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515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docx

洛中语文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案

贝多芬:

扼住命运的咽喉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评传的特点,学会阅读评传类的传记作品,培养迅速把握文章核心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提取论据的能力,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

教学重点难点

1、评传的特点及文章核心信息的把握(重点);

2、评传的基本写作方法及论据的提取(难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新课前我想给大家提一个问题:

“生活中如果遭遇不幸而陷入困境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事实上,有很多因身陷囹圄甚至身体残疾的人却不畏艰辛,勇敢地和命运抗争,从而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人生轨迹就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不知同学们能否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这样的人是不胜枚举的,如外国的:

保尔、霍金、海伦·凯勒等,中国的:

邰丽华、李丽、杨光、张海迪等,他们身残志不残,都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能够扼住命运咽喉的楷模——贝多芬,希望他的事迹能给同学们带来巨大的精神食粮。

二、阅读课文,掌握基本信息

标题为《贝多芬:

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的命运实在坎坷,请同学们围绕这个中心快速阅读课文,归纳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

(1)贫穷的出生。

(P69第2段。

(2)艰苦(不幸)的童年。

(P69第3段。

(3)失聪的双耳。

(P71第8段,P78第37段)

(4)破灭的爱情。

(P72第13段,P75第22段)

(5)重病缠身的身体。

(P72第13段)

(6)无情义的侄子。

(P80第46—52段)

贝多芬面对这些坎坷低头了没有?

对,没有。

他勇敢地面对现实,扼住命运的咽喉。

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创作音乐。

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

——有《月光曲》、《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主要作品。

在这些音乐作品里,他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从事于讴歌欢乐,他要一生歌唱欢乐。

(P80第53段,54段)。

这是他毕生的计划。

那么,作者在记叙贝多芬的这些事迹时,有没有插入一些自己的评论呢?

P71:

最后一段(至72页第一段完)

P73:

最后一段(至74页第一段完)

P75:

第二、三段

P77:

最后一段(至78页第一段完)

P81:

最后一段(至82页第一段完)

P83:

最后一段(至84页全文完)

这就是评传的特点:

史述与评论紧密结合,是带有研究与评论性质的传记。

这是传记的另一种形式。

它偏重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评价,一般按生平顺序梳理和记述,在叙述中常常插入评论。

强调材料严谨,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的研究、考证,注明出处,不容许虚构或杜撰,如有必要的推测或推论,也要加上严格的论证说明。

这篇评传就是在叙述传主的生平经历时,经常引用传主的书信、自述以及朋友的回忆录等材料,把作者本人的情感与评价自然地融入历史叙事中。

这些评论,紧紧围绕贝多芬几部代表性交响乐及作品写作背景,揭示了贝多芬伟大的人生意义及其作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深化了传记的主题(即评论在文中的作用)。

要求学生试将“83页最后一段至84页全文完”有评论细加分析。

——这些评论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就是说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

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

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

很明显,这样的结尾深化了全文的主题思想,深刻揭示了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意义,他给人类创造了巨额的精神财富!

他是我们永远值得纪念和学习的楷模。

可以说“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这样的句子,往往可称之为文章的主旨句,它是我们理解文章深意的“引子”,文章的各个段落中,为了呼应这样的句子,往往也有一些揭示段落主旨的句子,请同学们找一找,并划出来,品味这些话的含义,我们下节课再来完成这个任务。

三、作业

阅读课后的P85的“有关资料”,掌握作者罗曼·罗兰的基本情况,丰富文学常识知识。

要明确其:

国籍、时代、世界文学地位、主要作品及成就。

有兴趣的同学可按这几个方面制作成知识卡片。

第二课时

一、紧接上节课内容,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1、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得益。

——联系本文主旨,可怜的人应指像贝多芬那样遭遇很多坎坷和不幸的人,而贝多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丰富的、充满欢乐的音乐作品,他要使那些和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人从中感受到欢乐,获得精神的力量和勇气,去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2、无疑的,要使心灵惯于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

