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564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docx

g一稿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2.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高尔夫球场是按照美学设计要求建设的工程,是球场设计者对草地、湖泊、沙地和树木等自然景观的精心铺排,巧妙地运用地形构造建成的运动场地。

198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18洞高尔夫球场,1984年至1994年,开业的高尔夫球场数量、球洞数增长较为平缓;1994年以后,开业的高尔夫球场、球洞增长趋势明显,且增幅大,高尔夫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朝阳产业。

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对于绿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扩大对外交流,活跃地区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高尔夫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也使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

高尔夫球场在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倍受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如高尔夫投资局部过热、高尔夫球场建设选址、占地面积无标准、球场内部用地结构混乱等。

据调查,高尔夫球场在运营过程也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球道草的保养需要施肥用药,给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为了给高尔夫球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已建的高尔夫球场规范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发挥娱乐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有必要对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进行影响识别。

2.1选址与建设期

2.1.1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高尔夫球场的形状和大小无统一标准,一个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主要由发球台、球道、果岭、高草区4部分组成,占地一般在70~120公顷,规模小的在60公顷以下,规模大的球场超过90公顷,其中占地最多的是2006年建成的北京永乐时光度假村高尔夫俱乐部,约6640亩。

我国高尔夫球场有6洞、9洞、18洞、27洞、54洞、72洞等不同规模,多数是18洞以上的标准球场,并配有练习场[]。

因此,高尔夫球运动是占用土地最多的体育运动之一。

在日本,占国土0.54%的面积开发成为高尔夫球场,在韩国则有0.2%国土被高尔夫球场占用。

整个欧洲的高尔夫球场面积达到300万亩,其中英国的高尔夫球场就占有120万亩土地。

我国的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于1984年出现在广东省中山市。

至2004年,据国土资源部初步统计,全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高尔夫球场多达283个,遍及26个省(区、市),占地面积31273.79公顷(即46.9万亩),是国土面积(大陆地区947.44万平方公里)的十万分之三点三;其中全国已建和在建球场207家,占地24559.78公顷(36.8万亩),是国土面积的十万分之二点六。

2004年对高尔夫球场的清查果表明,华南(主要包括广东和福建等)、华北(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和华东(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三个地区的高尔夫球场规模最大,占地面积分别约为10928公顷、8333公顷和7253公顷。

其中,广东、上海和北京是中国高尔夫运动最普及和发展最成熟的三个城市,三地球场数量是全国球场数量的52.5%[]。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尔夫球场规模呈现扩大趋势。

截止2008年12月31日,我国大陆除青海、西藏之外的29个省(市)共成立309家高尔夫俱乐部,合计7263个球洞(以标准18洞均值计算,共403.5个高尔夫球场)。

根据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5月,全国目前已经有高尔夫球场600家左右。

按一个18洞球场正常占地1200亩计算,共占用土地28万亩,而实际上,很多高尔夫球场实际占地都在3000亩以上,如山东齐河县国科国际高尔夫球场项目,总占地3200亩中高尔夫球场占地1400亩,高尔夫别墅占一地达1500亩。

袁华莹[2]通过曲线模型预测出2020年国内仅开业的高尔夫球场会达到743家。

另外,近年我国的高尔夫产业发展又与房地产相结合,以高尔夫球场开发的名义掀起新一轮圈地运动的热潮,实际上是进行房地产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根据我国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第4条,我国土地按用途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可理解为在目前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尚未能直接利用和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地等。

高尔夫球场为了突出球场的挑战性、趣味性、独特性,更青睐蜿蜒起伏、凹凸不平的大片丘陵地、海滩地、沼泽地等不宜耕种的荒地,相反,在耕地上建球场则造型困难、施工成本巨大[1]。

2004年初有关方面曾调查走访了全国100家18洞标准高尔夫球场,其中,占耕地(包括盐碱耕地)的比例只有8.57%,而剩下91.43%的球场中,原有绿地(包括公园、植物园、绿化隔离带等)改建的球场占调查球场数量的14.29%;林地、园地改建的球场占11.43%;海滩、河滩地改建的球场占24.29%;鱼塘改建的球场占8.57%;垃圾场改建的球场占5.71%;其余为荒废土地改建[]。

