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222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docx

档案中的清朝铁帽子王官服顶饰八旗兵制理藩院六部太医院太仆寺蒙古王公冒充皇族疑问

清朝皇族十二家铁帽子王

[日期:

2008-06-17]

来源:

 作者:

内蒙古通辽市档案局潘茂桐

[字体:

大中小]

铁帽子王,是指清朝时皇族中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人们用“铁帽子”这三个字来形象地比喻这些王爷头顶上王冠的牢固、名声的显赫和身份的高贵。

要想说清这些铁帽子王的来历,必须从清朝皇族的封爵谈起。

       清王朝建立后,为了适应其封建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用来确定统治阶级成员的等级与身份,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

当时确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封爵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在战争中立下军功而封爵,这称为军功封;另一种是因属于皇帝的直系子孙而封爵,这叫做恩封。

这些爵位,受封者的后代是可以承袭的。

袭爵的方式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降等承袭,这是一般的惯例,即逢子孙袭爵时,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来承袭。

但由亲王递降至镇国公、郡王递降至辅国公、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之后,就不再递降了,以该爵一直承袭下去。

另一种是原等承袭,这属于特殊的皇恩浩荡了,即由皇帝颁诏允许,某些爵位逢子孙袭爵时,可以按其父、祖的原等级来承袭,世代相承不变。

若是没有子嗣后代时,则以旁支后代奉始封祖先祀,并承袭该爵。

这就叫做世袭罔替。

       既然世袭罔替是属于特殊的皇恩,那么在清朝皇族的众多成员中,可就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了。

在众多的亲王郡王之中,只有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这十二家有此殊荣,于是他们就被人们俗称为清朝皇族中的十二家铁帽子王。

这十二家中,前八家都是因其祖先在清朝开基创业统一全国的战火硝烟刀光剑影中,军功卓著而受封,属于军功封,而且都受封于清朝的初年。

而后四家则是因始封者与当时的皇帝有着特殊的关系而受封,属于恩封,并都产生于清朝中后期。

这十二家铁帽子王的始封、传袭贯穿于清王朝的始末,这一过程构成了清朝皇族兴衰的部分缩影。

       一是礼亲王。

始封者名为代善。

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

曾因勇敢善战的军功,被赐号为古英巴图鲁。

初封为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他的弟弟皇太极称帝,封他为兄礼亲王,后病逝。

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念其在开国定鼎时的特殊功勋,给予他在皇家太庙世代供奉祭祀的崇高礼遇,这被称为配享太庙。

       礼亲王爵位在代善家族中世袭罔替,到清末共传了十代,共有过十二位亲王。

其中第二位满达海在袭礼亲王二年后,被顺治帝赐号巽,于是礼亲王变成了巽亲王。

其后又传了二位,杰书袭巽亲王时,改号为康,这样巽亲王又变成了康亲王。

再传了四位,永恩袭康亲王后,乾隆帝在给代善配享太庙的同时,复改康亲王为代善的原封号礼亲王,之后直到清末未改。

这十二位亲王之中,曾有第三位常阿岱、第九位昭槤,都因犯罪而被降爵或夺爵。

在这十二位亲王之外,另有二位代善的子孙,在死后因他们的儿子承袭了礼亲王爵,而追封为礼亲王。

       二是郑亲王。

始封者名为济尔哈朗。

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第六个儿子。

幼年时曾由努尔哈赤抚养,与代善是叔伯兄弟。

最初封为贝勒,在崇德元年,因军功卓著,被皇太极封为郑亲王。

顺治帝继位后,他与睿亲王多尔衮等人共同辅政。

曾加封信义辅政叔王、叔和硕郑亲王,后去世。

在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

       郑亲王爵在济尔哈朗家族中世袭罔替,至清末共传了十代,共有过十七位亲王。

其中第二位济度在袭爵时,改号为简亲王。

又传了九位,积哈纳袭简亲王后,乾隆帝在给济尔哈朗配享太庙的同时,复改简亲王为原封号郑亲王,之后一直传至清末。

这十七位亲王中,曾有第六位雅尔江阿、第七位神保住、第十三位端华、第十四位承志,皆因罪革去爵位;另有第四位喇布,在去世后查出生前之罪追削王爵。

这十七位亲王之外,另有一位费扬武,在去世多年后,因其曾孙得沛承袭了简亲王,而被追封为简亲王。

       三是睿亲王。

始封者名为多尔衮。

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

年幼即从征军旅,勇敢善战,最初封为贝勒,赐号墨尔根代青。

崇德元年,皇太极晋封他为睿亲王。

顺治帝继位后,多尔衮与济尔哈朗等人共同辅政。

他自恃功高,大权独揽,飞扬跋扈,排斥异己,制造冤案。

将“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层层升级的顶顶耀眼桂冠,陆续加在自己头上,几乎成了凌驾于顺治帝之上的太上皇。

