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927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docx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请书

附件2

编号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申报表

 

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代码

学校名称学校代码

学校举办单位

学校所在区县

填表日期年月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

二〇一四年十月

填报要求

 

一、本信息表按专业填报,同一学校不同申报专业须分别填报;

二、本信息表封面“编号”栏由重庆市教委高教处填写。

1.申报学校基本情况

1-1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1

所在地区

启用现在校名时间

举办方

建校时间2

学校性质

建校基础3

通信地址

邮 编

学校网址

法人

代表

信息

姓名

职务

办公室电话

传真

手机

电子邮箱

联系人

信息

姓名

职务

办公室电话

传真

手机

电子邮箱

1-2

基本状态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

(人)

普高起点

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人)

中职起点

全日制五年一贯制4在校生人数(人)

其它5      

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人)

2013年度非全日制培训量(人日)6

教职工总数(人)

2013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

专任教师数(人)

现有专业数(个)

已招生

专业中

“三校生”7专业数(个)

2013年招生专业数(个)

五年制专业数(个)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人)

普通高中招生

“三校生”对口招生

“3+2”8招生

五年一贯制第4学年

其它5      

新生报到数/录取数(报到率)

毕业生人数(人)

初次就业率9

助学金覆盖率/奖学金覆盖率

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

2-1

专业名称

食品营养与检测

专业代码

610302

专业所属大类

食品类

专业所属二级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开办时间

是否跨省招生

2014年实际招生数(人)

2014年新生报到率(%)

2014年毕业生人数(人)

2014年初次就业率(%)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人)

“订单”培养人数(人)

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0

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1

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时间(小时)

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现有实训仪器设备(台套)

其中大型实训仪器设备12总值(万元)

其中大型实训仪器设备(台套)

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

职业资格证书13获取比例

主要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

开发课程、顶岗实习

合作企业数

4

主要合作企业名称

合作起始时间

合作主要内容和形式

顶岗实习

开发课程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技术培训

企业参与教学(人/课时)

2013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

2013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

2013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

2013年度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

企业向学校捐赠或投入总额(万元)

企业向学校(准)捐赠设备总值(万元)

企业的专项投入(万元)/项目类型

(续2)

2-1

生源类型

普高生

“三校生”

“3+2”教育

五年

一贯制

其他

在本校学习时间(年)

/

/

/

/

2014年实际招生人数(人)

/

/

/

/

2014年新生报到数/录取数(报到率)

/

/

/

/

2014年毕业生人数(人)

/

/

/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人)

/

/

/

/

“订单”培养人数(人)

/

/

/

/

/

2014年

初次就业率9

/

/

/

/

/

初次就业对口率14

/

/

/

/

/

主要就业岗位

/

/

/

/

/

平均起薪额15(元/月)

/

/

/

/

/

2013年

年底就业率

/

/

/

/

/

毕业一年后平均月薪(元)

/

/

/

/

/

毕业一年后转岗率16

/

/

/

/

/

专业群相关专业

1.安全技术管理

√核心专业

□市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

2.应用化工技术

□核心专业

□市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

3./

□核心专业

□市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

4./

□核心专业

□市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

2-2

已列入重点建设专业

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库建设

□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库建设

市重点建设专业

□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

□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

□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

□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

行业重点建设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

2-3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包括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建设实施步骤与内容等,不超过2000字):

一、专业建设目标

构建以食品安全检测、营养膳食、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及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由“教学高手、技术能手、创新强手”组成的师资队伍;建成再现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发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加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标准对接。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食品营养、食品检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加工等岗位,能在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类物流企业、食品监督检验部门及食品与生物保健品分析与检验机构从事与食品分析检验和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建设内容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标准对接,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上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

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课程内容的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研究及评估体系的研究;与此同时,建立正确合理的教育评估体系,将有助于对前述所有改革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作出及时的调整,而且也能保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校的教学水平作出正确合理评价。

评估应建立在公正、多方论参与的基础上,保持评估的公平性和正确性。

评估应有正确的流程,相关操作文件和佐证文件做支撑,更重要的是针对每一门课程,评估应建立统一的课程评估标准。

课程建设首先需建立稳定、完善符合开放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中心是建设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其它课程的发展,促进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在教研室内选择一门适宜课程。

对教研室所设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分析哪些是重点课程、前沿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即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行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

其次需要完成课程操作文件,亦即编制授课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任务书、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教材等一系列工作。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炼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具、试验等一系列教学元素。