它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

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生活。

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地照耀。

——这个句子真实揭示了贝多芬怎样从遭遇不幸的愁苦中逐渐摆脱出来的心路历程。

不幸的人生更需要欢乐来滋润,然而欢乐不是自己就跑到你面前的,贝多芬没有等待和依赖,而是自己去寻找欢乐。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

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表现了贝多芬要和不幸的命运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以及他并没因自己遭遇不幸而对人生失去信心,反而对它充满美好希望。

4、贝多芬渴望幸福;不肯相信他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表现了他对幸福的强烈追求愿望是他战胜灾难的信心和良药,揭示了贝多芬战胜疾病、克服困难、追求爱情是他不断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的力量源泉。

5、在这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表现了贝多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从不把悲苦放在眼里,而是把讴歌欢乐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方向,这也是对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艺术成就的最好诠释。

6、在此最后几年中所写的音乐,虽然环境恶劣,往往有一副簇新的面目,嘲弄的、睥睨一切的、快乐的。

——表现了贝多芬对恶劣环境的鄙视,表明环境越是恶劣,他越是富有斗志,越是追求快乐,所写的音乐作品越是充满意境全新的欢乐,这是一个永远不向悲苦低头的硬汉。

二、小结

上面这些句子,穿插于一些重要段落,呼应于文末的主旨句,起着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作用。

理解这些关键句子,对于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是我们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高考《考试大纲》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所以,同学们应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发现文中那些对全文主题有提示作用的关键句子的能力,并揣摩它们在文中的深意,从而理解全文,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好途径。

三、总结一下评传的写作规律和方法

根据上述讲解,我们完全可将评传的写作规律和写作方法总结如下:

首先,确定评传的主题,即该评传要表现传主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二,搜集传主的能表现上述品质的生平事迹材料;

第三,列提纲,定框架,总体考虑如何穿插评论性语段,注意这些语段一定要能揭示传主的精神品质及其人生意义;

第四,写作初稿,反复修改,最后成文。

四、品味文中肖像描写

本文还有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值得同学们借鉴和学习,那就是本文的肖像描写:

课文几次写到贝多芬的肖像,无论是直接的描写,还是转述画像,都很有特色,传神地刻画出贝多芬的精神气质。

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这些描写,认真加以体会它们在表现贝多芬的精神气质方面有何具体作用?

1、P68全文第一段:

几乎全段都是肖像描写,有直接描写,也有转述式描写(段中有“”处)。

这一段,可以说独立成段,统领全文,详细刻画了贝多芬外貌的总特点:

健康、结实、有威力,这也是他战胜悲苦的资本。

从骨骼(运动家般)、脸色(土红到黄黄)、额角(隆起而宽广)、头发(浓密而逆立)、眼神(威力而有野光)、鼻子(短又方)、嘴巴(细腻而下巴前突)、牙床(结实得厉害)几个方面直接刻画了他的肖像。

后面又转述了莫希尔斯、雷斯太勃、勃罗姆.洪.勃隆、于里于斯.裴奈狄脱对他肖像的描述。

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转述,作者力图要表现贝多芬不向悲苦命运低头的那种精神气质,这是他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源泉。

2、P70最后一段:

“寻张严峻的脸,活现出波那帕脱充满着野心的火焰。

”“瘦削的,笔直的,高领使他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

”这是对丹霍塞替他画的肖像的转述性描写。

抓住贝多芬鄙视艰难坎坷、充满生活和艺术创作自信的精神气质。

3、P75第二段中间:

“在曼勒替他画的肖像上,我们也可看到一种浪漫底克的风雅,微微有些不自然的神情。

”“但在他的眼睛深处,……我们仍可感到那股可怕的力量,任性的脾气,突发的愤怒。

”这还是对别人给他所作画像的转述,抓住他对艺术的美好憧憬、对悲苦现实丝毫也不妥协的精神气质。

4、P77最后一句“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着,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式的意志”。

