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447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教学文档

专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关检测练习题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选择题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B.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 可以采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D.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白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 将白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 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4.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所示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

I.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至白磷与空气接触,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II.强光照射引燃白磷;

III.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

Ⅳ.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步骤I中,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

②步骤II中,白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和b;

③步骤III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偏高;

④步骤IV中,求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

×100%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五分之一,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C.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因为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6.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下列关于此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 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

C. 图2中BC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               

D. 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广口瓶

7.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红磷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也越多

B.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C.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D. 若实验过程中,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8.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法国化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道尔顿                             C. 阿伏伽德罗                             D. 门捷列夫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内加热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电解水

A. A                                          

B. B                                           

C. C                                           

D. D

10.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 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B. 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未能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C. 实验前没有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11.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常略小于另一极气体体积的2倍

C. 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在广口瓶中加入NaOH溶液

D. 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需要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用燃烧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用灼热的铜丝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C. 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用无色酚酞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D.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紫色石蕊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铁锈锈蚀条件

C. 

探究燃烧条件                 D. 

探究分子运动

14.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使用的红磷可能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5.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B. 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D. 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其中一种原因).

(2)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17.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内放入足量白磷.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引燃白磷),进行试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

观察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 ,活塞________移动.

(2)试验结束,冷却至室温,活塞停在 ________ 处,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若该实验中,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两点)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

(5)由该实验可得出氮气的相关性质是________.

1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作用是________ 。

⑵图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1/5,可能原因是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⑶图C操作中玻璃棒起________ 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19.下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A:

向两根燃着的蜡烛中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a________,b________;

②实验B:

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的原因可能是(只要写一条)________;

③实验C: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④实验D:

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⑤实验E:

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0.水在实验室中应用也很广泛,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六个实验分别用到水,请回答:

①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③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结论;

④实验D水的作用是________;

⑤实验E中,所用电源是________;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 mL

⑥实验F中,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

21.如图:

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装置,请回答:

①红磷加入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④若最后测得的结果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

22. 为了测定空气的组成,按下图进行实验:

请通过实验现象和题中信息,按要求填空:

(1)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________ ;

(2)这个实验可以推出氮气________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3)实验中,若红磷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 ,若钟罩的密封性不好,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已知:

镁+氧气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氮化镁(固体)。

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

________

23.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

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____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_____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________ (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

研究常见物质性质

探索:

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验证:

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 .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

________

证明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

探究3:

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为了证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2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________,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烧杯内的水倒吸.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________,放出大量的________,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大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__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________.该实验还可证明瓶内剩余的气体________(“有”或“没有”)助燃性,________(“溶”或“不溶”)于水.若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体积的

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只答一点).若该实验把红磷改为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________.

2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研究讨论后,采用燃烧方法除去氧气后,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

但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要能确保消耗其中的氧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就显得很重要。

他们应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编号)________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2)药品的取用量也有相应要求。

你认为取用量应达到什么要求?

________ 。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3)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 。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________ 。

(5)集气瓶中所选择物质燃烧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 。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不溶于水,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而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C)。

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迅速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6)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7)小组A同学用镊子从容器中取出白磷后,准备在滤纸上切割时,B同学立刻阻止了他,指出他的操作不正确,请分析原因________ 。

三、解答题

26.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其空气体积的

,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四、实验探究题

27.改进后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组装好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引燃红磷。

(1)燃烧匙中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集体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写出用该药品进行实验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1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

(3)【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

(注:

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

(4)【实验拓展】

如图2为小芳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和足量的木炭后迅速插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燃烧结束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9.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倩设计了如上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只写一点)。

(3)集气瓶液面以上分五等份从下到上依次标1,2,3,4。

从理论上分析,集气瓶内液面最终将上升到________处(填“1”、“2”、“3”或“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只写一条)。

(4)已知Mg+O2

MgO,Mg+N2

Mg3N2,

据此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________?

由此你对氮气的化学性质有何新的认识________.

五、综合题

3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在40℃能燃烧。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

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1)【现象分析】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