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603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docx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概要

 

北京市燕山2016年初中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2016年04月

考生须知

1.在试卷和答题纸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名称、姓名。

2.本试卷试题10页,答题纸6页。

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6分)

1•为下面句子加标点断句,然后连同标点一并用楷书规范工整地抄写在后面的格子里。

(4

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2)题。

(共4分)

马克?

吐温曾评价说:

“十九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

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便是美国盲聋社会改革家、作家海伦?

凯勒的著名自传体

散文。

海伦?

凯勒在婴儿时期就失去了听觉和视觉,经历了痛苦和彷徨,在良师的帮助下,她完成了比正常人都A(精彩精采)的蜕变B(tu1shu1),最终从哈佛大学毕业,将毕生精力投入为残疾人谋取福利等社会事业中。

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令人心潮澎湃.C(bdipdi)的,文中没有愁云惨淡,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

海伦?

凯勒用自己的经历为我们上了宝贵的三节课:

首先要学会接受苦难,只有坚强才是将人们从痛苦中解脱的唯一途径;其次是勇于直面挑战,最大的成就感甲来源自名利,乙在无数次失败后突破自己的极限;最后是用爱拥抱生活,黑暗尽头一定有光明存在,丙饱受磨难,丁应该充满仁慈地对

待世界。

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都能受到海伦?

凯勒的D(激厉激励),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用更平和、开放和勇敢的心态面对人生。

(2分)

激厉

激励激励激厉

(1)文段中A—E五处,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选填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精彩蜕变(shu1)澎湃(bdi)

B.精采蜕变(shu1)澎湃(bdi)

C.精彩蜕变(tu1)澎湃(pdi)

D.精采蜕变(tu1)澎湃(pdi)

(2)文段中甲一丁四个横线处选填关联词语比较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不是

而是

即使

B.

不但

而且

因为

所以

C.

即使

D.

不是

而是

虽然

3.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北京地铁的建设速度和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仅2014年一年就新建了四段轨道交通线,

新增通车里程总计62公里。

地铁沿线的社区居民和商家成为首当其冲的受益者,体验到

出行的便捷。

北京地铁的建设以低耗环保为原则,一些线路因地制宜••••设置节能坡,使列车进出站时自然减速、加速,从而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

地铁站点的装饰设计也别具匠心,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出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

A.令人瞩目B.首当其冲

C.因地制宜D.别具匠心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北京的胡同已有800多年左右的历史。

它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要道,更是

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舞台。

每条胡同都有来头,其中的趣闻掌故,既反映了时代的风貌,②又书写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A.修改

B.修改

C.修改

D.修改

5.

下面相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他的名篇《醉翁亭记》。

B.《读<孟尝君传>》是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短文。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塑造了范进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D.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收录在小说集《朝花夕拾》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收录在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

6•默写(6分)

(1)诗言志,歌咏言。

古典诗文的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苏轼通过“-①—,

左牵黄,右擎苍”展现了中年太守的豪放;刘禹锡通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

达了诗人的豁达;范仲淹通过“浊酒一杯家万里,③”寄托了戍边将士思乡的愁苦;晏殊通过“④,似曾相识燕归来”抒发了词人的孤单落寞之情。

(4分)

(2)许多成语来源于古诗词,如“柳暗花明”出自“柳暗花明又一村”。

试从下列备选成

语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应的诗词原句。

(2分)

备选成语:

万紫千红悲欢离合扑朔迷离不拘一格杳如黄鹤

成语“⑤”岀自“⑥”

7•名著阅读(6分)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和数字“三”有关的情节,如“宴桃园豪杰三结

义”、“陶恭祖三让徐州”等。

你还能再写出两个吗?

①、②。

有后人评价《三国演

义》时说作品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它指的是③。

(4分)

(2)脸谱是指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它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各种特质。

黑色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红色代表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紫色代表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结合《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塑造,当曹操和关羽的形象出现在京剧舞台上时他们的脸谱分别应为_④_色和⑤—色。

(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8-11题。

(共11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左传•曹刿论战》)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公曰:

“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

”对

曰:

“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

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

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

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

小赐不咸,独恭不优。

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

将何以战?

