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总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854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公园总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森林公园总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森林公园总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森林公园总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森林公园总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公园总规.docx

《森林公园总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公园总规.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公园总规.docx

森林公园总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现状

1.1位置

1.2自然条件

1.3公园历史沿革

1.4公园现状分析

第二章总体规划的依据及原则

2.1规划依据

2.2指导思想及原则

2.3规划目标及期限

第三章总体布局

3.1公园定性

3.2森林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

3.3规划范围及规模

3.4功能分区与结构布局

第四章环境容量及游客规模

4.1环境容量

4.2游客规模

第五章景点与游览路线规划

5.1景区景点规划

5.2游览路线规划

第六章植物景观规划

6.1规划原则

6.2植物景观规划

第七章动物景观规划

第八章保护规划

8.1保护培育规划

8.2森林防火规划

8.3森林病虫害防治

8.4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8.5环境保护及环卫规划

第九章服务设施规划

第一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10.1道路交通规划

10.2电信电力规划说明

10.3给排水规划

10.4建筑规划

第一十一章分期发展规划

第一十二章参考资料

第一十三章图则

13.1规划总图

13.2公园区位图

13.3现状分析图

13.4空间及视线分析图

13.5景区景点规划图

13.6道路交通规划图

13.7植物规划图

13.8服务设施规划图

13.9分期实施图

13.10局部平面图

13.10-1门区、松风谷景区

13.10-2茶园及樟林广场

13.11局部景观效果图

13.11.1大门效果图:

公园主入口设计方案一

        公园主入口设计方案二

13.11.2局部景观效果图

(一)

   松风谷-云盘坡—儿童游戏场

13.11.3局部景观效果图

(二)

莺鸣谷景观效果

13.11.4局部景观效果图(三)

枫滩湖景区景观效果

13.11.5局部景观效果图(四)

茶园—兰花观赏温室—小丫口山林景区

13.11.6局部景观效果图(五)

杜鹃园—鸣凤台

13.11.7局部景观效果图(六)

公园中小品设施景观意向图

 

前言

森林公园位于贵阳市东南,山高林深,景色优美,为我国第一个城市森林公园。

受贵阳市园林局委托,贵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于2001年5月承担了贵阳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任务。

本规划以国家有关法规为依据,按照公园总体规划要求及深度进行编制。

2001年12月,规划组在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后,完成了公园的总体规划图纸绘制与相关文件编制,提交专家评审会评审。

第一章现状

1.1位置

森林公园位于贵阳市中心区东南隅,规划面积563公顷,距市中心约5公里。

公园北临湘黔公路和机场路,南连省林科院林场,西接油榨街,东邻龙洞堡,与省林科院林场联为一体,共同组成图云自然风景保护区。

森林公园与黔灵公园、南郊公园分别处在贵阳市的东南、西北、西南三角,成为环城林带上的三颗明珠,与市中心的河滨公园共同构成贵阳市市级公园系统。

1.2自然条件

一、地貌地质、土壤水体

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内山峦起伏,地形富于变化。

山体有纱帽山、灯盏挂壁山、凤山、鸡冠岩、云盘坡、火焰山、青山坡等,其中鸡冠岩海拔1342米,为公园最高点,公园最低点海拔1098米。

公园地质构造大致分为西宽东窄、南北走向的两带。

西带为石灰岩,最西侧纯度甚高,并有一南北走向的正断层;北部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峰纱帽山、灯盏挂壁山和凤山;东带为碎屑岩夹石灰岩。

园内土壤除西面部分山顶为裸岩,土层瘠薄外,中部和东部区域分布着丰厚的腐殖土;西部土壤主要为石灰土,呈碱性;东部主要为黄壤,呈酸性。

园内西部石灰岩地质带含裂隙水,为中含水层;东带含裂隙水,为弱含水层。

公园地下水位较深,呈南北走向,北面有部分淌泉、溢泉和溶泉,并有深井取水。

二、气候

森林公园所处地带属高原亚热带温湿气候: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温15.3°C,最高气温33-34°C,最低气温--4—--5°C,无霜期270天。

·降水充沛,年内分布均匀。

雨日多,多为小雨和夜雨,年均降水量1196.9毫米,年雨日约180天。

·年均日照总数为1354.2小时,日照率仅为27%,但光、热、水同季,利于植物生长。

三、生物资源

1、植被

园内林木茂密,主要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绝大部分为七、八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以马尾松、华山松、杉木等常绿针叶林为主;沿谷土层肥厚,生长着茂密的阔叶林,以杨梅、油茶及毛栗、槲枥等壳斗科植物为主;西部石灰岩山分布有椤木石楠、化香、南天竹等植物。

