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090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

《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docx

毕业论文膜生物反应器运行

第一章综述

1.1引言

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目前全世界只有1/4人群饮用到合乎标准的清水,1/3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而且缺水的形势日趋严峻。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淡水资源只有世界的7%,人均供水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粮食减产达50多亿公斤,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速度。

因此,解决水资源不足,开辟第二水资源——污水回用,是21世纪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最有效途径。

活性污泥法一直以来都是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活性污泥法是采用重力式沉降池来使处理后的出水和污泥分离,由此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

①由于沉淀池固、液分离效率不高,曝气池内的污泥难以维持到较高浓度,致使处理装置容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

②处理的出水水质较差,且不稳定,不利于水资源的再利用;

③传氧效率低,能耗高;

④剩余污泥量大;

⑤管理操作复杂。

在这种背景和需求下,各种新型高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应运而生,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用膜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而得到的一种新方法。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如下优点:

固液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易实现自动化控制,不需二沉池,耐冲击负荷好,污泥产量少,出水水质好等。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由于难以在曝气池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故其生物处理能力较低;二沉池中单靠重力分离水中的胶体及微细颗粒难以达到出水水质要求;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上浮等问题也会影响整个工艺的正常进行;另外活性污泥系统以世代较短的异养菌为主,主要去除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有机物缺乏处理能力,对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的去除率也很低。

目前各种活性污泥法都不可避免要排剩余污泥,并且污泥的处理技术和费用历来是污水处理厂的难题。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就是针对以上问题对活性污泥法进行改进而得到的一种膜分离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膜生物反应器MBR(MembraneBio-reactor)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水处理再生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将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指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等为推动力,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3],一般认为,不宜单纯使用膜分离技术处理污水(含油污水例外),因为污水成分复杂,很有可能造成膜污染,难以保证工艺的稳定运行。

然而,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大多数溶解性污染物都可以转化为易于过滤的微生物,通过超滤膜或微滤膜组件几乎以一种强制的机械拦截作用将来自生物反应器的混合液中的固液进行分离。

这里的膜不是用来滤除和获得污染物,而是用来保留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的。

该组合工艺除了可以减轻膜污染外,还由于它完全保留了反应器内微生物并改善了活性污泥系统的性能,进而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

1.2膜生物反应器(MBR)

1.2.1膜-SBR生物反应器发展状况

20世纪60年代美国Smith等学者利用膜将活性污泥从出水中截留回生物反应器的曝气池,提出具有减少活性污泥产量,能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厂占地等优点的MBR工艺。

20世纪70年代初,密歇根州AnnArbor的ThetfordSystems公司开发了一种简单的膜生物反应器系统Cycle-Let,用于处理和回用来自商业区的冲洗水。

80年代,一体式MBR首先出现在日本。

1.2.2膜-SBR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以酶,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为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或生物转化,同时凭借超滤分离膜不断的分离出反应产物并截留催化剂而进行连续反应的装置。

它最早使用于生物化工行业中的连续发酵工艺。

但自从美国的Smith于1969年创造性地把MBR引进到废水处理中以来,世界上又开发出各种各样的MBR法,用在城市生活污水和可生物处理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既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本身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病,同时又具有膜分离占地少、高效和操作方便的优点。

  

MBR法处理废水技术是把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中活性污泥法已经发展得较成熟,应用也很广泛;超滤膜分离技术在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的研究和应用较多,在含油废水以及给水深度处理中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也有应用。

可以说,两种技术各自都已有了相当的发展,这无疑为MBR法处理废水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方便。

本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利用膜组件进行固液分离,膜组件代替了传统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二沉池,处理装置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出水清澈、透明、无臭味、色度浊度极微,可直接作为中水回用。

1.2.3MBR活性污泥法工艺特点

在MBR工艺中有机污染物的最终去除仍是微生物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只是超滤膜高效的固液分离强化了这种生物处理作用,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相比较,既克服了常规法不可避免的弊病,又具有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点。

⑴分离效率高。

超滤膜的孔径一般0.1μm左右,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200~2000,在一定的操作压力下,可以让水和低分子溶解物质通过它,实现混合液的泥、水分离,而不用体积庞大的二沉池,使得污水处理构筑物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同时这种膜分离几乎是一种强制的机械拦截作用,优于传统法中二沉池的自由重力沉降作用,不会因为污泥膨胀现象而导致出水超标或恶化。