在不宜耕作的土地上建设球场,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土地利用价值不大的土地进行开发,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不大,可允许在这类土地上的高尔夫球场开发项目。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高尔夫球场一般选择在靠近水库、河流水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带,建在水库周边的多达68.3%,建在城市中的占12.6%。

安徽元一高尔夫球场位于部分作为饮用水源的合肥市郊双风湖畔;上海国际高尔夫球场位于上海西郊的青浦县淀山湖畔;江苏省昆山市大上海高尔夫球场位于闻名遐迩的阳澄湖畔;北京国际高尔夫球场位于十二陵水库边上;北京高尔夫球俱乐部、大运河高尔夫球俱乐部、窑上高尔夫球场分别靠近或位于潮自河、大运河、永定河等北京市的主要水系上。

更有少数球场非法建占城市道路、城市饮用水源地、农田用地等场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破坏了水源地和农耕地,必须严格禁止这类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尔夫球场的需要在不断增大,我们必须看到高尔夫球场占地大,用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不规范性、混乱性和缺乏科学性。

因此,在国家限制对高尔夫球场的土地供应,保护土地资源、遏制高尔夫球场盲目建设的同时,高尔夫球场正规建设应重点利用沙地、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建设高尔夫球场,谨慎利用沼泽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等,避免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2.1.2球场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

高尔夫球场建设需经过清除原有植被、整地挖填、铺设排水灌溉设施、植草皮等过程,该过程改变地形地貌,使地表土壤失去结固和保护作用,造成土层松散、土壤裸露。

球场洼地填筑,球道障碍(沙坑、假山、水池等)构筑,工程土方量大,产生大量松且极不稳定的人工边坡,对水土资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最大。

施工期间,由于地表植被和水土保持功能受到破坏,一旦突降暴雨,将造成土壤坡面侵蚀,引起水土流失,降水丰沛的山地丘陵区格外明显;而在北方地区施工期间地表土壤裸露,遇西伯利亚寒流强风南下时,会引起扬沙,从而造成表土的流失。

一般每年土壤流失量允许范围为494~2471t,而太平洋高尔夫俱乐部施工期水土流失约9830t,紫帽山高尔夫俱乐部1次暴雨产生1448t流失量。

在球场建设期间,施工开挖面积大,土壤流失超过允许范围,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球场建设初期水土流失量较大,必须采取建造工程与植被相结合的复合式挡土墙;在作业区低洼处设置一定容积的平流池,浸流中的沙土沉淀后外排;施工要分区分期进行,避免全区域同步开发,减少球场裸露面,防止扬尘;新挖作业区应及时种树植草,缩短表土暴露时间,边推土造坡,边铺土压实或覆盖黏土。

多种措施并用可将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同时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涉及水土保持的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制定水十保持方案和减灾方案。

2.1.3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由于高尔夫球场建设期全面皆伐整地,除去原有植被,扰动了土层,破坏了水文循环体系,以致减少蒸发散量与截留量,降低入渗容量及土壤蓄水量,缩短集流时间而增加径流量,地下水位随之变化。

球场开发中地表完全裸露情况与林地相比较,可视为完全都市化状况,如场区已全面植草覆盖则将可视为半都市化情况。

Whiteley的研究表明,蒸发散量与截留量随坡地都市化程度而减少,当都市化程度从50%增加到100%时,在降雨量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散量从降低2%,而截留量降低了10%,相对林地而言,蒸发散量和截留量都减少了。

在植生覆盖良好的地区,由于地表水流速度较缓,其土壤入渗容量及地层需水量较大。

在球场植被清除后,地表粗糙度降低,阻力减小,径流量增加而集流时间缩短,入渗容量将降低,蓄水量随之减少。

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对地下水影响常常不是立即而明显可见的,大量的挖填方,使得原来地下水脉被破坏,而后整地的压实,更阻断地下水位补充的路径[7]。

