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89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x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前言  经济发展的转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离不开质量振兴工作,而这个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又是由一个个个体承担并完成的,尤其是那些身处质量工作岗位,肩负领导责任的个体,因为这样的个体对开展质量兴市(县、区)活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负有直接使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XX年底,全国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县市达到1119个,占全国县级建制的39%。

在全国全面开展质量兴市(县、区)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做了大量有效工作,很多地方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地积极推动,为实现质量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可贵贡献。

  今天在这里出现的6位先进个人,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我们为他们喝彩,是为他们所代表的一个群体;我们为这个群体喝彩,为他们已往的呕心沥血,也为他们未来的再接再厉。

  傅春荣女,45岁,1982参加工作。

现任江西瑞金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站制高点举创新旗

  1999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的佛山市顺德区,在XX年至XX年连续4年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

XX年,顺德区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亿元,各项税收合计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区长李亚娟以标准化战略为依托,大力实施质量兴区密不可分。

  为了顺德能顺利实施标准化战略,李亚娟多次听取质量技监、经贸等部门的意见,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区标准化工作会议。

XX年7月,顺德区政府出台了《顺德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成为顺德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在此基础上,顺德区政府还制订了《顺德区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成为鼓励标准化创新工作的依据。

  两年来,顺德区在标准化战略中取得一系列优异的成就,共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超过170项。

在全国率先推出区域性联盟标准《冷凝式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XX年至XX年,企业申请备案的标准超过5000项。

  同时,李亚娟还非常重视质检技术机构建设,大力支持质量检验机构做大做强,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在她的努力推动下,顺德区政府与广东省质检中心合作,共同投资建成的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已投入运行,国家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也已批准筹建。

今后还要相继建设国家机械产品、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督检验中心。

  有了标准化战略的支持和质量检验机构的坚强后盾,顺德区的名牌推动战略就异常顺利,XX年6月,顺德区政府出台了《顺德区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奖励办法》,为名牌带动战略的长期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至XX年,顺德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6个,国家免检产品和广东省名牌产品各70个。

XX年9月,顺德获得了全国质量兴市(区)工作先进市(区)荣誉称号。

  陈发喜男,48岁,研究生。

1979年参加工作。

现任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1985年获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获江苏省文明标兵称号。

  心系名优大力推广

  政府每年用于质量兴区的财政专项经费达100万元,保证质量兴区活动有效地开展;率先在南京市建立了质量兴区责任制,把质量兴区考核纳入到三个文明建设中,并每年予以考核……这一切质量兴区的重大举措,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大力推广,他就是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发喜。

  在陈发喜的质量兴区理念里,名优两字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

要做好一个地区的质量兴区工作,陈发喜把重心放在了名优产品上。

  作为政府分管质量工作的领导,陈发喜坚持把名牌战略作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积极支持政府部门认真做好名牌的规划、培育和创建工作,并积极争取将名牌战略发展目标纳入到栖霞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该区现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36个,市名牌产品31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XX年全区名牌产品的贡献率达到了地区生产总值的%。

  同时,他还带领栖霞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发展名优农产品。

用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积极发展规模化和高效化的农产品,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名牌培育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全区已获得农产品名牌4个。

  近几年,陈发喜在栖霞区重点推广了八卦洲芦蒿产业的发展,以质量安全标准为核心,实施芦蒿品牌战略。

XX年9月,无公害芦蒿江苏省地方标准正式实行。

另外,陈发喜还组织人员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芦蒿生产技术规程,明确规定农药、化肥、生长素使用种类、使用量等技术指标;开展了无公害芦蒿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发放无公害技术知识XX多份,培训农户1000多户。

目前八卦洲芦蒿已发展成为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产品,直接为农民创收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红色故都续写辉煌

  今年4月30日至5月15日,集招商引资、红色旅游、高山有机茶特色产业展示于一体的茶乡之旅旅游文化节在江西瑞金举行。

作为一个优势特色产业,凭借独特的气候条件、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及现代化生产车间,目前瑞金的高山有机茶等特色产业可谓是进行得如火如荼。

