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103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docx

416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

安全生产标准化授课课卷之

企业如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建议

企业如何按照“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表”(以下简称评分表)的要素内容和要求,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达标工作,这可能是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每一个企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也可能是目前参与上述工作的每一个企业所必须要清晰的问题。

评分表中的内容,无非要求企业,通过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的工作体系中,体现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以及“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

通过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

就上述的问题,我们主要将评分表中的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和194条企业达标标准,尽量以简单、可操性地进行分析,以便企业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评分表的一级要素中共分为13项,如:

1.目标、2.组织机构和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教育培训、6.生产设备设施、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

一、组织机构要素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实际操作上的方便,建议首

先,从组织机构的要素中做起,也就是首先在企业内,建立以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的授权人为主要领导的,有专业安全主任以及各职能部门、车间主要领导参与的安全生产领导,以及基层安全员参与的组织架构。

因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工作,是涉及到企业全员参与和配合、专业及专职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条例进行具体指导的全过程管理。

如果建立了一个负有领导主导、专业及专职人员指导的、层级负责的团队,工作的开展就有了有机的联系,就能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员发动与响应的安全保证体系。

在这个安全保证体系中,就会将企业各级以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操作技能得以优化提升。

建议:

企业规模大的,可以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企业规模一般或较小的,可以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法人代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法人代表的被授权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任领导或组长,各职能部门、车间主要领导,以及基层安全员任成员等所组成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在上述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为什么要编制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因为,有了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各责任人的安全控制层次会更加分明和直观;减少管理制度建制中漏项的可能性(为避免编幅过大,举例内容略,授课时再发挥。

下同)。

其二,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建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及承诺书”、“上级对下级签署的安全生产责任人的任命书”,以及由上级对下级签署确认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通过层级所建立的下级对上级安全负责的责任书,体现企业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对安全目标的分解和实施,体现了安全生产的目标的保证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及承诺书建议依据:

安全生产法中的第十七、十八条款内容,如评分表中的6条要求:

1、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其余举例内容略)。

二、目标要素安全生产的目标是每个企业安全进步的期望值,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努力方向或结果。

这对于企业而言,是较为容易理解的。

然而,制定什么的目标值,总体目标与年度目标值的量化如何体现?

这可能是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在制定目标时所存在的困惑。

对于安全标准化目标值的制定,可以组织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成员进行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完成。

例如:

安全生产总体目标: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护环境、注重健康、减少污染;全员参与、遏制事故、持续改进”。

上述的目标,是企业针对自身在生产历史上,可能发生或存在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威胁,或出现过其它的事故,而制定的有进步体现的发展目标。

又如安全生产的年度目标:

“重伤、死亡事故为零;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及重大设备事故为零;实现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三级)”。

这可能是该企业在上年度,曾发生过类似火灾或设备事故,而在当年作为努力的指标。

当然,制定上述的指标值,并非都是因为上年度曾经出现有类似的事故,也可以是以上述的指标值,作为当年度保持达到的安全水平值。

反正,一个目标值的制定,并非是为目标而目标,而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

并且在制定目标值后,首先,要有保证目标值实现的计划、管理制度与措施,以及为保证制度与措施的落实的层级检查、考核和奖惩制度。

例如建立制定:

各级领导、员工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规定各领导、职能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以及上述负责人所领导的下属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管理制度。

其二,为了上述制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应组织有关对制度起草编写的人员进行培训,对编写的制度初稿进行评审,以及由上一级领导签署公布,最后将公布的各种制度汇编存档。

三、安全生产投入要素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款的第(三)点,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中“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投入的有效实施”的职责;第十八条款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因此,评分表安全生产投入的二级要素中,规定了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并且,要求企业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应当参照:

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2012年2月14日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中的条款执行。

例如机械制造业按照附件中第十一条:

 机械制造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企业应当综合上述的依据,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制度。

并且,应当在安全生产投入制度中,按照评分表二级要素的要求,明确出如下的8项为主要的投入内容: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保护用品;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和应急救援演练;6、安全标志和标识的制造设置;7、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8、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等。

在上述制度的制定后,如何去完成?