这是对一副木刻作品中贝多芬肖像的转述,抓住了他对现实、对苦恼的愤怒,对创作音乐、讴歌欢乐的自信这样的精神品质。

总之,人物肖像描写是传记作品或记人的记叙文中刻画人物的一种常见手法。

肖像描写要紧扣文章中心思想,抓住人物特点,不可多写与主题无关的肖像。

五、作业

写一段人物肖像描写,要求表现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

第三课时

一、提炼本文传主生平事迹可以证明的论点

名人传记的阅读,既可让我们学习名人的精神品质,给我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又可让我们中学生积累名人事例,成为我们写作议论文的论据。

因此,这节课,同学们就来练习从本文中提炼论点、积累论据的能力。

1、论点一:

家庭出身低并不决定不能成就精彩人生。

(本文论据:

贝多芬出身低微,母亲是女仆,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歌手。

他贫穷的出生和艰苦不幸的童年并没影响他成长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还可搜集一点课外补充论据:

凿璧偷光的匡衡(讲的是匡衡。

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

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

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

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

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萤囊的车胤和映雪的孙康(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同样因家贫,冬天夜里就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他们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其囊萤映雪夜读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

出身贫寒的卢武铉(原韩国总统卢武铉出身贫寒,白天打杂工,晚上读夜校,最后考取律师执照。

不过,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卢武铉发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为被军人独裁政府压迫的人民伸张正义。

于是,卢武铉于1987年改换职业跑道,投身政界。

当时,韩国正爆发全国性反政府示威。

2002年,韩国因一辆美国军车意外撞死两名女学生,掀起了一股反美情绪。

卢武铉在该年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承诺,将和最长久的盟友美国达致一个更平等的关系,结果他高票当选。

2、论点二:

身体的残疾并不能阻碍人到达成功的彼岸。

(本文论据:

贝多芬于1796至1800年,遭遇耳聋的酷刑,他才26—30岁,但他并没有失去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他的绝大多数名曲却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

课外补充论据:

盲人歌手杨光:

来自中国哈尔滨的一位男孩,他8个月就因为病而双目失明,在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影像记忆,直到现在,他的头脑里没有任何颜色的概念;可以说生活对杨光是不公平的,但他没有被打倒。

多年来他一直用音乐诠释自己心中的世界,以乐观的方式寻找色彩,在音符中描绘着美好的生活。

他成功了,他是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并上了2008年的春晚节目。

自学成才的张海迪:

身子三分之二残疾,高位截瘫,却坚持自学外语、攻读医学,成为著名的年轻学者。

盲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下身瘫痪,但他却躺在病床上用手摸索着创作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

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刚过完21岁生日就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3、论点三:

青年人不要被失恋击倒而一事无成。

(本文论据:

贝多芬遭受了被爱情遗弃的不幸,此时的他正当盛年。

但他在音乐事业上并没有沉沦,反而创作出《第七交响乐》和《第八交响乐》这样的名曲。

)课外补充论据:

杰克·伦敦——我要与新世纪一起出发

当世界进入20世纪的钟声敲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对心爱的情人玛贝尔的最后一次求爱,又因对方父母的反对而失败了。

杰克怀着失恋的痛苦回到家里,大声喊着“我要与新世纪一起出发!

”连夜埋头读书,用发愤自学迎来20世纪第一个黎明。

从此,他抓紧学习和写作,1990年2月发表了轰动美国文学界的小说《狼的孩子》。

居里夫人——生活和科学在召唤

居里夫人年青时第一次爱上的是当家庭教师的那家主人的大儿子卡西密尔。

由于对方父母反对,漂亮英俊的卡西密尔向她宣布断交。

失恋的痛苦象反作用力一样,推着她以发狂般的勇气去奋斗。

生活和科学在召唤,她终于跳出失恋的深渊,踏上了科学大道并觅到了知音。

歌德——凭借文学摆脱痛苦

歌德多次失恋过,与绿蒂分手是第5次失恋,这次是最痛苦,多次欲自尽。

但他终于坚强地战胜了怯懦。

后来当绿蒂结婚时,他还送了礼物。

祝他们幸福。

绿蒂后来就成为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之一了。

歌德每次失恋,都是凭借文学来摆脱精神痛苦的。

4、论点四:

不幸或逆境更能激励人成才(或成功)。

(本文论据:

纵观贝多芬的一生,那就是“不幸”的代名词,但逆境并没让他沉沦,丧失斗志,反而成就了他伟大的音乐人生。

课外补充论据:

一代“史圣”司马迁   他由于李陵一案身受宫刑,蒙受大辱,但他终于顶过磨难,发愤写完了辉煌巨著——《史记》。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

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

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

著名作家高尔基   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

  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

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

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美国盲聋哑女海伦·凯勒   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

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二、搜集理论论据

1、名人名言:

感动中国人物、半身残疾激励导师半丁说过:

“苦难就是财富,因为苦难,我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贝多芬说过: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

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培根说过: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2、可以入文的相关成语: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柳暗花明:

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比喻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绝处逢生:

绝处:

死路。

逢:

遇上,得到。

形容陷于绝望的困境中遇到生路。

苦尽甘来:

释义:

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3、可以借鉴的说理:

(1)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

但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无失败就无所谓成功,人们正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不屈不挠,继续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

(2)大凡最终成就事业的人都是从艰难困苦中锻炼出来的。

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如果你要使自己的一生真正有意义、有价值,那么,当生活的厄运降临到头上时,要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大声歌唱。

(3)生活就是这样,你对它笑,它就会回报你以灿烂晴空,你对它哭,它就会回报你以滂沱大雨。

三、作业

任选上面一个论点,写成一篇议论文。

例文:

在逆境中成才

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意思是说,人只有经过逆境,才能成才。

人应该在逆境中得到锻炼,学会成才,走向成功。

卡讷基自小穷困潦倒,常常在小店铺里当童工,十分艰苦,但他不断学习,掌握各种手艺,在最底层摸爬滚打,终于成为了一位大企业家。

他说过:

“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逆境,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

逆境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人。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人,他的英勇与果断令千代人折服。

可他不是从小养尊处优的阔少爷,而是失去双亲的放牛娃,无依无靠,甚至还当过乞丐,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依旧不懈努力地学文习武,推翻了元朝,成为天下景仰的大明天子。

如果不是逆境造就了他的个性,他是不会成才的。

 

逆境是支撑成功果实的高大树干,想要果实,就得努力爬;逆境是挡在绿洲前的沙漠,想要甘露,就得不停奔跑;逆境是通往世外桃源的森林,想要幸福,就得穿过荆棘,成功不是轻松得来的,逆境是帮助你的最好帮手。

 

没有人可以不经历逆境直接成功,没有磨练,结果只会是悔恨。

李世民去世前为儿子铺好了一切道路,斩除了所有祸根,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李治舒舒服服当皇帝的时候,朝中大乱,他只得在病痛中郁郁而死。

人没有逆境是不行的,没有经历过逆境,遇事就会无经验可寻,无方法可查,失败是注定的。

 

逆境与成功是相依相存的,不经历逆境,是无法像雄鹰一样在天空中翱翔的,是无法像劲松一样坚韧顽强的,是无法像江河一样尽情奔腾的。

逆境永远是成功的奠基石,人只有经历逆境才能成功,人应学会在逆境中成才。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只思想深邃的鸟

杨海林

我是在花鸟市场看到它的。

作为在古玩行浸泡了大半辈子的老江湖,我一眼就发现关它的笼子上一根栅条呈浅黄色,又透着一点点银白。

我的心中一动,脑海里立马跳出“象牙”这种材质,我假装对它感兴趣,凑近了去看笼子——栅栏上有纵行的浅沟纹,这是象牙无疑。

从工艺看,应该是清中期的东西。

再看看,这只鸟笼在早晨的阳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像涂了一层清水漆。

你可不要以为真的是涂了漆哦,那其实是象牙内里渗出来的油,显油性的象牙最佳。

老板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

“这鸟不错,我又跟老弟有缘——这样,五十块钱你拿走得了。

老板从竹竿上取下鸟笼,他的一只手指横着伸进搭钩里,递给我。

这个老板是不是不识宝呀?