其出水水质相对稳定,波动小,优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甚至可达到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而且出水中悬浮物浓度低,浊度几乎为零,适于作清洁水、园艺用水等多种用途的回用水。

当然,具体的出水水质与所用膜的膜孔径尺寸有直接的关系,膜孔径偏小的,出水水质会更好。

⑵活性污泥浓度高。

由于超滤膜对混合液的高效分离,活性污泥几乎没有流失,使得曝气中的活性污泥浓度(MLSS)得到很大提高,可达10~20g/L(好氧型),比传统的MLSS浓度高出近10倍左右,这无疑会产生两个方面的优势:

①容积负荷率高。

COD负荷一般为4~5kg/(m3·d)。

在池容相同的情况下,MLSS越高就意味着单位体积混合液中含有微生物细胞的数目会更多,因而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会更强,世代时间长的硝化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曝气池中不断积累增多,使得MBR法具有较好的脱氮能力。

同时高MLSS浓度对进水波动的抗冲击性能更好,使得较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质最终得到充分的降解,甚至可象氧化沟工艺一样,省去初沉池,使MBR工艺的占地小。

在相同的进水条件下,若提高容积负荷率,则可缩减曝气池的体积,从而使处理设备和构筑物小型化,达到高效和精小的目的。

②污泥负荷率低。

在污泥浓度高而进水水质低的情况下,即F/M(营养和微生物比率)低,当这个比率保持在某一低值时,活性污泥就会处于一个因生殖而增长和因内源呼吸而消耗的动态平衡之中,达到这个理论平衡时,活性污泥增长为零,即不会有剩余污泥产生。

把以微生物维持自身生命的营养物质合成的人工废水放在MBR中进行处理研究,发现污泥负荷率(以干污泥计)低到0.043kgCOD/(kg·d)(约为常规污泥负荷率1/10)时,将不会产生剩余污泥,同时指出,为了排除MBR中惰性或有毒物质的积累,适当降低曝气能耗和运行成本,应考虑适当排放一些污泥,即是选择一个最佳活性污泥浓度。

这一研究成果对解决常规处理中剩余污泥的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2.4膜—SBR生物反应器的循环过程

膜—SBR工艺运行过程包括进水、搅拌、曝气、停曝搅拌以及曝气和排水5个阶段并组成其运行的一个周期

①进水工序

进水工序是反应池接纳污水的过程。

在污水开始流入以前是前个周期的排水或待机状态,反应池内剩有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这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作用,此时反应器内水位最低。

在进水过程所确定的时间内或者到达最高水位之前,反应池的排水系统一直都是处在关闭状态。

膜-SBR工艺的进水过程为单纯注水缓慢搅拌。

在污水流入的过程中,不仅仅水位上升,而且还进行生化反应,如聚磷菌进行厌氧反应放磷和反硝化菌脱氮等。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在进水过程中反应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液处于缺氧过渡到厌氧状态,混合液污泥浓度逐渐降低,虽然进水过程中基质也会缓慢降解,但速度很慢,基质将不断积累,反硝化细菌则会利用水中有机物为碳源,通过反硝化作用可以去除部分NO3--N,将其还原为N2。

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当进水结束时其易生物降解基质浓度值更高,则兼性厌氧细菌将易生物降解基质浓度转化为低分子脂肪酸的转化速率更大,其诱导聚磷菌的释磷速率就更高,释磷量就更大,聚磷菌好氧条件下摄磷量更高,除磷效率提高。

另外进水时缓慢搅拌可提前进入厌氧状态,利于释磷,并缩短厌氧反应时间。

由于进水工序仅流入污水,而不排放处理水,因此理论上不需要设置调节池,反应池即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因此可以不像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传统活性污泥法那样易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在运行中即使是有水量与水质的变化,对处理水质的影响也不大。

②搅拌工序

在废水流入反应池中达到预定容积后,停止进水,继续进行缓慢搅拌,反应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液处于厌氧状态,进一步脱氮除磷。

③曝气工序

该阶段内停止搅拌,对反应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曝气,使之处于好氧状态。

该阶段将完成BOD的降解,并进行硝化反应以脱氮以及摄磷。

曝气量应满足BOD降解和硝化需氧以及聚磷菌摄磷过程的高氧环境。

由于聚磷菌的好氧摄磷速率低于硝化速率,因此,以摄磷来考虑曝气时间较合适,但不宜过长,否则聚磷菌内源呼吸使自身衰减死亡和溶解,导致磷的释放。

④停曝搅拌工序

该阶段内停止曝气,只进行混合搅拌,反硝化细菌进行硝化脱氮。

属缺氧反应。

由于经曝气阶段之后有机物已被耗尽,反硝化细菌只能进行内源反硝化,既利用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在进水期活性污泥也会吸附污水中有机物以多聚体的形式储存起来。