但影响地下水位的自然及人为因素甚多,如降雨量、超抽地下水等地文情况,因而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尚未明确。

 2.1.4对植被的影响

 高尔夫球场对草种要求严格,必须满足质地稠密、富有弹性且高度小于3m的条件,如本特草、肯得基早熟禾、结缕草等。

铺设前将原有乡土植物清除,破坏了原有植被,形成单优群落。

根据惠州地区高尔夫球场调查情况,在球场兴建之前,地表植被以草本、低矮的灌木丛等为主,乔本植物特别是大型的乔本植物所占的比例不大,基本上都是次生乔本植物,在建设过程中乔木等高大植物保留量不到原有的10%,建成后新种植、移植的乔木以观赏类为主,数量十分有限,一般恢复不到原有覆盖率[]。

武夷东旅高尔夫球场建设后森林覆盖率下降20%,植被覆盖率下降1%[4]。

理论上高尔夫球场树木的种植率需达到20~30%。

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安徽元一高尔夫球场草坪与林地分别占球场总面积的56%和24%;而北京窑上高尔夫球场总面积69公顷,草坪面积就达60公顷,约占87%,林地面积仅占到1%[1]。

由此可见,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原有植被破坏极大,存在不利影响。

2.1.5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修建高尔夫球场时,改变了地形地貌,铲除原有地表植被,进而致使野生生物的生境遭到破坏,自然栖息地丧失。

在球场内建设的会所区、管理区和球道区、道路系统由于存在较强的人工干扰和大片的由单一草种构成的同质性地区,不适宜动物生存,成为动物巢区运动的障碍物,建设前定居在场地的昆虫、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会被迫迁移巣区,种群和数量锐减,以致分布其中的主要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以草坪植物为食的昆虫。

2.1.6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不同于自然界由乔木、灌木、落叶腐殖层和各种杂草组成的生态系统,高尔夫球场是稀树草坪,单位面积的植物量有限,物种稀少且功能单一。

球场对草坪种类与面积的特殊要求导致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单一化,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球场修建清除除原有地表植被,重植草皮破坏了野生动物生境,使其自然栖息地丧失,生存空间缩小,种群密度和数锐减,物种濒危程度加重,生物多样性降低。

另外,我国高尔夫球场的草种和草坪设备大量依赖进口,仅1999年草坪种子进口达5000吨。

若其生态位宽度与我国当地草种及作物的生态位宽度相当,或重叠值更大,即可在竟争中排挤、取代当地种,破坏当地农业生产,产生生态入侵不良后果[]。

目前来看,目前高尔夫球场所用草种除结缕草外,主要是匍匐本特草和百慕大草等国外草坪草种,这些源自牧草的改良种进入我国不过20年,入侵破坏的报道较少。

2.1.7对生态系统与景观的影响

球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基于其建造会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地形,对原有的生境造成扰动。

建设中需要人工建造小丘陵、水道、水塘、草坪,形成一个具有起伏地貌的人造景观。

因此,高尔夫球场属于半人工或人工生态系统,其物种结构发生改变,生态系统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

例如,武夷东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建成后,绿色生产者的组分变化导致单位面积上净初始生产力下降,由建设前的每年每平方米600~800g(干重)下降为建设后的350~450g,光能利用率也下降为原有的58%~66%。

主要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小气候、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和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被减弱。

以森林放氧系数为0.73t/(hm2d)、吸收CO21.0t/(hm2d)、吸收SO20.4t/(hm2d)计算,该区建设后净制氧量减少约30g/(m2d),CO2吸收减41g/(m2d),SO2吸收减少16.4g/(m2d)[4]。

因此,高尔夫球场建设期植被组分和覆盖率的变化会对导致生态功能变化。

高尔夫球场的建造多半在城市近、远郊,其在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城镇小气候、修复城镇污染环境等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作用的削弱显然对维持城镇生态系统平衡不利。

