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250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高考预测

1、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结合实例学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了解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方向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探寻主导因素

二、自学自练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运输方式:

_________运输、_________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_________运输。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1)铁路运输:

运量_______、速度_______、运费_______、短途运输成本________。

(2)公路运输:

运量小,成本高,机动_________,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3)水路运输:

运量_________,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_________

(4)航空运输:

速度_________,运量_________,能耗大,运费_________

(5)管道运输:

_________和_________合二为一,连续性强,灵活性差。

3、发展方向:

高速化、___________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概念: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络。

(2)构成要素:

线(如_________、公路、_________)和点(如_________、车站、_________港)。

(3)基本形式:

单一运输网和_________运输网。

(4)三个层次:

包括___________、大区级和_________级综合运输网。

2、影响因素:

包括___________、社会、___________和自然要素等。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1、现代交通运输

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消耗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用管道运输货物(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

需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2、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按运量

由大到小为: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按运费价格

由大到小为:

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按速度

由快到慢为:

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按灵活性

由大到小为:

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按连续性

由好到差为: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按稳定性

由大到小为: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考点二、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今日世界,交通运输方式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发展趋势

表现

高速化

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

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考点三、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需要。

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运输。

同时,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交通运输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并且塑造交通运输网的地域组合特征。

另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为该地区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

(2)自然环境因素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是凭借天然和人工的线路在运动中进行的,它涉及的空间很大,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影响是深刻的、复杂的。

有些自然因素如水力、风力和空气的浮力等,是水运和航空等运输不可缺少的辅助力。

所以,一定深度和达到一定浮力的天然河道是水运发生和分布的基础。

高山大川和地质灾害,则是陆上交通的阻力。

它影响着线路的质量、走向、分布和投资。

(3)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的提高使交通运输网伸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

在科

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期,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

有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尽管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但有许多不可逾越的自然障碍。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四、堂内练习

1.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管道运输  C.海底隧道  D.地下铁路运输

2.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

A.网络化B.高速化C.专业化D.综合化

3.公路运输的特点是()

A.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B.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C.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D.运输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

4.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最灵活和连续性最好的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管道B.公路、航空C.水运、航空D.管道、航空

5.交通网络是由()

A.线和面组成的B.点和面组成的

C.许多线和点组成的D.点和点组成

6.南昆铁路的建成对下列资源开发无直接影响的是()

A.北部湾的石油B.平果的铝土矿

C.桂林的山水旅游资源D.贵州西南的煤矿

7.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及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图。

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计划建设两个商贸中心,较为合理的设置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有的百分比(%)比较表。

读表回答8~9题。

地区

铁路

水运

公路

20.90

2.80

14.60

14.50

27.70

15.20

10.40

10.80

19.10

9.70

0.60

7.90

8.③地区是()

A.黄河中游B.长江中游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

9.①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A.木材B.煤炭C.粮食D.铁矿

10.沪宁城际高铁正线全长300千米,全程运行时间最快只需73分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

该高铁的运营会()

①提高沿线房价 ②促进跨城就业 ③大幅增加货物运量④加剧大气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

11.关于交通运输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运辅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②山东省的公路运输线均属省级运输线

③我国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十分发达

④地区运输网密度的大小,反映该地区交通运输通达性的强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五、课后练习

1.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

C.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2.就交通运输的连续性而言,下列排列顺序渐强的是()

 A.水路、铁路、公路

 B.航空、管道、公路

 C.铁路、公路、管道

 D.水路、公路、铁路

3.京九铁路中段有一些明显的曲折,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与公路、水路的联接B.地形起伏

C.有利于帮助沿线更多地区建立对外联系通道D.依河而建

4.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地表岖崎,山高路险B.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C.高寒缺氧,多年冻土D.地震滑坡,积雪冰川

5.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

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

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

(2009·北京文综卷)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图,回答6~7题。

6.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大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A.南B.北C.东D.西

