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633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1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生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小苏打焙制面包、糕点

B.家用天然气泄露,应开灯查找泄露源

C.电动车上的蓄电池在使用时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洗洁精清除油污,发生了溶解现象

B.干冰可用于制造舞台云雾,分子间空隙变大

C.蛋白质遇重金属盐或高温会失去原有生理活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在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鸡蛋清会沉淀析出,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碱、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A.煤、纯碱、葡萄糖B.石油、硫酸、油脂

C.氮气、熟石灰、碳酸钙D.液态氧、苛性钠、酒精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时,用排水法收集

C.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提取可以预防和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着是

A.青蒿素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青蒿素中碳、氧元素个数比为3∶1

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6.当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固体烧碱、④生石灰四者长期敞口放置时,它们的质量变化情况是()

A.①④增大,②③减小B.①③④增大,②减小

C.①③增大,②④减小D.都不变

7.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和燃着的木条都可用于CO2的检验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可检验O2是否收集满

C.用铜、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不能证明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在车船表面喷涂油漆、在钢铁表面镀锌等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点表示物质A和C的溶解度都为20g

B.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a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a>b>c

9.下列对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用途与性质

B.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铝可制成铝合金:

比纯铝硬度大

②铝制品表面变暗:

用金属丝球打磨

①缺锌:

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②缺维生素D:

易造成骨质疏松,佝偻病

C.化学材料与分类

D.物质鉴别与方法

①生铁和钢:

金属材料

②玻璃钢:

合成材料

①真丝布料与棉布:

取样灼烧,闻味

②聚乙烯与聚氯乙烯:

观察颜色

A.AB.BC.CD.D

10.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A

CO2

O2

NaOH溶液

B

NaCl溶液

Na2CO3

适量稀硫酸

C

NaOH溶液

Ca(OH)2

过量纯碱溶液

D

CaCO3

Na2CO3

A.AB.BC.CD.D

二、填空题

11.化学用语是简明、国际通用的语言。

请用恰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份__________;

(3)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都有____________;

(4)既是氧化物,又是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____________;

(5)现有反应Cu+4HNO3(浓)=Cu(NO3)2+2X+2H2O,物质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2.高铁列车的运营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在高铁列车上可提供下列食品:

纯净水、橙汁、牛奶、饼干、水果等。

(1)上述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

(2)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短线表示原子间的相互连接)。

其中H、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13.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时,在正极和负极生成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2)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但不能与______________混用,以免降低化肥肥效。

(3)某地块种植的小麦叶色发黄,茎杆易倒伏,该地块可能缺乏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实验时,进入瓶内的水多于1/5,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通过用CO模拟工业炼铁实验,可得出CO具有的3点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和可燃性。

(6)常温下金属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是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

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_____________作用。

(2)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⑥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得到比较纯净的O2,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O2收集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完毕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中学段可用装置B或F制取的两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写出制气原理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F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6.有一白色固体,只知它是CaCO3、无水CuSO4、Ca(OH)2、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份,实验如下:

取样,加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据此判断,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对所得白色沉淀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所得白色沉淀的成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请你帮助完成猜想三。

猜想一:

Ca(OH)2猜想二:

CaCO3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请你完成填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白色沉淀少量,加入足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从而确定了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有Ca(OH)2

(反思与拓展)

(1)所得白色沉淀是Ca(OH)2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没有Na2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可能有NaOH,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它是否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7.称取5.8g某生铁样品放入94.6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0.2g(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试计算:

(1)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分析】

A.根据小苏打的性质解答;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解答;

C.根据能量的转化解答;

D.根据水的净化解答。

【详解】

A.焙制面包时,在面中加入小苏打,它会和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松软,所以正确;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

开灯时可能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

故错误;

C.电动车上的蓄电池在使用时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正确;

D.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正确。

2.A

【解析】A.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解答;

B.根据在物质的三态变化中固态分子间隔最小,液态居中,气态最大解答;

C.根据蛋白质变性的条件判断;

D.根据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污乳化为液体小珠滴,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故说法错误;

B.因为干冰易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增大,故说法正确;

C.蛋白质在高温、可溶性重金属盐、甲醛、酒精、射线等条件下,能失去生理功能,即变性,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此过程叫做蛋白质的“盐析”,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正确。

