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363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mì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①mì_____②汩_____

二、选择题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____就可求到的。

②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____,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③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英石,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__。

A.清谈发现撞击B.清谈出现撞击

C.闲谈出现冲击D.闲谈发现冲击

3.下列所学成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漫不经心大彻大悟招摇撞骗纷至踏来

B.嘎然而止卑鄙无耻不知所措格物致知

C.销声匿迹海枯石烂袖手旁观分崩离析

D.草长莺飞挑拨离间人情事故接踵而至

4.判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我们的志愿者人人都扛着防疫物资,这些物资都运到广饶县人民医院了。

B.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C.看到大家在抗击新冠病毒中如此尽职尽责,使我深受感动。

D.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三、句子默写

5.文学常识及古诗词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他是我国_____时期的人。

②求之不得,_____。

_____,_____。

《关雎》

③《卖炭翁》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_____,在水一方。

《兼葭》

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

《小石潭记》

⑥《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这篇文章是他参加王叔和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谪到湖南_____时写的。

⑦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6.按原文填空。

陕北的春,是从壶口坚冰开裂的响动中开始的。

似乎为了迎合除夕那潮水一样的爆竹声,白花花的极其漾眼的黄河冰滩上,不见行人的影子了,峡谷两岸的人家已经感受到了冰层之下的震颤冲决,隐隐如百万大军之行,不闻号令却已A(______)四方。

壶口下的十里龙槽,冰挂层叠,琼堆玉砌,当那些龙须一样的冰柱上开始滴水,仿佛是一夜之间,黄河哗啦啦地开了,大块大块的冰,从上游B(______)而下,隆成了山、拦起了坝、漫上了岸,仿佛无数白色恐龙在这里C(______)。

经过几天的对决,冰块轰轰隆隆地重又挤进龙槽,似千军万马踏翻了秦晋峡谷,D(______),奔逐而去。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8下一一1《陕北的春》

四、名著阅读

7.名著阅读。

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

教人怎么舍得!

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

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

有些罪过只能补驗,不能洗刷!

上面一段文字出自《_____》,这部著作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_____及夫人写给孩子_____、_____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五、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班级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古诗词其实与很多艺术形式相通。

如《江雪》可以画成一幅画或写出一幅书法作品等。

请你为《关雎》和《木兰诗》各选择一种适合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其内容。

(2)中国古诗词大会中有“飞花令”一目,请你说出带有“釆”字的两句古诗词。

六、诗歌鉴赏

阳春曲·春景(节选)

(元)胡祗遹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洛阳花酒一时别。

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9.小令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春景的?

10.你从这首小令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课内阅读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香,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

11.解释加点的字。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③无论魏晋无论④便扶向路向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八、现代文阅读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大,料想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一一选自《社戏》

14.“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句中“很重的心”指什么?

“轻松”和“舒展”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15.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作用。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16.结合上下文,第③段中的“自失”的含义是什么?

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④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大自然的语言》

17.阅读第②段。

根据选文的内容给“大自然的语言”下一个定义。

1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场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19.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0.在生活中,有许多诗句和谚语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请以一种自然现象(如风、雨、霜、电等)为说明的中心,写一个小片段,引用一个诗句或谚语。

放心不下

她患了肺癌,住了院,做了手术,手术后,医生说她癌症晚期,在人世间的日子,也就一个月了。

起初孩子们忍着悲痛,不愿意把这消息告诉她,可越掩盖她越怀疑,因为从女儿的眼睛里,她已经读到了她的病情。

到她的男人真正把病情的真相告诉了她时,她倒平静下来。

死,她倒不怕,人早一天或晚一天,都要死的,这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可目前,她不愿死,也不能死,因为她还放心不下她的男人:

他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照顾自己,他有高血压,连按时吃药都不知道。

他就是这样一个书呆子,几十万字的书,能写;可连热了减件衣服、冷了添件衣服都不会。

这衣食住行,一切都得她操心。

一次,单位要她去外地出差,她就去了三天,可回来,家里锅、碗、瓢、勺都翻了天。

大女儿在外地工作,生孩子的时候,她去了一个月,家里便去了电话,说老头子高血压病犯了,住了院,她急急忙忙地回来,到了医院,据医生说,老头子这病,就是不按时吃药闹的。

你看,她离开一天行吗?

