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163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docx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周测7资本主义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2.(2017·沈阳月考)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克里奥尔语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

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

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D.工业革命的促进

3.(2017·长郡月考)“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材料中“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  )

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

B.引起早期殖民扩张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4.尽管新大陆是哥伦布发现的,但新大陆没有命名为“哥伦布州”,而是采用了一个二流航海者的名字,取名为“亚美利加州”。

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

A.哥伦布仅是发现美洲而没有真正到达美洲

B.“亚美利加州”可用来说明哥伦布的贡献

C.当时人们未充分认识到哥伦布航海的价值

D.世人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真实性有疑问

5.(2017·唐山预测)158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将苏格兰前女王、天主教徒玛丽亚处以死刑,给予欧洲天主教势力一个沉重打击,西班牙则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同英国进行一次清算。

这次“清算”的结果是(  )

①天主教的势力得到加强 ②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 ③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地位 ④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A.①②③    B.③④C.②③    D.①②④

6.(2017·四川成都三诊)右图是1787年伦敦废奴协会设计的黑人像,后被加上了一句告白:

“难道我不是一个人、一个兄弟吗?

”这句告白表达了(  )

①对欧洲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谴责 ②对少数非洲人出卖同胞的控诉 ③对新航路开辟积极影响的否定 ④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的批判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

7.(2017·广州一模)克罗斯比在《生态帝国主义》一书中提出,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欧洲人的移居地成为“新欧洲”,新欧洲“在地理上是分散的,但它们位于相似的纬度。

它们几乎全部或至少2/3处于南北温带地区,也就是说,它们有大致相似的气候”。

新欧洲的地理位置选择说明(  )

A.新航路促进了欧洲的殖民扩张B.殖民者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

C.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联系紧密D.这些地区的各种资源最为丰富

8.(2017·重庆巴蜀中学一模)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

“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

”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两颗门牙”指的是牙买加和雅加达

B.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繁荣发达

C.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9.(2017·东北三校二模32)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

这表明(  )

A.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B.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D.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10.英国政府在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

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

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11.(2017·孝感调研)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最终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购买地产和贵族头衔。

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影响是(  )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12.(2017·杭州二中月考)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

这一历史分期法的着眼点在于(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程

B.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D.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程

13.(2017·长沙一模)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

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民主政治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

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激烈反抗

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

14.(2017·太原期末)18世纪初,为避免行会条规及相对较少的劳动力供给妨碍生产,里昂城的棉纺织商人德拉采取了将原料送至附近农村纺织加工的策略。

至1782年,里昂地区成为法国最大的外放制盛行区域。

这表明(  )

A.工业发展具有多种经营形式B.工业发展推动法国农业转型

C.法国得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D.外放制基于农村劳动力过剩

15.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16.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民破败的茅屋草舍。

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

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

材料主要说明(  )

A.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B.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D.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1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该体系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18.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

它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

1898年时,它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

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19.下图显示了英国1801年、1851年、1901年产业结构的变化。

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连年歉收B.海外殖民掠夺

C.奢侈享乐风尚D.工业革命影响

20.(2017·无锡模拟)“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2分)

21.(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00年前,尼罗河谷的居民开始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历史。

从尼罗河流域,文明转移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

接着,是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兴起。

地中海这个内陆海变成了全世界的贸易中心,它沿岸的城市成为艺术、科学、哲学及其他知识的家园。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一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

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批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

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巨大,因为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

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他们进口各类必需品,如谷物、鱼、布匹和金属制品。

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早在漫长的16世纪,“世界市场”就已经形成了,正是这个世界市场,构成了19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础。

或者说,以生产和交换市场扩大为动力的“世界经济”,是随后产生的那个西方以“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所驱动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前提。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地中海成为全世界贸易和文化中心的原因,16世纪后世界文明中心又有何变化?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三角贸易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美洲、非洲、亚洲、西欧在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中的分工。

(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的发展途径。

当代发展中国家能否重走这一途径?

为什么?

(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航海条例》和《谷物法》的先后实行,造成欧洲各国频繁的关税战,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

1846年《谷物法》的最后废除,使英国彻底实现了自由贸易。

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政权。

至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资产阶级成了英国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

材料二 英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奉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制造品生产中心,大量廉价的工业品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然而,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开始反省实行了100多年的自由贸易政策,并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开始转向贸易保护。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雍婷婷《浅论英国历史上两次重大贸易政策变革》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历史上贸易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及其原因。

(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英国贸易政策调整的认识。

(6分)

 

23.(2017·成都三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高三学生绘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思维导图。

——据鲁东海、李真直《做两个逻辑统一的历史教学》整理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图中所示内容提出两项修改意见(包括增加、删除、替换、完善等),并说明理由。

(12分。

要求: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严密)

 

周测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A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材料中“向外猛冲”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从“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些关键信息,都是新航路开辟具备的条件,故选A项。

2.C 材料中没有体现人口迁移的信息,A项错误;故材料中没有显示奴隶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克里奥尔语是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说明是西方殖民扩张促进语言的交流和形成,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是殖民扩张以后的事件,故D项错误。

3.A 材料中“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说明交往不断扩大促使欧洲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故A项正确。

B项是在材料中现象之前;C项是殖民扩张影响;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4.C 本题考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功绩是不容置疑的,只是最终没有用他的名字命名新大陆,具有一定的悲剧成分。

这也说明其发现新大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可能和当时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哥伦布航海的巨大价值有关,C项的解释相对合理。

5.C 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

这次“清算”是指西班牙在1588年发动的对英国的战争,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地位,②③正确。

