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277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docx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

百强校高考生物第二次大联考(新课标II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有遗传物质分布

B.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都发挥重要作用

C.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较多

D.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坏死都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2.取大小与生长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

已知在该实验中,植物根细胞吸水能力与根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有关。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蔗糖溶液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甲、丙、戊、乙、丁

B.正常情况下,马铃薯幼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大于物种a幼根细胞细胞液

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能正常生长

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

3.科学家发现,在大脑内,兴奋性的信号传递主要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结合来实现的。

因此,谷氨酸受体在神经细胞内合成、转运并恰当地定位到突触后膜对于大脑正常行使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谷氨酸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谷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D.谷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两侧Na+的浓度差缩小

4.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宿主,如图为此病毒在人体内增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参与

B.图中③过程需要宿主核糖体参与,此过程有A—T和G—C两种碱基配对方式

C.+RNA复制产生子代+RNA的过程,消耗的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D.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T细胞会与靶细胞进行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5.安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顺-3-己烯醇,该物质一方面可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另一方面可传达信号给周围的茶树,未受害茶树接收到该信号后,就会提前激发自身的防御响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茶树释放的顺-3-己烯醇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外源喷施一定量的顺-3-己烯醇可提高茶树防御害虫的能力

C.茶树释放的化学信息的传递方向是茶树→害虫→害虫天敌

D.一片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时刻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6.对下列遗传学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

D.在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推测出“转化因子”的存在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7.铁元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业生产中Fe2+在土壤中过度积累,会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

某研究小组以浙春3号和l601号大豆为实验材料,探究高Fe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对两种大豆在T0(不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14.24mg/kg)、T1(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300mg/kg)、T2(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500mg/kg)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如图l、2(植物细胞不存在失水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Fe是细胞所必需的__________(填“大量”或“微量”)元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l可知,高Fe2+对浙春3号和l601号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气孔进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填原料)也经由气孔被植物吸收参与暗反应,暗反应包括的过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如图可知,高Fe2+对两种大豆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小,但是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大,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高Fe2+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是人体内E2(一种雌激素)和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器官甲和丙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甲→器官乙→器官丙→E2”的过程体现了E2分泌的_____________调节。

(2)器官甲通过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__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该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3)分析图示:

SHBG分泌较多时,肝脏内肝糖原的合成量最可能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4)请结合图示简要分析妊娠期女性容易患糖尿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中珊瑚虫的色彩源于生活在珊瑚虫消化腔中的虫黄藻,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大部分能量,珊瑚虫所需的其余能量来自捕食的浮游生物。

由此可知,珊瑚虫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珊瑚虫和虫黄藻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

由珊瑚虫形成色彩缤纷的珊瑚礁,可以供人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2)海洋中的某种小鱼依靠取食某种大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生,小鱼在取食之前,需在大鱼面前跳舞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这说明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海洋渔业中,进行捕鱼作业后,通常将鱼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左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中存在“甲(W1)→乙(W2)→丙(W3)”这条食物链,括号内字母为对应生物每年的同化量。

这条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__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l/10W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药用植物是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2N=46),其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宽叶与窄叶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该药用植物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某海岛上一大型该药用植物的窄叶种群中,偶然发现一株雌性宽叶植株,若已知该变异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则该突变属于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为探究该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让该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得到F1,选F1中____________植株作父本,____________植株作母本杂交得F2,观察F2的叶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若控制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利用人工诱变的方式使某窄叶雄株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获得一株宽叶雄株,则该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现利用该种群中宽叶或窄叶雌株和上述宽叶雄株进行杂交,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可依据其子代幼苗叶的宽窄区分雌雄。

11.三孢布拉霉菌能够用来生产胡萝卜素。

如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两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除了图中两种方法外,还可以从大面积养殖的___________中获取胡萝卜素。

(2)纯化三孢布拉霉菌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扩大培养时,需要使用________(填物理状态)培养基。

(3)用胡萝卜提取胡萝卜素时需要对胡萝卜进行粉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萃取过程中应避免明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萃取得到的胡萝卜素粗品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鉴定,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乙型肝炎疫苗是把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定向插入酵母菌细胞中,使之充分表达,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该疫苗可作为_________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乙型肝炎疫苗先后需要接种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已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氨基酸序列,可以推测出相应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但推测出的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后,常采用_________技术在体外将其扩增。

