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268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docx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

商业银行与高校市场的拓展

[摘要]:

随着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金融业在产权上的适度松绑,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导致金融市场的广泛开拓,高校近年来日益受到各大金融主体的青睐。

本文以新的视角,着眼于高校资本市场的分析、开发和利用,把银行和高校联系起来,事实上是金融市场的有益探索。

 

[关键字]:

银行;高等院校;资本需求;消费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产业化政策的逐步实施和金融业在第一二产业领域内的投资稳定与饱和,各金融实体在教育业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争夺日趋激烈。

以我校(山西财经大学)为例: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太原市商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在两年内先后进入学校设立代理点(以前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

各商业银行对教育领域如此看好,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本市场的潜在利润有待开发。

 

高校之所以最后成为各大金融主体青睐的对象,是和高校市场的特点和金融业的拓展分不开的。

理论上讲,高校是没有产出的行业,当然,这里的产出指的是商业利益。

而银行(指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最终目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教育产业看作一项福利事业,银行一直没有介入高校市场的拓展,但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和发展,高校越来越需要足够的资金给于支持和发展,同时高校也形成一个相对庞大的资金供给者,跟高校合作越来越频繁并形成一种趋势。

 

一银行在高校的业务现状

 

目前,各银行在学校的主要业务有:

代收学费,发放助学贷款、教职工工资、学生补助、奖学金,吸收存款和代收电话费等。

从上述各商业银行的业务内容来看,其主体集中在中间业务以”手续费”或”折扣”的形式来获取较微薄的利润。

事实上,就我国目前金融状况来说,其主体收入尚在银行的传统业务--资产业务(发放贷款)和负债业务(吸收存款),所以,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争夺尚未达到高峰阶段。

 

就此而言,高校市场似乎很狭窄,可开发的空间不大,但是,高校市场有其独特的地方。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有近1/3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每学年的学费、生活费近万元,主要是通过邮局汇款和银行异地存取服务获得。

20xx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在校总人数为1175.05万人,如果省外学生的费用全部通过银行获取,以中国工商银行现行0.5的手续费结算,仅此项业务银行每年可获取196万元的手续费。

然而,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其地域局限性将失去这一市场。

 

具体说,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其经营业务范围仅限于某一城市(如太原市商业银行只在太原市有业务)或某一地区而不是全国联网经营,事实上,其业务已经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内。

加之各地方性商业银行均是以其前身”城市信用社”转型而来,无论其资本实力还是服务质量范围上都无法与四大商业银行相抗衡。

所以,笔者认为,除非地方性商业银行开拓出别具特色的地方性服务内容,否则必然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拖垮。

 

与此同时,各银行进入校园后都是采取同样的占领方式,即大量发行银行卡。

这是否真正意味着他们已经占领该市场呢?

事实上,某一金融实体是否占领高校市场,其标准还在于所吸纳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的数量以及所承揽服务内容的多少而定。

如何开拓高校市场,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利润,有必要对高校市场进行深入剖析。

 

二高校市场的特点

 

(一)消费主体的特殊性

 

对于高校市场来说,其消费主体一分为二:

一是有稳定收入的教职工,他们有自己的家庭、相对固定的工作,其消费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多。

因此,他们属于社会消费群体。

二是完全依靠家长的90的在校学生,他们人数众多,不但无固定收入,而且还占了学校消费绝大部分。

事实上,学生消费可以归为社会消费的一部分(其消费收入来自家庭)。

但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在校学生,他们作为资本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都应是各个金融主体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

 

(二)学生消费的差异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增长势头明显,官方统计显示,我国社会基尼系数为4.8-5.0之间,已接近世界警戒线。

而把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来发展,使得这一差距体现得更为明显,从而造就了学生消费具有较强的差异性。

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

 

1.以完成学业为基本目的的资金需求

 

这部分学生有的是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或是计划生育超生的家庭;有的则是由于父母下岗,或是家庭离异所造成的城市新增贫民。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2000年新生中有30的家庭连每月300元的生活费也提供不了,更别说每年几千元的学费。

他们迫切需要获得助学贷款使之顺利完成学业。

 

这种状况为商业银行进军教育市场提供了基本市场需求,而事实上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民营商业银行均未在这一层面打开其资产业务。

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群体的信用体系和担保制度很不完善,加之国家政策对学生贷款的优惠政策(一般均为低息或无息贷款)使各商业银行即使冒高风险也未必有利可图。

所以他们均以放弃”高校资产业务”为代价来避免风险。

 

2.以个人消费为目的的消费群体

 

此类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消费的步伐气息浓厚,追求时尚品牌,其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一般的工薪阶层,他们迫切需要更便利的条件来满足其消费需求。

 

3.介于其中间的消费群体

 

他们有着正常消费习惯,据调查,2000年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四所高校学生的月消费均在400-600元之间。

 

以上两类学生的主要消费为娱乐(包含旅游,电脑,手机,cD机等),服饰和生活日用品等,这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商品买卖还主要以现金交易为主,刷卡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待于银行网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以为,这应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

 

(三)学生消费的周期性

 

在高校市场中,学生是消费的主要群体。

由于学生的时间相对集中,假期也较长,紧张的学习之余,假期旅游已成为学生最好的放松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假日经济”的带动下,这一现象正呈日趋上升趋势。

此外,假日购物、回家探亲等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已形成了一股

[1][2][3]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