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542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docx

徐工集团及上半年运营情况分析改四

徐工集团2008年1-4月份运营情况

及主要企业运行分析

经济运行部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变化进一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已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造成了深刻影响。

从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指标看,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平稳良好。

一季度GDP增长10.6%,回落1.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6%,比上年加快5.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3月份环比下降0.7%。

但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是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近来年,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

据工程机械协会预测,今年行业收入将达到2700亿元,比去年2223亿增长20%以上,产品出口140亿美元,增长60%。

从一季度主要产品看,均呈现较高增幅。

其中:

起重机增长32.8%,履带吊增长92.9%,泵车增长52.8%,装载机增长48.4%,压路机增长23.4%,摊铺机增长48.9%,小型装载机增长39.2%,平地机增长80.5%,随车起重机增长103%,钻机增长96.6%。

今年公司各单位紧紧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围绕全年发展目标,全面发力,全面创新,全面超越,主要经营指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为上半年过半和冲刺全年400亿经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主要指标1-4月份及上半年公司总体运行分析

(一)营业收入和产品销售收入目标完成

营业收入:

4月份预计42.99亿元,同月比增长64.1%,1-4月份预计143.8亿元,同比增长61.9%,年度计划进度率为36%。

上半年预计214.6亿元,同比增长56.5%,年度计划进度率为53.7%。

产品销售收入:

4月份预计32.4亿元,同月比增长44.6%,1-4月份预计107.3亿元,同比增长43%,年度计划进度率为37.5%。

上半年预计158.3亿元,同比增长35.7%,年度计划进度率为55.2%。

三产和其他业务收入:

4月份预计为10.5亿元,同月比增长176.3%,1-4月份预计36.4亿元,同比增长164.2%,年度计划进度率为35.7%。

上半年预计56.3亿元,同比增长174.8%,年度计划进度率为55.2%。

三个指标1-4月份及上半年的走势,尤其是产品销售收入预计的趋势,保持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较好表现。

若国家宏观经济和世界经济形势在下半年不再有进一步的恶化,公司2008年400亿元的冲刺目标将会顺利实现。

(二)实现利润目标完成

4月份预计2.4亿元,同比增长54.8%,1-4月份预计6.97亿元,同比增长54.5%,年度计划进度率为39.4%。

上半年预计11.2亿元,同比增长47.9%,年度计划进度率为63.1%。

效益与市场销售保持同步大幅增长,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司内部各单位主要指标年度计划进度差距较大

按照年度计划序时进度,1-4月份年度计划进度率应在30%以上。

从公司各单位进度分析。

产品销售收入:

1-4月份徐工液压件(26.8%)、徐工随车吊(23.1%)、徐工租赁(24.7%)年度计划进度均在30%以下。

徐工科技(30.5%)、徐工特机(30.6%)也仅在30%多点。

徐工重型(40.1%)及徐州派特除外的合资企业年度计划进度率都在40%或接近40%。

徐工筑路(34.4%)、徐工进出口(34.3%)也保持了较好的年度计划进度。

从上半年预计分析,徐工液压件(45.3%)、徐工随车吊(40%)、徐工特机(48.8%)、徐州派特(7.2%)年度计划都在50%以下,其他企业年度计划进度在50%以上。

尤其是徐工重型(57.1%)、徐工筑路(55%)、徐工租赁(61.8%),合资企业美驰(59.6%)、罗特艾德(56.7%)、赫斯曼(62.4%)、徐州卡特(59.5%)年度计划预计在55%以上,拉动了公司总规模的快速发展,并使年度计划进度保持在55%以上。

实现利润:

1-4月份徐工科技、徐工液压件、徐工租赁、派特公司年度计划进度分别为3.3%、4.6%、5.9%和2.9%。

其他公司都保持较高的进度,特别是徐工特机(54%)、徐工重型(43.8%)年度计划都在40%以上。

从上半年预计分析,仍然是徐工科技、徐工液压件、派特公司年度计划进度较低,分别为8%、14.9%、8.2%。

而徐工重型(65.4%)、徐工进出口(51.4%)、徐工筑路(55%)、徐工随车吊(58.2%、徐工特机(76%)和派特公司之外的合资企业,年度计划进度均保持在50%以上。

