不艳丽,没有香味和花蜜,如(玉米)的花。

依靠(虫媒)

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较大,通常比较鲜艳,并有香味和花蜜,如(桃)、(杏)、(梨)、(苹果)的花,都是虫媒花。

5.不同的种子离开植物“妈妈”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长着“翅膀”,风一吹就飞走了;有的身上长刺,可以粘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动物带走。

还有借助(水力)传播和(自身弹力)传播。

6.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来繁殖。

7.工厂里的香蕉苗是通过组织培养中的(试管苗)技术进行快速繁殖的。

8.植物的种子的传播途径有(风力传播)、(动物传播)、(自身弹力传播)、(水力传播)等。

第14课卵生和胎生

1.很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有一些动物如兔子、熊和猩猩,在繁殖后代时直接生出(幼崽),而幼崽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母亲的(乳汁)为食。

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

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的。

3.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但(鸭嘴兽)却是(产卵)繁殖后代的。

4.卵生的动物有(鱼)、(青蛙)、(蝴蝶)、(鸭子)等;胎生的动物有(兔子)、(猩猩)、(熊)、(海豚)等。

5.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但鸭嘴兽却是(产卵)繁殖后代的。

不过它的幼崽也是吃母乳长大的。

6.鲨鱼的卵是在(母体)里孵化的,所以鲨鱼妈妈会直接生出小鲨鱼,但鲨鱼不是(哺乳动物)。

7.(1996)年(7)月,世界上第一只由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小羊羔——(多莉)诞生了。

8.(克隆)技术的意义和用处,在于它是认识生命的有力武器,是人类对无性繁殖生命的创造,改变了体细胞遗传基因表达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

因此,(克隆)技术可能成为濒危物种延续种族的希望。

简答题

1.养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

1、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2、每日清洁养蚕的纸盒;3、发现病蚕及时隔离;4、防止老鼠、蚂蚁等动物伤害蚕。

2.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答:

饮食要均衡,不挑食;平时早睡早起;女生不要束胸,男生要穿宽松的内裤;脸上长了小痘痘不要用手去挤等。

由于青少年的骨骼弹性比较大,容易变形,因此应保持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这些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

3.什么叫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答: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人们发现,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阳光不够充足,植物的茎叶朝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生长。

这就是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4.相对来讲,小动物的食量反而更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答:

因为动物(恒温动物)越小,每日每克体重消耗的热量就越多,只有吃更多的食物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

5.所有植物都是通过种子繁殖吗?

植物还可以通过哪些进行繁殖?

答:

植物并不都是通过种子繁殖的,有些植物还可以通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6.什么叫胎生?

答:

有一些动物如兔子、熊和猩猩,在繁殖后代时直接生出幼崽,而幼崽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母亲的乳汁为食。

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

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的。

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

一、填空题(30分)请根据题目的内容把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成。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2、根据地震波的数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

3、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我们看到的月亮都像个圆盘。

4、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所以太阳光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

5、由于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在公转,所以才会有四季的产生。

6、一颗完整的菜豆种子,它的结构包括是胚和种皮两部分。

7、植物生长有四个阶段,包括种子、幼苗、开花和结果。

8、水分、养分、阳光、温度、空气、土壤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9、刚孵出的蚕叫蚁蚕,几天后就会脱皮变成二龄蚕。

10、植物的花粉从雄蕊传播到雌蕊上就叫传粉。

二、选择题(30分)请根据题目意思选择一个合适答案填在括号里。

1、太阳给地球带来光和热仅相当于太阳放射出的总能量的(C)。

A、二十分之一B、五十分之一C、二十亿分之一

2、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而且是(B)身子在公转。

A、平躺着B、倾斜着C、竖直着

3、根椐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黏土、砂土和(A)

A、壤土B、泥土C、尘土

4、五龄蚕经过几天的生长后,就要吐丝(C)

A、孵化B、蚁蚕C、结茧

5、恒温动物体重越小,每日每克体重消耗的热量就(A)

A、越多B、越少C、没有影响

6、种子与花和果实一样,都是植物的(B)

A、结果器官B、繁殖器官C、生长器官

7、菜豆种子里的胚可以分为胚轴、胚芽、胚根和(A)

A、子叶B、胚叶C、种皮

8、以下哪种习惯是青少年应该有的(B)

A、通宵玩乐不睡觉B、保持正确行走姿势C、用手去挤青春豆

9、植物的传粉常常依靠风和昆虫,靠风力传粉的叫(C)花。

A、虫媒B、胎生C、风媒

10、繁殖时直接生出幼崽并以母乳为食的繁殖方式叫(A)

A、胎生B、卵生C、嫁接

三、判断题(2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

1、蝴蝶的成长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卵、幼虫、结茧、蝴蝶。

(×)

2、在0~10℃的条件下,蚕卵一般经过5天左右可以孵化。

(×)

3、蚕蛾一般都以小毛虫、桑叶为食物。

(×)

4、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好,养分较多,是最好的种植用土。

(×)

5、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的。

(√)

6、植物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人工传粉。

(√)

7、直射与斜射的实验证明了,斜射的铁片获得的热量较多。

(×)

8、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南半球是夏季,气温很高。

(×)

9、被虫蛀过的种子一定不能发芽,没被蛀过的一定能发芽。

(×)

10、海豚、青蛙、蝴蝶都是卵生动物。

(×)

四、简答题(20分)

1、为什么动物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就会感到饥饿呢?

