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416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docx

麻醉前评估和危险判断

三、体格检查

麻醉前要针对与麻醉实施有密切关系的全身情况和器官部位进行

重点复查。

(一)全身情况评估

通过快速视诊病人观察全身情况,包括有无发育不全、畸形、营

养障碍、贫血、脱水、浮肿、发绀、发热、消瘦或过度肥胖等,常能

提供重要的评估资料。

例如病人表现紫绀,与心血管系统和肺系统状

况有关,需做进一步检查,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足以确认或排除这类临

床紫绀现象。

伴有全身浮肿的慢性病病人,提示围术期对所用的大多

数药物都表现容量分布改变。

(二)生命体征

1.术前应常规测定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和体

重(kg),并作记录。

对周围血管疾病病人应测定双侧上肢的血压,

如果两侧血压不一致,超过21%或大于20mmHg时,提示病人存在

血管硬化。

2.术前测定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基础值,不仅可确定呼吸系统

有否异常,还有助于指导术后是否需要持续吸氧,对病人离开麻醉恢

复室提供依据。

国际上已将SpO2列为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的项目。

3.了解近期内的体重变化。

成人标准体重(kg)可按身高(cm)

减100粗略估计,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者为体重过重,麻醉剂量可

能较一般人大;低于标准体重10%以上者为体重过轻,麻醉剂量应适

当减少。

近期体重逐渐上升者,提示对麻醉的耐受性多半较好;近期

内体重显著减轻者,对麻醉的耐受一般很差,应加以注意。

对过度消

瘦或极度肥胖病人要警惕术中容易发生呼吸循环意外。

小儿术前必须

常规测量体重。

如果实际体重大于年龄体重(=年龄×2+7),用药量

可根据实际体重计算;如果小于年龄体重,用药量宜按年龄体重的偏

小剂量计算。

4.体温上升常表示体内存在炎症,或代谢紊乱,对其麻醉用药和

剂量需慎重,一般耐药均差,耗氧量大,术中供氧需充分。

体温低于

正常者,表示代谢低下,一般情况差,麻醉耐受性也不佳。

5.血压升高者,应在反复多次测量双上肢血压,明确其原因、性

质和波动范围,决定术前是否需要抗高血压治疗;同时要估计高血压

累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的程度,是否合并冠状动脉、主

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相应脏器是否出现

供血不足。

例如并存心肌缺血性改变时,择期手术需推迟进行;并存

肾脏改变时,对麻醉药的选择必须个别考虑。

血压过低或周围循环衰

竭的病人,麻醉处理需极慎重,详见第章。

对脉搏明显不规则(次

数、强弱、节律异常)者,应查心电图,明确心率失常的性质、严重

程度与原因。

6.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积,可反映贫血、脱水及血

容量的大致情况。

成人血红蛋白低于80g/L,或高于160g/L(多因

脱水所致),麻醉时容易发生休克、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需于术前尽

可能作纠正。

对年龄超过60岁者,术前应重视纠正正常血容量性贫

血。

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术前血红蛋白应至少超过100g/L;大

于3个月者,应至少达到90g/L方称满意。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细胞增

高,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提示体内存在急性炎症病变,愈严重者,

麻醉耐受性愈差。

7.尿常规检查需包括每小时尿量或每日总尿量。

通过尿比重可估

计病人的水和电解质代谢情况;尿糖阳性应考虑糖尿病,需进一步检

查确诊;尿蛋白阳性应考虑肾脏实质性病变;尿红、白细胞和管型阳

性,应想到泌尿系炎症。

尿量明显减少,以至少尿、闭尿时,应考虑

严重肾功能衰竭。

对尿常规检查阳性的病人,应进一步做血液生化检

查,以判断肾功能状况。

肾功能已减退的病人,麻醉耐受性极差,术

后容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8.基础代谢率可明显影响麻醉药用量和麻醉耐受性。

基础代谢率

高者,麻醉药用量大,氧耗量大,且麻醉不易平稳;代谢率低者,麻

醉药用量需减小,麻醉耐受差。

基础代谢率可用Read公式作粗略测

定:

病人清晨睡醒后,在不起床、不进食的情况下,连续测试两次血

压和脉搏,取其平均值,代入公式:

基础代谢率(%)=0.75每分钟

脉率数+0.74脉压?

