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822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docx

圆管涵首件施工技术总结

圆管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工程共9道圆管涵,主线上3道,匝道上4道,2道线外圆管涵。

管径分别为ф1.5及ф0.5,本段地下水位比较高,基地排水作为一项重要施工内容。

二、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

开挖基础工业

测底标高

夯实基础工业

测底标高

铺筑垫层

浇注混凝土下部管基

预制、运输

测顶标高

吊装预制圆管

 

浇注混凝土上部管基

养护

基坑回填

三、施工工序具体实施

1、运输管节

(1)待运的管节其各项质量应符合质量标准,防止错装,错运。

运输管节的工具,可根据道路的情况和设备条件采用汽车、拖拉机拖车,不通公路地段,可采用马车。

(2)管节的装卸可根据工地条件,使用各种起重设备:

龙门吊、汽车吊、和小型起重机等工具。

(3)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

运输途中每个管节底面宜铺以稻草,用木块圆木楔紧,并用绳索绑扎固定,防止管节滚动、相互碰撞破坏。

(4)从车上卸下管节时,应采用起重设备。

严禁由汽车上将管节滚下,造成管节破裂。

2、基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人工整修。

注意清除基底植物层。

开挖后基坑预留10~20cm,由人工整修到设计标高,铺筑砂砾垫层为避免管节承受冒尖石料的集中应力,要有一定级配或掺入一定数量的砂。

软土地区管涵底基础处理,管涵地基如遇到软土,应按软土层厚度分别进行处理。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2m时,可采取换填法处理,即将软土层全部挖除,换填当地碎石、卵石、砂砾、粗砂、中砂等材料并碾压密实,压实度要求94%~97%。

当软土层超过2m时,应按软土层厚度、路堤高度、软土性质作特殊处理并夯捣密实,在渗水量较大的地段挖排水沟或用潜水泵将水排出,排完水应注意淤泥的清理。

3、圆管安装,按设计规定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端面平整并与基础沉降缝相一致。

管基混凝土分2次浇筑,先浇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混凝土2~3cm,待安装管节后再浇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及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

4、管节接缝按规范要求用沥青麻絮、油毛毡或其他有弹性不漏水的材料填塞密实。

管节接缝不大于10mm,接口平直,用橡胶圈或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充填。

对接的接头处用2层15c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毡纸包缠,接缝处用C25混凝土作圆环状包缠。

5、涵洞顶以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分层对称夯实,相对密度达到95%,当洞顶填土厚度不足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6、模板制作、安装与拆除

(1)模板的平面做到了没有凹坑,形状准确,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2)安装端墙模板时,基础侧模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设置了斜撑防止模板倾覆。

(3)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了严格复测,确保构造物断面尺寸、位置和垂直度。

模板的支撑做到了牢固、接缝严密,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了检查。

经自检、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时,未发现模板有变形等异常现象。

7、混凝土施工

浇注混凝土前,对模板上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进行清理。

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进行浇筑。

混凝土集中拌和,用罐车和吊机配吊斗通过串筒向模板内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分层厚度做到了不超过30cm。

四、管涵施工注意事项

1、有圬工基础的管座混凝土浇筑时应与管座紧密相贴,浆砌片石基础应加做一层混凝土管座,使圆管受力均匀,无圬工基础的圆管基底应夯填密实,并做好弧形管座。

2、有企口的管节接头采用顶头接缝,应尽量顶紧,缝宽不得大于1cm,严禁用因涵身长度不够,将所有接缝宽度加大来凑合涵身长度。

管身周围无防水层设计的接缝,须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从内、外侧仔细填塞。

设计规定管身外围做防水层的,按前述施工程序施工。

3、长度较大的管涵设计有沉降缝的,管身沉降缝应与圬工基础的沉降缝位置一致。

缝宽为2cm~3cm,应采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从内、外侧仔细填塞。

4、各管节设预拱度后,管内底面应成平顺圆滑曲线,不得有逆坡。

相邻管节如因管壁厚度不一致(在允许偏差内)产生台阶时,应凿平后用水泥环氧砂浆抹补。

五、施工防护措施

1、冬季施工措施

(1)合理编排施工进度计划,尽量避免在冬季进行混凝土和砌石工程的施工。

(2)注意收听、记录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之前,对处于养护期的混凝土或砌体进行有效的保温防护,防止因气温急剧降低而对结构物产生冷击伤害。

