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0752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x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亲近母语:

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基本概况

课题名称:

亲近母语:

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批准号:

B-a/2006/02/74),

同时也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滚动课题。

课题主持人:

徐冬梅

课题组核心成员:

丁筱青、岳乃红、周益民、邱凤莲、余耀、邵龙霞、刘咏春、丁云、刘颖、张建军等

研究周期:

2006年9月—2010年6月

结题时间:

2010年12月26日

公开出版发表的主要成果:

(一)著作类:

徐冬梅谈儿童阅读与母语教育徐冬梅著长春出版社2009.4

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徐冬梅朱自强等长春出版社2010.1

班级读书会ABC岳乃红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

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丁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从阅读到讲述刘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儿童也能写作:

读写互动的探索与实践邵龙霞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二)论文类

构建基于儿童的独立学科体系徐冬梅著人民教育2010.6

建国六十年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描述徐冬梅著基础教育课程2009.1

儿童阅读和小学语文教学徐冬梅著小学语文 

书友队:

班级读书会的组织建立岳乃红著小学语文老师2008.2

图画书教学:

让“快乐”说话岳乃红著语文教学通讯2009.4

静悄悄的成长——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新探索岳乃红著语文教学通讯2010.1

二、主体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针对当代小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构建从儿童出发的儿童阅读课程,让母语教育更契合儿童语言和精神发展的需要。

1.语文教育对阅读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

建国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理论方面和实践领域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基本把语文教材看作语文课程的全部。

学生阅读的质无法保证,阅读量严重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在我国语文教育体系中基本“缺席”。

课程存在严重不足,没有把阅读放在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学生没有保质保量的阅读是多年来语文教学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2001年6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

明确了对文学作品诵读和课外阅读的要求,其中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

但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除了少数教育理念先进的学校,在蓬勃发展的儿童阅读中,积极开展了各种儿童阅读的改革和探索,学生的阅读状况和语文学习状态有了较大的改观外,全国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能打破让学生读一本教材,然后大量做各种习题的怪圈,课外阅读的要求因为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标准(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因此大多数学校并没有真正将课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2.语文教育对儿童的认识不够

母语教育的主体是儿童。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要么太重视人文性,被作为思想教育的工具,语文课成为政治课,要么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太重视学科本身的体系,语文课变成字词句篇的训练。

“儿童”这个教育对象在语文教育中长期没有真正被“发现”,课程建设、语文教材、课堂教学忽视儿童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需要,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中,研究者、实施者对儿童文学和儿童的文学教育普遍认识不够。

课程、教材提供给儿童阅读的材料不适合儿童,不被儿童认可和喜欢。

课改以来,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很多学校开始重视阅读,但让儿童阅读的材料,多数没有从儿童出发,不能顺应儿童语言发展和精神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以后,儿童阅读开展以来,儿童文学的阅读逐渐进入一些比较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和理念比较先进的学校的视野,情况逐渐有了改观,但因为儿童阅读更多是在民间推广层面,从整体来说,影响面、影响深度还是远远不够。

儿童文学是发自儿童性灵的文学,儿童对文学的需要是一种天性,儿童文学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同时学习文学文本对于个体学习语言有重要意义。

个体的语言形成过程,依赖于获得充分的,而且是符合其天性和潜能的语言滋养。

3.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和母语素养、教育素养有待提高

很长时间以来,教师基本被定位为课程的实施者,所以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基本定位在研究怎样教,而且是怎样教教材这个点上。

新课改提倡教师进行角色的转变,提倡教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且提倡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

新课改实施以来,不少优秀的语文教师打破陈规,积极参与课程研发,在自己的班级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教改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可喜的局面。

但因为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基本素养都重视不够,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母语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素养都有待提高。

教师是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核心要素。

将儿童阅读、母语教育改革推向深入的关键在于教师。

一个热爱儿童、懂得儿童,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老师才可能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和课程内容亟需改变。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推进母语教育和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只从教材教学和课堂教学着手,只研究微观问题,是不能根本改变现状的,必须从儿童的母语学习规律出发,全面构建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并研究实施这些课程内容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全面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现代化。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在“十五”课题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索儿童阅读的理念、内容和形式,试图构建儿童本位的阅读课程,从而营造适宜的、符合儿童心理和话语系统的语言环境,并让儿童在阅读、分享、沟通、感悟中,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生共长。

2.研究内容

(1)理论探究

⊙母语教育和儿童阅读的关系的研究

⊙儿童阅读课程构建的理论研究

(2)课程构建研究

⊙儿童诵读项目研究

⊙精读项目研究(课内阅读)

⊙略读项目研究

内容选择和序列研究

图画书阅读专题研究

文字的儿童文学专题研究

教学方法研究:

讲述专题研究

“大声读给孩子听”专题研究

班级读书会专题研究

⊙读写互动项目研究

⊙亲近母语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构建项目研究

(3)不同层面的儿童阅读生态构建研究

⊙儿童阅读班级生态的构建研究(书香班级)

⊙儿童阅读校园生态的构建研究(书香校园)

⊙儿童阅读家庭生态的构建研究(书香家庭)

⊙儿童阅读社区生态的构建研究(书香社区)

