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526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docx

国家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

“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远景目标

作者:

胡鞍钢周绍杰 

摘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

本文旨在对“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思路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通过对“十二五”规划以来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发展状况的评估,论文分析了“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背景,进而提出了“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进一步,论文从农业与农村发展、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治理等视角,阐述“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思路。

最后,论文对20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远景展望。

  关键词:

“十三五”规划,新常态,结构调整,创新驱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006);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这一时期,我国将全面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重大方略;继续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更广泛地参与国际治理;继续巩固和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绿色增长、创新增长、包容式增长的轨道上;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不断优化,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协调发展、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上。

  一、“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背景

  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调整期,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不一,美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欧盟和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主要新兴经济体处于恢复期、调整期,世界经济整体仍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科技竞争力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一轮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必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能源与气候变化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格局转变的重要因素,全球进入绿色工业革命的黎明期和发动期,中国有望成为绿色工业的参与者、发动者、创新者和引领者。

第四,世界贸易格局随着各类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呈现复杂化的特征。

  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是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过渡。

整体的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但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的阶段性下调,经济结构出现显著性的改善。

2010-2014年期间,经济增长率从10.4%下降到7.4%;产业结构出现显著性变化,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从46.7%下降到42.6%,第三产业从43.2%上升到48.2%。

二、三产业比重出现逆转。

[1][2]

  其次,就业规模总体扩大,就业结构转换特征突出。

2010-2014年期间,总体就业规模从7.61亿人上升到7.73亿人(增加1000多万人)。

城镇就业规模明显上升,从3.47亿人上升至3.93亿人(增加了4600万人),占总就业比重从45.6%上升到50.8%;乡村就业规模显著下降。

就业的产业部门分布继续呈现显著变化,2010-2013年期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36.7%下降到31.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34.1%上升到38.5%,服务业部门的就业贡献显著增强,净增加3300万人。

就业的所有制部门继续呈现多元化。

  第三,物价水平总体处于稳定状态和较低水平。

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趋向合理,从2011年的5.3%下降到2014年为2%;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出现通货紧缩,2014年为-1.9%,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客观现实,应当引起关注。

  第四,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外贸盈余占GDP的比重处于合理范围。

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货物贸易继续呈现增长态势,货物出口和进口分别从2010年的1.58万亿美元和1.40万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2.21万亿和1.91万亿;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从1702亿美元和1922亿美元增加到2222亿美元和382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对GDP的比重由3.7%下降到2.1%,对2010-2014年期间的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整体上是负的,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受外部需求影响,从较高速增长转向较低速度增长的客观现实。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优异的。

2011-2014年间,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和物价均是稳定的。

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世界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条件下,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此外,“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明显,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取一定成绩,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出现显著下降。

这些成绩也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安全性依旧存在,全球发展的不公平、不平衡依旧存在,这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动力以及结构调整的影响产生外部不确定性。

  从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来看,推进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推动性因素仍需夯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首先,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优势仍旧是显著的,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虽有显著增强,但总体竞争力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上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式的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仍需大力改善。

其次,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

再有,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资源供给、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二、“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初步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夯实期”。

承接这一经济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轨道:

经济增长中高速“相对稳定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度调整期”;以创新驱动、绿色驱动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增长点培育期”;收入分配的“显著优化期”;以人口布局、经济发展和资环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格局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期和基础夯实期”;以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升级期”;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综合战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升值期”;以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升级期”。

主要的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经济中高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人均GDP水平逐步接近高收入国家,进入较高收入富裕型社会阶段。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大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工业化基本实现,工业结构明显优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也相应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 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7件;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

积极培育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切实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推进城镇体系优化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人口。

  ——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通过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培育中国经济竞争的新优势,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改革不断深化。

“十三五”时期是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的协调统一。

 三、“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思路

  

(一)惠农强农,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是一个有着13.6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中国必须依靠自己养活自己。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农业与农村的稳定发展既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1 增强粮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要依靠自己保口粮,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增强粮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处理好粮食安全的四大关系:

供给与需求、国内与全球、政府与市场、安全与效率。

从“单一安全”向“全链条安全”拓展,综合考虑种植、收购、储运、加工、销售;从“消极安全”向“积极安全”拓展,从政府主导的安全向从“政府—市场”协调的安全拓展,从国内安全向全球安全拓展,充分利用全球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科技资源提高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从“粮食安全”向“食品安全”拓展,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础,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

  确保粮食生产总量安全。

明确粮食安全的首要地位,坚持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储备红线不动摇,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农田质量有所提高,实现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

继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建成800个产粮大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达到6亿吨以上,力争达到6.2亿吨以上。

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防灾抗灾能力。

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

  完善粮食流通和储备体系。

提高粮食生产、收购、储备、投放、加工、销售、食品安全监管等粮食安全各个环节的效率,加强粮食生产、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形成统一有序、竞争开放的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的杠杆调节功能,实现粮食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规模化、组织化。

  积极培育大型农业经营企业。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集粮食生产、销售、储备等全产业链的大型农业经营企业,使它们成为既立足于国内需求,同时也在生产、定价、销售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话语权。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粮食安全相关的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粮食生产和储备企业,完善农业经营企业社会化运营的体制机制。

促进粮食生产和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附加价值。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科技支撑,确保供给总量。

  2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包括就业结构)、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也是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优化农业生产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快发展各类设施农业,提升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远洋捕捞业,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提高各种农副产品的供应能力。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构筑“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充分实现市场运作、全程质量监管和社会化服务。

塑造适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主体,发展农业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

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仓储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

  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巩固和提升利用国际资源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

整合和组建大型或特大型粮食生产商贸企业,增强粮食企业全球竞争能力。

大幅度增加中国企业利用海外耕地面积,提高海外粮食供给能力,增强中国粮食企业在全球粮食市场的竞争能力、定价能力、销售能力。

  3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农业产业从资源型向知识型、科技型的转变。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科技创新。

要抓住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设立若干农业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推动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现代机械化进程。

逐步创建国家级数字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辅导建立“精准农业”生产系统,重点生产领域的数字农业系统。

完善高科技农业生产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措施。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社会化服务体系。

  4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体系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

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林权、草原等产权制度,规范、有序、公平地完善农业经营资源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升规模经济效益,保障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规范农村土地资源使用。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在制度上、组织上、机制上实施创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5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收储政策。

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

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财政惠农效率。

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

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6 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全面加强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经济结构转变是“十三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任务。

在需求结构上,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在产业结构上,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带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发展、绿色发展。

  1 改善需求结构

  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能够同步。

优化消费环境,支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绿色消费。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转变,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引导和鼓励旅游休闲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优化生活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

投资需求仍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

要在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降低民间投资门槛,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共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

在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更多地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

  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加快升级,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以工业化、信息化引领提升城镇化水平。

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等工作,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

   3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制造业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必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促进制造业加快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把新兴产业壮大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定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

  4 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发展壮大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落实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增强各类服务业企业活力,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降低民营经济进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构建公平竞争的服务贸易市场环境,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5 推动和支持大中小微企业发展

  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中小企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3]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6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严格能耗物耗准入门槛,推行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推广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新机制新模式,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

  (三)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支撑,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科技支撑,也是当前中国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支持要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统筹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奠定我国从科技大国想科技强国迈进的基础。

  1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全球视野下的科学研究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和规模创新能力,注重协同创新。

  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在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

以研发中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领域为重点,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建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升级“中国制造”。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不断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投入的配置,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

增加政府对基础研究、创新工程的公共投资,完善以企业投入和政府财政支出为主渠道的全社会多渠道的研究开发投入格局。

确立大学、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和企业在应用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格局,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等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

  2 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教育。

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各级教育的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的应试型教育模式,缩小教育发展水平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提高全体人民的教育满意度。

  遵循时代发展要求、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战略,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各类学校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学生培养体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完善教育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模式,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全方位提升各类教育的教育质量。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质量的均等化。

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倾斜,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培养更多服务中西部和农村的人才。

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充分适应人口趋势,科学规划教育体系。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要务,为创新型人才创造发挥才干的宽松制度环境,特别让年轻人才脱颖而出。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入红利期,科技人力资源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新比较优势。

  3 完善人才强国战略

  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第一要务,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强化国际交流合作。

[4]

  (四)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

  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切实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