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

”公曰:

“余听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断之。

”对曰:

“是则可矣。

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国语•鲁

语•曹刿问战》)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1

爱:

热爱,怜爱

师:

军队一一老师

间:

参与一会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余不爱.衣食于民

2:

齐师.伐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

又何间焉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2:

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译文:

10.文段甲中,曹刿见庄公前插入一段曹刿与乡人的对白,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11.文段甲中,与文段乙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

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内

容相照应的语句是哪句?

(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3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2-15题。

(共14分)

杂忆佩弦先生

佩弦先生逝世了,这是一个如何的意外!

他的病是旧病,时犯时好,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要动手术,更没想到动了手术就是这样的不幸的消息。

佩弦先生是谨慎小心的人,他没有一般文人的嗜好,也没有一般文人的脾气,他的生活总是那样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像钟表那样稳健而有秩序。

这样的人能在五十岁就死去么?

如果相术可靠,他的眉毛是那样黑而长;身材短小,可是精悍;瘦虽然瘦些,却是瘦而有神;往常给人的印象总是精神奕奕,事事周到,这难道不是寿吗?

然而事实上是太快了,佩弦先生死的太快了,出了任何友人的预料,也给了任何友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是8月9号这一天的正午,林庚刚从北大医院里拔牙出来,就到了我这里,坐定了就告

诉我说:

“朱先生又病了,也住在北大医院,刚动过手术。

”这是我听到朱先生病了的消息之始。

问起林庚见过朱先生的情形来,他说还好,我们总认为动手术的病的危险都在动手术

的那一刹那,如果经过良好,是可以无碍而放心下去的。

我打算过一两天再去看他。

同时我一向也有一个偏见,就是认为探望病人固然是好意,但假若抱这种好意的人太好,在病人的

精神上便不免是一个难堪的负担了。

因此,我就又踌躇了。

谁知在10号的报上,也就是我晓得朱先生病了的消息的第二天,已经登着朱先生病危了。

我这时坚信我听到的林庚所见的情况是实,新闻记者的消息可能是旧闻,只是曾经一度

危险而已,又为了刺激读者,便渲染的过分,这也是中国新闻记者的常事。

可是慢慢情形不对了,11号12号都连着登起那恶劣的消息来。

我不能不动摇了,我决定在12号下午去看他。

谁知道这天下午又因为有事没能去成,第二天才知道就是去成也晚了,因为已经不是活着的佩弦先生了,原来他在12号的上午十时已经逝世了!

连日的阴风凄雨,更增加了我的耿耿不乐。

给我印象那么清晰地朱先生,竟作了古人了!

记忆一页一页地翻着,想起了十七年来和朱先生的往还。

最初和他的认识是我入了清华。

那时他才三十几岁。

我没有上过他的课,课外可是常去

找他聊天儿。

见面最多的时候,是在郑西谛先生还在北平时,大家共同编《文学季刊》的一段。

这时期虽然不太长,可是因为每一星期大家都要在郑先生家里聚谈,并且吃晚饭,所以起码每一星期是有一个很充分的时间会晤的。

因为朱先生的公正拘谨,我们现在也不大记起

他什么开玩笑的话,同时别人也不大和他开玩笑。

只记得他向郑先生总是全名全姓的喊着“郑

振铎”,脸上发着天真的笑意的光芒,让我们感觉他是在友情里年轻了。

那时郑先生住在燕京,从燕京到清华是有一段路的。

每当我们夜深归来,往往踏着月光,冲破了犬吠,在谈笑声里,越过了不好走的小路,快乐地分手。

现在记得这情景的,除了我

之外,只有林庚了。

朱先生当时开着“陶诗”的一门课,我很想去旁听。

当我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有着习以为常的谦逊,说:

“没有什么意思,不值得听的。

”我们那时年少气盛,也就信以为真,又听说他常常叫人背诵或默写,错了字还扣分。

我们那时又是不拘束惯了的,于是更觉得不听

也罢。

后来知道他所写的那篇《陶渊明年谱之问题》,恐怕就是那时研究的心得的结晶,到了自己对陶渊明也发生兴趣时,是很后悔没曾听他的讲授了。

朱先生谦逊,客气,而且小心。

他对于一般人的称呼,都是“先生”。

我有一位朋友编刊物,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朱先生的稿件往往有着涂改,这涂改之中有着一个共同

点,就是尽量把口气改的和缓些。

在他的文字里,很少有“绝对”“万分”“迥然”“必定”

等字眼。

就是有,也往往改成轻淡一些的了。

这一点儿也不错。

在待人接物上,我们很少见到他疾言厉色,或者拒人于千里之外。

自然,我们也很少在他身上发现热狂,像臧克家所说的“燃烧”似的。

朱先生的性格和他的名字实在有着巧合一一清!