72。

正常值应为?

10%~+10%。

9.观察呼吸次数、深度、形式(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及通气

量大小,有无呼吸道不通畅、胸廓异常活动和畸形。

这些观察对于全

麻(尤其是乙醚)深浅的正确判断和麻醉维持平稳,以及估计术后是

否会出现肺部并发症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要重视肺部听诊

和叩诊检查,参阅X线透视和摄片结果,尤其对60岁以上老年人,

或并存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更需重视,有时可获得病史和体检未能查

出的阳性发现。

10.遇有下列X线检查阳性征象者,应考虑改变麻醉方法以求适

应,例如气管明显移位或狭窄;纵隔占位病变已压迫临近大血管、脊

神经、食管和气管;主动脉瘤;肺气肿、肺炎、肺不张;肺水肿或肺

实变;脊椎、肋骨或锁骨新鲜骨折;右位心、心包填塞、心包炎或心

脏明显扩大等。

11.对并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堵塞、咽充血疼痛、咳嗽、咳

痰或发热)者,除非急症,手术应暂停,至少需推迟到治愈一周以后

再手术。

对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或肺部疾病病人,或长期吸烟者,注

意痰量、性状、浓稠度、是否易于咳出,需采取预防术后肺并发症或

病变播散的措施,禁用刺激呼吸道的麻醉药。

对于已影响呼吸道通畅

度的疾病要特别重视,如鼻中隔偏歪、鼻甲肥大、鼻息肉、扁桃体肥

大、颈部肿物压迫气管、声带麻痹、大量咯血、呕血、频繁呕吐、昏

迷、过度肥胖、头面颈烧伤或创伤,以及颈项过短等,麻醉中都易引

起急性呼吸道阻塞,需常规采取清醒气管内插管,或事先做好抢救准

备(如气管插管用具、吸引器、气管切开器械包及纤支镜等)。

对拟

行气管内插管的病人,必须常规检查呼吸道有关解剖及其病理改变,

详见第35章。

12.肺活量计检查(spirometry):

文献资料认为,对某些非胸腔手

术病人术前常规检查肺功能,有其实际价值。

预测上腹部手术后肺部

合并症,以仔细询问分析病史和体检,比肺活量计测定为有效。

另外,

为确认手术禁忌症,目前尚无一项标准肺功能检查异常的数据。

病人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低于0.45L者,都仍能耐受手术。

(三)气道、牙、颈

1.对拟经口腔插管病人,对气道应做精确的重点检查,包括颈椎

活动度、颞颌关节功能和牙齿情况。

如果张口度小于4cm;甲状软

骨结节至颏之间的距离小于三指宽;高拱顶腭;颈椎活动度降低等异

常情况,可能属于困难插管病例。

此时,可做一项预测插管困难的简

单试验:

能看到咽柱、软腭和悬雍垂者,为1类病例;仅能看到腭弓

和软腭,而悬雍垂因有舌根阻挡而看不到者,为2类病例;只能看到

软腭者,为3类病例。

在3类病例中用直接喉镜显露时,只有66%

病例可以看到会厌;能看到声门者不超过7%。

2.牙齿,应仔细检查病损牙和镶牙的情况,有脱落被误吸危险,

作好记录。

对松动牙或义齿在麻醉前应摘下。

3.颈部检查可与上述的气道检查同步进行。

颈动脉区有杂音,提

示存在周围血管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但并不意味着围术期的中风

率增加。

迅速触诊检查和明确甲状腺和气管情况。

(四)肺脏

麻醉前对急慢性呼吸系疾病或呼吸功能减退病人,施行一定的估

计和治疗准备,可显著降低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其死亡率。

1.常见呼吸系疾病病人的麻醉耐受力估计

手术病人并存急性呼吸系感染(如感冒、咽炎、扁桃体炎、气管

支气管炎、肺炎)者,术后极易并发肺不张和肺炎,择期手术必须推

迟到完全治愈后1~2周再手术。

如系急症手术,应避免应用吸入全麻,

需用抗菌素控制,在获得咽分泌物或痰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可先用广

谱抗菌素。

手术病人并存呼吸系慢性感染和肺通气功能不全者并不罕见,其

中尤以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为常见,麻醉前要重点掌握有关

病史和体检,以判断感染程度和肺功能减退程度,并据此进行细致的

术前准备工作。

下面列举常见的病史和体检项目,对这类病人的术前

估计和准备具有实用价值。

(1)呼吸困难:

活动后呼吸困难(气短)是衡量肺功能不全的主要

临床指标,据此可作出估计,详见表32-3。

表32-3呼吸困难评级

0级无呼吸困难症状

I级能较长距离缓慢平道走动,但赖于步行

II级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要停步休息

III级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IV级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指呼吸系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根据正常步速、平道步行结束后

观察

(2)慢性咳嗽多痰:

病人在1年中有持续3个月时间慢性咳嗽多痰,

并已连续2年以上历史者,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手术后极易并发弥散性肺泡通气不足或肺泡不张,术前

应做痰细菌培养,并应用相应的抗菌素控制感染。

(3)感冒:

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显著削弱呼吸功能,呼吸道阻

力增高可持续达5周,同时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显著减弱,从而容易

使呼吸道继发急性化脓性感染,或使原有呼吸系疾病加重。

(4)哮喘:

提示呼吸道已明显阻塞,肺通气功能严重减退,但一般

均可用支气管扩张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而获得缓解。

哮喘病人围

术期的呼吸系并发症可比呼吸系正常病人高4倍。

(5)咯血:

急性大量咯血有可能导致急性呼吸道阻塞和低血容量,

甚至出现休克,有时需施行紧急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在控制呼吸道,

必须施行双腔支气管插管。

(6)吸烟:

只要每日吸烟10~20支,即使年轻人,肺功能即开始出

现变化;凡每日吸烟20支以上,并有10年以上历史者,即可认为已

经并存慢性支气管炎,平时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而经常咳嗽吐痰,麻醉

后则容易并发呼吸系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远比不吸烟者为高。

(7)长期接触化学性挥发气体:

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因之

一,同时伴有全身毒性反应。

(8)高龄:

老年人易并发慢性肺疾病,尤以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实质

性疾病为多见,并由此继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这是高龄老人麻醉

危险的主要原因之一,麻醉前必须对这类并存症加以明确诊断,并做

好细致的术前准备工作。

(9)肺部视诊:

观察呼吸频率、呼吸型和呼吸时比;有无唇紫、发

绀;有无膈肌和辅助呼吸肌异常活动(三凹征);有无胸壁异常活动

(反常呼吸)、胸壁塌陷等;胸廓呈桶状者,提示阻塞性肺疾病已达

晚期;脊柱呈后侧凸变形者,提示存在限制性肺疾病。

(10)肺听诊:

有无罗音、支气管哮鸣音,或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11)气管移位或受压:

要寻找原因,估计是否会妨碍使用麻醉面罩,

是否存在气管插管困难。

(12)过度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以上者,易并存慢性肺功

能减退,术后呼吸系并发症可增高两倍。

2.麻醉前肺功能的估计

(1)简单易行的肺功能估计方法有:

①测胸腔周径法:

测量深吸气

与深呼气时,胸腔周径的差别,超过4cm以上者,提示无严重肺部

疾病和肺功能不全。

②测火柴火试验:

病人安静后,嘱深吸气,然后

张口快速呼气,能将置于15cm远的火柴火吹熄者,提示肺储备功能

好,否则示储备低下。

(2)凡呼吸困难程度已超过II级,或具备前述12个病史和体检项

目明显异常者,尤其对活动后明显气短、慢性咳嗽痰多、肺听诊有干

湿罗音或哮鸣音、长期大量吸烟、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限

制性肺功能障碍等病人,术前还需做详细的胸部X线检查和专门的

肺功能测验。

胸腔或腹腔大手术后,几乎无例外地有暂时性肺功能减

退,术前也有必要做呼吸功能测验。

测验结果预示高度危险的指标见

表32-4。

必须强调这些数据需结合临床表现去综合判断,才有实际意

义。

近年来,对于慢性肺功能不全,除非需要切除较多的肺组织,或

已有广泛的肺纤维性实变,一般均可通过术前细致的治疗而获明显改

善,故已很少被列为手术禁忌证。

表32-4估计手术后并发肺功能不全的高危性指标

肺功能测验项目正常值高危性值

肺活量(VC)2.44~3.47L

〈1.0L

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2.83L〈0.5L

最大呼气流率(MEFR)336~288L/min〈100

L/min

最大通气量(MVV)82.5~104L/min

〈50L/min

动脉血氧分压(PaCO2)10~13.3kPa〈7.3kPa

动脉血CO2分压(PaCO2)4.7~6.0kPa〈6.0kPa

(3)肺部听诊可发现有关疾病,也可发现某些无症状的疾病,以指

导进一步检查。

哮喘病人术前仍伴有支气管痉挛性哮鸣音者,提示术

前对病人尚未能做到最佳状态的准备。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如果还能

听到罗音或哮鸣音,提示病人还可能存在亚临床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果病人计划施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检查膈肌动度,此类阻滞