园中共有60个科的维管束植物近250种,胸径50—100cm的古树80株,观赏植物180多种。

2、动物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为鸟类,大部分为树栖鸟,主要分布于山谷之中。

公园内还有野生猕猴、松鼠、黄鼠狼等时常出没。

1.3公园历史沿革

公园北门入口处,即图云关,始建于宋宁宗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初曰“图宁”,最早叫油榨关,清道光年间改称“图云”。

地势险要,史称黔南第一关,自古为贵阳东出湘桂的门户,至今尚存有古驿道。

明清时贵阳重要的官吏上任、卸职或受封,大都在此举行仪式或立坊。

自古为贵阳市胜景之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北端的观音洞,明朝已有记载,为宗教胜地。

民国初年,开始有公司在此经营种植。

随后在此设立中山公园,为贵阳市最早的公园。

1929年中山公园迁入市内,此地留下了一些摩崖石刻及其它遗迹。

1938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由长沙迁至贵阳,以图云关为中心基地。

当时,由波兰、奥地利、美国、捷克等9个国家组成的一支国际援华医疗队,自愿来到了贵阳市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他们曾组织人员到抗日的各个战场,救护抗日受伤战士,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的甚至为我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3年日军在广西使用细菌弹,英国女医生高田宜(中国名)以自己的身体作试验,不幸逝世,遗体安葬于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附近森林中。

贵阳解放后,在市人民政府及广大海外侨胞、爱国人士的大力倡导下和协助下,在森林公园杉木环抱的云盘坡附近,建造了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和英国女医生高田宜之墓碑。

解放后,通过不断的植树造林活动,逐步形成森林景观。

1960年周总理来筑在此停留,提议在此建立国内第一个城市森林公园,同年,由当时贵阳市市长赵克强颁发政府通告,正式设立森林公园,划定公园范围,颁布管理规定。

八十年代后,公园陆续建成樱花园、万应山庄、鹿园等景点,并于1994年修复了中山堂,迎来了一轮建设高峰。

1.4公园现状分析

一、风景资源类型与特征

依据相关资料和规划组的实地调查,对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挖掘。

共选出景点54个,依据景观特征这些景源包含有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两大类。

自然景源主要为生景类(动植物景)、水景类(水文景)、地景类(地理地貌景)3分类。

生景类中有森林、古树名木、植物生态群落、动物、物候季相变化5种类;水景类中有溪流、泉井、湖泊、潭池4种类;地景类中有山景、奇峰、石林石景3种类。

人文景源主要为文物古迹、遗址为主的胜迹类景源。

它含有遗址遗迹、摩崖石刻、纪念地3种类。

总计为自然景源、人文景源2大类4分类15种类。

(一)自然景源

·生景类:

具有游览观赏价值的森林、植物生态群落、动物栖息地。

此类景观在森林公园内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公园的主要特色。

园区内植物丰茂,一些留鸟、候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水景类:

枫滩湖及山间分布的取水井、季节溪、泉眼构成了公园的水景。

·地景类:

公园内峰峦连绵起伏,形成了以山岳景源为主体的景观特征。

(二)人文景源

·胜迹类:

图云关、古栈道、观音洞、中山公园、援华医疗纪念碑、抗日战壕等。

二、公园现状评价

(一)资源综合评价

1、评价依据:

⑴《公园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颁发)

⑵《公园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建设部颁发)

⑶《风景名胜规划规范》(GB50298-1999)

⑷《公园调查评价提纲》。

2、评价对象

景点是公园风景资源结构层次中的基本单元,本规划以此作为评价、分级单位。

森林公园含2大类4分类15种类不同特征的景物景观54个。

其中自然景观45个,占总数的83%;人文景观9个,占总数的17%。

3、评价方法

采用分类对比定性评价,参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同类景点进行比较,确定景点的等级。

该法具有整体思维性强,有利于宏观控制的特点。

景源评价分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的评定标准是:

一级景点是自然景观珍稀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

二级景点具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著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三级景点是自然景观具有市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吸引力;

四级景点应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公园或当地吸引力;

 