可是他并非马虎。

他的字从来不苟,一笔一画。

他对什么事的看法,也非常坚定。

而有一个一定的界限,一一当然是稳健的。

他写文字很审慎而推敲。

在清华的时候,我们在一次谈天里,问起他一天写多少字,他说:

“五百。

”他反过来问我。

我说:

“不一定。

快的时候,曾写道一万五千字的长文,还另外写了两篇杂感。

”可是这是那时的话,后来自己也体验到每天写不到五百字的时候了。

在战前一般人的生活都好,清华又是好环境,教授们的家都相当安适。

每每在我们当下

午四五点钟去谈天的时候,不但畅所欲言,既不关时局,又不谈物价,更没有愁眉苦脸,而且吃着好茶,有时来一道甜食点心,像莲子羹一类等等的。

我们在朱先生家里也不曾例外。

然而抗战把所有人的生活划了一道界限。

我比任何人都早先到了昆明,在云南大学教书。

这是二十六年的九月。

那时朱先生随着学校到了长沙,许多先生在衡山过了另一种生活。

朱先生触发了旧时的兴趣,清新的篇什,颇传诵一时。

不到一年,长沙的临大改为联大,大家都又奔波到了昆明。

因为初到时的生活的凌乱,我们失掉了从容坐下来谈话的心情。

不久,我又因为可笑的文字祸而离开昆明到重庆。

因为是抗战才开始,大家的生活秩序虽然受了影响,可是身心都没有大的变化。

最叫我惊讶的,却是我在二十九年二次到成都的时候,适逢朱先生休假,也在成都。

我去看他,他的头发像多了一层霜,简直是个老人了。

没想几年的折磨,叫人变了样!

有些老朋友见了我也说我苍老了,我还想辩护。

可是看看朱先生,我连说苍老也不敢了。

——怕伤他的心!

他住的地方是成都东门外的一座古庙。

我们也曾喝着他的好茶,可是心情完全不对了。

他的工作依然紧张而有秩序。

桌上摆着十三经注疏。

他那《经典常谈》——一部可称道的书,用着最亲切的语言,报道着最新的专门成绩——就是这时完成的。

另外,《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大概也完成于此时。

这一次的会见中隔了两年,我仍回在沙坪坝中央大学教书。

有一天,却喜出望外地见到朱先生和魏建功先生来了。

更喜出望外的,是朱先生又恢复了往日的健康,头发上那一层霜也像揭走了,又是乌黑乌黑的了。

他依然精神,仿佛和往日清华园的佩弦先生的面貌可以接续起来了。

中央大学是一个一向受了学术派的熏陶,白话文不很重视的学校。

我们就借机会请朱先生来一次讲演。

他那流动活泼的国语,以及对于白话文的热忱,我想会给听讲的人一个有力而且有益的启发。

当天晚上,由辛树帜先生请吃锅贴,这次我们又很快乐地分手了。

我感觉朱先生的生活态度是有些改变了。

因为从前他是不以师道或老辈自居的,现在有些不同了。

就他的生活的严肃说,这是必然的发展。

可是在另一方面说,也就是渐入所谓“老境”么?