她想,在她的有生之年,得教会他做饭、洗衣,按时吃药,他知道自己照顾自己了,她再去死,到那时,她死也瞑目了。

在住院的日子里,本来医院的饭菜很好,汤汤水水的都有,可她不吃,她要让他送饭,让他亲自做了饭给她送来。

她要吃他炒的菜、熬的鸡汤,尽管他做得不好吃,她也要他来做。

他第一次送的小米饭,有点糊味了,她仍说好吃,好吃。

他含着泪,看着她把饭吃了。

他每次送饭来,她都忍着疼痛,问他,衣服洗了没有?

药按时吃了没有?

老头点点头。

老头知道他的用意,便有意地穿上件新洗的衣服让她看,她看了,那苍白的脸上,便泛上一丝的笑。

女儿知道了,便说,爸爸的衣服我来洗,饭我来做。

她说,还是让你爸自己做吧,自己洗吧。

你们上班,时间有限,再说,他自己会做了,我死了也放心了。

这些,老头心里明白。

她在医院里住了20余天,便出院了。

回家来,她还忙着培养老头的自立能力。

他做饭,她亲自看着他往锅里添水,添几碗水,放多少米,米熬到什么时候才好吃,她都告诉他,这是她平时的经验,她像一个老师教小学生那样,耐心地细心地,看着他炒菜、洗衣,每天都提醒他吃药……

可是他饭菜、洗衣等家务活却学得那么的慢,而且,那高血压的药,他总忘了吃。

她想,我还是不能死啊!

夜里,老头躺在她的身边,深情地说:

“其实,做饭、洗衣,我早就学会了。

可我知道,你总牵挂着我,就不离开我。

有个心理学家,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集中营的人,自然死亡中毫无牵挂的占多数,而那些牵肠挂肚的人大都活下来。

我总希望你牵挂着我,始终不离开我……”

女人笑了,她因放心不下他,她竟然,熬过了预死期,一个30天,又一个30天,转眼已过了五十个30天了,老天,竟然,让她奇迹般地活下来。

21.试对小说中的“她”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加以概括。

22.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23.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任选一处并加以赏析。

24.让她奇迹般地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九、作文

25.作文。

春天,本是花红柳绿、勃勃生机;春天,本是在自由自在、热情奔放。

可是,2020年的春天却是另一番景色,今年的春天是白色的——白色是医护人员的颜色、是病房的颜色、也是成千上万个新冠患者生命的颜色。

在医院、在社区、在各个检查点,白色成了这个春天最美的颜色……

在这个春天的每根神经里,都可以听到鬼哭狼嚎,病毒如此肆虐,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武汉;在这个春天的每根神经里,我们仿佛又听到了钟南山的声音,听到了李兰娟的声音,这声音有如洪荒之力,扼杀住了病毒的羽翼;在这个春天的每根神经里,医务工作者、24小时坚守的防疫人员、保障防控的公共交通、村屯值守的值班人员、巡逻排查的社区工作人员……都纷纷“逆行而上”,勇敢地投入到疫情防控最前线,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这个不平凡的春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间。

我们会记住那些逆流而上的勇士,记住四面八方望向湖北的双眼,记住白衣天使忘我工作背影;记住孩子们网上学习,上班族开始了家里上班……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人们突然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人们对生命重新有了新的认识;2020的不平凡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敢于直面艰难的局面,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大局为重,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都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甘于奉献……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个地球上发生太多不平凡的故事,谱写了太多的悲伤,太多难过,太多的舍弃,太多的抗争,太多的眼泪和感动……

请以“这个春天,让我_______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觅gǔ

【解析】

【分析】

【详解】

觅(mì):

寻找。

汩汩(gǔ):

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点睛】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①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闲谈:

指没有一定中心地谈无关紧要的话。

根据语境,这里应填“清谈”;

②发现:

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出现:

显露出来。

根据语境,这里应填“出现”;

③撞击:

运动物体与别物体猛然碰上。

冲击:

强大的水流或其他力量迅猛撞击。

根据语境,这里应填“撞击”;

故选B。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纷至踏来——纷至沓来;

B.嘎然而止——戛然而止;

D.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故选C。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B.语序不当,把“一件珍贵的”调到“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之后,即原句改为:

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C.成分残缺,把“看到”或“使”删去其中一个;

D.句式杂糅,把“作者之手”删掉或将“作者是”改为“出自”;

故选A。

5.陶渊明东晋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永州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默写。

文学常识一定要注意平时积累,对于作家、作品等知识要掌握;古诗文名句默写要求:

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此题要注意“寤寐”“悠哉”“辗”“蒹葭”“伊”“凄”“幽邃”等字不要写错。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6.A骇动;B簇拥;C横冲直撞;D所向披靡