(3)将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导入酵母菌细胞之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一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应该位于_____________之间。

(4)将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导入酵母菌细胞时,使该基因在酵母菌细胞中得以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检测导入酵母菌体内的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请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而核糖体不含DNA。

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主要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可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活动,均受遗传物质控制,但细胞坏死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详解】

核糖体中的核酸是RNA,RNA在细胞中不属于遗传物质,A错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末期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不发挥作用,B错误;细胞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C正确;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与遗传物质无关,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识记各种结构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有关,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量变小;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量变大。

细胞外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差越大,质量变化越明显。

当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时,质量不在发生变化。

【详解】

根据题图可知,纵坐标表示处理后根的质量变化量,当蔗糖溶液浓度相对较高时,根细胞失水,质量减轻,蔗糖溶液浓度相对较低时,根细胞吸水,质量增加,因此可推断出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丙、戊、甲、丁、乙,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水能力与根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有关,则细胞液浓度越大,根吸收水的能力越强,据图推断,正常情况下,马铃薯幼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大于物种a幼根细胞细胞液,B正确;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则甲溶液属于马铃薯的等渗溶液,而物种a在此溶液中会失去水分,所以不能正常生长,C错误;当马铃薯质量不变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达到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B。

【点睛】

理解质量变化和细胞吸水和细胞失水的关系以及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可引起钠离子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根据题意,谷氨酸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当神经细胞兴奋时,Na+大量内流,导致膜两侧Na+的浓度差变小。

【详解】

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A正确;谷氨酸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谷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C错误;谷氨酸为兴奋性信号,可使神经细胞兴奋,神经细胞兴奋时,Na+大量内流,导致膜两侧Na+的浓度差变小,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理解题意中“兴奋性的信号传递主要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结合来实现的”是对谷氨酸作用结果做出判断的依据。

4.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①②为RNA在细胞内复制过程,③为翻译过程,该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④是组装形成子代病毒的过程。

【详解】

图中①、②过程均为RNA复制过程,需要RNA复制酶和核糖核苷酸参与,A错误;图中③过程需要宿主核糖体参与,此过程有A—U和G—C两种碱基配对方式,B错误;+RNA复制产生子代+RNA的过程,是先复制产生﹣RNA,然后再复制产生+RNA,所以消耗的原料用于合成互补的两条RNA,因此消耗的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C正确;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细胞会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病毒增殖以及中心法则的有关内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示中反应物和产物判断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C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

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顺-3-己烯醇,这属于化学信息,该物质一方面可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另一方面可传达信号给周围的茶树,未受害茶树接收到该信号后,就会提前激发自身的防御响应,说明顺-3-己烯醇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

从题干信息可知,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顺-3-己烯醇,该信号物质可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这说明顺-3-己烯醇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顺-3-己烯醇通过吸引害虫天敌、传达信号给周围茶树两方面的作用来防御害虫,所以人为喷施一定量的顺-3-己烯醇可提高茶树防御害虫的能力,B正确;受害虫侵害的茶树释放的顺-3-己烯醇既可直接传递信息给害虫天敌,又可传递信息给其他茶树,C错误;一片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该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以“顺-3-己烯醇”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作用,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C

【解析】

【分析】

豌豆属于自花、闭花授粉,所以在杂交实验中应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完成自交实验,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只是提出了S型菌体中存在转化因子,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

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A正确;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利用的是假说—演绎法,B正确;T2噬菌体等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后代,故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C错误;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教材的经典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微量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高Fe2+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CO2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高Fe2+破坏了大豆叶绿体的结构,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

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根据题意“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对两种大豆在T0(不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14.24mg/kg)、T1(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300mg/kg)、T2(施铁肥,土壤中Fe2+含量为500mg/kg)条件下进行培养”可知该实验研究的是土壤中Fe2+含量对不同大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Fe2+浓度的增加,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且大豆品种1601号下降的量更多。

分析图2可知,随着Fe2+浓度的增加,两种大豆的蒸腾速率均下降不明显,因为气孔是二氧化碳进入细胞的通道,所以随着Fe2+浓度的增加,暗反应受到的影响较小,故可推测高Fe2+破坏了大豆叶绿体的结构,使光反应减弱,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详解】