在顺治七年(1650年)打猎时暴死。

翌年,被朝廷宣布了十大罪状,将其掘墓鞭尸,削夺生前睿亲王爵位,并逐出皇族。

       多尔衮没有儿子,生前过继了他的弟弟豫亲王多铎第五个儿子多尔博为后代。

多尔博原承袭了睿亲王爵。

但好景不长,随着多尔衮被追削爵位,多尔博也归回了自己原来的宗族,封为贝勒。

睿亲王爵位的承袭由此中断。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感念多尔衮在清王朝开国时的累累战功,同时也反思他当初并无谋反之心,于是复还他睿亲王的爵位,配享太庙祭祀。

又将早己做古的那位多尔博仍算作多尔衮的后代,让多尔博的第五世孙淳颖承袭了睿亲王爵,并将淳颖去世多年的父亲、祖父、曾祖父、太祖父一并追封为睿亲王。

从此该爵一直传到清末,共十一代,有过八位亲王。

其中,多尔衮属死后追夺爵位后又复还,多尔博当时亦受株连丢了亲王爵。

这八位亲王之外,另有四位因子孙袭爵而获得了追封的睿亲王爵。

       四是豫亲王。

始封者名为多铎。

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多尔衮的同母之弟。

先以军功封为贝勒,赐号为额尔克楚呼尔。

崇德元年,皇太极封他为豫亲王,掌管朝廷的礼部。

顺治年间,又封为德豫亲王、辅政叔德豫亲王,后病逝。

逢多尔衮削爵时,多铎已死,但亦受株连,被追降为郡王。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因生前在战争中立下的功勋,被乾隆帝下诏复还豫亲王爵,并配享太庙祀奉。

       多铎去世时所遗豫亲王爵,由其子多尼承袭,成为第二位豫亲王,但又被顺治帝赐号信,于是豫亲王变成了信亲王。

后来因多铎死后被追降郡王,所以多尼也降为郡王。

这个郡王爵位又往下传了五次,到修龄袭爵后,正赶上多铎被追还豫亲王爵,于是修龄也从信郡王变成了第三位豫亲王。

此爵直至清末未改。

豫亲王爵共传了九代,共有过九位亲王。

其中除上述多铎和多尼外,还有第四位裕丰和第五位裕兴都因犯罪而革爵。

在这九位亲王之外,第三位修龄的父亲德昭,因儿子承袭了亲王,而在去世十六年后被追封为豫亲王。

       五是肃亲王。

始封者名为豪格。

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顺治帝同母异父的长兄。

他自幼浴血沙场,与叔伯代善、多尔衮、多铎一样,为打下大清的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

