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400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

《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docx

北语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1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量词和数词、代词组合构成的短语后的语法特点不包括()。

A.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B.可以作谓语

C.可以作状语

D.可以作补语

答案:

B

2.编写()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教授语法和学生学习语法。

A.教学语法

B.语法教学

C.语法理论

答案:

A

3.所谓(),就是在意义上有区别事物的作用,主要用来给事物进行分类的词。

A.名词

B.区别词

C.动词

D.离合词

答案:

B

4.A问B,B回答后接着问C,C回答后接着问D……最后再问到A,A回答,一个循环结束。

这个语法练习方法是()。

A.接龙练习法

B.定向回答练习法

C.扩展对话练习法

D.叙述练习法

答案:

A

5.“比”字句中,作为比较内容的谓语一般是()。

A.谓词性的

B.名词性的

C.不定性的

D.体词性的

答案:

A

6.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主要是()。

A.AA式

B.A一A式

C.ABAB式

D.AAB式

7.“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了1”的功能不包括()。

A.事件的发生或完成

B.事件正在发生

C.事件的前后顺序

D.主要事件的标志

8.互相、悄悄、亲自、赶忙都属于()。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时间副词

D.情态副词

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内容的安排应该以习得顺序的考察和研究为依据,如根据邓守信(1999年)统计和调查,在实际教学中,“了1”和“了2”的教学顺序应该是()。

A.先“了1”再“了2”

B.先“了2”再“了1”

C.“了1”和“了2”同时学习

10.能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等的修饰,表示事物的属性的是()。

A.性质形容词

B.状态形容词

C.正向形容词

D.负向形容词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让步复句常见的格式有()。

A.即使……也……

B.哪怕……也……

C.就是……也……

D.就算……也……

答案:

ABCD

2.汉语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这几类。

A.表示给予的

B.表示取得的

C.表示述说的

D.表示喜爱的

3.除了“被”以外,介词()也可以引出施事构成被动句。

A.叫

B.让

C.给

D.同

4.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三个语法教学阶段的语法模式分别是()。

A.形式语法模式

B.语义语法模式

C.语用功能语法模式

D.语音语法模式

5.假设复句常见的格式有()。

A.如果……就……

B.要是……就……

C.假如……就……

D.幸好……不然……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只举例而不用讲学生就懂了。

正如同《孙子兵法》中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的境界。

2.并不是所有的名词性成分都可以任意进入“还NP呢”格式,只有指称在说话人看来是某种高标准、高水平的典型代表的名词性成分,才能进入该格式。

3.关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非动作性及物动词都不可以充当“被”字句的谓语。

4.“是……的”句的否定形式是在“是”前加“不”,构成“不是……的”格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否定形式要否定的同样也不是动作本身,而是对比焦点部分。

5.“我很好”“他很帅”这些句子中的“很”并不是表示程度高,只是为了满足语法上的需要。

6.“是……的”句中,标志词“的”的功能是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即将发生。

7.“只有……才……”列出的条件是唯一的,是必要条件,没有“只有”后的这个条件就不可能有“才”后面的结果。

8.“学校旁边有银行”和“学校旁边是银行”两者都是存现句,所以没有区别。

9.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复句、复句的构成、复句的类型等。

10.用“吧”等疑问句:

用于问话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意见,用问句的形式征求对方的意见。

是一种商量、请求的口气。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2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结构助词()是状语的标志。

A.的

B.地

C.得

D.了

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语法,而()指的是语法的教学过程。

A.教学语法

B.理论语法

C.语法教学

D.语法理论

3.如仅仅表达赞美、惊叹、兴奋等感情,而无意向不知情者介绍这种情况,我们就用()。

A.“可”字感叹句

B.“真、好”字感叹句

C.“多”字感叹句

D.“多么”感叹句

4.都、全、只、总共、一共都是()。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时间副词

D.情态副词

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为主。

A.教师讲授语法

B.教师训练学生怎样学习并运用语法

6.()是汉语很有特色的一个语法现象,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A.动词重叠

B.动词带宾语

C.有心理动词

D.有能愿动词

7.“你明天去机场接谁?