2、应收款占用增加

3月底公司总的应收款占用为15.39亿元,比2007年底(11.91亿元)增加3.48亿元,增长率为29.2%,其中徐重3月底占用为2.62亿元,增加6800万元,增长率为35.1%;徐工科技占用为7.14亿元,增加2.73亿元,增长率为61.9%,超过一季度计划控制目标1.44亿元;进出口公司占用为1.21亿元,增加4900万元,增长率为68.1%。

徐工液压件占用为6007万元,增加1498万元,增长率为33.2%。

徐工随车吊占用为3829万元,增加1691万元,增长率为79.1%,超过一季度计划控制目标529万元。

徐工筑路和徐工特机增长幅度不是很大。

二、公司主要单位运行分析

1-4月份在徐工重型和产品出口的带动下,公司主要经营指标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特别是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的市场开拓、产品开发、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为公司各单位学习的榜样。

徐工科技、徐工筑路、徐工液压件、徐工随车吊、徐工特机、徐工租赁等六个单位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通过深入开拓市场,加强内部管理,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规模、运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为了更好地找出差距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主要对徐工科技等六家单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徐工科技

从1-4月份运行情况分析,形势不容乐观。

4月份产品销售收入预计3.86亿元,同月比增长1.5%,比上月下降1.5%。

1-4月份预计为12.3亿元,增长幅度也由一季度的23.6%下降到15.1%,增长幅度回落较快,1-4月份年度计划进度率为30.5%。

实现利润4月份预计亏损450万元,去年同月盈利776万元,增加亏损1226万元。

1-4月份实现利润预计为231万元,同比下降81.3%,年度计划完成率仅为3.3%。

(一)产品市场情况

1、装载机:

一季度装载机行业共销售5万余台,比去年同期增长48.4%,其中30型装载机销售1300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34%;50型装载机销售3200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56.5%。

行业主要企业情况见下表:

厂家

1-3月销量

增幅%

占有率

4月份预计

上半年预计

占有率

占有率比一季度提高

2007年

2008年

柳工

5960

8545

43.4

17.0

4500

18545

17.42

0.43

厦工

4195

8413

100.5

16.7

3000

15900

14.94

-1.80

龙工

6788

9141

34.7

18.2

5000

20141

18.92

0.74

临工

2744

6358

131.7

12.6

2200

12558

11.80

-0.85

山工

2006

2945

46.8

5.9

1200

6400

6.01

0.15

成工

2353

3020

28.3

6.0

1300

6500

6.11

0.10

福田

1340

2067

54.3

4.1

1000

4500

4.23

0.12

常林

1893

2133

12.7

4.2

800

4600

4.32

0.08

徐工

2294

3005

31.0

6.0

1180

7039

6.61

0.64

九家小计

29573

45627

54.3

90.8

20180

96183

90.37

-0.39

其它

4298

4643

8.0

9.2

1750

10250

9.63

0.39

行业总计

33871

50270

48.4

100

21930

106433

100

一季度特别是3月份装载机市场销售重现井喷,原因主要如下:

(1)涨价等因素刺激

用户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提前实施了购买行动。

目前通货膨胀率较高,相当多的用户在手中积累了一部分闲置资金时担心物价再次攀高,还是买到实物后以求心理上的平衡。

(2)部分厂家的销售策略引导了销售的提前实现

龙工、柳工的经销商通过与厂家谈判在未涨前按较低价格买断了一部分车,然后按较低的价格实现销售,事实上刺激了一部分有购买意向的用户。

临工等厂家在3月份并未涨价,但在与有意向的用户谈判时表达了将要涨价的倾向。

(3)主要装载机厂家相继推出产品新策略

龙工推出的短轴距产品,面向较轻负载以及狭隘场地的用户群体取得了成功。

柳工前几年推出的836(3吨)机型目前已成为市场的主流,其855产品以其更短的轴距、更优的性能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厦工今年继续推广其2007年下半年以来推出了‖系列产品。

临工通过研发和进一步改进推出了08款系列产品,尤其是LG953产品,是临工精心打造的一款中等轴距的全工况产品,其变形产品和变形机具齐全。

山工推出了6系列产品,质量好,价格也高。

2、压实机械:

