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542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docx

第八单元王伟王中兰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三年级课题:

29、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设计者:

王伟小学:

中心小学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

重点

1、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

2、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

难点

学生:

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

教师:

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教师配说对白。

教具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新课学习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自主读文,生字新词验收。

 

四、品味语言

 

五、巩固练习,积累词汇:

第一课时

一、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

(板书:

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二、了解“乞巧节”,学“乞”。

1.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别乞──气)

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

(四人小组交流、抽说、补充。

见124页)

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1.自读,齐读诗。

2.学“霄”(“霄”夜。

上“雨”字头,下“肖”)

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

(板书:

牛郎织女)

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

①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可用图书),教师参与交流补充。

②抽讲,其他学生可补充。

③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

见后

④每位学生自己讲讲故事(再出示故事课件)

5.出示简笔画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

(板书:

古人的丰富想象)

四、读诗,理解大意。

1.根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

2.四人小组交流,师参加。

3.抽说,其余补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4.读诗、背诗

①齐读

②比赛朗读(男女生)

③同桌互读

④齐读

⑤背(提示:

根据第1.2句意)

a.自背b.互相抽背c齐背

五、拓展

你还知道什么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资料:

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的云锦。

织女和牛郎结为夫妻后,织女再也不给天帝织云锦了,天帝用天河将她们夫妻隔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一次。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讲嫦娥故事,体会丰富的想象。

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嫦娥》。

齐读课题。

2.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讲故事,体会丰富想象。

①四人小组交流(出示资料)讲故事,师参加。

②抽讲,其余补充或教师补充。

③出示嫦娥神话故事课件(师配说白,见后。

④每生自己讲讲(再次出示课件)

⑤从这个神话故事,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

丰富的想象)

二、学诗及生字

1.读诗注意生字读音

2.自学生字、抽说音形义。

“烛”(翘音,生活中见到的蜡烛,所以“火”字旁,右“虫”。

“晓”(天快亮时,左“日”旁,右“尧”右上没一点)

3.学诗

①根据课前预习自学诗意,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教师参与。

②抽说,师生一起根据上下诗意和信息理解诗意。

(启发:

“第一句”长河渐落晓星沉可知是人间。

“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上映着烛影,说明是夜晚。

诗意:

烛影映在云母屏风上,快天亮了,主人公都没入睡。

不由想到,嫦娥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独,猜想嫦娥应该后悔吃了不死仙药。

③读诗、读诗

a.自读

b.互抽读

c.齐读

d.背

三、拓展

课后搜集其它神话或明间故事,准备园地八故事会讲。

资料:

仙人嫦娥来到人间后怕死,丈夫羿经过千辛万苦到西王母那里要了一粒不死仙药,西王母叫他们夫妻吃了长生不老,嫦娥不想当凡人想成仙,就把灵药一人吃了,她立刻飘起来,朝窗外飞去。

丈夫羿飞回急得喊起来,嫦娥身不由己越飞越高,后悔不该私自吃了药。

飞到南天门她怕嘲笑,就转身向月亮飞去。

月亮里有一只玉兔,一棵桂花树和一只蟾蜍,她感到很冷清,很后悔,许多年后,吴刚被罚到月亮砍桂花树。

现在,玉兔、嫦娥、吴刚还住在月亮里。

不信,你朝月亮看看。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感悟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三年级课题:

30.西门豹

课型:

新授设计者:

王伟小学镇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认字、读文。

教学

难点

认字、读文。

教具

学生:

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教师:

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课件。

生字词课件、巫婆头饰,化妆胭脂、口红。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三、合作学习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一、读课题,说说理解(战国时期魏国的官)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要求:

听清楚生字音)

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要求:

互帮)师参与。

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

旱灾:

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5.读生字新词

①齐读

②抽读

③去掉音节齐读

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

邺:

古代地名。

开凿:

大孔挖掘。

灌溉:

把水输送到田里。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

(给一定时间读书)

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3.抽说:

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探讨评议。

(板书:

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

4.齐读课文(注意目标1中词语读音,出示课件,指导)