高尔夫球场的景观模式“斑块——廊道——基质”构成,比如,一个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景观组成有18洞大斑块(包括球道草坪、发球台、沙坑)、会所、水库等斑块,球场内道路和与大斑块草坪分割的18条球道形成的廊道,周围丘陵、鱼塘、村庄等作为基质。

由于高尔夫球场是在原有自然或人工景观基础上经设计而形成的人工雕琢明显的体育休闲设施,球场建设要对原有相对稳定的景观格局进行重新构建,带有强烈的人为主观思想[6]。

因此,主要从景观空间结构变化和稳定性两方面方面来分析高尔夫球场开发项目对景观生态的影响。

在兴建高尔夫球场的过程中,需要建造小丘陵、人工水域、草地、沙坑等形成地貌起伏的人造景观,原有的自然景观会被破坏。

以安徽元一高尔夫球场为例,在建设前,景观结构主要由农田、荒地、林地、水域、村庄及道路等6种景观拼块组成,项目建成后该区的景观结构主要为草地、林地、建筑与道路、人工水域、沙坑等5种拼块类型,面积与优势度由建设前农田最高转变为建成后草地最高,小区域失去了农业景观结构和功能[6]。

从景观稳定性来分析,一方面,植建的草坪和林木物种替代原有乡土物种成为整个球场的主要物种,形成单优群落,群落结构简单,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景观稳定性较差,需要高强度的人工维护;另一方面,虽然草地拼块的连通性较好,但由于球场不同球道和功能区的设计各不相同,景观异质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抗干扰能力(病虫害等)相对较弱。

2.2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2.2.1对水资源的影响

高尔夫球场的耗水量巨大,投建一个高尔夫球场的用水量与同等面积耕地用来生产谷物的用水量相比,前者是后者的46倍,即用于一个高尔夫球场运营的用水量若投入到农业当中,可以建起46个面积同样大小、旱涝保收的农场。

影响草坪绿地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有:

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草坪绿地植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状况。

环境气候越干旱,土壤保水性能差需要大量的水量补充;月生长期长、叶面积大、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草坪绿地,需水量越大。

而高尔夫球场草坪的耗水量往往是同面积普通草坪的数倍。

本身草丛耗水多,水分利用率小,高尔夫球场的果岭、球道、发球区为保证长有挺拔的绿草皮,需要定时灌溉,使耗水增加;另外,球场建设砍伐森林,清除原有植被,翻搅土地,破坏土坡团粒结构,扰乱水文循环体系,使土坡蒸发增加、下渗减少,雨水径流增大,导致土坡自身蓄水能力受限[]。

上述两个因素协同作用,使高尔夫球场耗水激增。

例如深圳碧海湾高尔夫俱乐部,该球场为18洞球场,灌溉总面积达26万m2,南方草坪的生长季节大约为320d,在生长期间基本上每天都要对果岭区进行灌溉。

每个果岭面积按600m2计算,每天灌溉浇透3cm,在草坪生长期间,面积仅占球场灌溉总面积1/24的果岭区耗水量就达10.368万吨,还没有包括蒸发和径流的损失水量。

可见整个球场每年的耗水量是相当惊人的。

根据北京市对全市所有高尔夫球场用水量的调查,主要集中在每年5~8月间,平均每个球场日用水量为1000t[]。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不足,面对高尔夫球场这样的用水大户已经捉襟见肘,在北方缺水地区,高尔夫球场对水资源的消耗更会加重居民饮水、生活用水压力。

2.2.2化肥和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草坪和良好的击球草坪面,高尔夫球场在种植和养护草坪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施肥和施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作业[],使用的化肥主要为氮、磷、钾复合肥,常用的农药为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农药。

但化肥和农药施用后,并不仅留存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有挥发、淋溶、地表径流和生物代谢四个途径。