2008年市场销售开端良好,一季度行业总计销售2332台,同期比增长23.3%。

徐工一季度销量增长6.9%,幅度不大。

1-3月份徐工总的销量仍未超过一拖工程,市场占有率排在一拖之后。

预计经过5、6月份的努力,上半年有希望重新回到行业首位。

行业主要企业情况见下表:

厂家 

1-3月份销量

增幅%

占有率%

4月份

上半年

占有率%

占有率比一季度提高

2007年

2008年

预计

预计

徐工

548

585

6.8

25.1

308

1680

29.5

4.42

一拖

498

618

24.1

26.5

300

1598

28.1

1.56

三明

198

227

14.6

9.7

75

452

7.9

-1.80

常林

92

126

37.0

5.4

60

326

5.7

0.32

江阴

157

213

35.7

9.1

85

458

8.0

-1.09

山推

66

133

101.5

5.7

70

300

5.3

-0.43

其它

333

430

29.1

18.4

150

880

15.5

-2.98

合计

1892

2332

23.3

100

1048

5694

100

一季度公司压路机市场销售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储备不足。

另外从压实机械行业产品发展分析,静碾系列、轮胎系列、机械式单钢轮系列产品所占比重在增长,全液压单钢轮系列、双钢轮系列的比重在减少。

徐工各系列产品所占的比例变化趋势和行业各系列产品的变化趋势不同,轮胎系列徐工销售83台,增长5.1%,而行业增长52.7%,尤其是机械式单钢轮产品销量的下降较大,徐工销售261台,下降10.9%,而行业销量1250台(占行业总销售超过50%)增长25.1%;全液压产品和双钢轮产品同行业下滑,徐工则是出现上升趋势。

3、摊铺机:

一季度摊铺机行业共销售265台,同期比增长38%。

镇江华晨增幅最高,主要是其小型摊铺机今年销售势头较好,销售54台,占到总量的80%;徐工科技、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主要占据中端摊铺机市场,三一重工,其8-9.5M摊铺机今年销售46台,占到总量的94%;而12M以上的大型摊铺机主要由福格勒和戴纳派克两公司占据。

徐工科技销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资源不足。

行业各单位销售情况见下表:

厂家

1-3月销量

增幅%

占有率%

4月份预计

上半年预计

占有率%

占有率比一季度提高

2007年

2008年

徐工科技

43

39

-9.3

14.7

28

160

21.4

6.72

镇江华晨

25

68

172

25.7

35

183

24.5

-1.20

鼎盛天工

17

22

29.4

8.3

13

61

8.2

-0.13

三一重工

36

49

36.1

18.5

25

140

18.7

0.24

中联重科

18

22

22.2

8.3

12

58

7.8

-0.54

西安筑路

5

7

40

2.6

2

13

1.7

-0.86

成都新筑

14

8

-42.9

3

5

20

2.7

-0.32

福格勒

11

24

118.2

9.1

7

50

6.7

-2.41

戴纳派克

10

22

120

8.3

10

52

7.0

-1.34

其他

13

4

-69.2

1.5

2

10

1.3

-0.16

合计

192

265

38

100

139

747

100.0

出口情况:

一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同比大幅度增长,其中一拖和厦工增幅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徐工压路机出口199台(其中进出口公司出口158台),第一位置首次被一拖(出口308台)占领,但一拖出口产品主要是小型压路机,在大吨位产品上不具优势,而徐工科技装载机出口1070台(其中进出口公司出口690台),依然保持第一位置,但我们的增幅已明显放缓,同行业对国外市场的渗透将给我公司出口局面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季度总体出口局势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全行业增长趋势不会减慢,徐工科技上半年预计出口压路机447台(进出口公司出口350台),出口装载机2045台(进出口公司出口1500台)。

行业企业出口情况见下表:

产品

2008年1-3月份

2007年1-3月份

同比增长%

占有率

变化

行业

徐工

占有率

行业

徐工

占有率

行业

徐工

压路机

857

199

23.2%

479

159

33.2%

79

25

-10

装载机

3885

1070

27.5

1647

541

32.8

136

98

-5.3

主要企业

一拖

308

36

97

20.3

217.5

15.7

三明

97

11.3

54

11.3

79.6

0

柳工

599

15.4

363

22

65

-6.6

厦工

171

4.4

66

4.0

159

0.4

龙工

456

11.7

272

16.5

67.6

-4.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问题一:

销售增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地位下降,公司竞争力减弱。

一季度行业销量情况:

压路机行业总销量2332台,增幅23.3%;徐工585台增幅6.8%,占有率25.1%,同比降低4.13个百分点,比去年底下降1.97个百分点,由行业第一位降为第二位。

压路机内销量:

徐工降幅1.29%,行业增幅8.03%;占有率同比降低2.59个百分点。

压路机外销量:

徐工增幅25.16%,行业增幅64.63%;占有率同比降低8.64个百分点。

装载机行业总销量50270台,增幅49%;徐工3005台增幅31%,销量虽与去年一样居第六位,但占有率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比去年底下降0.51个百分点。

装载机内销量:

徐工增幅10%,行业增幅44%;占有率同比降低1.3个百分点。

装载机外销量:

徐工增幅98%,行业增幅112%;占有率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

摊铺机:

1-3月份行业10家累计销量为262台,同比增长36%;1-3月份徐工累计销售39台,同比下降9%;1-3月份徐工市场占有率14.89%,比去年同期下降7.5个百分点,比去年底下降6.9个百分点,排名也由去年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

原因:

1、资源不足:

压路机内销影响销量约101台,外销影响约50台,共计151台;装载机内销影响销量约230台,外销影响约60台,共计290台;摊铺机影响销量约50台。

2、渠道薄弱:

压路机前几年大力推行压路机代理制后,员工脱离市场,而经销商能力不足,08年虽改变销售模式,但短时间内难以见效。

装载机多年来经销渠道建设问题一直是股份公司的弱项。

去年以来加强了渠道建设,增加网点密度,但由于历史差距大,起步晚,目前仍存在较大差距。

3、合同执行:

主要在外销方面,订单不能按合同执行,到期产品不能及时发货,影响量约236台。

措施:

1、强化资源保证,全力拼抢5、6月份,夺取市场份额。

目标:

压路机1月份销售83台(去年0同期117台,下同),2月份销售167台(83台),3月份销售337台(350台),4月份销售305台(395台),比上月下降9.05%,5月份计划406台(326台),6月份计划404台(261台),上半年累计达到1700台(1532台),市场占有率29.8%,比一季度提高4.67个点,有希望重新夺回行业第一的位置。

装载机1月份销售704台(去年同期664台,下同),2月份销售749台(411台),3月份销售1520台(1219台),4月份销售1129台(1104台),比上月减少21.9%,5月份计划1361台(1054台),6月份1348台(1109台),上半年累计达到6978台(5561台),市场占有6.56%,比一季度提高0.58个点,争取行业第五。

摊铺机1月份销售6台(去年同期6台,下同),2月份销售10台(11台),3月月份销售21台(24台),4月份销售28台(44台),比上月增长33.3%,5月份计划54台(34台),6月份45台(39台),上半年累计达到162台(158台),市场占有率21.6%,比一季度提高6.93个点,超过三一,排名第二。

2、加强渠道建设:

压路机坚持直销、经销相结合,经销能力强的地区由经销商销售,其余地区加大直销力度。

装载机正在着手启动新一轮渠道建设,重点围绕热点县乡市场,提高网点密度,下沉网点深度。

3、强化合同执行:

全面加强与进出口公司的配合,确保资源,扩大出口。

问题二:

生产效率不高,计划完成率较低,直接影响销售资源。

1-4月份装配计划综合执行率为68%,入库计划综合执行率74.4%。

其中压路机60.2%、装载机80.6%、摊铺机47.3%、拌和站40%、挖掘机8.8%。

1-4月份南区装载机流水线停线共计421小时,核算为有效工作日28.06天,南区装载机装配计划执行率为73.4%,影响计划下线1381台;北区压路机流水线停线共计200小时,核算为有效工作日26.66天,北区压路机计划执行率为51.6%,影响下线782台。

原因:

(1)南区装载机生产主要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应付款较大、涨价频繁,造成配套资源紧张。