作业设计

 摘抄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把它记在脑中。

板书设计

教后感悟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三年级课题:

30.西门豹

课型:

新授设计者:

王伟小学镇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3.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

难点

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具

学生:

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教师:

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课件。

生字词课件、巫婆头饰,化妆胭脂、口红。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二、读课文,了解人物。

 

三、表演课文

 

四、拓展

 

五、写字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了西门豹被派去治灾,他调查弄清了原因,除害,开渠。

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看看他是怎样的人。

二、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了解西门豹的品质。

1.自读勾出西门豹说的话及行动,想想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给一定读书时间)小声说说。

2.研究(四人小组),教师参与。

(根据课文)

3.探究(全班教师根据课文)。

4.读课文

①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③有感情齐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自己选伙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

2.选小组表演。

四、拓展

回家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五、写字

1.四人小组说说易错字或要注意的地方。

2.抽说区别:

淹——掩官——管早——旱姓——性

注意:

睁(目字旁)溉(右边“既”)

作业设计

 

回家请家长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善于调查研究

有智慧,讲策略

30西门豹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为民办实事

教后感悟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三年级课题:

31.女娲补天

课型:

新授设计者:

王伟小学镇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燃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学习女娲为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文中运用的生动语言和丰富奇丽的想象,体会人们的愿望和寄托。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用心品读,细致感悟。

 

四、总结感悟、升华情感。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

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

说给大家听听。

2、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了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赶快读一读吧!

2、同桌互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3、默读。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2)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

三、用心品读,细致感悟。

1、边读书边思考,找出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巡视指导)

2、选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3、交流释疑,赏析朗读

(1)小组交流:

A、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

B、喜欢的段落和原因。

(2)全班交流,释疑解难,感情朗读,细致感悟。

A、第一自然段

①、女娲为什么补天?

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灾难前后人们生活情况的句子?

②、(课件出示图片和声音)大地上发生了这样大的灾难,你们着不着急?

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指导朗读)

③、从这一段话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激发想象力)

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焦急、难过)

B、第二自然段

①、谁能带着这种焦急、难过的心情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②、通过这段中的哪几个词语,你体会到了女娲的焦急和难过?

(立刻、求)

③、女娲做了哪两件事来拯救灾难中的人们?

(求雨神降雨、造船)

C、第三、四自然段

①、人们得救了,但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怎么办呢?

有感情的朗读三四自然段。

②、抓住女娲补天历尽千难万险的语句,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女娲不怕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

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练读、评读、再读,想象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在读中、想象中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D、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感悟、升华情感。

1、出示女娲图片,说一说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2、师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感悟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三年级课题:

31.女娲补天

课型:

新授设计者:

王伟小学镇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燃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学习女娲为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文中运用的生动语言和丰富奇丽的想象,体会人们的愿望和寄托。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巩固

二、互相合作,练习讲故事。

 

三、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四、课外拓展

 

一、复习巩固

有感情朗读课文。

巩固认读生词。

二、互相合作,练习讲故事。

1、自主练习讲故事。

2、小组合作讲故事,可以独立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可以几个人合作,各讲某些情节,连成一个完整故事;也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或最精彩的情节;还可以创造性地改编、续编故事。

3、自愿讲故事,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4、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

仪态是否端庄大方,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生动,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有感染力。

三、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自主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记小窍门。

例:

联系字意法,“燃、熄、炼”和火有关系;

换偏旁法,“抬”换偏旁变成“冶”字;“睁”换偏旁变成“挣”字等。

2、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这一课有10个左右结构的字,有9个左窄右宽的字,有1个左右均衡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左窄右宽的字如何占格,教师范写“隆、喷”等字。

四、课外拓展

1、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让他们评评你讲得如何?

2、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开展“神话故事会”,评选“神话故事之星”。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感悟

 

课时教案(讨论稿)

科:

语文年级:

三课题:

32夸父追日

课型:

阅读课设计者:

王中兰小学王海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

重点

1、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2、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学

难点

1、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2、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听故事吧?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学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师板书)

   2、指名读,正音。

   3、你对夸父有什么了解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4、揭题:

夸父追日。

     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

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夸父是怎样追日的?

