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概况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75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拉善盟概况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阿拉善盟概况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阿拉善盟概况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阿拉善盟概况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阿拉善盟概况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拉善盟概况1.docx

《阿拉善盟概况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拉善盟概况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阿拉善盟概况1.docx

阿拉善盟概况1

阿拉善盟概况

  阿拉善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5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

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

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阿拉善神奇、美丽而富饶,被誉为“中国秘境”。

  ——自然风光绮丽多彩。

金色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金秋胡杨枝叶婆娑、流光溢彩,褐色戈壁广袤无垠尤以额济纳旗马鬃山戈壁撼人心魄,绿色的贺兰山天然次森林和荒漠草原景色迷人、如诗如画,银色的吉兰泰、雅布赖等盐湖波光粼粼、银光闪烁,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风蚀岩石簇群形态万千、栩栩如生,阿拉善奇石质朴硕然、千奇百怪,最为珍贵的葡萄玛瑙流珠挂玉、硕果累累。

苍茫戈壁,瀚海天域,大漠风光,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西汉名将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

元代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途经黑城朝觐元帝忽必烈。

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草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

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9年(1731年)设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

因稳定西部边疆屡建战功,两旗旗王被晋爵亲王,并且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

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民国蒙藏委员会管辖。

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

  ——文化底蕴深厚。

曼德拉山岩画、贺兰山岩画生动反映了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

居延遗址出土的居延汉简与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并称为二十世纪东方文明四大发现。

黑城是“丝绸北道”上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在这里从事宗教活动,写下了许多经典诗文。

阿旺丹德尔是阿拉善土生土长的著名学者和佛学大师,被国际学术界誉为蒙藏语法家、辞学家、翻译家、文学家和宗教哲学家,一生著有《详解蒙藏文文法通讲》等40余部著作。

阿拉善长调、呼麦、民歌、蒙古族婚礼以及和硕特、土尔扈特蒙古族服饰等民族文化浓郁厚重。

  ——矿产资源富集。

阿拉善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做过1:

5万区域地质调查仅占全盟总面积的5.3%,找矿潜力巨大。

已发现的矿藏有86种,探明一定储量的有45种,其中湖盐、无烟煤、花岗岩、冰洲石储量居全区第一,煤、盐、硝、金、铁等30种矿产得到开发利用并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现已建成世界生产规模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靛蓝生产基地,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氯酸钠厂、最大的盐湖生物养殖基地和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合成甲醇装置。

  ——风光能源丰富。

阿拉善属典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长达130—165天,年日照时数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风速4.3米/秒,年均风日70天左右,是全国光热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生物资源多样。

全盟有可利用草场1.5亿亩,宜耕土地300万亩,现已开发种植40万亩。

森林资源1653.3万亩,森林覆盖率4.08%。

已建成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个、旗级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占全盟总面积13.3%。

保护区内有植物669种、动物188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4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7种。

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是地方优势畜种,年产优质驼绒500吨、羊绒260吨。

肉苁蓉、锁阳、甘草、苦豆子等名贵中药材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独特。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并获得2008年度我国唯一晋升世界地质公园资格。

有世界最高最美丽的巴丹吉林沙漠,我国最集中的胡杨林,举世闻名的黑城遗址,建于乾隆年间的广宗寺和嘉庆年间的福因寺,以及贺兰山岩画、月亮湖、敖伦布拉格大峡谷、额日布盖大峡谷、海森楚鲁怪石林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现已建成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3个。

  ——开放优势明显。

策克口岸为国家一类、内蒙古第三大常年开放陆路口岸,是我国连接欧亚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之一。

策克口岸对外辐射蒙古国南戈壁、巴音洪格尔、前杭盖、后杭盖和戈壁阿尔泰五个矿产资源富集省,对内辐射我国蒙、陕、甘、宁、青五省区。

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化口岸大通道正在构筑。

2008年,策克口岸过货原煤190万吨,同比增长58.3%。

乌力吉口岸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并位列新开8个陆路口岸第四位。

  ——国防地位重要。

“中国航天第一港”——东风航天城坐落在境内额济纳旗,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演绎着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神舟系列试验飞船均从这里发射,特别是神舟5号、6号、7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盟委、行署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工业主导、生态优先原则,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加强领导为动力,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勘探、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建设突破,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阿拉善”的总体思路,研究、谋划和推进工作,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阿拉善盟简介