点睛:

解题关键是蛋白质的有关性质。

3.D

【解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除外。

A.煤是混合物,纯碱是盐,故错误;

B.石油是混合物,硫酸是酸,故错误;

C.碳酸钙是无机物,故错误;

D.液态氧是氧气属于单质;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酒精是有机物。

故正确。

因此本题选D。

点睛:

明确单质、碱、有机物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4.D

【解析】A.根据灭火原理:

隔绝氧气或空气分析解答;

B.根据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解答;

C.正确的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将其滴在pH试纸上;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解答。

解:

A.酒精着火应该用湿抹布或沙土掩埋,不能用水,故错误;

B.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故错误;

C.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来测定溶液的pH,会污染原试剂。

故不正确;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正确。

5.C

【解析】A.根据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解答;

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比解答;

D.根据一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解答。

解:

A.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故错误;

B.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1。

故错误;

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

11:

40。

故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正确;

D.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故错误。

点睛:

化学式的意义。

6.B

【解析】

浓盐酸挥发会使质量减少;浓硫酸吸水质量会增加;固体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质量要增加;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水,质量要增加。

故本题选B。

点睛:

常见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7.D

【解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解答;

B.氧气的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根据验证金属活动性“三取中”的方法解答;

D.根据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解答。

解:

A.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氮气也能导致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错误;

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可检验O2是否收集满。

故错误;

C.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根据三种金属中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确定。

可以取位于中间的金属,另外两种取其盐溶液或取位于中间的金属的盐溶液,另外两种取金属。

故错误;

D.常见防锈的方法有形成保护层、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改善存放环境等。

形成保护层可以涂油、刷漆、镀金等。

故在车船表面喷涂油漆、在钢铁表面镀锌等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正确。

8.C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叉点表示的意义解答;

B.据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C.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析解答。

D.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解:

A.P点表示t1℃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都为20g。

故错误;

B.由于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故错误;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由于a、b、c三种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

正确;

D.据图可知:

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时,a、b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又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此时a、c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a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2℃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a>c。

故错误。

9.B

【解析】A.根据铝制品表面是形成的氧化铝的保护膜解答;

B.根据缺维生素D及缺锌的危害解答;

C.根据玻璃钢是复合材料解答;

D.根据聚乙烯与聚氯乙烯颜色相差不大分析解答。

解:

A.②铝制品表面变暗是形成的氧化铝的保护膜。

用金属丝球打磨后一段时间又会与氧气反应,表面又会变暗。

故错误;

B.①缺锌:

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②缺维生素D:

易造成骨质疏松,佝偻病。

总结正确;

C.玻璃钢是复合材料。

故错误;

D.②聚乙烯与聚氯乙烯颜色相差不大,故采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

故错误。

10.D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CO2(HCl气体),NaOH溶液与HCl气体反应,也能与CO2反应,故错误;

B.NaCl溶液(Na2CO3),适量稀硫酸与Na2CO3反应生成的硫酸钠是新的杂质,故错误;

C.NaOH溶液(Ca(OH)2),纯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但过量的纯碱是杂质,故错误;

D.CaCO3(Na2CO3),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碳酸钙,正确。

点睛:

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11.2N2CH4H+SO2或NO2+4或

【解析】

(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

(3)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都有氢离子。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既是氧化物,又是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氮或二氧化硫;

(5)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再根据化学式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

解:

(1)2个氮分子:

2N2;

(2)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3)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都有氢离子:

H+;

(4)既是氧化物,又是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SO2或NO2;

(5)反应前含有1个Cu原子,4个H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

反应后含有1个Cu原子,4个H原子,2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

反应前后相差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

又x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x中的化学式为NO2。

在NO2中O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2×2)=+4价。

故填:

+4或

12.牛奶1∶2

【解析】

(1)根据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解答。

解:

(1)富含蛋白质的是牛奶;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丙氨酸中含有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

故H、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7):

14=1:

2。

13.1∶2铵态氮肥N、K(没写全或不写元素符号均不给分)没有把燃着的红磷迅速伸入瓶内还原性、剧毒性(若只答一种不给分)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

(1)根据电解水的结论解答;