最初封为贝勒,在崇德元年,其父皇太极封他为肃亲王,掌管朝廷的户部。

顺治初期,曾因与多尔衮不和,被削去爵位。

虽又恢复,但后来终因多尔衮等人的迫害,而被投入狱中幽禁而死。

到顺治帝亲政后才为其平反昭雪,复封肃亲王爵号。

至乾隆四十三年,得以配享太庙。

       肃亲王爵传至清末共九代,共有过十位亲王。

其中,第二位富绶袭爵时,顺治帝赐号为显,于是肃亲王改成了显亲王。

到第五位蕴著袭爵后,乾隆帝念豪格生前之功,复改显亲王为豪格的原封号,于是显亲王又复为肃亲王,此后一直未改。

除了始封者豪格的命运多舛外,余者都未因获罪革爵而得以善终。

       六是庄亲王。

始封者名为硕塞。

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五个儿子,豪格的弟弟,顺治帝的兄长。

顺治年间,初封为承泽郡王,又以南征北战的军功晋承泽亲王。

曾掌管过清朝的兵部、宗人府,后去世。

       硕塞之子博果铎袭爵后,改号为庄亲王。

但博果铎又去世后,却没有儿子来承袭爵位。

于是雍正帝决定,以自己的十六弟允禄作为博果铎的后代来承袭庄亲王。

此爵在允禄家族中世袭罔替直至清末,前后相加,共传了八代,共计十一位亲王。

其中第五位奕  因吸食鸦片而革除了爵位,第十位载勋在清末因与八国联军议和之罪而夺爵。

       七是克勤郡王。

始封者名为岳托。

他是首位礼亲王代善的长子。

岳托自幼即随父祖出征,在崇德元年,被其叔父皇太极封为亲王。

后因少年得志,据功自傲,致成两度获罪降爵,成为贝子。

崇德三年(1638年)复爵为贝勒,封为扬武大将军,率军讨明,攻入济南,翌年逝于军中。

皇太极追封其为克勤郡王。

到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祭祀。

       克勤郡王爵位在岳托家族中传至清末共十三代,有过十七位郡王。

其中第二位罗洛浑,以功晋衍禧郡王。

第三位罗科铎袭该爵三年后改号平郡王。

这样克勤郡王爵改为衍禧郡王后,又改成了平郡王。

直到第九位庆恒袭平郡王后,在乾隆四十三年才复号为克勤郡王,直至清末。

这十七位郡王中,首位岳托属于死后追封;第四位讷尔图、第六位讷尔苏、第十一位恒谨都因获罪削去郡王爵位。

这十七位郡王之外,另有讷清额和恒元二位,曾被追封为克勤郡王。

       八是顺承郡王。

始封者名为勒克德浑。

他是礼亲王代善第三个儿子萨哈璘的次子。

顺治年间,多次率师讨伐明朝残余势力,立勋功,得赏赐,在顺治五年(1648年)晋封顺承郡王,后来掌刑部之事,直至去世。

       顺承郡王之爵在勒克德浑家族中传至清末共十代,共十五位郡王,而且爵号始终未改。

除第二位勒尔锦和第六位布穆巴都在承袭爵位后,因获罪而削爵外,余者都得以善终。

       九是怡亲王。

始封者名为允祥。

他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十三个儿子。

因与皇四子雍亲王关系极为密切,雍亲王继位为雍正帝后,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加封他为怡亲王。

后来他总理户部,雍正帝赐他御书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

他去世后,雍正帝诏令配享太庙祭祀,王爵世袭罔替。

       该爵传至清末共八代,共九位亲王。

其中第六位载垣是咸丰帝遗诏所定的顾命八大臣之一,但在宫庭斗争中失败,被削夺爵职,赐自尽而死。

第八位溥静去世不久,即发现其生前有纵容包庇义和团启衅闹事之罪,而追革爵位。

在这九位亲王之外,有一位绵标,在死后因其子奕勋承袭了怡亲王之爵,子贵父荣,得以追封为怡亲王。

       十是恭亲王。

始封者名为奕訢。

他是清宣宗道光帝的第六个儿子,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恭亲王。

他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同英法列强谈判签约。

同治帝继位后,伙同慈禧太后发动北京政变,将肃顺等辅政八大臣赶下政治舞台。

前面所述的第十三位郑亲王端华和第六位怡亲王载垣都属肃顺一伙,而被削夺爵职,并赐自尽。

后来以议政王任军机处领班大臣,兼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曾剿捻军、办洋务、反对维新变法。

几度宦海沉浮后,逝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爵位世袭罔替,配享太庙。

       虽是显赫的王爵,但因时值清末,恭亲王爵只传了三代,仅有二位亲王。

奕訢的孙子溥伟承袭了亲王爵,直到清朝灭亡。

       十一是醇亲王。

始封者名为奕譞。

他是清宣宗道光帝的第七个儿子,咸丰帝和恭亲王奕訢的弟弟。

初封为醇郡王。

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醇亲王。

他娶了慈禧太后的妹妹为妻,其子载湉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承袭了同治帝的皇位,成为光绪帝。

奕譞去世后,定称号为皇帝本生考,配享太庙,王爵世袭罔替。

       与他的六哥奕訢一样,奕譞的亲王爵虽然由其儿子世袭,但却不能继续相传,到清末仅传了二代,有二王。

袭爵的载沣,是光绪帝的弟弟,宣统帝的父亲。

在宣统帝继位后,任监国摄政王。

但他也难固皇权,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冲击下,被迫辞去摄政王职务。

不过他倒是一直活到了1951年,见到了中国的新生。

       十二是庆亲王。

最后一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名为奕劻。

他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十七个儿子永璘的孙子。

从辅国将军、贝子、贝勒、郡王,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晋为庆亲王,之后命以亲王世袭罔替。