氮反应达到部分硝化后,停止向混合液内供氧,则反硝化细菌将好氧曝气工序时储存体内的碳源释放,反硝化细菌可以利用这部分碳源进行SBR系统所特有的储存碳源反硝化,使NO3–N进一步去除而脱氮。

由于该阶段中NH3–N浓度较高,一般不会导致磷的释放。

该阶段历时应在2小时以上,时间越长,可使脱氮效率越高,并能降低进水搅拌阶段混合液中NO3--N的浓度,避免对释放磷的干扰。

但该阶段如时间过长,则会造成磷的二次释放,导致出水含磷量大大增加,影响除磷效果。

⑤曝气和排水工序

在该阶段内通过负压抽吸处理后水通过膜引出反应器,留下活性污泥混合液,作为下一个操作周期的菌种。

同时曝气的作用为去除附着在污泥上的氮气以及对膜进行清洗。

当进水处于厌氧状态时,进水带来了极少量的NO3--N,但主要是好氧停止曝气后至排水工序的缺氧段的反硝化作用不完全而留下的NO3--N。

由于NO3--N的存在,会发生反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消耗易生物降解基质,而反硝化速率比聚磷菌的磷释放速率快,所以反硝化细菌与聚磷菌争夺有机碳源,而优先消耗掉部分易生物降解的基质,如果厌氧混合液中NO3--N浓度大于1.5mg/l时,会使聚磷菌释放时间滞后,释磷速率减缓,释磷量减少,最终导致好氧状态下聚磷菌摄取磷能力下降,影响除磷效果。

所以,应尽量降低反应池内进水前留于池内的NO3--N浓度,主要靠好氧曝气停止后搅拌阶段的缺氧运行。

如反硝化彻底,残留的NO3–N浓度很小,同时也提高了氮的去除率,反之亦然。

为提高脱氮效率,减少下一周期进水工序厌氧状态时NO3--N浓度,采取曝气(去除BOD、硝化、摄磷)→停止曝气缺氧,缓慢搅拌(投加少量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再曝气(去除剩余有机物,在排水阶段进行)的运行方式。

即此前所述的③、④、⑤步。

1.2.5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展望

膜生物反应器在处理废水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特别在污水需回用和占地有限制的场合下更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技术,其能不能推广应用关键在解决膜污染和经济上是否可行的问题.所以为了改善膜污染,减少运行成本,MBR工艺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⑴研究低成本、高性能的超滤膜。

研制耐污染、耐酸碱、耐生物腐蚀,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高性能超滤膜,使膜的清洗和更换不至过于频繁。

⑵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国内外诸多文献报道,分置式MBR的运行成本高,甚至高于常规处理,而且回流污泥泵会影响到活性污泥的活性,所以采用一体式中空纤维膜反应器,可节省循环泵所消耗的能源,同时中空纤维膜放置在曝气管的上方受曝气流的影响,膜面污染较少;但浸没式膜的化学清洗相对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

⑶研究具有一定结构的曝气池池型。

目前实验研究中的曝气池池型太单一,今后要研究具有一定结构的池型,这些特别结构具有减少混合液对膜污染的功能。

例如曝气沉淀一体池型,沉淀区的上部悬浮物浓度较低,故可减少对膜的污染内部有填料的池型,即生物膜和悬浮活性污泥复合处理系统,由于具有较小的悬浮污泥浓度,所以对膜的污染也较小。

1.3本论文的目的与任务

本论文主要是污泥驯化,在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过程当中,通过对原水、上清液、膜出水水质,尤其是膜出水水质的各种指标的确定来判断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进化作用以及出水效果。

同时还要分析各种条件的改变对出水水质的影响,本实验过程中着重研究的是曝气量的改变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第二章实验部分

2.1实验仪器与试剂

实验仪器:

表2-1实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COD快速测定仪

兰州连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22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电热炉