从科学有效管理的角度,应当进行:

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与改进的循环。

也就是各部门、车间,向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提供安全费用使用的年度预算计划,经过评估、整理报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批准下达费用分配实施计划。

交由财务部门进行按规定提取和按制度计划列支。

然后在实施过程由安全主任牵头进行检查,每一个项目完成后进行评定结果,形成下一个实施周期(年度)的循环。

在这里,我们以上述较为简单的例子,说明了包括企业所有已建立的制度,都应当遵循这一种方式去完成,从而证明每一个管理制度的有效程度,也为检查表中的第十三个要素中的“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打好基础。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要素前述已有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依据,是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条例、规范、标准,来规范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行为,即规范化行为。

所谓的规范化行为,就是企业以上述的依据,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其它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各项安全实施计划和各项安全检查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国民文化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条例、规范、标准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要求也不断提高。

例如,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2006年4月,广东省安监局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为依据,印发了《广东省中小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办法》和《广东省中小机械制造业安全标准达标标准》,开展了我省中小机械制造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在2010年4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制定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2011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以“安监总管四[2011]128号文制定了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赋予了全新的概念。

又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曾于2002年1月26日,以国务院令第344号公布,经多年实施后重新修订,以国务院令591号令于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因此,企业应当根据条件的变化调整工作思路,以及修改管理制度。

做到在安全标准化的达标工作中,与国家的政策的同步。

根据上述的思路,企业应当建立并通过计算机的信息平台,落实专责部门或人员,对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条例、规范、标准等,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以及更新,以最新的依据,对企业所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最近,江门安兴职业安全咨询服务公司,对近30家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咨询服务中发现,部分主管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的安全主任,企业还没有对其配备计算机的管理平台,有些甚至连邮箱还没有开通,这怎么能进行对上述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条例、规范、标准等进行获取作为依据,规范化地制定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呢?

通过向企业的主要领导进行接触了解到,其实,大部分的企业主要领导,对在企业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达标工作是较为支持的,只是未有厘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因此,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达标工作,不单是政府的重视,而且还要企业各级领导,乃至企业具体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管理人员,从法律法规意识,现代化科学知识上进行更新。

例如,在咨询服务中,有企业提到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依据什么?

我们回答,当然是依据企业的长期目标与年度目标,并将目标进行分解,加入对年度目标的保证内容。

而企业目标的制定依据,就是国家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工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而制定。

再如,有企业请求为其编制的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制度进行修改,我们发现其编制的依据中不够全面,将一些普通的一般事故也并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并且依据了企业部门提出的一些基础文件。

这样的做法和依据就不科学及严肃。

企业如果主要的风险是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群死群伤,就应当建立以防火应急救援预案为主的应急预案。

其主要的依据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17号)、《关于〈生产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粤安[2010]11号)、《江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程序》、《火灾分类》(GB4968-85)等。

只有这样,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的内容导入为编制文件或制度中内容,再结合企业的实际而编制,就更具法规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相当部分企业,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中,从网上下载了数量不少的条款作为本企业制度条款,这是可行的。

但是,在对制度的审核中,

或公布执行前,应当针对企业的实际而进行取舍,不要求多或全,应结合企业当前的安全生产实际,对能解决主要问题的内容,以此作为将来对每一项制度实施检查的检查条款。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有不完善的地方,再进行修改,不断进步。

总之,企业承包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编制应当做到:

1、结合实际,依法制定;2、有章可循,衔接配套;3、科学合理,切实可行;4、简明扼要,清晰可行。

综合上例子,对于企业法律法规要素的管理,应当归口到一个主管的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性文件,并且对适用性文件进行汇编,下发到其它的管理部门,以此作为各种制度编制的依据。

与此同时,其它部门同样根据制度,有获取本专业的有关国家文件或标准权利和责任,然后向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反馈。