  阿拉善盟(阿拉善一词,最早记载于《蒙古秘史》,是关于阿拉善的词义,

有几种解释,此处为汉语贺兰山的音转。

)国境线长733.48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4年,阿拉善成立专区一级的政权机构--宁夏省蒙古自治区。

之后由于区划变更,先后改称甘肃省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蒙古自治州、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

1956年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管辖。

1969~1979年,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由阿拉善左旗析置)和额济纳旗由甘肃省管辖。

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盟府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亦是阿拉善左旗旗府驻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申报的“牛羊肉烹制技艺(烤全羊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类别,序号951。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申报的“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类别,序号893。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申报的“蒙古族象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项目类别,序号792。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申报的“沙力搏尔式摔跤”,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项目类别,序号794。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申报的“查玛内”,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654。

[1]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申报的“蒙古族养驼习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9。

历史沿革

  1969年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

1979年将甘肃省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设立阿拉善盟。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阿拉善盟总人口196279人。

其中:

阿拉善左旗148672人、阿拉善右旗25281人、额济纳旗22326人。

  2006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阿拉善盟《关于调整全盟苏木镇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阿拉善盟关于调整撤并部分苏木镇的意见。

这是阿拉善盟苏木镇机构改革继2001年改一革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调整撤并后,三旗原有的40个苏木镇调整为23个。

  阿左旗将原有23个苏木镇调整为13个。

其中将通古勒格淖尔苏木和木仁高勒苏木整建制并入巴彦浩特镇;撤销豪斯布尔都苏木整建制并入巴彦诺日公苏木;撤销古拉本敖包镇整建制并入宗别立镇;撤销锡林高勒镇、巴彦洪格日苏木整建制并入吉兰泰镇;撤销超格图呼热苏木整建并入嘉尔格勒赛汉镇;撤销查干布拉格苏木整建制并入额尔克哈什哈苏木;撤销银根苏木整建制并入乌力吉苏木;撤销图克木苏木整建制并入敖伦布拉格镇。

撤并调整后,阿左旗设13个苏木镇,其中建制镇8个,苏木5个,即巴彦浩特镇、吉兰泰镇、乌素图镇、嘉尔格勒赛汉镇、宗别立镇、巴润别立镇、敖伦布拉格镇、温都尔勒图镇,乌力吉苏木、巴彦诺日公苏木、巴彦木仁苏木、额尔克哈什哈苏木、腾格里额里斯苏木。

阿右旗将原有的9个苏木镇调整撤并为5个。

其中,撤销额日布盖苏木整建制并入额肯呼都格镇;撤销塔木素格布拉格镇整建制并入阿拉腾敖包苏木;撤销曼德拉苏木整建制并入孟根布拉格苏木;撤销努日布盖苏木整建制并入阿拉腾朝克苏木;保留雅布赖镇。

调整撤并后,阿右旗苏木镇行政区划结构为镇建制3个,苏木建制2个,即额肯呼都格镇、雅布赖镇、阿拉腾敖包镇和孟根布拉格苏木、阿拉腾朝克苏木。

  额旗将原有的8个苏木镇调整为5个苏木镇,撤销合并苏木镇3个。

其中,将温图高勒苏木并入达来呼布镇;撤销古日乃苏木和巴彦宝格德苏木并入新建的东风镇。

此外,原苏泊淖尔苏木、赛汉桃来苏木、马鬃山苏木保留,行政区域不变。

地形地貌

  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

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有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在湖盆和低洼地区有盐碱土和沼泽土。