(3)在必须进行冬季施工时,应通过提高水泥标号、掺加防冻剂、采取加温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入仓温度高于5℃、混凝土浇注完毕立即进行有效的保温防护等措施,确保混凝土不受冻。

同时,混凝土地基开挖时,不得使其受冻,混凝土浇注后应立即进行保温处理,直至回填土完成。

(4)回填土冬季停止施工。

对于已经过验收的回填土,在其顶面普遍松铺30cm厚的土层,且不予碾压,以利防冻。

来年春季开工后,若发生回填土表层冻结,应将冻土层清除,重新翻晒碾压处理。

严禁用冻土块进行回填。

(5)加强各项设备和材料的防冻措施。

(6)加强施工的安全措施。

2、雨季施工措施

(1)随时维护施工临时道路,注意观察路基边坡的稳定情况,保持排水措施的畅通。

对主要通道,采用铺垫石屑废混凝土的方法,保持畅通。

(2)加强回填土取土场的保护,防止四周雨水汇集于取土场。

同时,安装一定数量的机动排水设备,一旦形成积水,立即迅速排除。

(3)路基的顶面应做不小于2%的排水坡,确保排水流畅。

(4)降雨过程中,停止混凝土和砌体的施工,做好设备的防护工作。

 

首件圆管涵施工技术总结

一、箱涵工程基本情况

我部于2003年11月6日,完成了k48+980圆管涵的施工准备,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开工,在12月15日完成了施工全过程.

对于圆管涵施工做了以下的现场准备:

1.对圆管涵桩位测量复核。

2.对采用的钢筋及混凝土进行了试验检测。

3.现场技术人员,对管节长度及沉降缝设置质量进行自检。

4.进行了相关机械设备准备、进场道路准备。

二、施工过程

1、运输管节

(1)在施工过程中待运的管节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对以运到的管节进行了编号。

(2)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做到了小心谨慎。

运输途中每个管节底面宜铺以稻草,用木块圆木楔紧,并用绳索绑扎固定,防止管节滚动、相互碰撞破坏。

2、基坑开挖

2003年11月8日对基坑开挖,在开挖基坑时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人工整修。

对基底植物层进行了清除。

开挖后基坑预留10~20cm,由人工行整修到设计标高,铺筑砂砾垫层,压实度达到了94%~97%。

3、圆管安装,从车上卸下管节时,采用汽车起重设备。

在吊放的过程中使用橡胶垫以防止管节损坏。

按设计规定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端面平整并与基础沉降缝相一致。

管基混凝土分2次浇筑,先浇管底以下部分,此时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混凝土2~3cm,待安装管节后再浇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及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

4、管节接缝按规范要求用沥青麻絮、油毛毡或其他有弹性不漏水的材料填塞密实。

承插管节接缝不大于10mm,接口平直,用橡胶圈或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充填。

对接的接头处用2层15c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毡纸包缠,接缝处用C25混凝土作圆环状包缠。

5、端墙模板制作、安装与拆除

(1)模板的平面做到了没有凹坑,形状准确,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2)安装端墙模板时,基础侧模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设置了斜撑防止模板倾覆。

(3)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了严格复测,确保构造物断面尺寸、位置和垂直度。

模板的支撑做到了牢固、接缝严密,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了检查。

经自检、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时,未发现模板有变形等异常现象。

6、混凝土施工

浇注混凝土前,对模板上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进行清理。

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进行浇筑。

混凝土集中拌和,用罐车和吊机配吊斗通过串筒向模板内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分层厚度做到了不超过30cm。

2003年11月20日进行浇筑,安排专人监测模板,防止模板发生位移、跑模。

做到了不使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

拆模后拆模后用草帘覆盖养生,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

 

1单孔有污工基础管涵

(1)挖基坑并准备修筑管涵基础的材料;

(2)砌筑污工基础或浇筑混凝土基础;

(3)安装涵洞管节,修筑涵管出入口端墙、翼墙及涵底(端墙外涵底铺装);

(4)铺设涵管防水层及修整;

(5)铺设涵管顶部防水粘土(设计需要时),填筑涵洞缺口填土及修建加固工程。

 

1桥涵台背、锥坡易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土。

2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应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

 

我部于12月15日完成了k48+980圆管涵的施工,对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意见为优良。

现将圆管涵综合评价资料报于贵处。

请贵处给予复评。

附件:

1、施工技术方案

2、首件圆管涵施工技术管理总结

3、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4、检测原始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