景点分级表

景区

景点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松风谷景区

锦绣谷

寻幽小径

松影井

幽谷飞虹

听涛亭

栖树坪

松风茶室

图云景区

图云古关

中山公园

盆景园

樱花园

抗日援华医疗队纪念碑

兰园

云杉坪

抗日战壕遗址

乌龟石

儿童游戏场

凤山景区

古栈道

纪念林

碧梧栖凤

鸣凤台

灯盏挂壁

杜鹃园

纱帽山景区

观音洞

摩天村景区

万应山庄

真菌园

花径

樟林广场

鸡冠岩景区

茶园

图云茶庄

岩生植物园

万壑松风

枫滩湖景区

枫滩湖

后冲景区

红叶谷

醉枫泉

碎红溪

笋子冲景区

天梯

铁索飞渡

自然体验广场

栈道

聚峰坪

竹烟潭

莺鸣谷景区

百鸟园

表演场

科普馆

鸣鹂轩

观鸟廊

鸟鸣涧

鹿园

绿杨小径

小丫口

山林景区

且坐坪

闻语亭

九子十状元墓

云岗卧松

4、评价结果

计上述评价结果:

一级景点:

二级景点:

1个,即图云古关。

三级景点:

20个,即幽谷飞虹、中山公园、抗日援华医疗队纪念碑、兰园、古栈道、纪念林、鸣凤台、杜鹃园、观音洞、真菌园、茶园、岩生植物园、万壑松风、自然体验广场、百鸟园、表演场、科普馆、绿杨小径、闻语亭、云岗卧松。

四级景点:

33个,即锦绣谷、寻幽小径、松影井、听涛亭、栖树坪、松风茶室、盆景园、樱花园、云杉坪、抗日战壕遗址、乌龟石、儿童游戏场、碧梧栖凤、灯盏挂壁、万应山庄、花径、樟林广场、图云茶庄、枫滩湖、红叶谷、醉枫泉、碎红溪、天梯、铁索飞渡、栈道、聚峰坪、竹烟潭、观鸟廊、鸣鹂轩、鸟鸣涧、鹿园、且坐坪、九子十状元墓。

(二)环境质量评价

森林公园占地约563公顷,森林覆盖面积达到85%以上,环境质量好,空气基本无污染,动植物物种丰富,生态良性循环。

(三)景观利用的综合评价

1、有利方面:

具有健全的生态环境与资源。

公园内山体绵延,山林覆盖率高,森林长势丰茂;园内各色鸟类及猕猴、松鼠等小动物形成了公园的生态特色。

良好的气候条件。

公园地处黔中,雨量充沛,冬暖夏凉,在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大部分地区缺水、气候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具有避暑旅游的优势,适合全年旅游。

良好的气候条件还有利于培育多种森林群落,丰富园区内植物景观。

西部喀斯特地貌呈现的断层峭壁、石芽群、石峰及溶洞,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具有一定的人文景观。

如图云关、古栈道、观音洞、抗战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等。

2、存在问题

林相单调。

公园内森林大部分为人工营造林,以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油茶为主,缺少季相变化。

缺少组景的水体。

园内现有军事用地、学校及一些零星民宅,其建筑杂乱、陈旧,严重影响公园景观效果。

园内设施陈旧简陋,且分布不均,多集中于图云关、云盘坡一带,致使这一带建筑密集拥挤,其它区域却因缺少服务设施使游人无法深入。

交通不便。

公园目前无公交车到达,唯一的车行道路窄、坡陡、弯急,入口部位穿过厂区,尤为狭窄,交通阻塞屡屡发生,且附近建筑零乱拥塞,景观极差。

第二章总体规划的依据及原则

2.1规划依据

1、《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2、《贵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草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TJ48-92)

4、《公园规划规范》(GB50298-19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23-95)

6、国家、贵州省、贵阳市有关法律法规条例

7、规划委托书及森林公园提供的1:

2000地形图

2.2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1、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憩、娱乐场所。

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3、强调生态观念,充分体现公园的森林特色,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环境是决定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故应在此基础上充实景点,提高整体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形成环境效益。

(二)原则

1、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贯彻“严格保护、调整恢复,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合理管理,永续利用”和方针。

2、充分利用和挖掘资源的多样性,拓展游赏内容、丰富游览方式,开辟新的游览路线和景区。

3、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注重实效。

2.3规划目标与期限

(一)规划目标

森林公园作为一个城市森林公园,应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欣赏自然的场所。

因此规划目标确定为:

力争在2010年,将森林公园建成自然生态健全、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大型城市公园。

(二)规划期限

·近期:

2002——2005

·中期:

2005——2008年

·远期:

2008——2010年

规划期限为:

2002年—2010年

第三章总体布局

3.1公园定性

森林公园为贵阳市大型城市公园,同时兼具城市自然公园的性质,是以森林为主要游览对象,开展各种以森林为主题、或以森林为背景依托的活动场所,具有鲜明的自然山林风景特色的城市森林公园。

主要活动内容有观鸟赏花、体验自然、运动娱乐、风景观光、胜迹游览、科普教育。

主要服务对象为贵阳市居民,兼顾外来游客。

3.2森林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

一、森林公园是贵阳市十分重要的生态实体。

贵阳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城区缺少大型绿地,生态环境恶劣,污染严重。

城区园林绿化主要以周边六大自然风景保护区为骨干,构成环城绿带。

而以森林公园为主的图云自然风景保护区便是这六大自然风景保护区之一,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起作重要作用:

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减弱温室效应、保护水源地、避免水土流失、成为城市各个片区的隔离带及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及避难所。

二、公园是贵阳市居民重要的健身活动空间。

由于贵阳市内缺少集中的活动场所,市内河滨公园与黔灵公园已不能满足市民的要求,游人已近饱和,森林公园势必成为贵阳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3.3规划范围及规模

一、划界依据

确定公园规划边界的依据,主要有:

1、《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2、参照《贵阳市人民委员会通告(60)市办赵字第042号》所指定的公园范围。

这是森林公园行政区划最原始的依据。

确定公园规划范围还应依据以下原则:

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

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范围

公园规划边界如下:

北缘:

以黔桂公路及机场路为界;

东缘:

以冶金仓库西侧外围墙接市委党校西侧外围为界;

南缘:

东段以林缘线为界;西段以廖家冲为界;

西缘:

以舒家寨公路向东,紧贴现有工厂、单位、居民点及农田东侧外围为界。

保护区范围:

公园范围之外,设定外围保护区,以视线所及山脊线为界:

园区东部临市区,以1公里范围宽度为准,沿现状街道界定;南部与省林科院林场相接;北部与东山自然风景保护区相连;东南以黔桂公路为界;东北将鱼梁河划入保护区,以鱼梁河东侧道路为界。

保护区范围内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禁止开山采矿、建筑高层楼宇,以亮出山体,将山林秀色溶入城市景观,加强绿化以利于公园内植被生长为原则。

3.4功能分区与结构布局

公园风景游览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以保护生态为基础,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依据景源类型、景点分布、地域特征和规划主题,将整个公园进行功能分区,共划分6个功能区、11个景区。

这些功能区与景区连同周边的外围保护区,形成组团布局结构。

一、植物景观区

以植物景观为主要特色,其间设置各类特色植物种植区,为森林公园的主要特色景区。

有凤山景区、鸡冠岩景区、摩天村景区、后冲景区、枫滩湖景区、图云关景区的兰园和樱花园。

二、动物景观区

以动物景观为主要特色,规划有松风谷景区与莺鸣谷景区。

三、人文景观区

以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规划有图云关景区与纱帽山景区。

四、探险区

主要在此区开展探险活动,设置于笋子冲景区。

五、生态保护区

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公园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禁止游人进入,不设置游览内容。

规划区域有:

公园西部青山坡、上岩脚、火焰山、枫塘坡及公园南部与林科院林场相接的区域。

六、生态恢复区

以恢复、抚育植被为主要目的,在这些区域以育林为主,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项目与设施,严禁对其不利的活动。

规划包括灯盏挂壁山、青山坡靠富源路一侧山体,纱帽山靠黔桂公路一侧山体。

第四章环境容量及游客规模

4.1环境容量

一、计算方法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有关标准,采用面积法,

C=A/Am

其中:

C为公园日环境容量(人)

A为公园可游览面积(m²)

Am为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²/人)

除几个生态保护区外,森林公园可游览面积为4044145平方米(404.4公顷),Am按规范中“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M2”,又“水面和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面积应适当增加”的规定,取值150M2,通过计算,公园日环境容量为26961人。

4.2游客规模

目前,由于交通不便,公园特色不明显和服务设施不足等原因,公园游人稀少,且多集中于图云关、云盘坡、万应山庄一带,没有进入公园深处,公园现在年平均游人量为11—12万人,平均日游人量为320—350人。

为改变这一问题,规划增加了新的景区、景点及活动内容,新建游览步道,吸引、分流游人,预测2010年为51万人次。

第五章景点与游览路线规划

5.1景区景点规划

全园共分11个景区:

松风谷景区、图云关景区、莺鸣谷景区、摩天村景区、鸡冠岩景区、枫滩湖景区、凤山景区、纱帽山景区、小丫口山林景区、笋子冲景区、后冲景区。

一、松公园

1、主入口门区

由于现状主入口——图云关入口道路狭窄,弯急坡陡,已经不适

应公园的发展,原有的大门已不适应公园的发展.随着机场高速路的开通,在机场路与公园相接的山谷地带,不仅交通便利,地势也较为开阔平坦,道路可直接与公园中心地段相连;而且处于园中未开发的地段,游人较少,破坏性很小,四周景色怡人,植被良好,是辟建公园新入口大门最合适的地点。

规划门区分两部分:

•门前过渡区:

由于与机场高速路直截相交,故大门退后设置,前区设计一过渡绿化地带,为门前过渡区。

它包括了入口花坛及标志石、花溪、停车场、公交车站等。

首先,在高速路直截交接处采用一半弧形车行道,将门前过渡区分隔为半弧形花坛与花街两部分。

半弧形花坛作为从高速路进入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以一标志石为中心,内种低矮丛生植物及色块植物,形成亮丽点景,以吸引游人注意,并将其视线引至花街及绿荫丛中半隐半现的大门广场区。

标志石靠高速路正面刻“贵阳市森林公园”字样,正对大门一面,沿山谷轴线设置高科技雾喷泉,作为后面花溪的收尾,使之成为高速公路上的一处景观。

同时,结合现状地形,在机场高速公路出口处设置公交车站,在与其对称的山谷另一侧设置停车场。

为避免停车场干扰,在两处停车场之间的谷区中,采用流畅的自然曲线设计一条大道,大道中设一绿地,种植杜鹃、栀子、鸢尾等花灌木及宿根花卉,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花溪。

花溪中安插多个造型各异的小喷泉及小桥,为这条长达百余米的花街增添趣味性,游人由此而入,有移步换景之感。

•入口广场区:

包括入口内外广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公园管理处、松泉等。

花溪溯溪而上为一圆形广场,即入口外广场,广场中设一花坛,花溪由此流出,坛中设置点石数块,一股清泉从中涌出,与沿途花溪中的喷泉遥相呼应;广场边种植几棵参天大树并设置护栏让人觉得大门的所在。

为突出森林公园的野趣,我们采用真假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公园的大树大门,不仅使大门与公园其他景观融为一体,而且通过这外在的具象,表现出公园内在的森林文化气息。

公园门区建筑采用布依族民居风格,墙体及屋顶均以不规则石片砌成,以突出公园野趣。

2、大门后景区:

从规划主入口——杨家冲入口开始,至兰园止,为一幽深狭长的山谷,现在尚未进行开发利用。

谷中松林遮天,山风吹过,松涛阵阵,鸟鸣声声,更觉山谷之幽,故取名松风谷。

规划以观赏野生鸟类及谷中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为特色。

•松影井:

利用谷中原有森林公园的取水深井及泵房,井上建一小亭,为游人进入公园提供一个休息点。

•锦绣谷:

谷口原为耕地,辟为草坪,形成开放空间,与公园大门一收一放,草坪边缘种植色彩植物及各种花灌木,形成层次丰富,花团锦簇的景观,故名锦绣谷。

•寻幽小径:

为进入公园的小径,景色幽深。

•幽谷飞虹:

山谷深处,谷底植物生长茂密,为各种鸟类及小动物栖息地,为不破坏其生态环境,道路建于山谷两侧,谷中飞架一桥,连接两侧道路,名幽谷飞虹。

•听涛亭:

山麓建一质朴小亭,可听阵阵松涛。

•且坐坪:

为谷中林下广场,位于一个三岔路口,广场中设置各种休息服务设施,游人至此,可小坐休憩。

•松风茶室:

位于山谷尽头,为游人提供餐饮服务。

二、图云关景区

位于公园中心地带,有图云关、中山公园等人文景观,是公园开发最早的区域。

存在以下问题:

·图云关附近民房拥挤杂乱,建筑围住山体,影响景观,失去昔日雄关风貌,公园目前的主入口大门建于此;

·蒙古包无法体现公园特色;

·烧烤场设施简陋,影响公园景观;

·纪念碑被道路分割为两块,整体性不强。

规划中此区以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将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图云古关:

拆迁农民民房,将公园大门前移,亮出关口,清理现有摩崖石刻、断碑残碣,重现昔日“黔南第一关”的风貌。

2、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始建于1929年,后迁入市区。

1993年,公园重建中山堂,恢复中山园,以缅怀孙中山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