  瑞金人之所以敢于如此大力气的推介他们的茶产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茶叶质量有信心。

因为他们的特色茶产品——武夷源贡茶,已经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全国都认同的优质产品。

带领瑞金人完成这一工作的,正是江西省瑞金市代市长傅春荣。

  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故都。

如何让著名的红色故都在今天依然散发出它夺目的光彩和诱人的魅力,是瑞金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傅春荣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思考的结果,傅春荣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质量兴市。

依靠质量这一助推剂,推动昔日的红色故都在今天继续创造辉煌。

  在傅春荣的带领下,瑞金市把实施质量振兴作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来抓,把提高产品质量,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和必然选择。

傅春荣还亲自参与、研究制定了质量兴市工作规划、质量兴市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质量工作政策,建立了质量兴市工作目标责任制、质量兴市工作奖惩制等一系列质量工作制度,使质量工作融于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的日常工作中。

  此外,傅春荣将另一重点目标瞄准了名牌这面旗帜。

出台了五年名牌培育与滚动发展规划,集中技术和资金,积极扶持、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名牌产品,并对获得国家级名牌和省级名牌的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5万元和3万元的奖励。

XX年,瑞金市红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荣获江西省名牌产品称号,当年该公司实现出口创汇5680万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15%,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的龙头老大。

  现在,瑞金市共有赣曼牌烤鳗等4个产品获得江西省名牌产品和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称号,柑橘、蔬菜等两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脐橙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XX年、XX年,瑞金市分别被评为江西省质量兴市先进市县和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县称号。

  施汉飞男,44岁,在职研究生。

1982参加工作。

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委书记。

1995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希望工程建设奖;XX年7月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评为第三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杰出奖;XX年5月出席中国青年群英会。

  摘掉黑帽重塑金身

  6月7日,XX年广西质量兴市(县)研讨会暨经验交流会在宾阳县召开,宾阳及“宾阳制造”这两个词再次引起外界的关注。

而“宾阳制造”的制造者,正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委书记施汉飞。

  上个世纪90年代,服装、陶瓷、纸品、小五金等优势产品迅速在宾阳崛起。

当时,宾阳有广西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宾阳货供不应求,非常走俏。

有的宾阳人急功近利,开始制假、售假。

一时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这个百年商埠。

制假售假为不法商贩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给宾阳人“挣”来了“假货”的黑帽。

原来响当当的宾阳货,一夜之间成为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XX年,宾阳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全区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制订《质量兴县工作规划》,提出力争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显著成效的奋斗目标。

  亲自担任县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深入组织开展质量兴县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考核验收工作。

在他的示范带头下,全县各乡镇各单位一把手亲历亲为质量兴县工作。

他还大胆创新,将质量兴县工作列为全县重点工作之一,分步推进。

  他们的付出收获喜人。

“宾阳制造”在大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中傲然崛起,产品不但打开了区内外和东盟国家的市场,甚至还成为区域畅销的、消费者心仪的产品。

建材水泥、白砂糖、茧丝、皮革、竹编、纸品等一大批“宾阳制造”产品已经挺进东盟、欧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

XX年9月,宾阳县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巩固成果、培育名牌、规范发展、提升质量的16字方针,不断推进质量兴县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质量宾阳’新飞跃,促进县域经济新发展。

”施汉飞显得信心十足。

   麻选民男,49岁,现任山西省永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1995年以来,分管的工业、质量、环保、商务等工作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及运城市委、市政府表彰。

  抓住龙头服务三农

  培育优质芦笋基地6700公顷,拥有加工企业12家,累计加工芦笋罐头30余万吨,出口创汇近4亿美元,实现利税亿元,农民净收入9亿元,社会收益达3亿元,出口量占山西省罐头出口90%、全国芦笋罐头出口50%、世界市场份额1/3,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优质芦笋生产和出口基地。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永济芦笋———山西省的新名片。

领头打造出这张名片的,正是山西省永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麻选民。

  永济,古称蒲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得天独厚的2万公顷黄河滩涂地成为芦笋种植的最佳土壤。