【解析】

【分析】

【详解】

骇动:

惊动。

簇拥:

(许多人)紧紧围着。

横冲直撞:

谓任意冲闯,毫无顾忌。

所向披靡:

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靡”的意思是倒下,注意“靡”和“糜”的区别。

【点睛】

7.《傅雷家书》傅雷傅聪傅敏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选段“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这句话可知,选段出自《傅雷家书》。

“五三年正月的事”是指傅雷与傅聪因讨论贝多芬作品哪一首最重要产生争执,傅聪离家出走一月有余。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因此,《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

8.答案示例:

(1)①《关雎》可以谱曲,根据音乐和诗歌的内容编排一段舞蹈(或制作电脑动画等)②《木兰诗》改编成剧本(或摄制成短片或电脑动画等)。

(2)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②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设计艺术形式的能力。

学生就活动话题,进行活动设计,没有统一标准及答案,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即可。

我国古代诗歌与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上曲、编成舞来欣赏。

示例:

《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可以谱上曲进行演唱;《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及默写能力,按要求写出带“采”字的古诗词即可,注意书写正确。

示例1:

不惜蕊从蜂采去,尚馀香有蝶来栖。

示例2:

径无凡草唯生竹,盘有嘉蔬不采薇。

9.①由近及远,“一帘红雨”是房前景象,“十里清阴”是放眼远望的景象,由近及远,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②动静结合,桃花像雨一样飘落,这是动态描写;绿柳成荫,树影儿歪斜,则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10.对暮春美景的喜爱及春天逝去的惋惜。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写作方法。

(1)翻译。

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

(2)写法。

写法一:

这是两句写景句,作者抓住了“桃花”“柳影”“清阴”等景物在描写,把桃花飘落的景象比成红雨,是比喻修辞,生动写出了桃花的颜色、桃花飘落姿态的美。

写法二:

结合“一帘”“十里”可知,“一帘红雨桃花谢”是房前景象。

“十里清阴柳影斜”是放眼远望的景象。

视野由眼前到远方,由近及远,画面更加开阔。

写法三:

“桃花谢”是桃花飘落,是动态描写;“清阴”“柳影斜”是写柳荫、柳影,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画面更富有生趣。

10.

本题考查诗歌主题。

(1)翻译:

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

一时间来洛阳赏花饮酒的人纷纷都告别了。

春天归去了,闲坏了旧日里忙于采花的蜂蝶。

(2)首两句细致描绘了暮春景色的美丽,流露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喜爱。

第三句写赏花饮酒的人离去了,暗指名花之城洛阳的人们赏春的人比平时多起来,是因为春已无多,也有为春饯别之意。

最后两句,作者感叹:

“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没有了花,蜂蝶自然无所事事了,对春的离去感叹惋惜。

故表达了作者对暮春美景的喜爱及春天逝去的惋惜。

11.①隐隐约约,形容看不清楚;②类;③不要说,更不必说;④从前的

12.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②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3.①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②人人在这个理想社会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③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并学会迁移运用。

①仿佛:

古今异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清楚;②属:

类;③无论:

古今异义,不要说,更不必说;④向:

古今异义,从前的。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阡陌:

田间小路;交通:

古今异义,交错相通;闻:

听。

②妻子:

古今异义,妻子和儿女;邑人:

乡邻;绝境:

古今异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

再;遂:

于是;外人:

外面的人;间隔:

古今异义,隔绝,不通音讯。

1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探究能力。

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抓住关键语句进行理解。

①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知,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是一个理想的社会;②由“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知,人人在这个理想社会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③由“黄发垂香,并怡然自乐”可知,在这个理想社会里,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

【点睛】

译文: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

(有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子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渔人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自己听到的事,(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去。

(临别时)村里人告诉他说: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14.①“很重的心”指不能去看戏的沮丧、压抑的心情。

②写出了能够看戏的欢乐心情。

15.①以动写静,衬托出船行之快;②比喻充满神奇的想象和幻想,形象而新鲜,反衬出“我”看戏前心情之急切。

16.①听得出神忘了自我;②写出了“社戏”在“我”心中的无穷魅力。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理解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用通畅、简洁的语言表述。

“很重的心”结合上文内容可知,指作者不能去赵庄去看戏的沮丧、失落的心情。

“轻松”和“舒展”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我”在双喜等人的陪同下,到赵庄看社戏兴奋喜悦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