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315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docx

路基监理实施细则

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南延线工程

监理二标段

 

路基工程监理细则

 

编制:

审核:

 

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南延线工程

监理二标段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二〇一八年九月

 

 

第一章工程内容和特点

一、工程内容

1、主要工程量

本监理标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路基横断面采用整体式:

主线路基总宽度28.5米,中央分隔带宽度2.0m,两侧路缘带2*1.5m,行车道2*2*3.75m,硬路肩宽度2*3.5m,土路肩宽度2*0.75m。

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约800千立方。

路基工程量主要集中在华山枢纽互通立交的A匝道、B匝道、C匝道、D匝道、E匝道、F匝道、G匝道、H匝道和J匝道;荷花路改路工程。

2、主要施工范围

路基施工范围主要包括路基处理、土方填筑、土方开挖、路床处理及整形、边坡防护与排水等。

其中,路基处理包括:

水塘清淤换填、软土强夯处置、软土浆喷桩处理、桥涵台背补强处理等。

二、工程特点

1、填方路基

一般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采用1:

1.5;填土高度大于8m时,上部8m边坡坡度采用1:

1.5,下部边坡坡度采用1:

1.75,各级边坡间不设平台,采用折线形。

边坡坡脚一般均设置护坡道,宽度为1m,设4%外倾横坡。

2、挖方路基

一般土质或全强风化软质岩边坡坡率1:

1—1:

1.2,中、强风化硬质岩1:

0.75—1:

1.0。

3、路床处理

本路段为重交通荷载,路床厚度1.2m。

本路段设计交通量较大,为适应重载交通的发展趋势,提高路基路面结构的整体性能,对路床顶面以下0--40cm分两层填筑水泥土,水泥参考剂量分别为6%和4%,要求压实度≧96%。

4、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

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见下表

填挖类型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上路床

0—30

≧96

下路床

30—120

≧96

上路堤

120—190

≧94

下路堤

190以下

≧93

零填及路堑路床

0—120

≧96

5、地基表层处理

5.1清除原地面的地表草皮、腐殖土、盐壳后压实处理,一般路段清表厚度为20cm,盐渍土路段清表厚度不小于30cm,压实度不小于90%。

对于地基土含水率大于25%的过湿路段,填筑50cm(压实厚度)石渣;含水率小于25%的过湿路段,填筑30cm(压实厚度)石渣。

5.2对于低填浅挖段及土质挖方段(低填指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掺加水泥处治。

路床上部采用6%水泥土,路床下部采用4%水泥土,路床压实度不小于96%。

路床以下不小于30cm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2%。

6、路桥过渡段

路桥过渡段采用6%水泥土填筑。

桥梁桥台台后路基、涵洞两侧路基的填筑需进行特殊处理,台后的路基填料采用6%水泥土填筑。

7、不良地质与特殊路基处理

7.1水塘路基路线穿越的水塘、沟渠底部存在的淤泥对工程有不利影响,底部有厚约0.5—0.7的淤泥,腐殖质含量高,压缩性大,土质指标差。

采用排水、清淤、换填50cm厚片石+10cm厚碎石灌缝整平+40cm厚6%水泥土处理。

对于干沟、塘,清表后直接开挖台阶,换填40cm厚6%水泥土后分层填筑普通路基土。

较小的水沟排水清淤后可按干沟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7.2软土路段内分布有淤泥质土、软塑状粉质土及地下水位较浅处粉土。

全路段无大面积厚层状软土,呈薄层状断续分布,埋深较浅,厚度一般不大,基本为软-可塑状淤泥质粉土,对该段内软土进行强夯处理,对距离村庄较近(小于120m)不能采用强夯处理的路基,采用石渣垫层+冲击碾压的处理方式;对于桥头地基采用浆喷桩处理。

第二章编制依据

1、适用的法律、法规、章程;

2、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3、监理合同;

4、施工合同;

5、工程前期有关文件;

6、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

7、监理计划;

8、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的函件。

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第四章监理工作要点、方法和措施

一、场地清理及填前压实

1、原地面测量

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承包人应在开工前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内容包括中桩和高程的复测,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