这场战争给天主教的势力以沉重的打击,故排除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其打败法国之后,故排除④;因此正确选项为C项。

6.A 材料信息反映了黑人对欧洲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谴责,也表达了对少数非洲人出卖同胞的控诉,同时也是对西方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的批判,故①②④正确;这句表白并非对新航路开辟积极影响的否定,故③不正确;选A项。

7.B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

由材料可知,殖民者主要活动地域是纬度相似的温带地区,气候相似,这是出于生存的考虑,所以答案为B项。

8.D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1500年前后西方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导下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随后而来的殖民扩张使得世界市场开始萌芽,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加快,故选D项。

“两颗门牙”是里斯本和马德里,排除A项;当时欧洲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C项。

9.C 从材料信息看,19世纪末,欧洲人无论在印度、中东、非洲,还是在拉丁美洲,其称谓都比当地人高贵,这表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故选C项。

A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欧洲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D项。

10.B 本题考查英国的经济政策。

题干中材料“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封存仓库”体现出英国实施防止外来优质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减轻国内纺织商品的竞争压力,故选B项。

A项与材料不符;C项说法错误;D项时间不符。

11.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但是,这些财富并没有被用于扩大再生产,更多的是用于消费,阻碍了国内工业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

12.C 西方史学家提出的“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基本上是以欧洲为中心代替整个人类历史,答案为C项。

A项强调的资本主义,与题干“上古”没有关系。

题干没有强调“海外贸易”等信息,排除B项。

题干没有体现“分散发展”等信息,排除D项。

13.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机器的大规模应用对劳动者(工人)提出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要求,为了应对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

由此可知,B项正确。

14.A 材料信息“避免行会条规”“将原料送至附近农村纺织加工”表明当时的工业发展具有不同的经营形式,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国农业转型,故B项错误;法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相对较少的劳动力供给妨碍生产”说明当时法国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D项错误。

15.C 注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820年”。

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发生在15、16世纪,B项发生在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D项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A、B、D三项。

16.A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从材料“一方面”“另一方面”的表述,可判断“两个民族”指“两个阶级”。

材料中的“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说明工业革命造成了贫富分化现象严重,可能会出现人民起义的革命事件,故选A项。

B项为表象,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C、D两项与题干无关。

17.A 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故选A项。

B、D两项是重要因素;C项是结果。

18.C 由材料可知,以石油领域为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与资本集中,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这有利于国际资本流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故选C项。

19.D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图片可以看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工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增加,而农业比重下降,这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答案为D项。

20.C 世界性市场的孕育应该是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开始的,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21.

(1)原因:

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兴起;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和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占据了先机;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

变化:

随着大西洋的新航路不断开辟,以及文艺复兴的不断扩展,世界文明中心逐渐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6分)

(2)背景:

新航路开辟;西欧的殖民扩张;海外贸易的发展和需求;美洲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分工:

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西欧主导全球性贸易。

(6分)

(3)途径:

西方国家通过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并依靠世界市场发展起来。

判断:

不能。

因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在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基础之上,发展中国家是受害者,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西方发达国家是世界市场的主导,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发展中国家力量弱小,不可能通过暴力手段来实现经济发展。

(8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

(1)问,需要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包括新的文明兴起、新航路开辟以及海外殖民扩张等方面。

(2)问,“背景”需要结合新航路开辟、海外贸易的扩展、美洲当地的需要去思考;“分工”需要结合“三角贸易”的特点和内容去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需要结合近代列强侵略的教训和启示以及当今世界发展主流去思考。

22.

(1)第一次调整:

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

(1分)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英国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造成欧洲关税战,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受亚当·斯密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答出三点即可,6分)

第二次调整:

20世纪30年代,放弃自由贸易原则,转向贸易保护。

(1分)原因:

经济危机的冲击;美、德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赶超英国,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4分)

(2)认识:

根据历史发展的需要对政策进行调整;认清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的实质和规律,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不同的政治集团必然会采取有利于本阶级的保护政策;必须遵循国际社会经济往来的规则,学会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答出三点且言之有理即可,6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第一次转变的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去思考。

经济方面,据材料可知,英国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造成欧洲关税战,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政治方面,据材料可知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思想方面,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受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第二次转变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的冲击及美、德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实力赶超英国,英国逐渐丧失世界霸主地位等角度去回答。

(2)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去思考,国家经济政策的出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另外据第

(1)问的结论可判断出,国际经济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调整是出于历史发展的需要。

23.修改1:

将②中的“电”更改为“发电机”。

说明: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并非创造的成果,该学生把“电”归入“发明创造”是不科学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注重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发电机的发明使得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城市公共事业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由蒸汽时代步入电气时代。

所以应将“电”改为“发电机”。

修改2:

③“产业结构”中存在不完整和分类逻辑混乱的问题,应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重新进行分类。

说明:

首先,产业结构应该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以应该增加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其次,“电力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钢铁工业”与“重工业”是从属关系,并非并列关系,应将前者合并到后者中,并归属第二产业。

再次,“电信服务业”与“第三产业”也是从属关系,并非并列关系,应将前者合并到后者中。

(每项修改意见,观点2分,理由4分,共6分,两项共12分)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解答本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给出的思维导图,找出其中不够严谨或者出现差错的内容,如“发明创造”一目中“电”与汽车、飞机等发明成果不属于同一类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主要是使用新能源“电能”“石油”等,因此可以将其修改为“发电机”;又如“产业结构”一目存在不完整和分类逻辑混乱的问题,可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三大产业比例关系的影响入手进行说明,也可以直接将“产业结构”中的内容重新进行归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