        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

  同学们真能干,紧紧抓住追日这个主要内容,提出了3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3个问题,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样追日的?

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反馈较对

    ①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是课文的?

(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

    ②写夸父怎样追日的是哪个自然段?

(2~4自然段)

     学习生字:

虞渊渭河翰海大泽

          伏下身子向前一抛

          咕嘟咕嘟颓然手杖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请3位学生分别朗读2、3、4自然段,正音。

    ③齐读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研读追日的原因

    过渡语:

    我们已经知道了写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和结果如何的段落。

那么,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用波浪线划出最能概括原因的句子。

   1、自由读,找句子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

夸父喜欢光明,喜欢看到神州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因此,他要去追赶太阳,抓住太阳,他是多么——了不起啊!

   4、指导朗读。

  四、研读追日的经过

    过渡语:

    那么夸父是怎样追日的呢?

老师这儿有3个词语,谁来读一读?

   1、出示:

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道渴而死。

     指名读---齐读

   2、这3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词语,读读课文2~4自然段,并且用直线划出哪些句子能读懂这个词语?

   3、反馈交流

    “与日逐走”

     ①找句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夸父跑得快)

     ②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像风似的、一眨眼、两千里)

     ③指导朗读。

     ④简单说说词义。

    “渴欲得饮”

     ①找句子,读句子,说词义。

     ②你从哪句话看出夸父很口渴?

     ③指导朗读。

    “道渴而死”

   ①找句子,读句子。

   ②理解句子:

夸父为什么要到大泽去?

但他还没到大泽就……,夸父只能遗憾地……

   ③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A、遗憾。

夸父还没追到日,就死了。

很遗憾!

      B、难受、可惜。

      C、了不起!

夸父为了自己的追求,也为了整个神州大地光明,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

这种执着、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叹。

(师板书:

执着、奉献、牺牲)

  五、课外延伸。

   1、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学生续读)

   2、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追寻光明的人,当你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的桃树林时,你有什么想对夸父说的呢?

  六、考考你

    “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是这样记载的: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学了课文之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含义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感悟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三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综合训练设计者:

王中兰小学王海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口语交际:

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

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课时)

2、习作:

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2课时)

3、我的发现:

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日积月累:

(半课时)

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成语故事:

(半课时)

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

重点

口语交际:

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

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日积月累:

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教学

难点

习作:

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教师引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

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

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自己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分小组互相介绍:

每人介绍一个,讲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听讲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

 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

4、评出小组的“故事大王”,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讲得更生动。

5、全班交流:

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对积极发言、口语交际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6、教师总结:

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课后我们可以再选一些故事读一读。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    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3、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指名回答。

  2、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二、积累

  1、让学生交流:

你最想变成什么?

2、指名说一说:

我的愿望是什么?

我变成了什么?

教师随机点拨:

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歌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历史的(伽利略、毛泽东)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动物、植物等等。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食品卫生、穷人、自然灾害等等。

3、想一想:

我变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

  4、四人小组交流,(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

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

(1) 小组选代表交流。

          

 

(2) 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5、教师小结:

其实,说出你的心愿,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

三、尝试

  同学们,大家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

你可以给文章,自己加个小题目。

四、评改

1. 自己修改。

2. 同桌互改。

3. 集体评价。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结合词义,说出带点词的意思。

  4、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带点的字有部分部首与偏旁相同,但字与字读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5、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

如:

        “归”与“旧”;“狠”与“狼”。

6、小结:

注意区分形近字,正确书写。

 “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读读写写”“读读背背”。

  2、交流:

  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第二横排是ABAC式,第三横排是AABB式,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

  3、你在课外还能收集到这几种形式吗?

试一试。

  4、读一读,记一记。

“读读背背”

  1、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和我们学过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

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读一读歇后语,你还发现本次出现的歇后语前部分的特点吗:

 教师:

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历史故事,哪些是神话故事?

 

5、课外收集歇后语。

“成语故事”

1、教师引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