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0813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3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A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伫立(zhù)   称职(chèn)   臃肿(yōng)     陛下(bì)  

B.匿笑(nì )   迸溅(bèng)   伶仃(lín)    炫耀(xuàn)

C.援助(yuán)   猝然(cù )   尴尬(gǎ)    嬉戏(xī)

D.吆喝(yāo)   诀别(jüé)    扒窃(pá)    头衔(xián)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峭璧    闲情逸志     惊慌失错      踉踉跄跄

B.绵延    心旷神怡     获益匪浅      骇人听闻  

C.颤动    更胜一愁     豪不犹豫      随声附和

D.愕然    恍然大悟     各得奇所      鸦雀无声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B.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C.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D.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B.《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该书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马致远,宋代作家,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

2.文言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6、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3分)

A.身亡所寄亡:

同"无"没有吾日三省吾身三省:

三次反省

B.若屈伸呼吸若:

你学而不思则罔罔:

迷惑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忧:

担忧人不堪其忧堪:

能忍受

D.天果集气果:

果真静以修身静: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7.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为: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译为:

年年与时间赛跑,打算每天都去。

C.其一犬坐于前。

译为:

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D.“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译为:

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

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A.这则寓言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

作者不以这两种人为然。

他的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

B.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人要忧患意识。

C.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但是如果从积极方面看待杞人忧天的话,则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D.《列子》,旧题是列御寇著。

三、古诗词默写填空(6分)

9、三选二

(1)学而不思则罔,-------------。

《为政》

(2)-----------,切问而近思《子张》

(3)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10、默写:

二首选一首,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与谭嗣同的《潼关》(4分)

四、阅读题

对比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11---14题。

(10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11.请给甲、乙两个文段各拟一个小标题(字数不多于5个字)(2分)

【甲】                         【乙】                     

12.甲、乙两个文段都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

请分别具体列出它们的写景顺序?

(2分)

                                                                           

                                                                   。

1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它们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分)

                                                                  。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2分)

                                                                   。

1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请结合原文,谈谈“妙”在哪些地方?

(2分)

 

作文(60分)

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       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提示:

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快乐、激动;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懊悔;有些事使你感到反感、惊讶……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出来。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B卷

一诗歌鉴赏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

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6题。

(12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3.解释加点字词。

(2分)

(1)虽有嘉肴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教学相长也    (4)教然后知困     

4.句子翻译(6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5.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处朗读节奏(2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6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分)

(1)名著导读

7、连线

A《阿长与<山海经>》a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

B《二十四孝图b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

C《五猖会》c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无常》d怀念长妈妈

8、《西游记》中你追喜欢谁?

请说出理由

(二)阅读《父亲的清明节》完成9—12题。

(18分)

   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

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

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

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

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

然后,叫我过去磕头。

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

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

A父亲怒喝一声:

“头点地!

”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

父亲口气稍有缓和:

“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

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父亲追,我跑。

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

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

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

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

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

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

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

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

 “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

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

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

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

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

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

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

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

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

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

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

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

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

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

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

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

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