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768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I.docx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III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II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唐书·礼三本》说: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

“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二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2.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 

 

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3.据史书记载:

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

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4.在古希腊戏剧《伊昂》中,伊昂祈祷他的母亲是个雅典人,这样,依据雅典关于公民权的法令,他就可以从母亲那里获得自由演说的权利,“因为一个陌生人在这个城邦里必须让他的嘴象奴隶一样紧闭着,不能自由表达他的思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没有公民权

B.伊昂有公民权

C.戏剧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

D.妇女可以在公民大会上自由演说

5.唐朝法律曾洋细规定了对宰杀拱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6.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

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7.“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

这反映出汉代

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

C.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D.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

8.北朝孺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

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这主要体现了()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

C.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D.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9.“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创制过程具有较强的伸展性B.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C.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D.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10.伯尔曼认为:

“以色列、古希腊、古罗马变成西方文明的精神原形,主要的不是通过一个保存或继承的过程,而是通过采纳的过程,即西方把它们作为原形加以采纳。

除此,它有选择地采用了它们,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部分”。

在这里他主要强调了()

A.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渊源

B.近现代西方文明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C.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对近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性

D.没有古希脑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友有现代的欧洲

11.“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

A.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B.导致读书人不关注社会实际

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成为读书人做官的唯一途径

12.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有权水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

一般认为,永佃制萌芽于宋代,明代时有所发展,清代时流行于我国东南地区。

永佃制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

A.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的提高B.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加重

C.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D.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l3.唐代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首推关中地区的情况;明末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华北、江南地区居多,浙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

这种变化集中反映了()

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B.关中地区经济的衰落

C.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D.进步思潮影响力扩大

14.宋代开封流行的说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歌颂莺莺与张生冲破礼教,迫求爱情;《刘知远请宫调》描写书生刘知远从贫寒到显达过程中对待三娘的“负心婚变”。

这说明当时()

A.城市商业高度繁荣B.文化生活丰富多样

C.程朱理学引起民众普遍反对D.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

15.北宋政权一改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过近百年的”培植养护”,”政府又变成像样的读书人的政府”。

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重视文化传统的养育和保护B.形成了尚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C.推行变法新政成为社会潮流D.文官在军政体制中成为主休

16.“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

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

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

”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分工过细B.外部竟争C.管理僵化D.利益内耗

17.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并有元朝赵孟頫题诗云:

“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

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丝绸衣裳)荣。

”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传统文人画的代表,蕴含了格物致知的理学精神

B.这种绘画风格注重意境的表达,是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

C.绘画反映出我国棉纺织业发达,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该作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

18.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

“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杜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

”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健是()

A.郡国并行B.独尊儒术C.察举取士D.士族兴起

19.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清朝     B.唐朝、元朝  C.、唐朝、清朝      D.宋朝、元朝

20.顾炎武在《肇城志·江南九》中说:

“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

”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

B.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C.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

D.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己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21.1873年,对外国使臣朝见中国皇帝时行不行跪拜之礼,有官员认为:

“彼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

是犹聚犬马家羊于一堂,而令其舞蹈扬尘也。

然则得其一跪一拜,岂足为朝廷荣;即任其不跪不拜,亦岂足为朝廷辱。

”上述言论体现了()

A.顽固拒变的腐儒心态B.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C.通权达变的自我安慰D.平等友好的外交理念

22.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23.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

这说明()

A.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

C.海禁令主要是内优外患的产物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

24.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而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却指出: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认为()

A.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叛逆B.天下兴亡匹夫有贡

C.空谈误国实干兴邦D.心学泛滥导致明灭亡

25.太”:

现代汉语解释为“过于、很、高、大”等,在日语中有“粗、胖”之义,韩语中有“大的、最初”等意思。

“祭”:

现代汉语解释为“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在日语和韩语中,除了这层意思,还增加了“节日”的用法,如“樱花祭”。

可见中、日、韩三国

A.存在文化共通之处    B.曾经同族同宗同文

C.古代崇尚儒家思想    D.自古和睦形同一家

第II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以前都城布局坐西朝东,是继承过去宗法制度的礼制,以东向为尊。