2.2.2.1化肥和农药挥发对环境的影响

(1)化肥挥发对环境的影响

肥料的挥发损失主要是氮肥以氨的形式挥发。

草坪草只能吸收土壤溶液中的氮,在大多数情况下,氮素移入土壤受到草坪面和枯草层的延缓或阻碍,暴露于湿度水平波动大、高温和微生物活动频繁的微环境中时,草坪土壤表层中的肥料氮十分容易以氨的形式挥发。

氨挥发损失与氮肥种类有关,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氮肥氨的挥发损失顺序为:

普通尿素>塑料包衣尿素>国产草坪专用肥>IBD草坪肥>日本包膜缓施肥,氮素挥发损失率为0.77%~20.7%[]。

Bowman和Joo则认为氨挥发取决于施肥后的浇水量,施肥后不浇水氮素氨挥发率高达36%,施肥后每浇1cm水氮素氨挥发率可降低8%[,,]。

Starrett等在温室内研究了施肥后尿素的去向,在每周1次浇水25mm和每周浇水4次而每次仅浇水6mm两种情况下,氨挥发率分别为施氮总量的0.9%和2.3%。

两者差异并不明显,但少量多次浇水氮素更易挥发[]。

(2)农药挥发对环境的影响

国内对草坪养护管理中农药的挥发研究尚未见报道,美国高尔夫球协会提供了大量资金研究农药挥发性问题。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调查研究几种农药在施用后几周内有多少挥发到空气中;二是研究与农药接触的球手和球场工作人员会吸收多少农药。

Murphy等已经发现在喷施Trichlorfon(敌百虫)、Isazofos(异丙三唑硫磷)、Triadimefon(粉锈宁0后浇水1.3cm,两周后其挥发损失率(用损失量占施用总量的百分数表示)分别为9.4%,11.4%和7.3%,在施用Trichlorfon、Mecoprop(2甲4氯丙酸)不浇水条件下两周后挥发损失率为11.6%和0.08%,这也表明施用Trichlorfon后浇水能减少农药的挥发损失[]。

大量研究表明一周到四周内草坪养护管理中常用农药的挥发率从小于1%到13%不等。

这些挥发损失水平(MOEL)球手吸收量低于美国环保署规定的无影响水平(NOEL)的100到1000倍在这种情况下,高尔夫球手不会受到明显的危害。

2.2.2.2化肥和农药淋溶对环境的影响

(1)化肥淋洗溶对环境的影响

氮肥在草坪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为获得高质量的草坪,高尔夫球场需要施用大量氮肥,因此,高尔夫球场化肥淋溶对环境有可能造成危害主要是氮肥的淋溶。

NO3--N淋溶是肥料氮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影响NO3--N淋溶的因素有施肥量、肥料种类、降水和喷灌、土壤类型、施肥深度、气候条件、施肥季节和草坪枯草层等。

有研究发现,在德国高尔夫球场普遍采用每年施氮30~40g/m2的水平下,地下水中NO3-浓度远低于欧共体规定的饮用水中50mg/L的浓度[]。

也有氮素淋洗量较大的报道,Petrovi也发现球道上氮素淋洗量超过了美国环保属(USEPA)规定的10mg/L的水平[]。

Bowman发现在施氮后浇灌适量的碱性水,氮素损失不会增加,但浇灌大量的碱性水或者干旱胁迫会使氮素淋洗量加大[11]。

说明干旱胁迫、高碱性能影响草坪草根系吸收氮肥,需要综合的管理措施来减少氮肥的淋洗。

除了氮素外,磷肥也有可能因淋洗而污染环境。

我国安徽元一高尔夫球场每年主要肥料施用量为:

氮肥(折纯)34.3t,磷肥(P2O5)5.5t,钾肥28.4t。

氮肥利用率约为40%~50%,磷肥利用率约为10%~20%。

类比有关资料,每年因氮肥流失而直接进入地表水体的氮素约900kg,进入地下的约600kg。

磷肥流失量约5%,流失的磷元素约0.015t,环境氮磷污染负荷将增加[6]。

(2)农药淋溶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淋溶会对大气、水、土壤和非靶目标生物等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影响,从而给野生动物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农药仅有少量的淋洗,通常小于总量的1%,但MCCP、敌百虫、克力线等一些农药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了大量的淋洗[]。