麻选民敏锐地抓住了芦笋产业这个龙头,作为振兴永济经济的突破口,在总结我国农产品出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一贯从源头实施质量控制。

  他一方面主抓组织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长年累月下大力气全面普查,建档登记,净化笋区农资市场,严格控制农残,一旦发现哪个地块农残超标,立即毁掉笋田。

十几年来,各级省内外专家在该市芦笋基地取土检测,均未发现农残超标现象。

另一方面,依托科研机构专家和芦笋协会,在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西省质量技监局的指导下,主持制定了《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先后有多家企业申报获得了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地质量认证,确保芦笋基地原料质量安全。

  近几年来,永济市政府累计拨付了900余万元科技开发专用资金,争取了国家和省政府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000余万元,先后实施了国家《芦笋产业化开发》、省政府《芦笋系列产品开发与基地建设》、《芦笋优质高产综合技术开发》和运城市《芦笋科技示范园建设》等星火计划项目,完成了38项技术研究和转化任务,对芦笋的起苗、起垅、中耕除草、施肥等都实行了机械化。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加上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打造了永济芦笋的优质品牌,产品风靡欧美和日本市场,畅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永济因而被国际专家称为种植芦笋“金子般的地方”。

  作为分管工业和质量工作的副市长,麻选民深谙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而出口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为此,他常常亲自参与企业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标准办事,并耐心帮助和督促企业积极整改申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目前,永济市12家企业已全部通过三证认证并实行了HAC鄄CP管理模式。

  针对永济芦笋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打算,麻选民成竹在胸,早已开始悄悄谋划:

继续普及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以芦笋产业的成功模式,进一步打造永济全国绿色食品强市,为振兴三农经济,促进永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叶海燕女,42岁,在职研究生。

1984参加工作。

现任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政府市长。

XX年,获浙江省科技强市工作先进个人。

  认准方向乘风破浪

  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浙江温岭人清楚地记得XX年10月《温岭日报》上的一篇署名文章,文章的标题叫《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它被看成了是温岭市再次发出加快推进品牌兴市战略的动员令。

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温岭市市长兼温岭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组长叶海燕。

  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南翼的温岭市,北连宁波,西连温州,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基础很好。

在叶海燕带领下,温岭市非常注重发挥质量品牌工作在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器作用,将质量品牌经营的理念与战略引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温岭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由质量立市到质量兴市再到品牌兴市3个层次的战略选择,实现了由“数量经济”、“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跨越。

目前,温岭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4位,曾于XX年和XX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称号,成为浙江省唯一连续两届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利用自身经济知识丰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的优势,结合温岭实际,叶海燕多次下基层、下企业开展调研,及时了解各地、各企业和各领域在质量品牌建设中遇到的热点问题。

XX年9月,她率先提出实施质量立市战略,XX年提出将质量立市提升为质量兴市,XX年9月又将质量兴市提升为品牌兴市。

XX年9月,《“品牌温岭”“十一五”培育发展规划》出炉,提出了建设“品牌温岭”的响亮口号。

XX年10月,她倡议召开了全市“推进品牌兴市、打造品牌温岭”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启动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程。

  面对新形势,叶海燕勇于创新。

今年,她部署开展了创建“温岭市质量先进镇(街道)”活动,制定了评分标准,奖励先进,鞭策落后,这一举措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可能属于首创。

在企业层面,针对品牌数量少、竞争力弱的情况,她将质量工作经费纳入政府预算,积极鼓励出台重奖政策,如对当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省级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的,每个分别奖励1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等,从而使品牌兴市的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使广大企业育牌创牌意识不断增强。

  如今,温岭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20个,荣获了“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水泵出口基地”、“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中国空压机出口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称号。

  专家认为,温岭的品牌兴市工作在全国走在前列,特别是“品牌温岭”的规划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地描绘了“十一五”期间温岭产业品牌、城市形象品牌、政府服务品牌和温岭人品牌“四大品牌”建设蓝图,对于提升温岭发展层次、夯实温岭发展后劲、重塑温岭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亚娟女,47岁,硕士研究生。

1976年参加工作.现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区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