在适当的时期,法律法规的归口管理部门,将不再适用的文件或部分内容删除(但要注意,删除不等于是永远的丢掉,而是将这些文件进行存档,以在将来作为历史或企业发展的沿革材料),对适用性文件补充入原汇编中,重新进行修订、下发。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要素中的二级要素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评估、修订和文件和档案管理。

规章制度的如何建立,在之前已有说明。

但在规章制度的汇编项目或目录中,应当注意有涵盖以下的基本项目内容。

如:

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在生产设备设施的要素中,将对“三同时”有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在此不再作解释)、生产设备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和生产设备设施工艺等变更管理、生产设备检维修管理、特种设备设施检测检验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包括承包商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救援)管理、事故管理等主要管理。

当然,根据企业产品结构或规模的不同,可能除上述主要的管理制度外,还要增加一些管理制度。

例如,对于危化品等有毒有害生产企业,建议增加防爆、防毒、防泄漏、防火、消除静电、安全用电、安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安全管理;对于生产饲料的企业,可能要增加“防止粉尘爆炸”安全管理;对于较大型的车辆进出频繁的企业,可能会增加“交通道路安全管理”“装卸作业安全管理”。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有高空作业、破土动工作业的,还要增加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总之,企业所要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当以控制及涵盖企业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为前提而制定。

对于操作规程的编制,可照参照安全管理制度的流程而编制。

但操作规程与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同,是在于操作规程的更具专业性和技术性。

其编制中,除依据有关的法规、标准外,应当参考设备设施的使用说明书,以及借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事故原因。

操作规程编写出初稿,应当充分听取操作者的意见,经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进行充分的讨论、审核而完成。

但在公布实施前,应当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授权的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签署,发布到相应的作业现场,注意修订成汇编而存档。

经修改的安全操作程在员工实际操作前,应当对员工进行培训,经反复试操作及考核,确认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后,才能让员工遵照最新版本的规程操作。

否则应重新进行修改。

根据二级要素的要求,对上述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当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的适用性的评估,企业根据检查、实施反馈的意见进行修订,重新按上述的程序进行公布。

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如下的内容:

1、作业前安全检查的内容、方法和安全要求;2、安全操作的步骤、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3、作业过程中巡查设备运行的内容和安全要求;4、故障的排除方法,事故应急处理措施;5作业场所、作业位置、个人防护的要求;6、作业结束的现场清理;7、特殊作业场所作业时的安全防护要求。

上述已提到过的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也就是将安全生产所有的文件、制度、操作规程,包括所有的安全生产会议记录都应当作为资料,交由专门设立的档案管理部门或专人进行存档。

档案管理部门或专门人员应当对上述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入档管理。

如: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费用提出记录、员工安全教育记录、危险源管理台账、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授权作业指令单记录、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安全生产奖惩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记录、特种设备记录、外来施工队伍安全记录、设备设施台账、(包括安装、运行、维护等记录)、有关强制性检测检验报告或记录、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资料、风险评价信息、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应急预案演练、以及其它生产技术资料等,都可以在各个主管部门所建立的企业内部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进行录入,分别建立电子版本的档案。

以便随时向决策者或部门,提供即时的安全管理信息。

五、安全教育培训要素在上述法律法规要素中,我们已讨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中,建立了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从整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管理层级安全教育。

其二,生产作业现场的员工安全教育,

管理层级的安全教育,又包括对领导的安全教育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教育内容。

例如:

企业领导层级的安全教育:

包括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企业法人代表所授权的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注册安全主任等,主要应接受由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管理资格教育、培训、考核。

以及由本企业组织的主要方面的安全教育(例如:

企业应急组织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的职责、应急组织体系的合理构成、预警行动的分级与升级响应、信息报告与处理、应急行动与现场紧急处理、应急的保障措施等的安全程序学习);部门、车间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主要应由本单位组织的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包括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安全防火、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演练、升职安全教育与培训、观看有关安全案例的录像等的安全教育等;生产作业现场的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包括了:

新员工进入企业就业上岗前的企业、车间、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和考核(三级教育的内容:

公司或厂级教育包括:

有关安全生产法令和法规;本企业生产特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基本知识;作业场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危险因素、应急预案等)安全生产正反方面的事故案例、经验和教训;车间级教育内容包括:

本车间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状况、特点;车间安全生产有关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车间危害因素分布及防范措施;车间的安全设施(工具)、急救器材、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车间以往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班组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本岗位生产特点;岗位操作法;安全装置、工具、器具、消防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保管方法;危害因素及防范、应急措施;本岗位曾发生过的事故案例,事故的预防措施;发现紧急情况应采取的急救措施和报告办法);“四新教育”(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和考核);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安全再教育、再培训和再考核;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由政府管理机构办理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安全操作技能教育,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对进入企业现场作业的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进入企业学习、参观人员的安全教育等。

但要注意的是,如何证明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效实施上述的管理呢?

其实,较有效的证明方式,就是设置有:

授课人、被授课人签名、有授课内容、授课时间与课时、授课地点等内容的检查表,以及考核试卷等资料。

由上述的思维或观点,我们对每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都可以通过设置检查表进行考核的方式去实现过程的控制。

对进入企业现场作业的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进入企业的学习的人员,我们又怎样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呢?

其实,在与之签署施工合同中,应当包括所要遵守企业安全的守约合同以及违约责任。

并且,同样通过向现场作业的外来企业,定期提供检查表的形式,对其安全生产或安全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对进入企业的学习的人员的安全管理,相对较为简单,在此不再讨论。

对于临时进入企业进行业务的人员,可通过进入企业的登记时或接待接待部门进行安全告知。

安全教育与培训最后一个二级要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在相应的基本的规范要求中,已有较详细的解释,企业应当贯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则》(AQ/T9004)的精神,在企业内开始多种生动活泼的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在编制操作规程充分听取操作者意见等的人性化管理等内容,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也同时体现出企业安全文化的沉淀与积累。

六、生产设备设施要素本要素中所强调: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当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例如:

“三同时”管理制度(在法律法规要素中,我们已在企业主要的管理制度中,提出了建立“三同时”管理制度)。

“三同时”管理制度,就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第二十四条款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在评分表的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本小项为12分,如果不得分,追加扣除24分。

也就是说,企业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如果未有进行“三同时”管理的不得分;没有建设或产权单位对“三同时”进行评估、审核认可手续就投入使用的,不得分;项目立项审批手续无或不全的,不得分;设计、评价或施工单位资质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分;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未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不得分等五种情况下不得分。

评分表中还规定了6项扣分的内容。

因此申请安全生标准化达标的企业,应当在复评时提供、出示对上述项目的有效资质证明材料。

另一方面,企业应按照规定,对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进行规范管理工作。

如果是从过去老企业改制而成的企业,建议向当地安监部门如实反映,邀请安全评价的专家到场,进行风险及现状评价后进行整改,以达到更有效的安全控制。

本要素所提及的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例如:

在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中,要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过程进行隐患控制;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当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括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新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旧设备拆除、报废管理等制度中应规定: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

例如,拆除的生产设备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企业应当根据本要素的要求,建立生产设备设施运行台账、生产设备设施台账。

并对生产设备设施运行进行每班的运行情况记录,包括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情况、保养情况和保养责任人、交接班人签名等记录。

为设备管理部门制定下一周期维修计划提供重要的依据;在生产设备设施台账的记录中,应当明细地标出:

设备型号、购入及初始使用日期、合格证存档编号、维修日期、下次计划维修日期、易损的主要零件及其规格、保养责任人等信息;企业应按本要素的要求,规定对特殊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按规定进行建立检测、检定档案。

本要素企业的达标标准在评分表中表达得较为细致和直接,企业应当逐项进行对照。

其中不涉及企业所包括的设备的,将来在企业的自评及复评中可作为空项处理(即既不扣分又不加分)。

七、作业安全要素作业安全要素主要从五个主要方面对企业的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控制。

如: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现场控制、作业行为管理、警示标志管理、相关方管理、变更管理制度管理等。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现场控制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对现场动火、受限空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