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649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docx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

物理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题目(比较难)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2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2.下列与短跑运动员有关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鞋底花纹很深,是为了减小摩擦

B.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C.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当他站在水平跑道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时物体总是静止的

B.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状态,不受力时物体总是作匀速直线运动

C.一切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4.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B.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大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

D.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5.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A、B、C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装有水的烧杯中,三球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C球悬浮,水面的高度一样,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A>mC>mB

B.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FB>FC>FA

C.水对三个烧杯底部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

6.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大人>G小孩)。

最初杠杆保持水平状态,杠杆的自重不计,如果两人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向支点O移动,则杠杆将(  )

A.仍能平衡B.大人那一端下沉

C.小孩那一端下沉D.无法确定

7.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体积相等的不同小球A、B分别轻放入容器甲、乙中,如图所示,小球A漂浮,小球B悬浮,水未溢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A、B的重力关系是

B.小球A、B受到的浮力关系是

C.容器甲、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D.容器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1s时,物体静止不受摩擦力

B.当t=3s时,物体所受合力为0N

C.2~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7N

D.4~6s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0J

二、填空题

9.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有关。

(2)在矿泉水瓶里面倒满水,并把瓶盖旋紧后,在侧壁开一个小孔,可以观察到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水从小孔流出来。

(3)如图甲,用一个丝绸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平放在桌上的空矿泉水瓶,发现空矿泉水瓶向气球方向滚动,但如图乙,将空泉水瓶竖着立在桌面上做实验时,却看不到它向气球方向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滚动摩擦力。

10.如图所示,在一辆向右行驶的汽车车厢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

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若此时细绳断开,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__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11.为方便盲人行走,在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在盲道行走时会感到脚底不舒服,这是由于脚底跟地面的________减小,从而使脚底受到的压强________造成的(选填“增大”或“减小”)。

12.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体A在B的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直线运动,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木块A沿斜面匀速直线上升过程受力示意图______;

(2)物体A在上升过程中,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3.重力为0.1牛的木球从高空竖直落下,若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则木球在越来越快的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_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当木球下落的快慢不变时,所受的阻力f_______0.1牛(选填:

“<”、“>”或“=”)。

14.在赛车比赛中,有时尽管赛车手紧急刹车,但赛车由于______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一距离才能下来。

通常赛车在快速行驶时车体会向上“飘”,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在赛车的尾部安装上尾翼(又叫气流偏导器),形状如图所示。

它运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15.天平实质是一个______杠杆。

一辆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总重力G=1200N。

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它是一个______杠杆。

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______N。

16.图中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小球到达B点后由于______会继续运动,它的运动轨迹a,b,c,d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__。

三、解答题

17.如图所示,重力为2N的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所示,杠杆OB在动力F1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你画出阻力F2及阻力臂L2。

(______)

19.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省力将货物提至高处,请在图中画出绕线方式。

20.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

值取为

,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

值存在着微小差异。

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

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造成

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②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

21.小德学习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所用弹簧测力计如A图所示,所选若干个木块均相同(足够多),每个重力为1N。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其所受拉力大小。

(2)如图B,在同一次实验中,小德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时,观察到每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可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______无关。

(3)同组小强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强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在甲实验基础上,叠放的木块又分别增加至两个、三个,根据收集到的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对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绘制图像如C图所示。

①依据图像及相关信息分析证据可得出结论:

______。

②在此实验中,可叠放木块数目最多为______块。

22.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U形管压强计内液体是水,密度为ρ水=1.0×103kg/m3。

实验中改变容器内液体的密度ρ液,分别测出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U形管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H,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是用U形管内两侧液面的___________来反映的;

序号

ρ液(g/cm3)

h(cm)

H(cm)

1

0.8

5.0

4.0

2

10.0

8.0

3

15.0

12.0

4

1.0

5.0

5.0

5

10.0

10.0

6

15.0

15.0

7

1.2

5.0

6.0

8

10.0

12.0

9

15.0

18.0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

①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__;