7.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广线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D.陇海线、焦枝线

8.(2011·江苏地理,14)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9.(2010·天津文综)据下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2012·南京模拟)右图为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局部示意图,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四横四纵”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读图完成10~11题。

10.高速铁路运输对以下运输市场冲击较大的是()

A.铁路和管道

B.高速公路和航空

C.海运和公路

D.铁路和河运

11.我国最可能率先形成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B.环渤海地区、西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

D.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12.图5-2是四种运输方式的运价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最运输方式:

运距<80Km时,用_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80Km~550Km时,用__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550Km时,___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和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____运输。

 

(2)选择最佳航运线路:

将波斯湾石油,用巨型油轮运送到西欧,经过______________。

攀枝花铁矿石运送到上海宝山钢铁基地通过________________。

美国东海岸的工业品运送到西海岸洛杉矶要经过_______________运河。

(3)图中四种运输方式中,随运距增加而增加最快的的运输方式是____,随运距增加而变化不大的是。

这种情况说明:

13.读我国西南地区铁路网示意图5-4,回答:

(1)图中10条铁路线,沟通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是(填数码,下同),联系西南和华南的是,三峡工程峻工后可得到大大缓解的是,直接通往国外的是,名不符实的是。

(2)②是铁路,沿线经过著名的航天中心是,钢铁基地是,佛教名山是,跨过的大河是。

(3)从丁成乘火车到上海走最近路线,中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有(除起止点外)。

从甲城乘火车到乌鲁木齐走最近路线,越过的山脉有。

(4)铁路④是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克服了许多困难。

主要是()

A.高寒、缺氧、冻土B.沼泽、流沙C.地震、喀斯特地形D.高山、峡谷

 

答案及解析

二、自学自练

(一)1.铁路公路管道2、

(1)大快低高

(2)灵活(3)大差(4)快小高(5)运具铁路3、大型化

(二)1.

(2)铁路航道港口航空港(3)综合(4)省级国家2.经济技术

四、堂内练习

1.B管道运输既是运输的工具,又是运输线路,是合为一体的,而其它运输方式的运具与线路是分离的。

2.C发展集装箱运输,实现了装卸作业的机械化,是运输专业化的体现。

3.A公路运输由于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因而具有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特点

4.A解答的关键是要了解各种运输的突出特点

5.C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点和线。

6.C本题考查对南昆铁路沿线资源分布的识记程度。

桂林山水不在南昆线附近。

7.C商贸中心应布局在交通便利、集散能力强、来货便利的地点。

①④均位于铁路和多条公路的

交会处,交通便利。

8.C③地区货运方式以公路为主,说明地势起伏较大,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9.B①地区货运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水运比重很小,应为黄河中游地区。

该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故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以煤炭为主。

10.C沪宁城际高铁以运送旅客为主,因此对货物运量影响较小;沪宁城际铁路是电气化铁路,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

11.D交通运输网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密度越大,省内的运

输线也可以是国家级运输网的一部分。

五、课后练习

1.C早期城市的发展是依靠便利的水运,当更方便的公路运输和速度更快的铁路运输方式出现后,运河的运输价值和交通地位大幅度下降,沿线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2.D 连续性最强的运输方式为铁路,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

3.C由于科技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京九铁路中段有一些明显的曲折正是这一点的体现。

4.C青藏铁路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势高,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的不利影响。

5.C考查对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的了解。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快,西藏有航空港,但青藏铁路还在建设中,集装箱码头在我国海港并未普及。

6.A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相对位置,意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图可知,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大的邻省为湖南省,位于湖北以南。

7.B本题考查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对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识记能力。

京沪线、陇海线均不经过湖北,京九线虽有极少部分线路经过,但对湖北省的货物运输作用不大。

因此排除A、C、D项。

8.B墨脱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人背马驮,与外界联系很少。

因此修建公路,可加强与外地的联系,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9.D本题考查城市道路网络的形成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的形成需要有平坦的地势,还需要有发达的经济与之相配。