实验室仪器

500ml凯氏烧瓶

实验室仪器

氮球

实验室仪器

直形冷凝管

实验室仪器

电子调温电热套

98-1-B型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导管

实验室仪器

铁架台

实验室仪器

酸式滴定管

50ml

实验室仪器

COD测定管

兰州连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秤

A5J003

上海精科天平

电子天平

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

秒表

上海仪表厂

自动调节培养箱

泰州整流器厂

数字式浊度仪

WGZ-1

上海第三光学仪器厂

烧杯

500ml

实验室仪器

带塞培养瓶

250ml

实验室仪器

细口大玻璃瓶

10L

实验室仪器

量筒

500ml、1000ml

实验室仪器

移液管

25ml

实验室仪器

实验试剂:

表2-2实验药品一览表

药品名称

药品规格

生产厂家

HCL

1mol/L

北京红星化工厂

NaOH

25%

天津市北方化玻购销中心

K2Cr2O7

0.2500mol/L

天津市天和化学试剂厂

邻菲罗啉

江永嘉县化学试剂厂

(NH4)2Fe(SO4)2.6H2O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H2SO4-Ag2SO4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HgSO4

σ=1.84

贵州省铜仁化学试剂厂

H2SO4

北京化工厂

轻质MgO

北京化工厂

溴百里酚蓝指示液

北京化工厂

ZnSO4

10%

北京化工厂

缓和指示液(两份甲基红和一份甲基蓝混合)

北京化工厂

甲基橙指示液

0.05%

北京化工厂

硼酸

北京化工厂

2.2实验方法

2.2.1污泥驯化

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活性污泥。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个生化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有活性污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相。

所以,污水处理前,要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活性污泥的驯化是通过逐渐改变细菌的生存环境,诱发微生物细胞内产生酶,是给微生物定向的过程,接种污泥在正式运行前都必须经过驯化,常用的驯化方法有:

1、利用实验室分离出来的细菌进行培菌与驯化;

2、利用配制的混合液培菌与驯化;

3、利用现成的活性污泥进行培菌与驯化

本实验接种污泥为北京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属于利用现成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是一种既经济又容易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利用废水处理厂回流活性污泥进行驯化更好,这种污泥含微生物多,活性好,浓度又高。

驯化时,需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合组建增加待处理的废水。

用此法可缩短培菌时间四分之一以上。

活性污泥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时,主要靠废水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的培菌与驯化,是利用微生物群体变异的特点,通过逐渐改变细菌的生存条件,诱发微生物细胞内产生适应酶而实现的,因此必须保证培菌与驯化的相关工艺合条件。

1、废水水质:

在培菌与驯化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废水水质,包括COD、氨氮以及固体悬浮物含量合PH值的大小,因为这些数据是培菌与驯化时负荷调节、基础液配制合酸碱度控制的依据。

2、营养物质:

培菌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必须要有各种养料,其中包括营养元素碳、氮、硫、磷,微量元素镁、钾、钙、铁和维生素等,特别是对碳源和氮源的要求更为突出,在许多情况下,氮以氨的形式,磷与磷酸盐的形式加入废水中,因为细菌需要氮来产生蛋白质,需要磷来产生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酶。

3、水温:

培养阶段尤其要控制住水温,一般水温在20~30℃较好。

高于35℃或低于10℃,细菌活性很差,不宜进行培养驯化。

因此培养活性污泥宜在春季或夏初进行。

4、pH值: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繁殖较适宜的pH值为6~9,pH值低于6时细菌与真菌竞争,当真菌占优势时,严重影响分离效果。

pH值超过9时,细菌代谢速度受到阻碍,处理效率显著下降。

因此在培养初期,进水要严格控制pH值范围在6.8-7.5之间。

5、溶解氧:

为了维持好氧细菌的高速繁殖和有良好的活性,需不断向曝气池中充氧。

保证培菌池剩余溶解氧在2.0mg/l左右,有利于好氧菌的高速繁殖,也有利于缓冲短时有机负荷过高的影响。

培菌时溶解氧太低,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剩余溶解氧太高,则造成浪费,还会氧化部分活性污泥。

本实验中,原始水质的COD值范围是340mg/L-690mg/L,氨氮的范围是50mg/L-100mg/L,水温在18℃-15℃,pH值为6.8-7.5之间,坚持每天换水一次,为了排除培养液中的代谢产物,必须坚持每天更换三分之二的上清液,加入从中水站取来的生活污水,但要防止过多的活性污泥絮体流失。