高程的复测应分两次进行,一次是在场地清理前,一次是在填前压实后。

场地清理前的地面高程测量与设计比较,为下一步场地整平的土方调配做参考,以设计标高作为计算总土方量的基准线。

原地面高程测量时,如果承包人认为某些断面实测高程与设计图不符需要调整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在未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前,该段落不准开工。

2、场地清理

清表范围:

路基加宽部位为原路路肩淤泥质填料的段落,按图纸要求全部挖除换填。

故该路段无路基清表项目,不列填前压实项目。

其余填方段落,清除表层20cm厚的耕植土然后进行夯实。

3、填前压实

路基填土前必须先清除草皮、表土、树根等,然后进行填前碾压或夯实,并达到密实度要求;地面自然横坡(包括纵断面方向)陡于1:

1.5时,填土前应挖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2m,并挖成2%-4%的内向倾斜坡度。

路基填前压实度要求为90%。

二、路基土方填筑

1、材料要求

1.1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1.2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及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1.3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2、试验路段

在开工前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不小于200m的试验路段。

路堤试验路段施工应包括以下内容:

2.1填料试验、检测报告等;

2.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等;

2.3压实次数—压实度、含水率—压实度关系曲线;

2.4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

2.5质量评价指标、标准;

2.6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

2.7原始记录、过程记录;

2.8相关建议和意见。

3、上土及整平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

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cm。

在填筑过程中把施工段落分为上土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等四个。

为控制填土松铺厚度,在上土时实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

上土前划出灰线方格,尺寸根据运土车的方量计算,确保每层填土的松铺厚度不大于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

采用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用平地机精平。

每3层进行一次精确放样,每层控制填土高程,使填筑面满足设计纵坡、横坡要求。

4、碾压

整平以后恢复路基中线及边线,边线要宽出设计宽度50cm,超宽部分的压实度满足填层压实度。

碾压前检测并控制土的碾压含水量,保证在该种土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

碾压时直线路段应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超高路段从低处向高处碾压,在碾压过程中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前后两次须重叠40~50c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须重叠不少于2米,达到无漏压、无死角。

碾压时必须碾压到边以保证路基边坡压实质量。

碾压遍数及碾压方式根据试验段总结进行。

5、测量控制

在路基填方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按要求应每个填筑层恢复中桩,进行纵断面高程的测量,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切实保证以下填筑层次进行上述测量工作。

5.1每3层路基填筑。

5.2不同填筑材料换层处。

5.3不同压实要求的层次处,距路床顶面120cm处,190cm处。

5.4路面底面以下0-120cm范围的每一填筑层。

当填筑段落的一端与结构物衔接时,要经常对路桥中心线进行联合测量,保证中线的一致性。

6、报验

路基填土方工程项目实施每层报验,承包人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报验时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工程检验申请批复单》。

监理工程师接到该单后12小时内到达现场检验,按规范规定的实测项目进行各项检查。

在对填筑层进行测量、试验工作前,监理工程师首先进行外观检查,如目测有“弹簧土”、平整度差的情况,即可不予验收,承包人应整改后重新报验,测量和试验结果应全部满足要求。

7、其他要求

7.1路基填筑高于原地面后,在路基顶设置截水埂,每间隔 50m 开口设置临时泄水槽,临时泄水槽采用砖砌,水泥砂浆抹面,以免冲刷边坡。

7.2路堤应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需达到二等水准测量标准,并按设计图纸有关规定处理。

三、挖方路基施工

1、土方开挖

1.1土质路基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1.2开挖前宜先按设计要求修建截水沟,保证其与排水系统连接顺畅,不得随意排放或直接冲刷边坡。

1.3土方开挖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

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

1.4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

非适用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改良或作为弃方处理。

1.5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

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

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1.6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高程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1.7开挖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1.8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

1.9边沟与截水沟应从下游向上游开挖。

截水沟通过地面坑凹处时,应将坑凹处填平夯实。

边沟及截水沟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和冲刷边坡及路基。

1.10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10.1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

不得随意堵塞泉眼。

1.10.2路床土含土率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渗沟、换填表土、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