常会引起同侧膈神经阻滞。

(五)心脏大血管

对心脏检查应包括心率、心律(规则、不规则、早搏等)、是否存

在心脏杂音(右心杂音、肥厚性心肌病变、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返

流、二尖瓣脱垂、主动脉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返流、肺

动脉瓣返流)或其它心音(如第三心音)、颈外静脉膨胀情况。

除检

查血压、脉搏、皮肤粘膜颜色和温度等周围循环外,还要注意心脏听

诊和叩诊,周围浅动脉、眼底动脉和主动脉情况。

有心脏扩大,桡动

脉和眼底动脉硬化、主动脉迂曲伸直者,对麻醉的耐受性都很差,在

麻醉用药量、麻醉深度、氧供应、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以及消除手术

刺激不良反应等处理上都必须格外谨慎合理。

心脏听诊有杂音,但无

心脏功能障碍者,对麻醉的耐受未必太差。

有心率失常者,需用心电

图确诊其性质,并予治疗。

对40岁以上的病人,术前需常规检查心

电图,以排除冠心病。

据统计,术前能查出心电图异常并给予适当处

理者,死亡率可降低50%。

此外,对心肺功能的代偿程度作出恰当估

计,十分重要,详见下文。

1.心血管病病人的麻醉耐受力估计

(1)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房缺或室缺,如果心功能仍在I、II级,

或以往无心力衰竭史者,对接受一般性手术可无特殊困难或危险;如

果同时伴肺动脉高压者,则死亡率显著增高,因此,除非急症,一般

手术应推迟或暂缓。

若并存主动脉缩窄或动脉导管未闭者,应先将这

类畸形治愈,而后再施行其他择期手术。

轻度肺动脉瓣狭窄不是择期

手术的禁忌证,但重度者由于术中容易发作急性右心衰竭,择期手术

应列为禁忌。

法乐氏四联症由于存在红细胞增多和右心流出道狭窄,

麻醉后易致心排血量骤减和严重低氧血症,故择期手术的危险性极

大。

(2)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安危,取决于是否并存继发性重要脏器损

害及其损害程度,包括大脑功能、冠状动脉供血、心肌功能和肾功能

等改变。

单纯慢性高血压,只要不并存冠状动脉病变、心力衰竭或肾

功能减退,即使已有左室肥大和异常心电图,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恰

当的麻醉处理前提下,耐受力仍属良好,死亡率无明显增高。

术前准

备的重点之一是施用抗高血压药治疗,药物种类较多,有周围血管扩

张药(如肼苯哒嗪、哌唑嗪、长压定等);β受体阻滞药(如艾司咯

尔、心得安);α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如利血平);钙通道阻滞药

(如异搏定、硝苯吡啶)等。

术前施行抗高血压治疗,有利于术中、

术后维持血压平稳,但与麻醉药并用有可能产生相互不良作用,如低

血压和心动过缓;与氯胺酮或泮库溴铵并用,有可能诱发高血压;与

异搏定并用,有可能出现心血管虚脱。

尽管如此,①凡舒张压持续超

过12kPa(90mmHg)者,不论年龄大小,均应给以抗高血压药治疗,

待收缩压降低原血压水平20%后方允许手术;②对舒张压超过14.7

kPa(110mmHg)者,抗高血压药治疗必须延续到手术日晨,以防止

术中因血压剧烈波动而诱发心力衰竭或脑血管意外等急性损伤;③术

中一旦并发低血压,可临时应用适量缩血管药进行拮抗;④对长期应

用抗高血压药治疗的病人,不能突然停药,否则病人对内源性儿茶酚

胺的敏感性将相应增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心

肌缺血等严重意外;⑤对高血压并存肾脏损害者,术前需对麻醉药的

种类和剂量的选择进行全面考虑,详见有关章节;⑥对高血压并存心

肌缺血者,术前应重点加强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择期手术需推迟。

(3)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麻醉危险性在于围术期发作心肌梗塞,

死亡率很高。

遇病史中存在下列情况者,并存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能性

极大:

①糖尿病;②高血压病;③肥胖、嗜烟、高血脂者;④心电图

示左室肥厚;⑤周围动脉硬化;⑥不明原因的心动过速和疲劳。

缺血

性心脏病的典型征象有:

①紧束性胸痛,可往臂内侧或颈部放射;②

运动、寒冷、排便或饱餐后出现呼吸困难;③端坐呼吸;④阵发性夜

间呼吸困难;⑤周围性水肿;⑥家族中有冠状动脉病;⑦有心肌梗塞

史;⑧心脏扩大。

但有些缺血性心脏病人,平时并无明显症状,也无

心电图异常,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已有1~3支冠状动脉存在超过50%

的管腔狭窄,这类无症状的缺血性心脏病人,在麻醉中存在较大的潜

在危险。

对缺血性心脏病人,从麻醉处理角度看,麻醉前首先应从病史中

明确下列三个问题:

①是否存在心绞痛,其严重程度如何,具体参考

表32-5作出估计;②是否发生过心肌梗塞,明确最近一次的发作时

间;③目前的心脏代偿功能状况如何。

大量统计资料指出,心肌梗塞

后6个月内施术者,术后再发梗塞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6个月以后施

术者。

因此,对心肌梗塞病人,择期手术应推迟到梗塞6个月以后施

行,同时在手术前尽可能做到:

①心绞痛症状已消失;②充血性心力

衰竭症状(如肺罗音、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心脏第三音或奔马律

等)已基本控制;③心电图已无房性早搏或每分钟超过5次的室性早

搏等异常;④血清尿素氮不超过17.85mmol/L(50mg/dl),血清钾不

低于3mmol/L。

尽管如此,术前对有些因素往往仍无法主动做到有

效控制,例如:

①老年(危险性随年龄而增长);②存在明显的主动

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关闭不全;③心脏扩大;④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

竭;⑤顽固性心绞痛;⑥顽固性心电图异常(ST段改变、T波低平

或倒置、异常QRS波)。

因此,围术期的麻醉危险性依然存在。

为保

证安全,必须加强麻醉管理(参阅有关章节)。

     表32-5心绞痛分级

分级

表现

Ⅰ级

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若快速步行、登

楼梯、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快速费力工作或娱乐,

可出现心绞痛。

Ⅱ级

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登楼梯、爬山、餐后

散步或登高、寒冷和大风、情绪紧张或睡醒后

短时间,出现心绞痛。

Ⅲ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以正常步速、短距离

散步或登一段楼梯即出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状

可缓解。

Ⅳ级

任何体力活动均可诱发心绞痛,静息时也发作。

(4)心脏瓣膜病以风湿病引起者最为多见,近年来对先天性瓣膜

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瓣下狭窄和钙化、二尖瓣

关闭不全等也已陆续被发现。

瓣膜病人的麻醉危险性主要取决于病变

的性质及其对心功能损害的程度。

麻醉前要尽可能鉴别是以狭窄为

主,还是以关闭不全为主,还是两者兼有。

一般讲,①以狭窄为主的

病情发展较关闭不全者为迅速;重症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极易

并发严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房扑或房颤)和左心功能衰竭,也易

并发心腔血栓形成和栓子脱落。

因此,麻醉的危险性相当高,一般应

禁忌施行择期手术。

②关闭不全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一般均属

尚可,但易继发细菌性心内膜炎或缺血性心肌改变,而有猝死的可能。

③对各类瓣膜性心脏病人,为预防细菌性内膜炎,术前均需常规使用

抗菌素。

有人报道,单纯经鼻腔内气管插管也可能诱发细菌性心内膜

炎,发生率达16%。

今知,在手术开始前30~60min内预防性使用抗

菌素的效果,较术前24h使用者为佳。

④为预防心腔内血栓脱落并

发症,常予施行抗凝治疗,如遇急症,术前需中止抗凝,具体方法详

见下文。

(5)心律失常:

术前心电图存在心律失常者,必须结合病史和临

床表现,探讨其实际意义。

从麻醉角度看,术前需要纠正的心律失常

有:

①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术前如能控制其心室率在80次/分左右,

麻醉的危险性不致增加;相反,如不能控制心室率,提示存在严重心

脏病变或其他病因(如甲亢),则麻醉危险性显著增高;②II度以上

房室传导阻滞或慢性双束性阻滞(右束支伴左前或后半束支传导阻

滞),均有发展为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而有猝死的可能,术前需做好

心脏起搏器准备,术中需连续监测心电图。

需指出,起搏器对电灼器

很敏感,易受干扰而失灵,致心脏陷于停搏,故麻醉科医师应掌握起

搏器的使用和调节技术。

无症状的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一般并不增

加麻醉危险性;③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偶发者在年轻人多属功能性,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或仅用镇静药即可被解除,不影响麻醉耐受力;

发生于中年40岁以上的病人,尤其当其发生和消失与体力活动有密

切关系者,应考虑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

频发(每分钟多于5次)、

多源性或R波与T波相重的室性早搏,容易演变为心室颤动,术前

必须用药加以控制,择期手术需推迟;④预激综合征可发作室上性心

动过速,一般只要在麻醉前和麻醉中做到防止交感兴奋和血管活性物

质释放,即可有效预防其发作,但对持续而原因不明的发作,要引起

重视,有时往往是心肌病变的唯一症状,麻醉危险性极高,择期手术

必须推迟。

有关心律失常的问题详见有关章节。

2.心脏功能的临床估计

心脏功能的临床估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体力活动试验:

根据病人在日常活动后的表现,估计心脏功

能,详见表32-6。

表32-6心脏功能分级及其意义

心功能屏气试验临床表现心功能与耐受力

Ⅰ级30秒以上普通体力劳动、负重、快速心功能正

步行、上下坡,不感到心慌气短。

Ⅱ级20~30秒能胜任正常活动,但不能跑步或心功能较差。

麻醉处理

较用力的工作,否则心慌气短。

恰当,麻醉耐受力仍好

Ⅲ级10~20秒必须静坐或卧床休息,轻度体力心功能不

全。

麻醉前准

活动后即出现心慌气短。

备充分,麻醉中避免

何心脏负担增加

Ⅳ级10秒以内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底罗音,心

功能衰竭。

麻醉耐受

任何轻微活动

即出现心慌气短。

力极差,手术必须推迟

(2)屏气试验:

病人安静5~10分钟后,嘱深吸气后作屏气,计

算其最长的屏气时间。

超过30秒者表示心脏功能正常;20秒以下者

表示心脏代偿功能低下,对麻醉耐受力差。

(3)起立试验:

病人卧床10分钟后,测量血压、脉搏,然后嘱

病人骤然从床上起立,立即测血压、脉搏,2分钟后再测一次。

血压

改变在2.7kPa(20mmHg)以上,脉率增快超过20次/分者,表示心

脏功能低下,对麻醉耐受力差。

本法不适用于心功能IV级的病人。

3.临床容易被误诊的心脏病

(1)有些心脏病可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急性腹痛、放射性疼痛、

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由此易被误诊为腹部外科疾病而需施行

手术,显然其麻醉和手术危险性倍增。

因此,麻醉医师应提高警惕,

如怀疑有误诊,应请内科医师协助诊断。

(2)易被误诊为非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有:

①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可伴

剑突下疼痛,类似胃病;②突发性右心衰竭,尤易发生于活动后伴轻

度右心衰竭,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