东汉以后都城布局改为坐北朝南,是推崇皇权的礼制'以南向为尊。

当时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为了尊崇皇权的需要,把皇帝祭天之礼作为每年举行的重大典礼,规定在南郊举行,这是使都城布局坐北朝南的一个原因。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王子今《忠观念研究》从历代典籍、石刻、碑文、敦煌遗书等多种史料以及民俗文化、人名、地名中发掘‚忠观念的表现及演变过程,发现秦汉专制政体的奠基导致‚忠的政治规范的定型。

早期(战国时期)政治道德形式中的某些情感因素,已经逐渐为完全由政治地位所决定的义务和责任的严格规范所代替,为人臣必忠,‚危身奉上日忠。

表明‚忠是对皇帝的绝对服从,不忠常常是君主令臣下致死的罪名。

  

——黄敏兰《质疑“中国古代专制说”依据何在》  

材料三 清朝雍正帝的御用作坊无所不能,制作的器物数量之多,令人难以臵信,甚至还能制造重型武器。

……按照朝廷的制度,武器的设计、制作和使用是国家的事,权归兵部、工部。

可是雍正皇帝用国库银两制造大量武器,无论兵部、工部,还是内阁都无权过问。

造办处还制作其他物品。

这些物品一部分用来赏赐群臣,以笼络臣下;一部分为己用,如出宫防卫。

  

——杨启樵《雍正帝的御用作坊》  

材料四 一般人往往说,中国过去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我认为称它是君主则诚然的,称它为专制,那就未免有一点冤枉。

……因全国人民参政,都由政府法律规定,皇帝也不能任意修改。

即如清代考试制度所规定的考试时日,两百几十年来也未曾更改过。

所以中国的传统政治,实在不能说它是君主专制。

  

——钱穆《国史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都城建筑布局和政治观念的变化并指出原因。

(5分)  

(2)据材料三,概括雍正帝御用作坊的特征。

这反应了清朝政治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  

(3)据材料四,概括钱穆的观点。

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研究历史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2分)

27.“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

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

材料三欲是情发出来底。

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

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

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

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

——《朱子语类》卷五

材料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1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4分)

(3)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

(4分)

(4)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

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

据材料分析不可能实现的原因。

(5分)

28.(12分)阅读材刻.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几大要素:

一是社会化大生产;二是技术推动;三是充分的商品化经济;四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有自己的土壤。

明清时期“中国除了技术不够发达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的物质条件都已具备。

据材料并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论证上述观点。

(要求:

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其它观点均可,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6.

(1)变化:

布局由坐西朝东到坐北朝南;道德情感因素被政治义务和责任严格规范所代替。

(4分)

原因:

推崇皇权。

(2分)  

(2)特征:

无所不能(品种多、产量大);皇帝直接支配。

(4分)

特点:

君主专制的加强。

(2分)  

(3)观点: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君主专制。

(2分)

说明:

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

(2分)  

(4)问题:

多角度运用史料;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

(4分)

27.

(1)办法:

减少欲望。

(2分)

(2)不同:

欲望有度(2分)

侧重点:

材料一侧重修身;(2分)材料二侧重维护专制统治。

(2分)

(3)标准:

是否符合封建伦理道德;(2分)

特点:

把人性论和修养论结合起来。

(2分)

(4)人欲观:

自私自利是自然的人欲;(2分)

见解:

人要对社会尽义务,社会也要给人权利。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2分)

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

(2分)

28.示例一:

观点:

材料观点不正确(2分)

①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分)

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由雇佣劳动力市场不充分。

手工工场没有成为当时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商业资本转向购置田产,资金不足。

(任答两点,4分)

③思想观念落后,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思想,使中国人丧失进取精神。

(2分)

综上所述,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条件。

(2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

观点:

材料观点正确。

(2分)

①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流动。

(2分)

②发达的农业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手工业生产规模宏大,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发达。

一定的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和科技巨著的问世。

商业资本异常活跃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充足的货币条件;海外市场的拓展,表明中国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商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答两点,4分)

③明清时,“工商皆本”新思想产生,商人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2分)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中国已具备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劳动力、市场等条件。

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没能走上发展的道路。

(2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