路床填料除应符合规范规定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2、弃方

2.1沿线弃土堆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弃土不得占用耕地。

不得向水库、湖泊、河道等处弃土。

禁止在贴近桥墩台、涵洞口处弃土。

2.2弃土堆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3弃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并及时完成弃土场的防护、排水工程。

四、浆喷桩施工

1、施工准备阶段

1.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要求,正确理解设计意图,提前进行桩位图布设,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放样,并用木桩或竹签标示桩位,杜绝边施工边放样,桩位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编制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浆喷桩施工的场地,事先回填整平到设计高程,清除杂物,查明施工段落上空和地下有无管线。

1.2施工场地准备:

各种施工机械就位,并能正常使用;场地整理结束并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人员已就位,若存在其中一项未准备妥当,则不允许开钻。

1.3材料准备:

浆喷桩拌制水泥浆所需水泥等原材料已进场并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合格。

1.4主要机械设备准备及要求:

1.4.1浆喷桩机应采用专用浆喷桩机,严禁采用粉喷桩机改装。

钻头应为双十字钻头,严禁使用利用自重下沉和无档位直接利用卷扬机进行提升的钻机。

输送管长度一般不大于60m,摆放平顺,管道最大长度不得大于80m,接头最多不超过两个。

机械动力应大于45kw以上,钻头叶片三层,每层两片,上下间距为30cm水平刀片与水平夹角为30°,每片叶片宽10cm,钻头的直径磨损不得大于1cm。

1.4.2每台浆喷桩机应配备能够自动记录打印处理深度、水泥浆用量、复搅深度、单位泥浆用量的电脑记录装置,所有数据应实时打印。

1.4.3所有的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脑计量装置以及水泥浆泵压力表等装置应经过计量部门的标定认可,关键设备上计量部门的签封应完整,每台设备应经监理人员现场试桩,合格后方可使用。

1.4.4施工前丈量钻杆的长度,并标上显著的标志,以便掌握钻杆钻入深度、复搅深度,保证设计桩长。

1.4.5对机组进行编号、挂牌,要标明钻机的编号、机长、质检员、技术员等相关内容。

1.5在大规模开工前,先做5-10根试桩,确定出施工工艺、控制参数,以指导施工。

2、施工阶段

2.1施工工序

2.1.1钻机定位:

钻机安装调试,检查转速、空压设备、钻杆长度、钻头直径及钻头距离等,并连接好输浆管路,将钻机移到指定位置,对中调平;钻杆端应对准桩位中心,用垂球(或测量设备)校正钻架的垂直度,使其偏差在1%以内,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开钻前在钻杆上用红漆标记桩长位置。

2.1.2浆液的制备与输送:

按要求配置水泥浆,严格控制水泥浆的比重,对每盘浆体进行抽检,检测合格的水泥浆方可泵送,压力控制在0.4—0.6Mpa;水泥浆拌和时间得少于5分钟,制备好的水泥浆不得离析、沉淀,水泥浆存放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否则应予废弃。

已制备好的水泥浆在倒入浆池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

2.1.3预搅下沉:

下钻时,喷浆口到达地面线电脑开始计数,此时操作人员应通知质检人员和现场监理,对起点进行确认。

确认后即可下钻,搅拌轴下沉过程中速度可由电流表的电流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的电流值,当电流值突变时说明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应分析原因。

2.1.4提升喷浆搅拌:

搅拌轴下钻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按试验桩确定的速度均匀的边喷浆边提升;为了保证桩的完整性,应严格控制喷浆停浆时间,开钻后要连续作业,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提钻作业。

为了保证桩体浆体的均匀性,浆喷桩预搅时不宜喷浆。

2.1.5重复喷浆搅拌:

重复喷浆搅拌:

当钻头提升至距离原地面20cm时,再边喷浆边搅拌至桩底,至桩底后停止钻进并连续喷浆1-2min,搅拌头自桩底反转,边喷浆边旋转,以相同转速和速度搅拌提升至地面,并做好施工记录。

在复搅过程中,应对局部喷浆不足的桩身部位进行补浆,并防止喷浆口堵塞。

2.1.6成桩:

成桩后,在钻机移动前打印施工过程资料和成桩资料,严禁移机后补打资料。

成桩资料打印应有旁站监理监督,打印完成后交旁站监理签认。

2.1.7机具移位:

钻机移位,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根桩的施工。

在喷浆结束搅拌轴提出地面后将粘附在搅拌头上的泥土清洗干净,然后移位。

当被加固的土质很差,搅拌机一次喷浆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两次喷浆在复搅时补足浆量,然后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2.1.8机具清洗:

当施工告一段落后,清洗全部管路中的残存水泥浆,并将黏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洗干净。

2.1.9填写施工记录:

施工记录可反映每根桩施工全过程的真实情况,应按照规范规定的内容填写,凡是需要了解的施工问题,都应从施工记录上找到答案,同时应留取照片和影像资料。

2.2控制要求

2.2.1技术要求:

浆喷桩施工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浆喷桩施工前应进行首件工程施工,以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首件工程总结制作成二维码展板,安设于施工现场,将首件工程确定的技术参数认真贯彻到施工中并严格执行。

2.2.2材料要求:

水泥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技术规范的标准,供应量应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建立进场水泥批次、数量、出厂日期、检验批复文件的编号、现场存放地点以及相应所使用的施工路段的原材料台帐制度,要求现场监理签字确认。

进场水泥要按规范要求存放和保管,要防潮、防雨,对受潮、结块的严禁使用。

2.2.3质量要求:

①施工场地要求整平到设计高程,应清除地面以下的一切障碍物(包括石块、树根、垃圾等),对水塘地段应排水清淤,清淤后再回填粘性土(不得回填杂土)至设计高程,然后对原地表压实,确保压实度在85%以上。

②钻孔前准确测放轴线和桩位,并用竹签或木桩标定,桩位布置与设计图误差不得大于5cm。

③为确保搅拌桩的垂直度,应注意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一般应使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④经常性复核钻头直径,确保桩径满足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钻孔下钻深度,喷浆高程及停浆面,确保桩长和喷浆量达到规定要求,水泥损耗不得大于1%。

⑤建立各桩机的施工记录台帐,并随时检查及时签证,其统计数据用以对实际用量进行总量核对。

五、强夯施工

1、处理范围

处理至路基坡脚外侧3m处。

2、技术参数

强夯开始正式施工前,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参数,在现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夯,根据试夯结果及时调整强夯的各项参数。

2.1单击夯击能

夯锤选用重量不小于10t、底面积直径为2.25m的圆柱形铸铁或者在钢壳内填充混凝土制成的锤,单击夯击能为1500KN﹒m。

2.2夯击遍数及夯点布置

施工时,分3遍夯实,第1、2遍为点夯,夯点呈正方形分布,夯点间距6m;第3遍为满夯,夯击能为800KN﹒m。

2.3单点击数

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单点击数参考值为:

第1、2遍点夯为8次夯击,第3遍为2次夯击。

2.4点夯收锤标准

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气锤困难。

2.5间歇时间

两遍夯击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亦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本项目地基土层多为粉土、粉质粘土,渗透性相对较大,间歇时间应不低于3天,施工时可根据试夯参数最后确定。

3、施工流程

3.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3.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3.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3.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3.6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3.7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3.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3.9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点夯夯击遍数,最后进行满夯,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4、地基承载力要求

强夯完成一个月内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一般不小于220Kpa,不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补夯,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为止夯条件。

5、其他要求

5.1夯击时要注意安全:

驾驶室加设防护罩,以防夯击施工中飞石伤人;起锤后现场人员远离10m以上并戴好安全帽,严禁在吊臂前站立。

5.2强夯时施工单位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测,并执行现场监理旁站制度。

5.3检测、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以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设计值,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六、冲击碾压施工

1、冲击碾压机械

冲击碾压采用25KJ三边形冲击压路机。

2、处理范围

处理至路基坡脚外侧1m处。

3、控制要点

3.1施工前需查明冲击碾压范围内地下管线及附近的各种构造物的位置及标高,根据构造物的类型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在保护范围外围设置明显的标记。

3.2碾压前清除处理范围内的地表草皮、植物根系等,若有土坎、沟槽、坑穴等应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或其他措施予以平整夯实。

应防止基底积水,对于流向路基作业区的水源在施工前予以截留,并在设计边沟的位置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的排水。