②深度h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

(3)进一步分析表中的数据,每次实验时,

=______(用ρ水和ρ液表示)。

23.课外,小明用吸管和铁丝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长度为20cm、横截面积为0.4cm2的饮料吸管,将一些细铁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___________(选填“上端”或“下端”)封起来,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4g;

(2)使其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在吸管上标出液而的位置,测量出该位置到吸管下端的距离,即吸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补全数据:

当ρ=1.0g/m3时。

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________cm;

液体密度

……

0.8

0.9

1.0

1.1

……

浸入的深度h/cm

……

12.5

11.1

9.1

……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密度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是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4)理论上,该简易密度计能测量的最小密度是_________kg/m3;

(5)若想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更大一些,从而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他可以_______(选填“换用更细的吸管”或“换用更粗的吸管”)。

24.小伟同学猜想:

物体动能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让小球沿光滑斜面自由向下滚动,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选填“小球”或“纸盒”)

(2)图甲是控制两球的________相等,探究的是物体动能跟________的关系。

(3)在探究“物体动能跟质量的关系”时,他设计的实验如图乙所示。

让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______滚下,让两个小球达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4)通过图甲、乙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__。

(5)若水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阻力),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以上结论,其原因是纸盒被撞击后将_______。

25.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A.

     B.

C.

     D.

(1)如图A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右侧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2m,阻力F2=1N,阻力臂l2=0.3m。

甲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______。

(3)图B实验中,小明把两边的钩码同时靠近支点一格,杠杆不再平衡,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

(4)小明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秤,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静止,弹簧秤始终沿竖直方向,如图C所示,此时的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5)当利用图D所示杠杆匀速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的过程中,若使弹簧测力计离支点近一点,杠杆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若使重物离支点近一点,杠杆的机械效率______(右端为支点)

26.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受到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后仍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已知立方体的质量是500g,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求:

(1)物体的密度?

(2)求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7.一艘玻璃钢海钓船,平放在沙滩上,船底与沙滩的接触面积约为

,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已知海水密度为

求:

长度

宽度

高度

核载人数

空船重力

6人

(1)玻璃钢海钓船对沙滩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2)空船下海后,船底浸入海水的深度为

,求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3)若3人出海,人均质量为

,船上所载海钓设备的质量约为

,求海钓船排开海水的体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8.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

所用拉力为250N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

(不计绳重和摩擦力)(解答要求:

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要有数据代入和运算结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详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05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约为200g,合0.2kg,故B符合题意;

C.一只母鸡的质量为1.5kg,故重力大约是15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

B

【详解】

A.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增大与地面间摩擦,故A错误;

B.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跑,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运动员到达终点前,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运动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故C错误;

D.当他站在水平跑道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C

【详解】

A.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力时也有可能保持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一切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力的平衡可知,当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正确;

D.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状态发生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

B

【详解】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骆驼对地面的压强,从而不会陷入沙漠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机翼的上方是弧形,空气流过上方时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是平面,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解析:

B

【详解】

A.A球沉至容器底部,B球漂浮,C球悬浮,所以A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因此三个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ρA>ρC>ρB

根据m=ρV可知质量大小关系是

mA>mC>mB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体积相同,则根据图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VA排=VC排>VB排

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

FA=FC>FB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因为三个相同烧杯中放入球后烧杯中液面高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即

p甲=p乙=p丙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B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FA=G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A=GA排,所以GA=GA排(即A球的重等于A排开水的重);C球在乙容器中悬浮,所以FC=G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C=GC排,所以GC=GC排(即C球的重等于C排开水的重);上面的关系式可理解为BC两球的重分别补充了所缺少水的重,由于甲乙容器内水面相平,则甲乙容器内水和小球的总重相等;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则两容器的重相等,故甲乙容器的总重相等,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即F乙=F丙;A球在丙容器中沉底,所以GA>F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A=GA排,所以GA>GA排,即A球的重大于A排开水的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即F丙<F甲,即

