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102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7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docx

高考地理鲁教版教学指导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7讲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一、大气圈的组成及受热过程

1.大气圈的组成及作用

大气成分

作用

N2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O2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O3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

水汽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固体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分层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垂直分层

分层

气温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状况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平流层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水平运动为主

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作用

高层大气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80~500km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①根本来源:

A太阳辐射。

②直接来源:

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①地面受热:

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地面导热:

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地面增温。

(3)两大地理意义

①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作用。

②大气的保温作用:

C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影响风的三种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

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上为零

不影响风速的大小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

(北半球)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微点1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

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微点2 地面、大气与太阳辐射

(1)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2)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状况有关,一般规律:

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反射太阳辐射越多),吸收就越弱,地面辐射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反射太阳辐射越少),吸收就越强,地面辐射越强。

比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

新雪>冰>沙土>草地。

微点3 太阳辐射强≠温度高

青藏高原所处的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太阳辐射强。

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量的能力小,通过大气逆辐射返还地面的热量少,造成青藏高原地表热量散失多,温度较低。

微点4 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

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

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微点5 掌握热力环流

(1)“一个关键”:

冷热判断(根据热容量大小判断)。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沉;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③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相反;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微点6 相邻地区冷热判断的方法

(1)首先判断比热容大小。

一般地,不同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小如下:

水面>森林>草地>裸地。

(2)其次,比热容大的下垫面白天温度较低,夜晚温度较高;比热容小的下垫面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

微点7 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此规律。

微点8 影响风向的因素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微点9 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右后方,低气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左后方,低气压在右前方。

微点10 

(1)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空气垂直运动是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水平运动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

(3)只有在热力环流中,气温高的地方,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温低的地方,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7·高考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C

一、大气受热原理的应用

1.大气削弱作用的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综合应用——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①地势高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②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③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3.与青藏高原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

(1)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②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

(3)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因此夏季气温低;②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冬季气温较高。

(4)青藏高原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低:

由于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而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于热量的积累,且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所以年均温较低。

二、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垂直分布

1.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约降低0.6℃,即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m。

2.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成雾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

(2020·南昌质检)下图为20°W海洋表面及大气上界相关地点略图,此刻乙地太阳高度为90°。

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①③两处此日太阳辐射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白昼长度B.太阳高度

C.大气密度D.海拔

2.①②③三处,此日太阳辐射量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③①B.③②

C.②①D.②③

解析:

第1题,①③在大气上界,不受大气因素影响,则排除C、D两项。

此时太阳直射乙地,甲、丙与乙地纬度差相同,则①③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但此日越往北昼越长,则③昼长大于①,故A正确。

第2题,②地因太阳直射而太阳辐射量最大;①③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但①昼长短于③,则①地太阳辐射量最小。

答案:

1.A 2.C

(2020·北京海淀区期中)图中的4条曲线反映某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减去支出的辐射强度。

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该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高度 ②气候类型 ③地形特点 ④地表温度 ⑤云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⑤D.②④⑤

4.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乙、甲D.甲、丙、乙

5.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  )

A.西欧平原 3、4月份B.撒哈拉沙漠 7、8月份

C.青藏高原 5、6月份D.准噶尔盆地 10、11月

解析:

第3题,一般情况下,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①对;气候类型反映地区多年的气候特征,对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度影响较小,②错;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③对;地表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④错;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⑤对。

第4题,夜晚地面辐射支出大于收入,地面净辐射强度为负值,对应乙曲线;甲、丙曲线表示近地面大气温度和地表温度,丙曲线变化平缓,应表示近地面大气温度,甲曲线变化幅度大,应表示地表温度。

第5题,太阳总辐射强度最大时的地方时是12:

00,而此时该地世界时(中时区区时)为6:

00,则该地的经度约90°E,不可能是西欧平原和撒哈拉沙漠,A、B错;丙曲线表示近地面大气温度,该日最低气温大于0℃,准噶尔盆地在10、11月份的最低气温小于0℃,D错;青藏高原海拔高,5、6月份气温仍较低,图示气温符合,C对。

答案:

3.C 4.B 5.C

 热力环流

(2019·高考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1~3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A.日出前后B.正午

C.日落前后D.午夜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D 3.A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1.一个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空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1)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2)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3.三个关系

(1)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

(2)温压关系:

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3)风压关系:

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a、b、c、d处所示)。

二、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以外。

三、等压(温)面图的判读

1.等压面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大小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图,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

如图,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

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

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

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甲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乙地。

2.等温面图的判读

等温面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用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来判读等温面图。

(1)随着海拔升高,等温面的温度数值逐渐降低。

(2)等温面向下凹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低;等温面向上凸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高。

如上图中甲地为低温中心,乙地为高温中心。

(3)夏季:

陆地上等温面向上凸,海洋上等温面向下凹;城市市区等温面一般向上凸。

下图为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图1)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F→H→G→EB.G→E→F→H→G

C.G→E→H→F→GD.G→H→F→E→G

2.关于城市中心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F代表城市中心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热力环流的昼夜方向相反

C.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解析:

第1题,由图1可知,G、E在近地面,F、H在高空。

G为近地面的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高空相应出现高压H;E为近地面高压,中心气流下沉,高空相应出现低压F;在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即从H流向F,E流向G;综合起来,该热力环流方向是G→H→F→E→G,选D。

第2题,城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所以城市中心近地面形成低压,E的气压较高,对应郊区,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A错误;无论昼夜,温度都是城市中心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的变化,B错误;由于图2中甲处等压面向下弯曲,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所以甲处气压小于丙处气压,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甲为郊区高空,气流下沉,C正确;乙、丙之间的气流应该由高压流向低压,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错误。

故选C。

答案:

1.D 2.C

(2020·咸宁模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中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

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它是(  )

A.甲B.乙

C.丙D.丁

4.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时间可能是(  )

A.8:

00-9:

00B.12:

00-13:

00

C.15:

00-16:

00D.23:

00-24:

00

解析:

从图示来看,如果表示白天,则吹谷风,丙处表示的等压面应向上弯曲,乙、丁两处气流方向正确,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下弯曲正确。

如果表示夜间,则吹山风,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低压,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上弯曲。

题目中强调只有一处正确,则可能为夜间,表示山风示意图。

正确的如下图:

答案:

3.C 4.D

(2020·益阳期末)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

山风、谷风的转换时刻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午日出及傍晚日落以后的2~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时。

下图为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及风速日变化图。

据此回答5~7题。

5.据图可知,湟水谷地平安地段谷风的风向是(  )

A.偏东风B.偏西风

C.偏南风D.偏北风

6.关于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风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风大于谷风B.谷风大于山风

C.正午风速最大D.傍晚风速最小

7.推测平安山谷风成为湟水谷地山谷风典型地段的主要原因是(  )

A.晴好天气多,昼夜温差较大

B.植被覆盖少,摩擦阻力较小

C.河道较宽阔,水平气流显著

D.地形起伏大,峡谷效应显著

解析:

第5题,据图可知,日出前该地以偏西风为主,应该是山风,日出后2~3小时转为以偏东风为主,依据题干可知此时应是山风转谷风的时刻,所以该地谷风的风向应为偏东风。

选择A。

第6题,依据上题结论,此地偏西风为山风,偏西风盛行时,风速较小;偏东风为谷风,偏东风盛行时,风速较大,说明该地的谷风风速大于山风风速。

据图可知傍晚时风速最大,日出前后风速最小。

选择B。

第7题,山谷风主要是地势起伏造成的,地形起伏大,峡谷效应明显,同为湟水谷地,在天气和植被覆盖率上,各地段差异较小;河道较宽阔,会缩小山谷间的热力差异,使得山谷风不典型。

选择D。

答案:

5.A 6.B 7.D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

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D

1.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2.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等压线图上,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3.如何根据风向判断气压高低和南北半球

(1)根据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可知:

图中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水。

(3)从图中可知风向比F水偏右,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

并在风向的右侧绘出地转偏向力F地,并且垂直于风向。

(4)根据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绘出摩擦力F摩。

4.风向的表示方法

(2019·南昌调研)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

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

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

读我国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目前受冷平流影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暖平流影响下,常出现(  )

A.大风B.降雪

C.气压升高D.连续性降水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纬度和风向,可判断①北侧吹偏北风、南侧吹偏西风,气流运动符合“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特征,可以判断受冷平流影响。

第2题,在暖平流影响下,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气流温度逐渐降低,常出现降水。

由于暖平流运动是暖气流推动,而暖气流一般运动速度较慢而多连续性降水。

答案:

1.A 2.D

(2020·湖北三校联考)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16年12月,入冬以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

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m高空等气压差(单位:

hPa)分布图。

据下图回答3~5题。

3.此时,下列城市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  )

A.重庆B.长沙

C.南昌D.武汉

4.此时,南昌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偏北风B.偏南风

C.偏西风D.偏东风

5.若仅考虑天气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庆盛行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B.武汉盛行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重庆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武汉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解析:

第3题,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由图可知,四个城市所在地海平面与相应5000m高空等气压差从大到小依次为重庆、南昌、长沙、武汉,可推知重庆5000m高空气压最低,根据热力环流中气压分布与气流的运动方向可推出,重庆垂直方向上空气做下沉运动,近地面气压最高,A正确。

第4题,结合第3题分析可知,武汉近地面气压最低,近地面从南昌到武汉气压逐渐降低,水平方向上近地面空气从南昌高压处向武汉低压处流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偏南风,B正确。

第5题,由材料可知,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静稳天气是指由持续不利于扩散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大范围积累。

重庆位于近地面的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雾霾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长,A正确;武汉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容易扩散,雾霾持续时间短,B错;此图并非近地面等压线图,无法判断重庆与武汉的风力大小,C、D错。

故选A。

答案:

3.A 4.B 5.A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是气温相等的点的连线,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图示之一。

等温线图是考查气温分布特征及成因、气温时空变化的主要依据,也是考查区域气候特征的主要载体。

在高考试题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

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大小

及变化,辨

南、北半球

和温度带

等温线图上的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