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080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8 降水影响.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8降水影响

课时作业(八)

(2019·贵州模拟)雷阵雨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阵雨现象,产生于雷暴积雨云下,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得多,还伴有放电现象。

海南岛那大市是我国“雷都”,平均一年有130天雷雨天气.据此回答1、2题。

1.雷阵雨的分布特点是(  )

A.温带多于热带    B.上午多于下午

C.平原多于山地D.夏季多于秋季

2.那大市全年雷雨日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

B.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沉气流显著

C.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充沛

D.东南季风长时间控制,水汽充足

答案 1.D 2。

A

解析 第1题,雷阵雨是一种天气现象,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常见于夏季的午后。

一般是热带多于温带;下午的午后较容易出现,故下午多于上午;山地天气复杂,雷阵雨现象多于平原;夏季温度高,云层上升作用更强,更易发生雷阵雨,夏季多于秋季,D项正确。

第2题,那大市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烈,云层上升幅度大,容易发生雷阵雨;副热带高气压影响下,下沉气流显著,不会形成降水;赤道低压影响不到那大市;季风是形成降水天气的条件,但不是形成雷阵雨的必要条件,同时,东南季风在此地登陆但不会长时间控制此地,A项正确.

(2019·天津模拟)下图为“天津市某季节降水量(单位:

mm)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季节,天津城区的降水量最可能在(  )

A.380~390mmB.390~400mm

C.400~410mmD.410~420mm

4.与周边地区的降水量相比,城区(  )

A.距海近,水汽多,降水多

B.尘埃多,雾天多,降水少

C.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多

D.植被少,蒸腾弱,降水少

5.图示季节,城区最易发生的灾害是(  )

A.旱灾B.台风

C.沙尘暴D.内涝

答案 3.C 4.C 5。

D

解析 第3题,天津城区周围为闭合等降水量线,则推测可能是高值或者低值中心;城区相对于郊区,由于热岛效应,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易形成降水,则形成高值中心;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判断规律,外围等降水量线值为400,则城市降水范围为400~410mm。

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第4题,根据图示,城区位于周边地区的中间位置,距海不近,A项错误;城区由于尘埃多,上升气流多,降水多,B项错误;城区由于多硬化路面,工厂、汽车多,人为热量释放多,则导致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多,C项正确;植被少,升温快,气流上升快,降水多,D项错误。

第5题,图示显示该季节降水较多,判断雨季,城区降水多不易发生旱灾,A项错误;该地纬度高,受台风影响较小,B项错误;降水多,土壤、空气湿润,不易发生沙尘暴,C项错误;城区降水多,若排水不畅,则易产生城市内涝,D项正确。

(2019·长郡模拟)观察发现,山地降水量与坡度呈正相关。

下图为根据气象观测站数据绘制的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化曲线,海拔约2500m的A气象站位于甲段,降水量明显偏离同海拔降水曲线。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代表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降水曲线的依次是(  )

A.甲段、乙段、丙段B.甲段、丙段、乙段

C.乙段、丙段、甲段D.丙段、乙段、甲段

7.降水曲线中部所示年降水量突然减少的原因是(  )

A.坡度增大B.坡度减缓

C.水汽含量减少D.水汽含量增大

8.气象站年降水量偏离同海拔降水曲线的原因是(  )

A.位于迎风敞开的山谷B.位于背风面的山谷

C.位于迎风面的平地D.位于背风面的平地

答案 6。

A 7。

B 8。

A

解析 第6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祁连山北坡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水汽,夏季北坡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所以代表祁连山北坡东、中、西段降水曲线的依次是甲段、乙段、丙段。

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第7题,材料中,显示“观察发现,山地降水量与坡度呈正相关",可知甲、乙、丙三段降水量在2500米处左右突然减少,是坡度减小因素所致,A、C、D三项错误,只有B项正确.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气象站比同海拔地区降水偏多,主要原因是位于迎风敞开的山谷,降水多,A项正确;背风面山谷和平地降水会较少,B、D两项错误;根据题意,山地降水量与坡度呈正相关,迎风面的平地坡度最小,降水少,C项错误。

(2019·潍坊模拟)天山各高程不同季节积雪情况不同.用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可得到各高程四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

图中四条曲线示意天山不同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

据此完成9~11题。

9.推测天山融雪型洪水灾害易发生在(  )

A.甲、乙曲线代表的季节

B.甲、丁曲线代表的季节

C.丙、丁曲线代表的季节

D.乙、丙曲线代表的季节

10.在海拔5300~5600米范围内,形成乙曲线变化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

C.坡度D.坡向

11.积雪覆盖面积不断增大的区域出现在(  )