(2)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降低肥效解答;

(3)根据氮肥有促进植物叶色浓绿的作用,钾肥增强植物抗倒伏的能力解答;

(4)根据空气受热膨胀逸出解答;

(5)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有毒性、还原性解答;

(6)根据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解答。

解:

(1)电解水的结论是:

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故电解水时,在正极和负极生成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降低肥效。

故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但不能与铵态氮肥混用,以免降低化肥肥效;

(3)氮肥有促进植物叶色浓绿的作用,钾肥增强植物抗倒伏的能力。

故该地块可能缺乏的营养元素是:

N、K;

(4)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实验时,进入瓶内的水多于1/5,其原因可能是:

燃着的红磷插入集气瓶中太慢,导致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故填:

没有把燃着的红磷迅速伸入瓶内;

(5)实验室通过用CO模拟工业炼铁实验可知,CO能将氧化铁还原成铁,说明CO有还原性。

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处理,说明CO有毒。

故可得出CO具有的3点化学性质是:

还原性、剧毒性和可燃性;

(6)金属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是氢气。

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14.催化2NaOH+CuSO4===2Na2SO4+Cu(OH)2↓置换反应

【解析】

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F是碳酸钙。

Z是紫红色固体,则Z是铜。

由图可知,A分解为B和C,A、B常温下均为液态,故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

氧气和铜(Z)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E)(化合反应)。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H)(复分解反应)。

B和Y反应生成D,D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和G,又Y为氧化物,由此可知,Y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F是碳酸钙,G是氢氧化钠溶液。

G与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复分解反应)。

B和Y的反应是化合反应,D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解:

(1)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催化作用;

(2)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2Na2SO4+Cu(OH)2↓;

(3)反应①--⑥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点睛: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15.略AD集气瓶内水排完移出导管氢气(H2)和二氧化碳(CO2)(若只答一种不给分)方程式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答控制反应速率不给分)

【解析】

(1)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解答;根据排水法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解答;根据氧气的验满解答;根据氧气制取的操作顺序解答;

(2)根据发生装置适用于固液混合型解答;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钙解答;根据收集装置的优点分析解答。

解: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要得到比较纯净的O2,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D;O2收集满的标志是:

集气瓶内水排完;收集完毕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移出导管。

(2)初中学段可用装置B或F制取的两种气体是:

氢气(H2)和二氧化碳(CO2);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用F装置时,关闭开关时,试管中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

故F装置的优点是: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6.无水CuSO4Ca(OH)2和CaCO3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若答:

水得澄清溶液也给分)Ca(OH)2的溶解度小[或:

Ca(OH)2是微溶物质]实验已证明白色固体中有Ca(OH)2,若有Na2CO3,向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产生,这与实验现象不符取样,加入适量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是否升高。

或方案2:

取样,放置在烧杯中,观察是否发生潮解。

【解析】

据此判断,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解答;

【猜想与假设】根据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解答;

【实验验证】根据实验结论及实验猜想分析解答;

【反思与拓展】

(1)根据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解答;

(2)根据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会有气体产生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或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易潮解解答。

解:

硫酸铜溶液显蓝色。

故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

无水CuSO4;

【猜想与假设】猜想三:

Ca(OH)2和CaCO3;

【实验验证】实验结论是猜想一成立。

由于猜想二,猜想三中都有碳酸钙,要验证猜想一成立,只需验证不含碳酸钙即可。

故实验操作是取白色沉淀少量,加入足量稀盐酸,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

【反思与拓展】

(1)所得白色沉淀是Ca(OH)2的原因可能是:

Ca(OH)2的溶解度小[或:

Ca(OH)2是微溶物质];

(2)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没有Na2CO3,理由是:

实验已证明白色固体中有Ca(OH)2,若有Na2CO3,向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产生,这与实验现象不符;

(3)取样,加入适量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是否升高。

或方案2:

取样,放置在烧杯中,观察是否发生潮解。

17.

(1)5.6g;

(2)12.7%

【解析】

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解: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5.8g+94.6g-100.2g=0.2g。

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y。

Fe+2HCl=FeCl2+H2↑

561272

xy0.2g

x=5.6g

y=12.7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7%

答:

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5.6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