  沙漠

  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第二位。

巴丹吉林沙漠以高陡著称,绝大部分为复合沙山。

相对高度从外缘的5-20米,向内逐渐增高到200-400米,最高达500米。

高大沙山互不连接,峻峭陡立,巍巍壮观。

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多为新月形流动或半流动沙丘链,一般高10--200米。

  湖泊

  沙漠中分布有500多个咸、淡水湖泊或盐碱草湖,其中较大的有古日乃湖、拐子湖、沙日布日都、头道湖、查干高勒、敦德高勒、辉图高勒、巴彦霍勒、乌日图霍勒、图兰太湖、通古勒格淖尔、英格田、特莫图、通湖音高勒、树贵湖、浩木肯高勒、伊和吉格德等。

北部戈壁分布较广,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3.7%。

  山脉

  阴山余脉与大片沙漠、起伏滩地、剥蚀残丘相间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有贺兰山、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环绕,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把盟境大体分为两大块。

贺兰山呈南北走向,长250公里,宽10--50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

主峰达郎浩绕和巴彦笋布日,海拔分别为3556米、3207米。

贺兰山巍峨陡峻,犹如天然屏障,阻挡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来自西北的寒流。

是外流域与内流域的分水岭。

气候

  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摄氏6--8.5℃,1月平均气温-9--14℃。

极端最低气温-36.4℃;7月平均气温22--26.4℃,极端最高气温41.7℃。

年平均无霜期130--165天。

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

降雨量从东南部的200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4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4200毫米。

年日照时数达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千方厘米。

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2.9--5米,年均风日70天左右。

水文

  黄河流经阿拉善左旗的乌素图、巴彦木仁苏木,在境内流程达85公里,年入境流量300多亿立方米。

额济纳河是盟内唯一的季节性内陆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至巴彦宝格德水闸分二支。

西为木仁高勒(西河),注入嘎顺淖尔(亦称西居延海);东为鄂木讷高勒(东河),下记分数支,注入苏泊淖尔(亦称东居廷海)、京斯田淖尔(又称古居廷海、天鹅湖)和沙日淖尔。

额济纳河在盟境内流程200多公里,年流量lO亿立方米。

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许多冲沟中一般有潜水,有些出露成泉。

在三大沙漠中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500多个,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地湖盆面积1.07万平方公里,集水湖面积400多平方公里。

这里绿草如茵,湖水荡漾,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是良好的牧场。

土壤条件

  阿拉善荒漠区处于我国西北的干旱中心,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有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在湖盆和低洼地区有盐碱土和沼泽土。

该区四周被喜玛拉雅山运动抬生的中低山地和剥蚀残丘所环绕,内陆成波浪起伏的准平原化特征。

高原腹地覆盖着第三纪、第四纪的湖泊沉积物和近代冲洪积、风积物,因而形成巴丹吉林、腾格里以及乌兰布和

  三大沙漠。

自然资源

  全旗拥有草原6900万亩,林地120万亩,耕地24万亩,特别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次生林36万亩,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

阿拉善左旗先后开发建设了腰坝滩、查哈尔滩、格灵布隆滩、西滩四个井灌区和巴音毛道、老崖滩、孪井滩、漫水滩四个黄灌区,农产品以小麦、玉米、高粱等优质粮料、牧草、油料豆类、瓜果蔬菜等为主,阿拉善双峰驼和阿拉善型白绒山羊是当地两大优良畜种,“王府驼绒”荣获国际“阿米卡驼毛奖”,年产21万公斤。

被誉为“纤维宝石”的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绒荣获意大利第三届国际“柴格那羊绒奖”,其细度、光度、白度列世界同类产品之首,实为绒中极品,年产16万公斤。

阿拉善左旗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盛产肉苁蓉、甘草、麻黄、黄芪、锁阳等中药村,有雪豹、盘羊、野驴、鹿、兰马鸡、獐、猞狸等野生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现已发现的86种,分布在540多处。

已探明储量的有盐、煤、硝、碱、花岗岩、大理石、萤石、水晶石、石墨、金、银、冰洲石、铁、铅、铜,膨润土、稀土、钨、锑等共54种、416处,尤以俗称"两白一黑"的盐、硝、煤最具优势。

阿拉善盟是自治区最主要的湖盐产地,在全国湖盐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吉兰太、雅布赖、浩坦淖尔、查干布拉格等盐池,总储量达1.6亿吨,占全区已探明储量的80%以上。