F甲>F乙=F丙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B。

 

6.C

解析:

C

【详解】

已知G大人>G小孩,最初杠杆保持水平状态,即大人的力臂小于小孩的力臂;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运动,即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ΔL1=ΔL2

G大人ΔL1>G小孩ΔL2

即大人那边,重力×力臂减小的快;原来杠杆平衡,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现在大人这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减小的快,使得小孩那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故杠杆不再平衡,小孩那边将下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解析:

C

【详解】

AB.两个小球的体积相等,如图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为

结合阿基米德原理

可以判断出二者所受浮力大小关系为

FA

A球漂浮在水面上,B球悬浮在水中,都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他们的重力与所受到的浮力相等,结合二者所受浮力大小关系,可以知道

GA

故A错误,B错误;

C.两个相同的容器,水面相平,水的深度相等,根据

可知,水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是相等的。

故C正确;

D.两个容器是相同的,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相等的。

如下图所示,把甲乙两个容器的情况与装水的丙同容器相比,多了一个小球,少了一些水(被小球排开的那部分水)。

因为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小球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而浮力又等于小球排开的水的重力,即每个小球的重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

那么,与丙相比,甲乙中增加的小球的重力与少的那部分水的重力是相等的,即甲乙容器的总重与丙的总重相等。

而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又等于自身的总重,即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相等的。

根据

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相等的。

故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D

【详解】

A.当t=1s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3N的拉力,由丙图可知此时物体静止,说明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一定受到和拉力相反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

B.当t=3s时,由丙图可知,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不为0,故B错误;

C.4~6s内,由丙图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5N,2~4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接触面所受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即2~4s内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5N,故C错误;

D.由丙图可知,物体在2~4s内移动的距离为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9.力的大小没有大于

【详解】

(1)[1]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2]往矿泉水瓶里面倒满水,并把瓶盖旋紧后,在侧壁开一小孔,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可以观察到没有水从小孔流出来。

(3)[3]用一个丝绸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平放在桌上的空矿泉水瓶,发现空矿泉水瓶向气球方向滚动,这是利用了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将空矿泉水瓶竖着立在桌面上做实验时,却看不到它向气球方向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大于滚动摩擦力。

 

10.加速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在一辆向右行驶的汽车,小球落后于小车,说明小车突然加速,小车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这样就落后于小车。

[2]若此时细绳断开,一切外力消失,小球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受力面积增大

【详解】

[1][2]在盲道行走时,脚与地面的受力面积减小了,人对地面的压力不变,由

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了,所以人感到不舒服。

 

12.A

解析:

不变变大变大

【详解】

(1)[1]木块A沿斜面匀速直线上升过程受到了重力,斜面给其的支持力,沿绳的拉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先找到物体的重心,过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G,过重心画一条垂直于斜面向上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N,沿绳方向画一条向上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过重心画一条沿斜面向下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f,故如下图所示:

(2)[2][3][4]物体A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匀速,即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变大;而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即为机械能,故机械能变大。

 

13.减小=

【详解】

[1]木球从高空竖直落下,受到向上的阻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不变,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阻力变大,则木球在越来越快的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减小。

[2]当木球下落的快慢不变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阻力大小等于重力为0.1N。

 

14.惯性小

【详解】

[1]在赛车比赛中,有时尽管赛车手紧急刹车,但赛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才能下来。

[2]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所以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空气速度较小、压强较大;而流过下方的空气速度较大、压强较小,向下的压强差会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

 

15.等臂省力360

【详解】

[1]天平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3]根据杠杆平衡原理

代入已知条件

解得

故人手

解析:

等臂省力360

【详解】

[1]天平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3]根据杠杆平衡原理

代入已知条件

解得

故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360N。

 

16.重力势动惯性c

【详解】

[1][2]根据题意知道,AOB为完全光滑轨道,所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运动时其机械能守恒;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