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9770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ocx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年度

2008

编号

XJK08CDY017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学科分类:

德育课题

课题资助类别:

省一般课题

课题批准号:

017

课题名称:

小学生爱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及联系电话:

0743—6260026

主持人所在单位:

湖南省龙山县实验小学

开题日期:

2009年3月

开题形式:

会议开题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2月制

 

一、数据表(修订数据后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课题名称

小学生爱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主持人姓名

张小华

性别

民族

苗族

出生日期

1962年3月

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职务

小高

研究专长

小学品德

最后学历

大专

最后学位

担任导师

工作单位

龙山县实验小学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湖南省龙山县实验小学

邮政编码

416800

联系电话

0743—6260026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及部门

尚心敏

50

副高

教研员

龙山县教科所

王学万

53

中高

副所长

龙山县教科所

谢海岸

45

小高

副校长

龙山县实验小学

余治文

45

小高

副校长

龙山县实验小学

彭林清

41

小高

主任

龙山县实验小学

彭慧明

39

小高

主任

龙山县实验小学

向莉莉

24

小高

龙山县实验小学

黄晓红

37

小高

龙山县实验小学

彭南江

45

小高

龙山县实验小学

向荣超

32

小一

龙山县实验小学

叶剑群

44

小高

龙山县实验小学

彭玉琼

35

小高

龙山县实验小学

向文娟

26

小一

龙山县实验小学

田雪梅

26

小一

龙山县实验小学

简明英

44

小高

龙山县实验小学

预期最终成果

研究报告

预计完成时间

2010年2月

—1—

 

二、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08.3-2008.8

实验方案

方案

彭林清

2

2008.9-2009.8

爱心教育读本

教材

向莉莉

3

2008.9-2009.8

活动案例、论文、反思

专题和论文

黄晓红

4

2009.9-2010.8

阶段性总结

研究报告

彭林清

5

2010.9-2010.12

《小学生爱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研究报告

彭林清

最终研究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08年9月

《小学生爱心教育校本课程》

教材

向莉莉

2

2009年12月

活动方案、典型案例、论文

文字

黄晓红

3

2010年1月

《小学生爱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研究报告

彭林清

 

三、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填写内容:

问题提出、现状分析(含研究综述)、课题界定、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

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接湘教科规2009(01)号通知,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我校申报的课题《小学生爱心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被批准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准予立项。

为了顺利进行课题研究,今天进行开题论证,敬请各位专家鉴定。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宠爱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表现出来的两大弊端:

自我中心主义和心理脆弱,正日益凸现在整个社会之中,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他们养成了事事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在家不尊重父母和长辈,对父母与长辈更缺乏关爱之心;在校不关心、不热爱集体,同学之间不友好团结;对祖国对社会,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缺乏爱心与关心。

更有甚者一切以“武力”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在他们身上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冷漠,是与社会的格格不入。

几年前,曾有多家媒体披露了大学生伤熊事件。

这件事激起了许多人的愤慨和思考,据说这名大学生被周围的许多师生评价为“品学兼优”的高材生。

还有前不久在网上惊现的一群女学生戏虐同学事件。

还有起前几年的“徐力弑母”事件。

我们不禁要问:

我们孩子的爱心哪儿去了?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是否少了“爱心”教育?

在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之后,我们不禁深思:

如何开展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可接受的“爱心教育”,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说教上,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内心领悟“爱”的真谛,并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爱”的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它明确地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

如何利用家庭、社区、学校资源,开发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爱心教育校本教材,提供爱心教育蓝本,让学生们围绕校本教材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培养爱心品质,从而推动整个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课题界定

学生的爱心:

就是指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生命、爱大自然等。

爱心教育是“情感教育”、“和谐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

小学生的爱心教育:

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学生的品德教育包括个性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爱心校本课程开发:

就是以培养爱心道德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本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从而树立良好的爱心道德意识,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开发《小学爱心校本课程》,构建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德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爱心的成长。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感情,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

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做人,首先要做有健全人格的人。

拥有爱心是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因为爱心可以促使人形成良好的心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人格的完整。

爱心教育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就目前国内而言,人们已经认识到爱心教育的重要性,已有人把爱心教育作为课题来研究,但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爱心教育结合在一起研究暂时还没有。

(四)、选题意义和价值

选题意义:

现在的学科教育中往往知识灌输、思维训练和标准化教学有余,而基本无暇关注爱心教育的渗透。

于是,爱心教育很难充分地糅合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和过程中。

学校所采取的教育手段与变化的社会、变化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性,空洞说教的现象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从而使学生不能真正体会“爱”的真谛,因此,德育的实效性大打了折扣。

学科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制约着学生“爱心”品质的形成,造成学生语言行为不一致、校内校外不一样。

选题的价值:

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融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形成与当今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学生可接受的“爱心”教育系列。

通过“感知—体验—内悟—升华”的过程,让学生懂得爱,学会感恩,从而提高德育实效,全面推动学校整体的德育发展。

这项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学校当前爱心教育缺失的问题,也为其他学校在爱心教育研究方面提供依据和方向。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一)选题的理论依据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

他认为,学生在儿童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这方面的品质最为有效。

爱心教育是“情感教育”、“和谐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心灵的易感性和同情心都是在儿童时期形成。

如果儿童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无法弥补。

”古人也曾说:

“少小若成性,习惯成自然”。

因此,爱心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小学抓起,从起码的文明道德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抓起。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各年级段实施“爱心教育”的系列校本教材,以及在课堂教学、班队活动、专题活动、社区教育过程中实施“爱心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2)让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爱心的阳光少年。

(三)研究内容

(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学生可接受的“爱心教育”目标即:

培养学生:

爱祖国、爱集体、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生命、爱大自然,做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等爱心品质,形成“爱心教育”系列,开发出爱心教育系列校本教材。

(2)结合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及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等,组建专题德育网站,丰富“爱心教育”资源,促进师生爱心品质的形成。

(3)拓展学生“爱心教育”时空,逐步形成家、校、社区互动“爱心教育”系列活动体系,让学生懂得爱,学会感恩,提高德育实效。

(四)研究假设

通过在家庭、社区、学校的有效互动合作中,整合学科爱心教育资源,开发出爱心教育校本课程。

通过爱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让学生们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培养爱心品质,激发他们对祖国与社会、父母与长辈、老师与同学以及大自然的关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五)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从当前青少年“爱心”品质的缺失着手,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途经,通过爱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着重研究学生“爱心”品质形成的有效机制。

整合各种有利资源,由低到高,从而形成小学生“爱心”教育系列,构建系列校本课程,并通过实施,促进学生爱心品质的形成。

这一研究把“爱心教育”和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很好的解决“爱心”教育内容缺失现象,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一)研究的思路

我们将爱心教育贯穿于小学所有年级、所有学科,所有教师均是该课题的实践者。

让所有的学生终生受益,让所有的教师成为爱心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者。

我们先以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为蓝本,整合各学科爱心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学校资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

再以活动为载体实施校本课程,通过“感知—体验—内悟—升华”的过程,让学生懂得爱,学会感恩,从而提高德育实效性。

最后进行总结和推广,全面推动学校整体的德育发展,形成特色。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学习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并适当加以深化。

2、行动研究法:

通过个案的实施并逐渐推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爱心现状并针对他们存在的不足,寻求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

多方面收集积累研究资料和总结经验,并以合理、可测的评价指标检测。

(三)技术路线

我们先组织实验教师培训学习,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

然后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各年级爱心教育校本教材目标、内容,并组织教师搜集相关资料编写校本教材,然后实施。

校本教材的编写充分利用地方资料,整合学科爱心教育资源。

实施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晨会、夕会、班队活动、升旗等时间,借助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学校网络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活动。

通过调查报告、活动案例、教学反思、论文,阶段性总结及时反馈研究效果,确保课题实验的有效开展。

 (四)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总体上按照“前期准备—现状调查—制订方案—按步实施—中期评估—反馈评价—总结经验—成果推广”的基本程序进行,具体步骤为:

第一阶段:

2008.3——2009.3为前期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组织调研,选定内容,确定内容、组织申报、开题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

2008.9——2009.8为第一轮研究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制订实施计划,确定各年级的“爱心教育”目标,开发校本课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接受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

2009.9——2010.8为第二轮研究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根据中期评估意见,进一步修订方案和实施计划,继续开展各年级“爱心教育”系列的研究,结合学生实践测评学生爱心品质培养状况,继续收集、整理校本教材。

第四阶段:

2010.9——2010.12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结题阶段,汇总研究资料,综合分析论证,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迎接结题评估。

四 、成果形式

1.《小学生爱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的研究报告及其他专题论文、研究文章。

2.各类活动方案,典型案例、论文汇编成册。

3.研究测试,问卷调查及学生优秀作品。

4.自编“爱心教育”校本教材。

五、成员分工

张小华:

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负责筹措课题经费和经费管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谢海岸:

负责指导和督促课题方案、实验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作。

彭林清:

负责完成课题方案、实施计划的制定,每个阶段的研究报告、阶段性总结、论文的及其它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彭慧明:

负责组织实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向莉莉:

负责组织编写爱心教育校本教材。

黄晓红:

负责落实课题实施计划,指导实验教师开展具体研究活动,并记录、收集各种研究数据、资料。

彭南江:

负责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实验教师:

叶剑群彭玉琼田雪梅向文娟简明英

理论指导:

尚心敏、王学万

六、经费管理

学校保证课题实验活动经费的投入。

学校自筹经费,课题经费实行学校管理,专款专用。

学校计划投入研究经费5万元。

经费主要用于:

1、资料收集打印费:

2.0万元教师教案、活动方案、各种资料、照片、摄像等;

2、师资培训费5000元课题主持人培训,实验教师培训;

3、教材开发15000元教学资源库建设,校本教材开发;

4、教研活动经费5000元上研讨课、汇报课,开展各种活动;

5、专家鉴定费5000元开题、成果鉴定中期评估等。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2、《爱弥儿》(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教育名著)

3、《做人的故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4、《爱心决定成长》(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孙云艳)

八、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所在单位的经费、设备、资料、时间安排等条件以及单位原有的研究基础)。

学校原有的基础:

我们除了有一流的领导和一流的教师队伍外,还有一流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我校为省级现代教学技术实验学校,硬件上有:

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电子备课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及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各办公室均有电脑,各教室都有大彩电、远程教育模式2,通过互连网实现资源共享。

除此外学校还有校园广播系统,有校园电视台和红领巾广播站。

软件上我们有:

一流的教师队伍,100%教师电脑过高级;学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库,有专职网管人员。

学校每期都下拨经费用于教学研究,满足课题实验的需要,用于实验教师的培训、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奖励优秀课题及相关人员。

学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的方案。

如:

《教学研究制度》、《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管理方案》、《教师教学研究奖励条例》等。

这些都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有教科室,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各种制度健全,课题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做到整齐、规范。

在研究方面,我们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研究过《小学风纪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和《从情感教育入手,以课程为先导,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是课题研究的受益者,教师们的教研意识强,教改氛围浓,为该项课题实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为“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县“德育示范校”、“课题研究示范”、“教改教研示范校”、“实验教学示范校”。

学校自建校以来就提出了“实验、示范、有特色、高质量”的办学目标,近年来,我们又定位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边区一流的学校”,争取把学校办成教师一流、管理一流、建设一流、质量一流的示范学校。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协调互动,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学校因地制宜,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班队会、夕会、品德课,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和教育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低起点、系列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学校还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以及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在广大师生中进行宣传教育和自我认识提高教育。

我校着力开发校园德育资源的同时,还把德育工作向外延伸,定期召开家长会,成立了知心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探讨家庭教育方法,交流家庭教育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修养的家教水平,积极鼓励并组织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让少先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搞好了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教育,共同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我校开展《小学生爱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完成课题保障条件:

组织保证:

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挑选有能力参加德育研究的领导和教师组成科研中心组,做到认识统一,目标一致,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班主任参与本课题研究,同时欢迎其他老师也参与到研究中来。

在校德育领导小组领导和学校科研领导小组指导下,切实做好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经费保证:

学校每期保证按生均10元的标准用于学校教育科研开支,确保学校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人员保证: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有具有副高职称的教研员,有学校正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处主任、少先队大队部辅导员、学校教研员、班主任,有全国、省、州优秀教师,有“湖南省五四青年标兵”获得者,有州优秀班主任,有县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

其中多数成员多次承担国家、省、州级教育科研课题,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各级奖励或发表,是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队伍,能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实施。

机制保证:

分工负责,明确职责,把德育科研与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相结合,制定课题管理条例,建立完善的激励导向机制,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大众化,确保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

对研究人员的评优、评职等政策大力倾斜,激励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推动科研工作深入开展。

条件保证:

我校具有较高档次的教学硬件和软件,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有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电子备课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及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各办公室均有电脑,各教室都有大彩电、远程教育模式2(班班通),通过互连网实现资源共享。

除此外学校还有校园广播系统,还有校园电视台和红领巾广播站。

2009年3月

四、课题开题结论(专家论证的由开题专家填写,自我论证的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