答:

这是因为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会转化成身体需要的物质和力量。

这些物质会被身体所吸收,它所产生的能量可以提供运动的力量,并维持体温。

其他动物也是这样,它们要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就要不断地进食。

2、植物的种子有哪几种传播途径?

答:

植物的种子利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种子传播到较远的地方,而传播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风力传播;2、水力传播;3、动物携带传播;4、自身弹力传播等。

 

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二)

一、填空

1、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地球表面70%的面积是海洋。

2、太阳是自己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

3、月亮的圆缺有规律的变化叫月相。

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5、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6、常见的植物,多数都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

7、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植株长高、叶片增多等。

8、蚕的一生经历从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9、植物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要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10、根据食性不同可以将动物分成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11、植物的花粉从雄蕊传播到雌蕊的过程叫传粉。

12、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为胎生。

二、选择

1、出海的渔船走远时,慢慢地由船身到桅杆先后消失在海平面的现象说明:

(C)

A:

海浪很大B:

海洋很宽C:

地球不是平面的D:

海平面很远

2、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C)

A:

10000千米B:

100000千米C:

40000千米D:

4000千米

3、探究春天的变化,无须研究的内容是:

(C)

A:

气温B:

花开C:

树干直径D:

小草返青

4、种子在什么环境下容易萌发。

(B)

A:

干燥B:

潮湿C:

浸没水中D:

寒冷

5、植物生长到哪个阶段才算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D)

A:

发芽B:

开花C:

结果D:

繁育出新的种子

6、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C)

A:

外貌B:

视力C:

身高D:

智力

7、蒲公英的种子是靠什么传播的?

(C)

A:

水B:

动物C:

风D:

弹力

8、下面哪种动物是产卵繁殖后代的:

(C)

A:

海豚B:

猫C:

青蛙D:

兔子

三、判断

1、陆地表面平原的面积比山地大。

(×)

2、大气层除了提供我们呼吸的空气外,还是地球的“保护伞”。

(√)

3、人们可以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

(√)

4、古希腊人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形。

(√)

5、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

6、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

7、子叶在幼苗的生长过程没有任何作用。

(×)

8、蚕幼虫的生长过程中要蜕3次皮才能长大。

(×)

9、温度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

10、食物在动物的身体内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

11、所有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

12、卵生动物产的卵结构都是一样的。

(×)

三、简答题

1、生活中,有许多事实能证明地球是球体,你能举2个例子说一说吗?

(8分)

答:

当出海的船只越走越远时,慢慢地只看到它的桅杆了;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月相变化有时候是上弦月有时候是下弦月。

 

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三)

一、填一填

1、地球是个椭球体,有人说地球应该叫“水球”,海洋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

71%,陆地面积约占29%。

2、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通常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的,如兔子、熊、猩猩等。

3、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4、动物要生存,就必须吃食物。

根据动物的食性不同,可以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5、除了水分和养分外,阳光、空气、温度等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6、从种子萌发出幼苗开始,到这株植物开花结果,繁育出种子,这株植物就完成了一个生长周期。

所以,在一个生长周期中,植物一般要经历种子、幼苗、开花、结果这几个阶段。

二、判断题

1、一个质量6千克的物体,运到月球上质量大概是1千克。

(√)

2、温度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

3、蚕幼虫的生长过程中要蜕3次皮才能长大。

(×)

4、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

5、人们可以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

(√)

6、子叶在幼苗的生长过程没有任何作用。

(×)

三、选一选

1、出海的渔船走远时,慢慢地由船身到桅杆先后消失在海平面的现象说明:

(C)

A、海浪很大B、海洋很宽C、地球不是平面的D、海平面很远

2、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D)

A、外貌B、视力C、智力D、身高

3、下面哪种动物是产卵繁殖后代的:

(C)

A、海豚B、猫C、青蛙D、兔子

4、下面对月球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月球本身不发光。

B、月球上有环形山和少量的水。

C、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引力很小。

5、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A)

A、40000千米B、100000千米C、10000千米D、4000千米

6、蒲公英的种子是靠什么传播的?

(C)

A、水B、动物C、风D、弹力

7、地球的中心部分叫(B)

A、地幔B、地核C、地壳D、地心

三、简答题

1、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

答:

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当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背对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昼夜交替产生。

2、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答:

当种子的内部结构完好时,如果种子能获得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足够的氧气,充足的阳光时,种子就会开始萌发。

3、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

答: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阳光不够充足,植物的茎叶就会朝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生长。

这就是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四、做一做

1、把月相变化的规律补充完整。

(6分)

新月——(上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下娥眉月)——(新月)。

2、列举太阳对地球上万物的作用。

答:

地球上的生命所需的热量主要由太阳提供,1、太阳的暴晒使行地球表面上的水蒸发,形成了天上的云;云冷却形成雨,滋润万物生长;2、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制造养分,从而枯死……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