3.3冲击碾压机行驶速度应在10-12Km/h,若工作面起伏过大,停止冲压,用平地机刮平后再继续施工,扬尘严重时应洒水。

3.4冲击碾压宽度不宜<6m,工作面较窄时需设置转弯车道,冲击最短直线距离≥100m。

3.5冲击碾压时自边坡坡脚一侧开始,顺(逆)时针行驶,以冲击面中心线为轴转圈,而后按纵向错轮冲击,全路幅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

3.6冲击碾压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弹簧”现象,则应停止冲击碾压进行检查确认,应将相关“弹簧”土予以挖除、换填或晾晒等处理。

3.7冲击压实具体遍数应根据试验段确定。

正常情况下原地表碾压10~12遍后,间歇1天,继续碾压至规定遍数。

3.8地基表层冲击压实要求对有效影响深度范围内进行压实度检测,其压实度及有效影响深度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3.9路基冲击压实补强采用控制冲击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进行控制,应不得少于试验段确定的最小遍数要求。

七、路桥过渡段施工

1、填筑用料

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跳车现象、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桥梁桥台台后路基、涵洞两侧路基的填筑需进行特殊处理。

台后的路基填料采用6%水泥土。

2、处理范围

桥梁通道台背处理范围: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按倒梯形设计,底部距基础内边缘3m,坡率为1:

2,与一般路基填土间设置台阶,台阶高度不小于1.5m。

涵洞台背处理范围:

按倒梯形设计,涵洞底部距基础外边缘3m,坡率为1:

2,与一般路基填土间设置台阶,台阶高度不小于1m。

对位于水沟、渠内的涵洞,涵洞施工前先对沟底进行排水清淤,然后回填50cm片石+10cm碎石+40cm水泥土。

桥涵构造物台后路基填土处理范围

结构类型

每侧处理长度

底部长度(m)

上部长度(m)

备注

桥梁

≥3

从底部按1:

2

上放坡

含台前溜坡及锥坡,且需超长0.3m压实。

涵洞

≥3

从底部按1:

2

上放坡

3、控制要点

3.1应把结构物回填当作一个单项工程对待,每道工序都要经过检查验收。

3.2要求施工单位配置与回填工作相适应的压实机具。

3.3严格控制现场分层填筑质量,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 当采用小型夯实机或小型振动压路机时,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 cm,并应充分压(夯)实,压实度为96%。

3.4回填时,应在结构物的两侧要同时对称填筑。

3.5桥台台后填士宜在桥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且应结合特殊路基设计要求的施工工序进行处理。

八、水泥土施工

1、施工测量

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恢复路基中线桩,20m一个点,按设计的路基横断面图初步测定坡脚桩的位置。

2、标准试验

提前做好相应水泥剂量的组成设计,确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度和填筑厚度等技术指标,并报总监办审批。

3、土的要求

取土前将表面种植物及树根清除,将不适宜填筑的种植土清除。

4、摊铺、整平与碾压

4.1上土前,由测量人员在两侧每20米放出高程控制桩。

压实厚度按试验段确定的厚度。

一般在路基范围内每100米作为一个卸土段,卸士应均匀,由专人负责指挥,车辆不得随处乱卸。

4.2平整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不断检测填土厚度,使之控制在要求内。

4.3整平过程中要及时检测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宜立即用洒水车洒水,保证此时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高出1%。

经检测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4摊铺水泥

摊铺水泥前,根据处理宽度,核算相对的水泥用量,用石灰打灰格,每个灰格,经现场监理检验过面积及水泥数量后,及时用人工或机械摊铺水泥,均匀分布在灰格内。

4.5拌合

水泥摊铺后,立即用拌合机旋拌均匀,行驶速度控制在1km/h,。

拌合时现场施工人员要注意检查拌合料是否均匀,有无灰团或土团,防止出现素土夹层。

拌和应从边到中进行,拌和机的位置应调整好,使每次的拌和应与上一次的拌和宽度重叠500mm,以保证材料充分拌和。

施工人员必须记录拌合起始及结束时间;拌合过程中及结束时由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水泥含量,水泥含量达到设计要求。

4.6整形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推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