为此,可停止曝气沉淀2~3小时左右,然后在以生活污水充满培养池,并恢复曝气。

活性污泥成熟后,要继续控制好各种条件,来提高其吸附性、沉降性、浓缩性和氧化分解能力,使其达到良好的状态。

2.2.2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2.2.2.1实验装置

反应器长×宽×高为65cm×30cm×90cm,有效容积为176L,内部被隔板分成容积相等的两部分。

两容器中装有中空纤维膜。

采用天津膜天膜技术发展公司生产的聚偏二氟乙烯膜,膜孔径0.2μm,中空纤维外径0.8mm,内径0.5mm,膜面积1.0平方米。

2.2.2.2原水(进水)水质

进水水质指标如表2-1所示。

表2-1进水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mg/L)

117.4~513.2

氨氮(mg/L)

35.9~92.0

浊度

275~460

色度

39.1~244.1

pH值

7.0~8.0

2.2.2.3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流程图

1-压差计2-恒流泵3、5-电磁阀4-反应器6-鼓风机

图2-2实验工艺流程图

本实验装置反应器里装有活性污泥混合液,反应器运行时往反应器内直接加入生活污水,通过鼓风机曝气,从反应器底部两侧出水通过恒流泵得到出水。

2.2.2.4反应器运行的工作方式及说明

为了说明膜的效用以及曝气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本实验分为两个运行周期。

第一个运行周期为15天,1号和2号反应器的气水比分别为35:

1和50:

1;

第二个运行周期为6天,1号和2号反应器的气水比分别为40:

1和50:

1。

通过曝气量的改变观察出水水质的规律,从而选择最佳曝气量。

为了提高去除效率,本实选择的工作方式为:

缺氧搅拌+曝气+缺氧搅拌+静沉+膜抽吸

第一个反应运行周期(15天):

膜抽吸方式:

抽吸15min/停抽5min

1号:

缺氧搅拌0.5h+曝气4h(2L/min)+缺氧搅拌2.0h+静沉0.5h+膜抽吸2h(气水比35:

1)

2号:

缺氧搅拌0.5h+曝气4h(3L/min)+缺氧搅拌2.0h+静沉0.5h+膜抽吸2h(气水比50:

1)

气水比即曝气量与排水量之比。

第二个反应运行周期(6天):

膜抽吸方式:

抽吸15min/停抽5min

1号:

缺氧搅拌0.5h+曝气3.5h(2.6L/min)+缺氧搅拌2.0h+静沉0.25h+膜抽吸2h(气水比40:

1);

2号:

缺氧搅拌0.5h+曝气3.5h(3.4~3.5L/min)+缺氧搅拌2.0h+静沉0.25h+膜抽吸2h(气水比50:

1)。

根据测量的数据:

1号反应器的排水量大约为6.9L/h,

2号反应器的排水量大约为7.2L/h。

2.3实验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2.3.1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

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水被有机物污染时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受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

因此,化学需氧量亦时一个条件性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

由于实验室的客观条件和实验进度控制的原因,本实验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使用了两种方法:

⑴重铬酸钾法,⑵COD快速测定仪。

⑴重铬酸钾法:

重铬酸钾法实验原理:

在强酸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

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实验步骤:

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冷却后用适量水冲洗冷凝器壁,取下锥形瓶,这时总体积量大约140毫升,溶液再冷却后,加2~3滴试亚铁灵试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此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刚刚出现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毫升数,用蒸馏水做空白,操作步骤和水样相同,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消耗的毫升数。

计算化学需氧量(COD)以mg/L表示:

COD(mg/L)=(V-V')C×8×1000/V

⑵COD快速测定仪法

实验方法:

首先预热COD测定仪和分光光度计,在烘干的COD管内加入2.50ml水样,然后依次加入0.70mlQ试剂,4.8mlF试剂,摇匀,待测定仪升温到165℃,将COD管放入其中加热10min,然后空气冷却2min,加入2.50ml蒸馏水摇匀,放入水中冷却2min。

以同样的方法做一份蒸馏水作为参比,倒入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出吸光度A。

计算方法:

COD(mg/L)=A×1505

Q试剂的配制:

将从厂家订购的整瓶Q试剂倒入500ml的烧杯中,倒入342ml的蒸馏水,加入22ml分析纯硫酸,溶解即可,促存于棕色瓶中。

F试剂的配制:

将从厂家订购的整瓶F试剂倒入2500ml分析纯硫酸中溶解即可。

2.3.2氨氮的测定

水中氨氮的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

⑴水样的预处理

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为此,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