煤的储量13.08亿吨,其中被称为"黑宝石"的太西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产率、高机械强度之特点,储量达3.9亿吨,是阿拉善盟和自治区的出口创汇拳头产品。

属典型的荒漠干旱地区。

植被区系贫低,植物有旱生、超旱生和耐碱性的灌木、半灌木,主要有梭梭、红柳、白刺、蒙古包大宁、柠条、花棒、沙拐枣、霸王、芦苇、碱柴、棉鸡尔、珍珠、红沙、芨芨、沙蒿、沙鞭、沙米、糙隐子等。

饲用价值较高,适宜发展骆驼和山羊。

还有中草药苁蓉、锁阳、麻黄、黄芪、甘草等。

野生动物和飞禽有鹿、獐、猞猁、大头羊、青羊、黄羊、狐狸、獾、野驴、野骆驼、天鹅等。

光、热、风能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沮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

农业

  阿拉善的传统产业是畜牧业,畜种以阿拉善双峰驼和白绒山羊最为著名。

阿拉善的骆驼总数约占全区的3/5,全国的1/3,世界的1/4。

阿拉善因此被誉为“骆驼之乡”。

阿拉善的驼毛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以上,被誉为“王府驼毛”。

阿拉善白绒山羊以绒质优良著称于世,被列为国家珍稀畜种,所产羊绒被外商誉为“纤维宝石”,是毛纺工业的高档原料,产量占全国的1/10。

  2001年,阿拉善盟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生产全面持续增产。

全年粮食产量7.15万吨;油料、棉花、蔬菜瓜类产量分别达4667吨、3096吨、4.79万吨。

继续推进畜牧业转移战略,调减草原畜牧业头数,发展农区畜牧业。

畜牧业经济有所下降,6月末,全盟牲畜总头数控制在187.92万头(只);12月末,牲畜122.52万头(只)。

特种养殖业兴起,成为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牧业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5.09万千瓦,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全盟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100%、66.67%和21.67%。

农牧业运输的机械化水平达100%。

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牧区用电量比上年分别增长2.24%和2.2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773公顷,贺兰山保护区面积扩大到133万亩,植被覆盖度由30%增至42%,林草植被更新明显加快,野生动物数量增多。

工业

  全年全盟实现工业增加值86386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45%。

产销衔接较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66%。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2.47%。

旅游景点

阿拉善左旗

  腾格里通湖草原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延福寺

  营盘山景观公园

  阿拉善博物馆

  广宗寺(南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腾格里达来月亮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敖伦布拉格大峡谷

  吉兰泰盐池

  福因寺(北寺)

  哈布茨盖怪石林

  母门洞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腾格里沙漠天鹅湖

  贺兰山国家狩猎场

额济纳旗

  东风航天城

  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神树

  黑城遗址

  居延海

  额济纳河

  怪树林

  策克口岸

  居延文化遗址

阿拉善右旗

  巴丹吉林沙漠

  阿拉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巴丹吉林园区

  曼德拉山岩画

  雅布赖山

  海森楚鲁怪石城

  红墩子峡谷

[编辑本段]

环保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7710.2公顷,处于荒漠半荒漠地带,西邻乌兰布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东部边缘,东以分水岭为界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保护区内有以青海云杉为主的天然次生林24000公顷。

贺兰山是阿拉善赖以生存的水源涵养地,是一道横亘南北的天然屏障,阻挡了沙漠的东侵,保护着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较好的科研教学价值。

贺兰山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初,阿拉善左旗财政局自筹资金700万元用于牧户搬迁围栏贺兰山。

祖辈生活在山林里的牧民响应政府号召,开始撤离贺兰山保护区。

到4月份保护区内的牧民、牛羊全部撤离,房屋也陆续拆除。

山中及沿山已见不到1只羊,山中植被恢复较快,涵养水源的功能明显增强,青羊、鹿、石鸡、兰马鸡等野生动物也明显增多。

封山之初,计划用10年时间使贺兰山的生态得到恢复,可以提前达到预期目标。

  阿拉善盟生态治理工作从50年代初开始,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人工造林、飞播牧草、人工增雨、兴修水利等。