北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站、挖掘机的生产主要由于工序能力布局问题,内部生产管理问题加上配套厂家能力不足,造成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2)配套件和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影响正常装配。

装载机用潍柴发动机、驱动桥、油缸、驾驶室、覆盖件、521F自制桥的配套零部件、自制变速箱的零部件等不能保证正常配套;XS120PD轮铸块,3Y21机身供货不及时;铲斗、机罩等零部件不能保证配套。

(3)工序能力不均衡,自制结构件能力不足。

钢结构和结构分厂形成工序能力瓶颈,产能较低。

搬迁布局考虑欠周,部分机加工设备没有及时调整到位,设备利用率较低,造成瓶颈工序,生产效率明显降低。

(4)零部件符合性质量问题影响生产进度。

521F电控操纵阀、潍柴发动机出现共振和ZL50G前车架底板所用的16MN/δ70板材开裂等批量质量问题造成库内整机无法形成有效资源,耽误销售发车进度;压路机J系列,CC系列油门软轴质量不合格频繁返修,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5)产品品种复杂造成内外销资源难以调剂,并且生产难以组织。

装载机同种型号的出口整机和内销整机配置差异很大,造成在资源调剂时,形成资源成本差异,同时生产组织难度加大,导致生产计划的灵活应变能力下降。

措施

1、下半年对关键的配套件资源进行合理的库存储备。

2、针对钢结构分厂和结构分厂进行工艺布局调整,快速提升结构件的生产能力。

3、继续推进精益生产,针对瓶颈工序设计专用的辅具,增加起吊设备,减少设备和人员的等待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4、解决结构件瓶颈工序问题。

问题三:

配套采购不能正常供应,影响正常生产。

对采购环节形势的变化认知不足,应对缓慢。

1-4月份存在原材料及配套件资源紧张、要求涨价、断货停货等现象,对配套资源短缺,要求涨价等采购格局变化的情况认识不足,敏感性较差,造成生产采购找米下锅。

原因:

1、采购计划的刚性不够,缺乏考核、落实,采购计划完成率较差。

2、部分外协厂家生产能力不足,对生产计划制约较大。

如福达公司、久发公司,其产能的跟进滞后于产量的递增,难以满足配套需求。

3、同行业厂家争抢公共资源。

由于配套厂家生产能力有限,抢资源的情况已经存在,同行业已经采取措施:

降低甚至取消资金占用、实行预付款等,如:

潍柴发动机、林海的阀、济南的泵、杭齿的箱等,而股份公司对此反映迟缓。

措施:

加强与供应商的交流、沟通,合理调配资金,确保生产配套;对瓶颈外协供应商加强帮扶指导,对无法保证的及时选择第二供方;加快薄板件分厂进度,部分覆盖件早日回收自制。

问题四:

新品试制、小批量生产和市场验证进展缓慢。

箱桥的试制工作进展缓慢,样机迟迟不能完成。

K系列装载机是2007年开发、计划2008年重点上市产品,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能批量生产和上市,产品研发工作最后一道环节市场验证迟迟得不到验证,产品不能最终定型。

原因:

1、主要是所有配套件都靠外部协作,质量和进度均无法保证,另外股份现有的设备条件和操作人员能力不足以支撑箱桥的发展。

2、司机室、覆盖件等零部件批量配套准备不足。

问题五:

外协配套的不稳定和内部分厂自控体系的不完善和不均衡,影响产品过程实物质量控制。

措施:

落实责任、以质取胜。

强化分厂级质量体系工作,落实区域质量责任制。

强化采购件的进厂质量控制,利用工程中心平台,加强新产品及重大改进的试制、试验和考核以及新产品配套体系的建设。

问题六:

产品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产品盈利能力降低。

原因:

1、产品售价的调增未能抵消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今年钢材价格上涨约14%,铸锻件价格上涨约40%,但主机售价仅上调约10%,造成成本的直接上升,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仅为4.89%,同比降低2.25个百分点,远低于年计划9.4%的目标,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2、股份公司在战略性合作供应商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对行业配套价格掌握不清,在供应商借原材料价格上涨之机提出配套件大幅提价的情况下,内部没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工作推进缓慢。

措施:

1、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保证公司盈利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