石利利等对江苏昆山市上海高尔夫球场施用毒死蜱后对球场内湖及其周围土壤和地表水的污染研究发现,地表水中毒死蜱浓度小于0.4μg/L,土壤中仅少数样点检测出微量残留,其浓度均低于美国健康与福利部(MHW)制定的高尔夫球场饮用水允许的残留值4μg/L[]。

黄承嘉等也对福州市某高尔夫球场进行研究表明,施有机磷农药后水体中其浓度增量为0.059g/L,低于美国公共水源的地面水质标准的有机磷指标0.1mg/L[]。

2.2.2.3化肥和农药因地表径流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高尔夫球协会资助的研究发现,农药和化肥因降水径流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比淋洗大得多[18]。

肥料由于径流而对水源造成影响的主要是氮肥和磷肥。

肥料的径流损失受到径流速度和土壤湿度的影响,而农药径流损失率主要取决于土壤吸收系数Koc值和农药溶解度,土壤吸收系数越大,越不易被径流带走,当农药溶解度>10mg/L时,农药主要靠溶于径流而进入水体。

高尔夫球场施用的农药化肥在一定环境下有可能因径流而影响水源质量。

2.2.2.4化肥和农药的代谢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土壤中存在大量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本身的化学特性,施用化肥农药后会发生代谢降解。

通过一系列代谢降解后,化肥农药最终分解为H2O,CO2及其他无机物。

生物降解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化肥农药的降解过程,微生物把化肥农药复合物分解为一种或多种化学产物。

这些产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他们对环境是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几乎没有相关报道[18],但不可排除农药化肥代谢对环境潜在影响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才能下定论。

2.2.3对水环境的影响

(1)生活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高尔夫球场运营后,承载着会员、服务人员的活动,每天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好坏、排放方式不同会对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高尔夫球场生活污水经隔油隔渣及化粪池处理后,不直接排入外环境,而是排至球场水库,水库库容大,受纳这部分生活污水后,水库水质基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但因为水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而生活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后,仍会很难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

因此,球场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有一定影响。

(2)农药化肥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

化肥农药会随水分通过土壤渗透或降水径流进入到水体,从而影响水环境。

武夷俱乐部球场喷洒马拉硫磷后,正常情况,在球场排放口测得浓度大于标准限值(0.005mg/L);施药后即遇暴雨。

下游水体中马拉硫磷完全混合浓度达0.72mg/L,为渔业水质标准值的144倍,这将给水生生物带来严重后果,作为鱼类饵料的水生昆虫甲克纲动物反应更敏感。

而食藻类的昆虫及其他动物死亡会造成浮游植物过度繁殖,从而影响水生生态平衡[4]。

另外,氮、磷肥施入土壤后,只有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其余大部分经各种途径损失于环境中。

氮、磷经地表径流、降水排入周围水体也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2.4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球场每年甜喷洒一定剂量和种类的除草剂、杀虫剂、土壤改良剂等来防治病虫害及杂草竞争,同时,高尔夫球场土壤为微酸性砂土,土质疏松,蓄水保肥能力差,养料易流失,土坡肥力低,加之植物对氮、磷的利用率低,为促进草坪快速生长,提高其存活率,需大量施用化肥。

从剂量上看,施用的农药真正作用于靶标生物的药量不及总用量30%,而残留于土壤中高达60%~70%;从时间上看,有机抓农药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残留数年甚至二三十年,从而导致土壤中硝态与亚硝态氮积累,区域养分失衡,土壤微量元素下降,如氮肥施用不当增加、淋溶,将降低盐基饱和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机质活性,使土坡板结、退化。

2.2.5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高尔夫球场运营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会所餐厅厨房和会员休闲别墅生活燃气排放的烟气和油烟,以及进出球场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

高尔夫球场有一定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