这感觉到了北平我们又见面时便更证明是正确的了。

朱先生和我先后到北平,这是三十五年的秋天。

我是从上海来,在师大教书,他是从重庆来,仍回到清华。

在他还没搬出城的时候,我就去看他。

那是国会街的临时招待所,我见了他,却又有些黯然了。

他分外地憔悴,身体已经没有从前那么挺拔,眼睛见风就流泪,他随时用手巾拂拭着,发着红。

我们没能谈什么文艺,他就很关切地问到我的母亲,太太,小孩等。

宛然一个老人所关切的事了。

到他在清华住定了,我又去看过他几次。

在城里也曾有几次座谈会和宴会上遇到。

生活定了,生活却又好了些。

——不过有些人已经在称他为佩老,大概他是有老的资格了。

但他那不苟的作风却一如往昔。

我来北平后,曾一度给《北平时报》编副刊《文园》。

朱先生寄来了一首译诗来,可是还没等付排,他的信又来了,是改去了一两个字。

他不苟,可是并非不圆通。

他后来告诉我:

“时报不是什么好报啊。

”但他并没因为时报不好而拒绝写稿。

——我后来却也不编那个副刊了。

佩弦先生晚年,事事仔细则如故。

我们如果向他借一本书,他一定先问:

“看多少日子?

”随手又拿过本子来,把姓名书名年月日都写上去。

最后的一次晤谈,是本年的3月28日。

我带了太太和小孩去看他。

他又是病后,十分清癯。

我们一坐定,他就进屋里去了,立刻拿出来的是一封信,还有四块糖。

信是他的一位老朋友来的,由于朱先生的推荐,他这位老朋友读了我一篇《李清照论》,来信就是讨论此文的。

佩弦先生的东西,一定放的很有秩序,否则我一到,如何能马上就取出来呢?

他那四块糖则是每人一块,他自己的一份却没吃,所以我的小孩便得了两块。

任何事,他都是这样合理化!

我一向拿长辈看他,可是他无论如何不肯上坐,结果上座空着。

又因为我带了太太去,他的太太逢巧没在家,他便不住抱歉,而且特别和我太太谈一些家常。

这是最后的一次会晤,没想到已经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了。

佩弦先生的稳健,没让他走到闻一多先生那样的道路,可是他的坚定始终让他在大时代的队伍里没错了步伐。

再加上他的虚心和认真,他肯向青年学习,所以他能够在青年的热情里前进着,领导着。

他憔悴,他病倒,他逝去了。

可是他的精神没生过锈,没腐烂过,永远年轻!

一般人常提到他的《背影》,并且因此称他为散文家,我想这是故意小看了他。

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毁灭》,一一在中国是一首可纪念的长诗。

可惜我没曾接触过他那奔放的诗人的一段生活。

他后期所表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学术工作者,一个有良心的教育家。

一—教育家而有良心,是多么令人可敬呢!

有些人对佩弦先生现在为青年所爱戴是不大以为然的,甚而有人说:

“这是被包围!

”然而我们敢说这是最恶毒的诬蔑,诬蔑青年,诬蔑佩弦先生!

真理只有一个,认识真理的人自然会牵着手前行,谁也包围不了谁,谁也左右不了谁!

正是在这诬蔑声中,我们越敬爱他,越觉得他是一个稳健而坚定的有良心的教育家了!

(作者:

李长之,文章有删改)

12•作者和朱先生十七年来的往还大致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4分)

答:

13•第10段文字中的划线句子该怎样理解?

(2分)

答:

试从文中选取一处你认为能体现这

14•平实中寄予强烈的感情是本文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

一特点的地方做简要分析。

(3分)

答:

15•在作者笔下,朱先生有着很多好的品行,为人称道,教人向善。

根据你的理解,试就某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释。

(5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6-18题。

(共9分)

【资料一】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国家或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国或本区毗连的土地。

通俗的讲,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

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飞地的概念产生于中世纪,飞地的术语第一次出现于1526年签定的马德里条约的文件上。

以后这个概念主要用于

政治地理学。

作为一种人文地理概念,根据地区与国家之间的相对关系,飞地中又存在“外飞地”

(Exclave)与“内飞地”(Enclave)两种小类概念,其关系如下:

外飞地(Exclave)—某国家拥有一块与该国分离开来的领土,该领土被其他国家隔开,

则该领土称为某国的外飞地。

则该地区是这国

内飞地(Enclave)—某国家国境之内有块地区的主权属于别的国家,家的内飞地,也同时是握有主权国家的外飞地。

外飞地与内飞地虽然是相对的名词,但互相之间却不见得是可以互换的关系。

如果与母国分离的孤立飞地是夹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边境之间,那么它虽然是个外飞地,但却不是任何国家的内飞地。