他先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又兼管过外务、财政和练兵等事,还担任过总理大臣和弼德院院长。

他大权在手后,想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但历史潮流却不可逆转,他的庆亲王爵位还没有来得及传给后代,清王朝就倾覆了。

所以这个名为世袭罔替的庆亲王爵,只有一代一王。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七十余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

这十二家铁帽子王头顶上的耀眼王冠也被打落在地。

到今朝,九十余年已经过去了,神洲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那些铁帽子王的后代子孙,今天虽然早己失去了祖先传留的显赫爵位,但作为中国公民,他们也一定会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繁荣而倍感自豪的。

       说明:

写作此文依据的是《清史稿》等资料

档案中的清朝官服图案与官帽顶饰

清王朝在管理其官员上,采用的是等级森严的九品官制。

这种制度把各级文武官员先划分为九个级别,每个级别称为品,每品又分为“正”和“从”两级。

这样从正一品开始,之下依次为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等等,直至从九品,合为九品十八级。

有低级官员不能列入九品之内者,称做“未入流”,附于从九品之后。

各品官员的官服,沿袭明朝之制,在其前胸和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也叫“背胸”,所以当时的官服也叫补服。

补子上所绣的图案一般是文官为飞禽,武官为走兽,依官员的品级和文武职别相异,这就形成了官服的多种图案。

同时,各品官员的帽顶,采用的是黄金缕花为座,其上饰有东珠和宝石。

东珠又称北珠,是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中所产的珍珠,颗大光润,绚丽多彩。

宝石是一些产量稀少而极为贵重的非金属矿石,一般硬度较大,透明度高,色泽艳丽,闪光耀眼。

这种帽顶的装饰,依官员的品级有别。

这样,各品官员的官服图案与官帽顶饰各不相同,用以显示和区别官员们的级别。

正、从一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鹤,武官前后均绣麒麟。

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其形状如鹿,头上长有独角,全身遍生鳞甲,尾似牛,古人拿它象征祥瑞。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金座,中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

红宝石是含铬而红色透明的刚玉,常见的有玫瑰红、大红和暗红等,血红和鸽血红为稀世珍品。

正、从二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锦鸡,武官前后均绣狮。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颗,上衔珊瑚。

珊瑚是由生长在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娶集而成,形似树枝,质地坚硬,多为红色,亦有白色或黑色的,以艳红为最名贵。

正、从三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孔雀,武官前后均绣豹。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颗,上衔蓝宝石。

蓝宝石是含钛而蓝色透明的刚玉,色彩夺目,与红宝石一样同为珍贵的宝石。

正、从四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雁,武官前后均绣虎。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颗,上衔青金石。

青金石的硬度较大,具有很强的玻璃光泽,颜色美观,常呈极为鲜艳的深蓝、天蓝、紫蓝及淡绿蓝等色彩,作为帽饰闪光耀眼。

正、从五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白鹇,武官前后均绣熊。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颗,上衔水晶。

水晶一般是指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但常因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而分显各色,分别称为蔷薇水晶、黄水晶、烟晶、茶晶、紫晶、墨晶等等。

正、从六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鹭鸶,武官前后均绣彪。

彪即指小老虎。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颗,上衔砗磲。

砗磲是热带海域中的一种软体动物,其贝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呈黄绿青紫等色彩,极为美丽,可作为装饰品。

它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珍珠,同为中国古代七宝。

正、从七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鸂鶒,武官前后均绣犀牛。

鸂鶒是古书上指象鸳鸯的一种水鸟。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金座,中饰小水晶一颗,上衔素金,常称素金顶。

正、从八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鹌鹑,武官如武七品,前后均绣犀牛。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阴文金顶,无其他装饰。

正、从九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后均绣练雀,武官前后均绣海马。

帽顶,文武官皆为缕花阳文金顶,无其他装饰。

从九品以下未入流的低级官员,其官服图案及帽顶装饰,亦随九品官之制。

除以上定制之外,对某些机构官员的官服图案亦稍有变通。

主掌司风纪、察中外百官之职,辨其治之得失与其人邪正的都察院,其主官左都御史,官列从一品;其副主官左副都御史,官列正三品。

主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以振风纪而澄吏治的各省按察史司,其主官各省的按察史,官列正三品。