A.春季2000米以下地区

B.夏季3000~5000米之间地区

C.冬季5000米以上地区

D.秋季3000~5000米之间地区

答案 9。

A 10。

B 11。

D

解析 第9题,据材料可知,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

则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积雪覆盖率小于0则表明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消融。

据图曲线分析可知,甲为春季,乙为夏季,丙为秋季,丁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曲线.春季气温回升,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化量大,因此最容易出现融雪型洪水灾害.A项正确。

第10题,据上题分析可知,乙曲线为夏季曲线。

海拔1100m以下,夏季积雪覆盖面积不变,因为积雪已在春季消融殆尽。

海拔1100~5300m,积雪覆盖面积下降,因为夏季气温高,积雪以消融为主.海拔53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增加,原因是夏季多地形雨,降雪量较大,积雪覆盖面积增加。

B项正确。

第11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春季,乙为夏季,丙为秋季,丁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曲线.据图可知,积雪覆盖面积不断增大的区域应为曲线中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的高度区间。

据图可知为丙曲线即秋季3000~5000米之间地区,积雪覆盖面积不断增大。

D项正确。

12.(2019·衡水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牙克石市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冰雪之乡"的美誉,北部的伊图里河镇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0℃,号称“中国最冷地区”“林海雪原”“冰天雪地”吸引了众多游人,变成了牙克石市的“金山银山"。

下图为牙克石市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分析伊图里河镇冬季成为“中国最冷地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牙克石市积雪厚度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雪原”造就了“林海”,简要说明积雪对森林生长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冬季降雪过多,会抑制森林的生长,指出其中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山地地形,地势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冷空气势力强;冬季积雪覆盖,地表反射率高。

(2)位于大兴安岭冬季迎风坡,降雪丰富;冬季气温低,积雪时间长;地势起伏小;森林茂密,积雪融化慢。

(3)冬季积雪覆盖,对地表起到保温作用,保护林木根系;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湿润,促进森林生长。

(4)积雪过多,会压断林木树枝;春季融雪时间长,森林生长季节缩短;春季气温较低,森林生长较慢.

13.(2019·德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工降水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增大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2019年2月13日至14日,一股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多地气象部门抓住时机,向大气中发射碘化银火箭弹,进行了多轮次增雪作业,缓解冬季少雪干燥的状况.

材料二 雪花形态多样,其形成与气温、相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相同情况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和风速密切相关,“最美雪花”多形成在零下14℃到零下18℃之间,复杂精致、大而饱满。

图a为雪花形态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图,图b为中国最美雪花地区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阐述此次人工增雪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此次人工增雪对当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判断相对湿度随温度降低的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天山西麓雪花发育大但残缺,不够精致美观;吉林南部地区雪花多复杂精致、发育大而饱满、形态完整,有最美雪花之称。

(4)试分析天山西麓与吉林南部两地雪花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强冷空气到达华北,气温骤降,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相对湿度大;但空气中凝结核较少;人工向大气中发射碘化银火箭弹,形成大量凝结核,促使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增大,形成冰晶,增加降雪量.

(2)增加空气湿度;抑制扬尘;增加土壤墒情,有利于春季作物生长;清洁空气,减少呼吸道疾病.

(3)在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随气温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加,变化先快后慢。

(4)天山的西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较大,大风撕扯雪花,并且低海拔处降雪时气温较难降到-15℃以下;吉林南部,湿度大,冬季温度较低,多处于-14℃~-18℃,风力相对较小,利于最美雪花的形成。

解析 

(1)根据材料,此次降雪的条件是已经具备的自然条件加上向大气中发射碘化银火箭弹,具体过程是强冷空气到达华北,气温骤降,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相对湿度大;但空气中凝结核较少;人工向大气中发射碘化银火箭弹,形成大量凝结核,促使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增大,形成冰晶,增加降雪量.

(2)华北地区的人工降雪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抑制扬尘;增加土壤墒情,有利于春季作物生长;清洁空气,减少呼吸道疾病。

(3)根据材料二和图a,在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水汽饱和度随温度降低先增大后减小,同样的含水量,水汽饱和度越大相对湿度越小,故在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随气温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加,变化先快后慢。

(4)根据材料,雪花形态的形成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密切相关,天山西麓与吉林南部两地雪花差异的原因从两地气温差异、相对湿度差异和风速差异分析,具体是天山的西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较大,大风撕扯雪花,并且低海拔处降雪时气温较难降到-15℃以下;吉林南部,湿度大,冬季温度较低,多处于-14℃~-18℃,风力相对较小,利于最美雪花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