”是()。

A.是非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正反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8.立刻、马上、已经、常常都属于()。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时间副词

D.情态副词

9.所谓(),就是在意义上有区别事物的作用,主要用来给事物进行分类的词。

比如“男”、“女”、“良性”、“黑白”、“彩色”等。

A.动词

B.形容词

C.区别词

D.名词

10.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关于二者的不同,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专家()先生曾就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作过很好的论述。

A.许国璋

B.王力

C.刘洵

D.吕叔湘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并列复句的典型代表有()等。

A.又……又……

B.也……也……

C.既……又……

D.一边……一边……

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A.精讲多练的原则

B.表达简化和浅化的原则

C.少用术语的原则

D.形式、语义和语用并重的原则

E.注意学生偏误的原则

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应该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把如“见面、帮忙、结婚、洗澡、散步、鼓掌、游泳”等处理成()更合适一些。

A.语素

B.词

C.短语

D.短语词

4.量词重叠的形式有()。

A.AA式

B.一AA式

C.ABAB式

D.AABB式

5.转折复句的常见格式有()。

A.虽然……但是……

B.虽然……可是……

C.尽管……但是

D.……不过……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特指疑问句加“呢”的疑问句:

这种疑问句除了询问由疑问代词表示的疑问所在外,还含有深究、奇怪、困惑的语气。

2.汉语的状语无论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还是方式状语,都要放在中心语的前面。

3.汉语的形容词可以单独作谓语,这一点和英语是相同的。

4.在语义上,“连连”表示同一个动作或同一情况接连不断反复出现,而“一连”除此之外,还可以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一直持续,所以不表示持续的“连连”不能修饰没有时间间隔的持续性行为。

5.结构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但是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加不加“地”,似乎是很灵活的,如限制性状语后一般用“地”,如:

“我已经习惯了这儿的生活。

6.“与其V1不如V2”多用于谈看法,提建议,在语义上是放弃前者选择后者,即放弃“与其”后面的事情,选择“不如”后面的事情。

7.“既然……就……”用于推论性因果,通过事实提出推论,“既然”后是说话人双方已知的事实,“就”后是说话人的推断和意见,具有主观性。

8.使用递进复句时要注意它们的层次性,一定是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进一步才行,否则不能使用。

9.用“几、多少、多”等的疑问句,其中“多少”一般提问“十”以下的数目,“几”一般提问“十”以上的数目。

10.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可单独充当“把”字句的谓语。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3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讲述一个过程。

这种语法练习方法是()。

A.接龙练习法

B.定向回答练习法

C.扩展对话练习法

D.叙述练习法

2.“是……的”句是指带“是……的”标志的()。

A.名词谓语句

B.动词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3.不用“比”的比较句,而是“跟/和/同/与”,叫做()。

A.等比句

B.差比句

C.同比句

D.异比句

4.()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

A.实物道具法

B.对话法

C.举例法

D.图示法

5.()主要用在是非疑问句中,即要求回答“是”或“不是”的疑问句中。

A.吗

B.呢

C.吧

D.啊

6.结构助词()是定语的标志。

A.地

B.得

C.了

D.的

7.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其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课题。

A.教学语法

B.理论语法

C.语法教学

D.试验语法

8.很、太、非常、特别、格外都是()。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时间副词

D.情态副词

9.()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语法规则并能够很好地运用。

A.教学语法

B.语法教学

C.语法理论

10.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A.精讲精练

B.精讲多练

C.多讲多练

D.多讲精练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根据动词的情状,可分为()。

A.静态动词

B.持续动词

C.终结动词

D.及物动词

2.从结构上说,连字句里“连”的后面可以是()。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主谓短语

D.量词短语

3.常用来表示概数的一些副词、助词和数词有()等。

A.近

B.上

C.来

D.左右

4.多项状语就是指一个句子中同时包含两项或多项状语。

多项状语可分为()。

A.并列关系

B.递加关系

C.选择关系

D.交错关系

5.留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出现的语义偏误有()等。

A.不明语义

B.语义重复累赘

C.使用对象有误

D.不辨感情色彩,褒贬失当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成语既是让留学生心仪的风景线,也是拦在他们面前的一道羁绊。