最后,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使评估能正确反映教学的水平。

此外对专业的课程需要研究出本专业需整合的课程,探索出课程的整合思路与整合方法,为改革服务。

中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教学方法等能比较稳定,形成本专业的课程特色,并完成一门省级或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远期,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文件体系和制定制度,完成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

4、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

促进专任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逐步提高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比例和执教能力;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教学团队技术服务能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食品专业主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食品检测、食品加工、食品营养、食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该专业的师资建设应以培养和引进在实践技能及经验有较高成就的企业人才为主,建设一支专兼集合的教学团队。

5.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按照行业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为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中职学校同类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等,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7.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续2)

2-4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包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的主要办法,建设目标实现的组织、人员、经费、政策保障及质量控制等,不超过2000字):

改革举措:

1、开展与企业深度合作

实施“院企一体,工学结合,岗位驱动,学做合一”模式,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行业规律和发展需求,共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建立实践能力考核标准。

创新产学研结合体,合作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专业课教学。

完善合作企业及社会评价体系。

2、与企业共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并再次基础上建立基于食品企业实践教学模式,以当地食品企业为合作对象,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

开发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使实践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相吻合。

按照工学结合,体现实践能力培养原则,优化实训实验方案、技能标准的操作性。

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实行导师跟踪指导、动态管理。

3、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的方法

开发标准化的能力鉴定标准,教学和实训项目任务,形成专业课程项目任务教学方案,进行课程重组,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项目课程体系。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建设院级精品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编写校本教材。

营造开放式教学模式,采用项目任务设计,教流式教学手段。

课件教学比例不低于90%。

4、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

体现工学结合特点,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进修培训、行业交流、聘请行业背景高级技术人员、聘请客座教授、引进高学历毕业生等方式,提升和优化教师团队,做好青年教师导师责任工作,促进快速成长。

培养专业带头人1-2人,能指导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就业基地建设。

骨干教师4人,兼职教师3人。

5、完善实训条件,丰富专业实习教学模式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食品仪器分析实验室、食品理化分析实验室,建立教学资源库。

组织教师取得高级职业技能证书。

6、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在现有社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及职业卫生检测服务等项目,实现社会服务3-5项、社会评价良好的目标。

7、创新人才质量评价方式

建立规范的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开放性和全程化,体现激励目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用人企业等广泛参与;评价内容系统化,重点体现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考核。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采用项目管理办法,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分管院长为龙头,以专业系为基础,教务、财务、实训等部门参与,以专业评估和旅游行业示范为标准,建立财政支持下的专业建设体系。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企业骨干为主体,为提高专业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提供智慧保障。

成立课题建设团队,以教研室为单位,专业带头人负责,在系主任领导下完成本专业建设任务。

2、制度保障

建立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在从事管理、绩效考核给予政策支持,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建立专业建设管理、教学督导教学检查、教学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系列制度,保障项目规范、高效运作。

3、经费保障

严格执行专业建设方案中经费支出,制订经费专项预算,专款专用,保障重点为实验实训设施、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课程与教学资源、教材开发等。

4、质量控制

依据目标管理方式,责任细分到人。

制定课题考核细则,详细进度计划、目标要求,做好过程管控。

2-5建设进度及分年度预期绩效:

建设内容

2014-2015年

2015-2016年

2016-2017年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预期目标:

与2家以上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率100%。

验收要点:

1.校企合作协议。

2.顶岗实习协议,学生名单。

责任人:

预期目标: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

验收要点:

1.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2.人才培养方案。

3.“订单式”合作计划。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完善共同制定的教学管理条例和制度;继续探索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机制。

验收要点:

共同制定的教学管理条例和制度

责任人: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

开展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调研,启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验收要点:

1.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

2.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创新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1234培养模式;探索“订单式”培养。

验收要点: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订单式”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责任人:

预期目标:

按照初步形成“1234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深化专业教学实训环节与实训基地实际生产结合过程;扩大“订单式”培养的数量。

验收要点:

1.完善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2.“订单式”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开发内容。

责任人:

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

“任务驱动课程体系、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精品课程建设

预期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企业项目的开发流程,整合课程内容,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标准与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中,校企共建,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突出能力培养的、与生产活动密切相连的、融职业技能要求于一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技能水平。

验收要点:

1.建立以职业素养、专业基本知识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

2.建立涵盖核心岗位能力、综合岗位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

3.制定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并初步实施。

4.教学模式改革过程记录、实践教学案例、经验总结。

责任人:

预期目标:

继续完善公共基础课、专业实训课的开发,丰富整合课程内容,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突出能力培养的、与生产活动密切相连的、融职业技能要求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验收要点:

1.完善以职业素养、专业基本知识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

2.完善涵盖核心岗位能力、综合岗位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

3.完善并实施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责任人:

预期目标:

1.完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再建成2门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2.完成2门精品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1.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2.精品课程网页展示;

责任人: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

预期目标:

派送选定培养的1-2名的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企业实践。

验收要点:

1.培训相关材料。

2.企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记录、小结、企业证明。

责任人:

预期目标:

承担课题研究、进行教材开发等活动,使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对行业有较清楚的认识。

验收要点:

1.承担课题的开题报告、研究过程材料。

2.自编教材初稿。

责任人:

预期目标:

派送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教材开发等活动,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

验收要点:

1.培训材料。

2.企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记录、小结、企业证明。

3.承担课题的研究过程材料及成果等。

4.自编教材。

责任人:

2.骨干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派送选定培养的2-3名的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培训、企业实践;参与课题研究、参与教材开发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

验收要点:

1.培训相关材料。

2.企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记录、小结、企业证明。

3.参与课题的开题报告、研究过程材料。

4.参与开发的教材初稿。

责任人:

预期目标:

派送上年选定培养的3名的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培训、企业实践。

验收要点:

1.培训相关材料。

2.企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记录、小结、企业证明。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参与课题研究、课题总结、参与教材编写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其成为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1.与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总结材料。

2.参与开发的教材。

责任人:

3.专兼结合的教师副i无培养

预期目标:

培养实践技能突出、教学理念先进、工作作风严谨和教学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3名,双师型比例达到70%以上。

验收要点:

1.建立培养与考核制度。

2.高级工以上技能证。

3.提出课程改革建设意见书。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引进合作企业中专业对口、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3人作为兼职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促进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验收要点:

1.兼职教师的聘用协议;

2.兼职教师任课计划、内容、反馈相关材料。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全员能上规范课,都能制作多媒体课件,都有个人的课题研究。

验收要点:

听课记录,评课记录,研究成果。

责任人: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完善现有实训室、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预期目标:

增加现有实训基地实训项目购买如高相液相色谱仪、实验型喷雾干燥设备等。

验收要点:

新增实验实训设备清单。

责任人:

预期目标:

新建80食品综合检验实训室,检验项目达10-15项,并投入实用。

验收要点:

1.检验项目清单

2.实训记录。

责任人:

预期目标:

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5个,并投入实用

验收要点:

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研讨会记录。

2.实训记录。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协议。

责任人: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校校、校企技术培训及社区服务建设

预期目标:

形成人才培养和交流的优势,与相关对口兄弟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交流。

开展企业行业技术服务1-2项。

开展1-3个培训项目,同时,进行企业职工培训30人以上。

为本院学生和滁州市各企业的技术工人提供培训和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不少于100人次。

验收要点:

1.校校交流资料,校企交流资料;

2.培训职工名单、企业出具的培训效果等材料;

3.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复印件;

4.培训教材或讲义。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开展企业行业技术服务1-2项。

开展1-3个培训项目,同时,进行企业职工培训30人以上。

为本院学生和滁州市各企业的技术工人提供培训和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不少于50人次。

验收要点:

1.培训职工名单、企业出具的培训效果等材料;

2.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复印件;

3.培训教材或讲义。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开展社区技术服务1-2项。

(社区营养咨询服务、室内环境甲醛等有害气体检测)

验收要点:

1.社会服务计划、总结;

2.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表;

责任人: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学校、用人单位、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预期目标:

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科学、民主、主体多元、与企业对接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各种教学评价规章制度。

验收要点:

1.评价模式资料。

2.教学评价体系资料。

3.各种教学评价规章制度。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完善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科学、民主、主体多元、与企业对接的教学评价体系,健全各种教学评价规章制度。

验收要点:

1.评价模式资料。

2.教学评价体系资料。

3.各种教学评价规章制度。

责任人:

预期目标:

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及社会对毕业生认可度调查体系。

验收要点:

1.跟踪调查表。

2.调查报告。

责任人:

专业带头人信息

姓名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职业资格证书

办公电话

传真

手机

电子邮箱

3.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重庆市财政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

安监局)

(万元)

学校投入

(万元)

其他

(来源:

  )

(万元)

总计(万元)

180

100

40

40

/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28

15.6

6.2

6.2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