他们的官服图案皆不随同品级文官,而是前后均绣獬豸。

另有品级稍低的道员、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等,其官服图案亦从此制。

獬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之名,相传它能辨曲直,见人互相争斗之时,即以其角触抵不正直的人。

都察院、各省按察史司、六科、十五道等机构,基本上都属于监督、勘察、稽核机关。

选用能明辨是非曲直,敢于勇斗不直者的獬豸作为这类机关主要官员的官服图案,可见清王朝统治者当初用心之良苦。

他们用传说中的异兽,表达着自己对这些机构所寄予的希望。

希望这些机构能发挥作用,清明吏治,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封建政权。

但是,穷途末路的清代封建王朝,其性质决定着它吏治的黑暗,这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根本不可能改变的。

说明:

1、写作此文依据的是《清通典》、《清史稿》、《光绪会典》、及其《事例》等史料。

2、关于武七品官的官服图案,所依据的史料中记载相异。

《光绪会典·卷二九》和《清史稿·志七八》所记为前后均绣犀牛。

而《清通典·礼·嘉四》和《光绪会典事例·卷三二七》所记为前后均绣彪。

本文采用的是上述第一种说法。

档案中的清代满、蒙、汉八旗兵制

《清史稿·兵志》云:

“有清以武功定天下。

太祖高皇帝崛起东方,初定旗兵制,八旗子弟人尽为兵,不啻举国皆兵焉。

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八旗兵力最强。

圣祖平南服,世宗征青海,高宗定西疆,以旗兵为主,而辅之以绿营”。

由此可见,清代八旗兵,在王朝开国定鼎之际,曾武功显赫;在巩固国家统一之时,又威镇四方。

今据清代档案和历史资料撰此小文,漫说几语清代的满、蒙、汉八旗兵制。

明朝后期,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

他们曾采用过一种临时性组织形式,名为牛录制。

即有行军出猎时,参加者各执弓箭,依所属族或寨行进,每十人中一人为首领,称牛录额真,所属九人听其指挥。

牛录为箭,额真为主之意。

后来努尔哈赤在统一各部落过程中,根据战争需要,将原牛录制改组扩大,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

规定每三百人编一牛录,五牛录一千五百人编一甲喇,五甲喇七千五百人编一固山。

固山是满语,其汉语称旗。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初设正黄、正白、正蓝、正红四旗,到四十三年(1615年),增建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旗,其中前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

合为满洲八旗。

在八旗制度下,全部人丁分属各牛录、甲喇、固山,平时耕猎为民,战时从征为兵,这种兵民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形式,既统民又统兵,早期的八旗兵就产生了。