⊙儿童阅读生态的区域性促进策略研究(书香区域)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在课题设计时,我们把握课题研究的问题域,梳理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背景情况,确定主要研究内容,力求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课题的总体框架包括有机联系的三个部分:

理论研究、课程内容构建和课程实施案例研究。

努力为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课程体系和可实施的案例借鉴。

在分析和吸纳开题会以及更多专家的建议后,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及时调整了研究方案,我们将儿童阅读的课程构建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在小学阶段开展儿童阅读课程所需要解决的关于构建的理论问题,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策略。

同时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兼及亲近母语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探索、儿童阅读生态构建和相关理论问题的探索。

三、实践举措

亲近母语的“十一五”课题研究重点在诵读和略读的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实施研究,这里重点总结在诵读和略读层面的课程构建。

(一)儿童诵读课程

1.关于诵读

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文本,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意义上,诵读包含念、诵、吟、唱四个层面。

在亲近母语研究中,诵读包含朗读、朗诵、吟诵、背诵四个层面。

亲近母语课题组认为,诵读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精深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诵读的功能

⊙是一种阅读形式,帮助儿童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更易于儿童理解和记忆;

⊙是一种阅读能力,帮助儿童积累高级语言,培养良好语感;

⊙是一种生命活动,帮助儿童提高专注力,培养定力和静气,开启儿童的智慧;

⊙是一种精神的仪式,帮助儿童形成生命的节律。

3.亲近母语诵读的基本理念

基于对儿童诵读的功能的认识,亲近母语课题组确立了儿童诵读的基本理念:

起点:

儿童的生命和感受。

意义:

让儿童的生命和本处、高处、远处的生命(自然、圣贤、崇高……)建立联系和对话。

目标:

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体会母语的美好和生命的奇妙,走进更开阔光明的精神空间。

内容:

择选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儿童、为了儿童。

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择选:

(1)思想价值上的经典文本。

(2)语言表达的经典。

主要择选了经典的诗性文本,包含中外经典的童谣和儿童诗、中外经典的现当代诗歌、中国古代经典诗文。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80年代以来,基于对现代教育的反思,很多文化学者和教育人士呼吁儿童读经,十多年以来,全国不少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了儿童读经活动,对于儿童亲近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读经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缺乏现代意识,过分放大了经典的作用,漠视儿童当下的经验和情感。

亲近母语的儿童诵读是从童谣童诗开始的。

童谣和儿歌是最符合孩子生命节律的语言形式,可以说童谣和儿歌就是孩子们的语言,就是孩子们的世界。

儿歌的十种主要形式:

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绕口令、连锁调、绕口令、问答歌、谜语歌、颠倒歌、时序歌、字头歌等在我们的诵读内容中都有呈现,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诵读童谣儿歌的同时,激发自己的生命体验,感受儿歌、童谣的形式美,形成良好的语感,领悟民族文化的灿烂。

儿童诗是“浅语的艺术”,它表现了儿童的情趣、性灵和体验,是以儿童为本位的,体现着儿童的心理与意识,其中所透出的儿童活泼的天性、不受拘束的幻想,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绪,使儿童诗具有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这部分内容我们安排在各个学期,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加大诵读的比例。

过程:

缓坡而上,由浅入深。

4.诵读的内容

亲近母语课题组依照这些基本理念,编选了课程化的儿童诵读教材——《日有所诵》,公开发行以来,超过三百万的儿童在教师和父母的带领下诵读,对提高儿童的语文能力和母语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年级】

编选内容:

童谣儿歌,附录为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童谣儿歌。

内容特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编选,内容浅显、有趣,易于诵读。

【二年级】

编选内容:

童谣儿歌、儿童诗、唐诗、“晨读对韵”,附录为《三字经》选。

内容特点:

针对二年级学生编选,选篇朗朗上口,简单押韵,易于背诵。

【三年级】

编选内容:

泰戈尔《飞鸟集》选、儿童诗、现代诗、儿童散文、唐诗,附录为《老子》选。

内容特点:

增加了泰戈尔诗篇——哲学性文本的诵读。

【四年级】

编选内容:

纪伯伦《沙与沫》、儿童诗、现代诗、唐诗,附录为《论语》选。

内容特点:

增加纪伯伦的格言书——《沙与沫》。

【五年级】

编选内容:

泰戈尔《新月集》选、外国散文、儿童诗、现代诗、唐诗、历代诗歌、唐宋词,附录为《孟子》选。

内容特点:

涵盖古今中外名篇,题材丰富。

【六年级】

编选内容:

外国散文、现代诗、少年诗歌、唐宋词、元曲小令、古代寓言、格言集萃。

内容特点:

题材丰富,全面经典,开阔学生视野。

5.亲近母语儿童诵读的实施和评价

亲近母语的儿童诵读课程实施分为几个方面:

(1)实施原则

反复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和模糊性原则。

诵读跟其他阅读方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需要不断重复,而不是一次两次的阅读。

大多数的文本需要儿童多次甚至超过十次的朗读最终达到背诵或者熟读。

这就是反复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是指诵读需要不断连续的阅读,而不是阶段性的,对于幼儿园、小学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