2.“着”表示状态的持续,这是一种静态的持续,是其基本用法,常出现在祈使句中。

3.对话法无论是在语法项目的展示还是讲解或者练习的环节都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4.汉语中的量词,只有度量衡量词可以重叠。

5.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教学对象学习语法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

6.虚词在任何语言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分析型语言的汉语里尤为如此。

7.“可、真、好、多(多么)”用于感叹句中所带语气助词不同,其中“多(多么)”、“好”字感叹句句末常有语气助词“啊”及其变体“呀、哪、哇”。

8.疑问助词“吗”加在陈述句句尾构成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等放在提问部分的位置上构成疑问句。

9.在话语中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被人们认为是最普通的词,而这样的词是最容易为留学生所掌握的。

10.对于区别词,我们最好采取“先集中再分散”的办法来教学。

18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4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语气副词“难道”只能用于()。

A.是非疑问句

B.选择疑问句

C.特指疑问句

D.一般疑问句

2.()只能作状语,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谓语、定语等。

A.名词

B.动词

C.副词

D.助词

3.老师选择便于用上所学语法项目的话题,并要求或暗示学生在问答时用上所学的特定的语法项目。

这一语法练习方法是()。

A.接龙练习法

B.定向回答练习法

C.扩展对话练习法

D.叙述练习法

4.“你喜欢这本还是那本?

”是()。

A.是非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正反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5.据不完全统计,外国留学生所出现的语法错误,跟虚词相关的要超过()%。

A.40

B.50

C.60

D.70

6.比较性质或程度的差别、高低的比较句叫做()。

A.等比句

B.差比句

C.同比句

D.异比句

7.“把”字句动词后面不能带()。

A.时间补语

B.结果补语

C.可能补语

D.动作补语

8.“我听懂他的话了。

”这个句子的结果补语语义指向()。

A.受事

B.施事

C.动词

D.补语

9.“地板擦干净了。

”这个句子的结果补语语义指向()。

A.受事

B.施事

C.动词

D.补语

10.“散步”、“睡觉”、“游泳”、“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这类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叫()。

A.离合词

B.静态动词

C.持续动词

D.终结动词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选择复句的常见形式()。

A.是……还是……

B.要么……要么……

C.或者……或者……

D.不是……就是……

2.形容词重叠的形式有()。

A.AA式

B.A一A式

C.ABAB式

D.AABB式

3.根据语义特征进行的分类,即从人们对某一性质的态度来说,形容词可以分为()。

A.性质形容词

B.状态形容词

C.正向形容词

D.负向形容词

4.副词“多少”和“稍微”都可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

A.程度不高

B.时间不长

C.数量不大

D.人数不多

5.汉语的句类和别的语言一样,也是主要分为()。

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D.祈使句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在语义上,状态形容词本身已经包含了程度的语义,所以在语法上就不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和程度补语的补充。

2.在教留学生疑问句时,我们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疑问句的结构形式,更需要向学生揭示各种疑问句在交际中的不同表达功能。

3.总体上说,“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

4.教学语法相对于理论语法应该是稳定的,应该保持不变。

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实用性并不应该影响其规范性。

6.“真”字感叹句句末以不用语气助词为常,但也可加上“啊”及其变体“呀、哪、哇”。

7.英语中无论是哪个疑问代词都要放在句首,而汉语则不同,无论是哪个疑问代词,句中位置都和同句法成分的非疑问代词是一样的,即如作主语则在句首,如作谓语则在主语后,如作状语则在动词前,如作定语则在名词前等等。

8.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我们应该在统计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基本的、能产性强的语法项目,删除那些次要、特殊的、不常用的语法项目。

9.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自然就应该有所区别。

10.一些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动宾短语(包括离合词),如“洗脸”、“吃饭”、“睡觉”、“洗澡”等,用“连”字句时应将动宾分开,将宾语提前放在“连”的后面,将否定词置于动词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