到90年代,生态治理工作驶入快车道,盟旗各级政府加强对生态治理工作的领导,确定更加明确的治理目标和相互配套的治理对策。

通过广泛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意识;从宏观角度提出转移发展战略;限制畜牧头数、控制草场载畜量,加强天然植被的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造林、人工种草、飞播造林种草、畜群草库伦建设、围栏封育等项工作;采取推广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试验人工增雨技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勘查,兴修水利设施,推广节水技术等措施。

阿盟生态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2001年上半年,飞播林草保有面积138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建成一道绿色屏障;围栏、复壮天然乔灌残林175万亩;发展家庭畜群草库伦和小生物圈4500处7万余亩;建成10个人工绿洲,面积30万亩,安置2万多名生态难民。

同时还建立贺兰山次生水涵养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额济纳胡杨林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兴建巴彦浩特涝坝、苇子湖等生态湖整治工程和王陵生态公园等大批水利骨干工程。

  阿拉善的环境越来越好。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69年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

1979年将

阿拉善建旗三百年纪念碑

甘肃省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设立阿拉善盟。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阿拉善盟总人口196279人。

其中:

阿拉善左旗148672人、阿拉善右旗25281人、额济纳旗22326人。

  2006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阿拉善盟《关于调整全盟苏木镇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阿拉善盟关于调整撤并部分苏木镇的意见。

这是阿拉善盟苏木镇机构改革继2001年改一革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调整撤并后,三旗原有的40个苏木镇调整为23个。

  阿左旗将原有23个苏木镇调整为13个。

其中将通古勒格淖尔苏木和木仁高勒苏木整建制并入巴彦浩特镇;撤销豪斯布尔都苏木整建制并入巴彦诺日公苏木;撤销古拉本敖包镇整建制并入宗别立镇;撤销锡林高勒镇、巴彦洪格日苏木整建制并入吉兰泰镇;撤销超格图呼热苏木整建并入嘉尔格勒赛汉镇;撤销查干布拉格苏木整建制并入额尔克哈什哈苏木;撤销银根苏木整建制并入乌力吉苏木;撤销图克木苏木整建制并入敖伦布拉格镇。

撤并调整后,阿左旗设13个苏木镇,其中建制镇8个,苏木5个,即巴彦浩特镇、吉兰泰镇、乌素图镇、嘉尔格勒赛汉镇、宗别立镇、巴润别立镇、敖伦布拉格镇、温都尔勒图镇,乌力吉苏木、巴彦诺日公苏木、巴彦木仁苏木、额尔克哈什哈苏木、腾格里额里斯苏木。

  阿右旗将原有的9个苏木镇调整撤并为5个。

其中,撤销额日布盖苏木整建制并入额肯呼都格镇;撤销塔木素格布拉格镇整建制并入阿拉腾敖包苏木;撤销曼德拉苏木整建制并入孟根布拉格苏木;撤销努日布盖苏木整建制并入阿拉腾朝克苏木;保留雅布赖镇。

调整撤并后,阿右旗苏木镇行政区划结构为镇建制3个,苏木建制2个,即额肯呼都格镇、雅布赖镇、阿拉腾敖包镇和孟根布拉格苏木、阿拉腾朝克苏木。

  额旗将原有的8个苏木镇调整为5个苏木镇,撤销合并苏木镇3个。

其中,将温图高勒苏木并入达来呼布镇;撤销古日乃苏木和巴彦宝格德苏木并入新建的东风镇。

此外,原苏泊淖尔苏木、赛汉桃来苏木、马鬃山苏木保留,行政区域不变。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2005年,阿拉善盟辖3旗。

  阿拉善盟 面积267574平方千米,人口18万(2004年)。

  阿拉善左旗 面积80412平方千米,人口14万。

邮政编码750306。

旗人民政府驻巴彦浩特镇。

  阿拉善右旗 面积72556平方千米,人口2万。

邮政编码737300。

旗人民政府驻额肯呼都格镇。

  额济纳旗 面积114606平方千米,人口2万。

邮政编码735400。

旗人民政府驻达来呼布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