那么一只象牙的鸟笼他要当作附赠品送给我?

就在我发愣的工夫,我看那只鸟“嗤”地冷笑了一声。

我是个老江湖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

我接过鸟笼刚要拔腿走,老板拉住了我:

“我只是卖里边的鸟,没说卖装它的笼子哟!

因为有了那声冷笑,我没有着老板的套:

“我不喜欢雄性的画眉。

“一大早就在这里转来转去,我还以为你是爱鸟的人呢。

”老板撇撇嘴。

“我只爱母鸟。

”我“哧哧”地笑了两声——那只鸟,人家只笑了一声。

不买这只鸟,我还是经常来看它——什么清中期的象牙鸟笼、青花釉里红的鸟食罐、定窑的饮水盒,统统见鬼去吧,我真的只是来看这只鸟。

它周围有好几个竹制的鸟笼,里面关着的都是一只只模样俊俏的雄画眉,为了寻一个好买家,只要它们相中了玩鸟人,就会伸着脖子鸣叫,活像那些浅薄的妙龄女郎在大腹便便的老板面前发嗲。

但真的很快被买走了。

而它,我看见它只是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一动不动。

那么热的天,它还给自己的脑袋保暖?

我没有把它比作我那个身体倍儿棒却还拼命买保健品的糊涂老爹,它是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它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它的思想,它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应该另有深意——深意是什么,容我慢慢参悟。

有人要买它,老板开价一百。

这只鸟不像别的讨好买家,这种脾气对我的个性,我也不喜欢讨好公司总经理。

“但我喜欢征服别人”,想买它的人拍拍手,“总有一天,我要让这只鸟乖得像发嗲的女郎——打包。

这个有着强烈征服欲的人在喊“打包”时没有注意到这只鸟又“嗤”地笑了,他拿起了手机。

手机的显示屏上是他们公司总经理的号码。

“是是是,我马上到。

”这个人的腰弯到了九十度。

“是是是,我十分钟到——不,五分钟。

”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把腰弯到了一XX,然后像一根被弯曲到最大限度的竹片迅速还原一样,瞬间没有了人影。

这真的是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儿,我如果错过它,我的人生将会失去一位导师,我会和平常人样过得碌碌无为。

我喜欢写文章讽刺别人,如果我和这位人生导师失之交臂,我肯定也会被别人写成文章讽刺——我甚至已经看到了那样的情景。

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把它“请”回家,精心伺候,聆听垂训。

老板居然很客气,他说:

“既然你看出了门道,我不收你一百了,也不收你五十了——你给十块好吧?

这简直是对我和我的人生导师的亵渎!

我给了老板五十,后来忍痛又给了老板五十,让他把我的人生导师“请”进普通的竹笼(竹笼无须另外付钱)。

老板望望我:

“大兄弟你仗义,我也不是孬种——这笼子是我十块钱买的,你连你的人生导师一起拿走。

回到家,我揭开鸟笼上的布帘,才发现这只思想深邃的鸟已经脱水死了。

它不吃不喝不唱,偶尔高人似的冷笑一声,其实只是因为它拉了稀。

有一天我又在花鸟市场的石板路上左一下右一下地蹦跶,忽然被一只虚握起来的大手抓住了。

正好买了一只旧鸟笼,老板一伸手把我放进去。

“哦,你也拉稀了,那就当一只思想深邃的鸟卖吧。

”老板自言自语。

他看见一个人盯着我老婆刚卖给他的鸟笼两眼发直……

(《小说月刊》2018年第05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那只鸟把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不吃不喝不唱,对待买鸟人高傲而又冷漠,体现了它的思想深邃。

B.小说中另一位买鸟人的出现推动了情节发展:

如果我不买这只鸟,它就会被其他人买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