当时牛录、甲喇、固山的统领官分别称为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和固山额真。

每固山还分设左、右梅勒额真,为固山额真的副职。

到天聪八年(1634年),除固山额真外,其余额真均改称章京。

顺治八年(1651年),定甲喇章京汉名参领;十七年(1660年),定固山额真汉名都统,梅勒章京为副都统,牛录章京为佐领。

八旗中的佐领,一是八旗的基层组织名称,既是军队组织,又是户籍组织。

二是官职名称,掌管本佐领内兵丁户籍、田产、粮饷等事务。

八旗初建时,虽以满洲人为主,但投降归顺和被俘的蒙、汉之人亦被编在内。

他们开始人数较少则编为佐领,后来人多则扩充为旗。

皇太极在天聪九年(1635年),即将蒙古察哈尔等部降众和原编在满洲八旗下的部分蒙古人扩编为蒙古八旗。

曾在天聪五年(1631年),将满洲八旗中的汉人另编一旗,定名为乌真超哈,汉名汉军,后成立汉军左右翼二旗,又分为红、黄、蓝、白四旗。

到崇德七年(1642年)扩编成汉军八旗。

这样,满、蒙、汉八旗的旗色官制均相同,共同构成了清代八旗组织的整体。

名为八旗,实为二十四旗。

凡被编入旗籍者称为旗人。

皇太极时三丁抽一为兵,这样由旗人组成的军队就被称为八旗兵了。

后来兼具军事和生产两种职能的八旗组织,其生产职能日趋缩小,而军事职能却日见突出,八旗兵成为清王朝统治全国的基本武装力量。

八旗兵的正规兵种有骁骑、亲军、前锋、护军、步军等营,特殊兵种有健锐、火器、神机等营,另有养育兵,即预备兵。

全部旗兵分别驻防,名额代有增减。

驻于京城内外者称京营,清末有十二万余人;驻于各省者称驻防,清末有十万五千余人。

八旗全部兵额近二十三万人。

骁骑营,是八旗兵的主要组织。

早在天聪八年(1634年),定固山额真随营马兵为阿礼哈超哈,此为骁骑营之始。

后定隶于骁骑营之兵为马甲,即骑兵,满洲、蒙古每佐领下二十人,汉军每佐领下四十二人。

自马甲中选其优者为领催,司册籍。

此外还有附属于汉军各旗的枪营、炮营、藤牌营。

满、蒙、汉骁骑营驻于京师者各自为营,由八旗都统分别统辖。

八旗都统,旗各一人,副都统,旗各二人,下设参领、佐领、骁骑校等职官。

官兵所用武器,有官造颁发的,有官兵自制的。

各营定期操演骑射、步射与合操,每三年检阅一次。

亲军营,为侍卫帝室的专门部队。

亲军由八旗中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选拔;其余由下五旗挑选的,都要入上三旗行走。

满洲、蒙古每佐领下二人,以亲军校、署亲军校各七十七人分别管辖。

选六十名亲军随侍卫行走,其余皆值宿卫,这些亲军都归领侍卫内大臣统领。

前锋营,是选八旗满、蒙兵中最精锐者别组为营,充当前哨兵。

在天聪八年(1634年),即有噶布什贤超哈,为最早的前锋。

后来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二人,组成前锋营。

遇皇帝检阅则为首队,巡幸则于御营前后立前锋旗以为门户,列帐守卫。

该营分为左右二翼,各设前锋统领一人。

下设前锋参领等职官,分辖前锋兵。

前锋兵器,有一半人习鸟枪,称鸟枪前锋。

护军营,是由八旗满、蒙兵精锐组成的守卫宫禁部队。

最初有巴牙喇营,为早期护军。

后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十七人,组成护军营。

平时守卫宫殿门户,稽查出入。

皇帝外出,行则扈从,止则环卫。

该营设护军统领八人,旗各一人;各下设护军参领等职官。

另于雍正二年(1724年),定圆明园专设八旗护军守卫,由营总八人分统各旗护军。

后又设内务府三旗护军营。

二者合称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简选王公大臣为掌印总统大臣,统辖营务。

皇帝驻园来往,由该园护军保卫。

步军营,是由满、蒙、汉八旗步兵所组成。

清初设,后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步军领催二人,步军十八人;汉军每佐领下步军领催一人,步军十二人,组成步军营。

与巡捕五营一起专司京城防守、稽查、门禁和辑捕事务,皆归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统率。

该营分左右二翼,各设翼尉一人,下有帮办翼尉、协尉等职官,分掌营兵。

火器营,是八旗兵中专操火器的部队。

康熙三十年(1691年)初设。

火器有鸟枪和子母炮,营兵分鸟枪护军与炮甲。

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鸟枪护军六人,炮甲一人,合为火器营。

营分内外,内营驻京城内,分枪、炮两营。

外营驻京城外,专习鸟枪。

该营设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若干人。

内外二营,各设翼长一人,下有署翼长、营总等职官,分掌各营训练等事务。

健锐营,是八旗兵中的云梯兵。

初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

原由前锋、护军营内选习云梯者千人,从征金川得胜后组建。

后定全营满洲、蒙古前锋二千人,委前锋千人,养育兵若干,番子佐领领催四人,马甲五十四人。

该营设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若干人。

分左右二翼,各设翼长一人,下有署翼长、前锋参领等职官。

附设官学,专教本营八旗幼丁满语骑射。

神机营,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

共马、步队二十五营,分左、右翼及中营,名为威霆制胜队。

有官兵一万四千余,均由八旗骁骑、前锋、护军、火器、健锐诸营选取精锐组成。

使用新式洋枪。

守卫紫禁城及三海,并扈从皇帝巡行。

设掌印管理大臣一人统辖,下设翼长等职官,分掌各营训练等事。

驻防兵,为驻扎全国各省冲要之地的八旗官兵。

分为畿辅、东三省、各直省驻防兵及藩部兵四类。

驻防旗兵满、蒙、汉合以为营,组成佐领,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