10.B高速铁路主要从事客运,因此它对速度与高速铁路相差不大、客运所占比重较大的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冲击较大。

11.D我国的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因此这些地区的客运压力较大,可能会率先形成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12、点拨:

解答本题要明确:

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运价随运距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如公路、铁路、航空的运价随运距的增长而提高,曲线的倾角越大,表明运价随运距的增长而变化越快。

【答案】

(1)公路铁路水运(河、海运)空运

(2)非洲南端好望角 长江顺流水运 巴拿马(3)公路运输水运公路运输适合短途运输,水运适合长途运输。

13、点拨:

图中反映的是西南铁路网的分布,其主要枢纽分别是:

成都、重庆、昆明、贵阳,连接它们的铁路线分别有:

宝成、成昆、昆河、南昆、贵昆、成渝、襄渝、川黔、湘黔、黔桂线,其中宝成通北方,昆河通国外、南昆、黔桂线联系西南和华南,川黔线不经四川。

【答案】

(1)①④⑥⑧③⑨

(2)宝成西昌攀枝花峨嵋山金沙江

(3)湘、赣、浙秦岭和天山(6)C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主备人:

张晓魏副备及审核人:

姚敏

一、高考预测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学自练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__________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__________。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线的发展会______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______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3、以株洲市为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城市聚落形态的影响?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状况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___,运输方式___

平原

交通______,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

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⑴交通最优:

商业网点位于_____________或市区边缘的_____________沿线。

⑵市场最优:

_____________有多条道路通过,通达度最高,能吸引大量消费人口。

3、对集镇的影响

集镇是在_____________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引起集镇的繁荣或_____________。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可以我国为例:

区域

主要运输方式

聚落位置

举例

古代

北方

陆路交通

陆路干道附近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

南方

水运交通

临水分布

扬州、苏州

现代

陆路交通

铁路、公路沿线

郑州、石家庄、徐州、日照

水运交通

沿海港口

考点二:

交通线的发展变化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运输方式

分布

形态

古代

水运

沿江河湖海分布

紧凑的带状

陆运

在陆路分布交点发展为城市

紧凑的块状

近代

铁路、公路

沿公路、铁路分布,交通枢纽发育为城市

星状

现代

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

更灵活

形态更多

 

交通线的衰落影响聚落的发展:

大运河的淤塞、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设使运河沿岸城市发展缓慢。

考点三:

交通运输及其发展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商业网点

区域

山区

平原

商业网点密度

成因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山区

与山区相反

 

(2)商业中心:

 

四、堂内练习

1.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A.大同鹤岗抚顺开滦B.大庆玉门邯郸包头

C.宝鸡株洲石家庄蚌埠D.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

2.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B.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D.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下列关于嘉兴市城市形态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城区河流频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西两个方向发展

B.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发展

C.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城市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演变成星状

D.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水陆交通的大发展,城市向外扩散成松散状

4.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

其目的是()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

5.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6.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

C.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2011年大纲全国文综,6~8,12分)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回答7~9题:

 

7.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8.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9.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四个小城市中,最先发展成为中等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公路建设的时间来看,A和B之间的公路最早建设的应是公路二

B.从公路线路的特点分析公路一是国道,公路二是地方性道路

C.计划在B和D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方案Ⅲ最合理

D.该地区有两个天然水系——大青河与小青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应在P处修建运河最合适

五、课后练习

1.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是()

A.石家庄郑州株洲B.石家庄郑州宝鸡

C.郑州株洲宝鸡D.阜阳株洲武汉

2.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是()

A.河岸B.鞍部C.山丘D.河岸的居民点

4.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A.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B.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

C.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的储存D.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5.有关我国交通与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

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道汇合处,而不与河道相临

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来的

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6.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两条河流汇合处B.河流发源地C.过河点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