一个国家内行政区管辖的飞地关系也是如此。

飞地的形成有历史、地理或政治上的多种原因。

由于居住在飞地上的居民生活不便,所

以相关的两国必须达成关于邮政、电力供应和通告权等方面的许多协议。

飞地有特殊的特征和意义。

首先,国际层面上的飞地,使拥有飞地领土的国家,在领土形态上表现得较为松散,内部联系和交往不方便,国家对于全部领土特别是“飞地”领土的控制与管理较为困难,成本较高。

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距离本国主体部分距离较远、又有特殊历史与民族背景的飞地,很可能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并谋求脱离母国,东巴基斯坦最终脱离西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就是典型的例证。

其次,国家疆域内部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飞地,虽然各有其形成的背景与根据,但就政治控制与行政管理

的角度而言,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控制难度与管理成本。

事实上,不少较小的“飞地”因此而成为“三不管”地界,成为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并可能逐步滋生出诸种异端信仰

八村”。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飞地实际上处于“边缘”地区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行政管理松弛且成本较高?

紅社会纟浓郁。

'~■.”:

或宗教,孕育成社会动乱的策源地。

在清代,鲁西南冠县有十八个村庄并不与冠县相连,而是孤悬于直隶(今河北省)境域,插在威县东境,与威县、清河毗邻,离冠县县城一百四十里。

它逾越馆陶、临清而飞入直隶境内,这就是后来成为“义和团”运动策源地的“冠县十

,具有边缘地带的某些特征:

箜济相对落后,文化多样性色彩比较

直到今天,我国的很多飞地(包括部分经济飞地)仍然处于地理、经济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边缘”,如何强化对这些飞地的政治控制与有效管理、促使飞地的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建构飞地的地域文化,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资料二】

J■苗庄%

附图-1

、r-

乞i

附图-2

16、按照飞地的概念,试简要说明“北京在河北省有外飞地”的具体情形。

(2分)

答:

17、阅读附图-1、附图-2,判断下列句子表述的正误。

(3分)

A.双河农场是北京市的外飞地。

B.宁河县是天津的外飞地。

C.两图中北京市共有三块外飞地。

18•阅读附图-3,结合资料一的相关内容,就图中阴影地区如何在当前“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布局大背景下实现区域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个设想,并说说理由。

(4分)

附图-3

J

Ki#IX

你的设想:

答:

你的理由: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1题。

(共10分)

1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每个人都理应在唯一的一次人生中实现这个自我的价值。

谈论人生的意义,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出发点。

因此,珍惜这个独特的自我,把它实现出来,是每个人的人生使命。

2世上有非凡之人,也有平庸之辈。

这个区别的形成即使有天赋的因素,仍不可推卸后

天的责任。

一个人不论天赋高低,只要能够意识到自我的独特性并勇于承担起对它的责任,

就都可以活得不平庸。

然而,这个责任是极其沉重的,自我的独特性上系着一副劳苦和重任的锁链,戴上这副锁链,生命就丧失了一个人在年轻时对它梦想的几乎一切,包括快乐、安全、轻松、名声等等,孤独的命运便是周围人们给他的赠礼。

所以,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宁可随大流、混日子,最后成为平庸之辈。

3非凡之人为什么甘愿戴这副锁链呢?

仅仅因为天赋高就愿意了吗?

当然不是。

尼采说:

“伟人像所有小人物一样清楚,如果他循规蹈矩,得过且过,并且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

他就能够生活得多么轻松,供他舒展身子的床铺会有多么柔软。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偏要

折磨自己呢?

尼采的回答是,只因为他决不能容忍“人们企图在涉及他本人的事情上欺骗他”,他一定要活得明白,追问“我为何而活着”这样的根本问题,虽则这便意味着活得痛苦。

4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

首先要有一种觉悟,就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个责

任只能由你自己来负,任何别人都代替不了。

这个责任是你在世上最根本的责任,任何别的

责任都要用它来衡量。

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因此,我们也要充当这个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

那些妨碍我们成为自己的

东西,比如习俗和舆论,我们之所以看重它们,是因为看不开。

第一个看不开,是患得患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