(1)Fe是组成生物细胞的微量元素。

该实验用了浙春3号和l601号两种大豆,且在不同Fe2+含量的土壤中进行,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

(2)分析图1,随着土壤中Fe2+含量升高,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

(3)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气孔进行。

光合作用的原料CO2通过气孔被植物吸收,参与暗反应,暗反应过程主要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由图2可知,高Fe2+对两种大豆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小,说明对植物的气孔影响不大,从而推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是CO2吸收减弱,有可能是高Fe2+破坏了植物叶绿体的结构或高Fe2+影响了光反应或暗反应所需酶的活性。

【点睛】

本题主要探究的是高铁对两种大豆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原因,考生要能够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信息整合,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8.下丘脑卵巢分级胰岛B神经—体液减少妊娠期女性雌激素分泌增多,会使胰岛素的生理效应下降,细胞摄取、利用、储存的葡萄糖速率下降,此外,还会使SHBG分泌增多,更加强了雌激素对胰岛素的效应,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偏高

【解析】

【分析】

性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根据E2为一种雌激素,可逆向推出器官丙为卵巢,器官乙为垂体,器官甲为下丘脑。

胰岛素的分泌既受血糖的直接刺激,也可以接受下丘脑释放的神经递质的作用,由图可知胰岛素的功能可促进糖进入组织细胞及代谢,进而使血糖降低,也能抑制肝脏分泌SHBG。

E2具有使胰岛素生理作用下降的作用,SHBG分泌较多,说明E2降低胰岛素生理效应的作用加强,即使胰岛素的功能受到抑制。

【详解】

(1)E2为一种雌激素,可推出器官丙为卵巢,器官乙为垂体,器官甲为下丘脑。

下丘脑会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该过程属于分级调节。

(2)下丘脑作用于胰腺的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分析图示可知,E2具有使胰岛素生理作用下降的作用,SHBG分泌较多,说明E2降低胰岛素生理效应的作用加强,胰岛素能够促进肝脏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故该条件下肝糖原的合成量最可能减少。

(4)妊娠期女性雌激素分泌增多,会使胰岛素的生理效应下降,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的速率降低,此外,还会使SHBG分泌增多,更加强了雌激素对胰岛素的效应,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偏高

【点睛】

本题考查性激素的分解调节和胰岛素的功能,首先根据性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可判断各器官的作用。

根据图示理解E2和胰岛素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本题的难点。

9.消费者互利共生(或共生)直接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此时鱼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鱼种群数量的恢复群落甲的同化量中有部分被自身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入与乙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种间关系存在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和寄生。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珊瑚虫所需的其余能量来自捕食的浮游生物,说明珊瑚虫为消费者。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是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

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潜在价值是指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中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对可持续资源的捕获常在此点捕获。

【详解】

(1)虫黄藻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虫黄藻是生产者,珊瑚虫捕食浮游生物,说明珊瑚虫是消费者。

珊瑚虫和虫黄藻共同生活,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大部分能量,因此,二者构成了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由珊瑚虫形成色彩缤纷的珊瑚礁,可以供人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小鱼在大鱼面前跳舞,这是行为信息;其还能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是化学信息,小鱼通过信息传递才能取食,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渔业中捕鱼后将鱼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左右,以利于鱼种群数量的恢复。

(3)研究海洋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甲的同化量W1有部分被自身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入与乙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因此通常情况下,流入到乙的能量会远小于l/10W1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

注意第(3)是易错点。

10.24显性宽叶窄叶后代雌雄株皆有宽叶和窄叶后代雌株全为宽叶,雄株全为窄叶XAYa或XaYAXAYa与XaXa或XaYA与XaXa

【解析】

【分析】

对基因组测序时,如果被测序的生物含有性染色体,所测染色体条数应为常染色体中的一半和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数之和,如果不含性染色体,则只测染色体数的一半即可。

显性突变的个体在当代即可表现突变性状,而隐性突变则往往需要在下一代才可以出现突变性状。

探究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可用隐雌和显雄杂交,在不知道显隐性的情况下可进行正反交实验进行判断。

对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是X染色体上杂交出现的结果可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然后在根据推理出来的结果的差异从而写出判断基因位置的依据。

【详解】

(1)该药用植物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