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206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论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论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论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docx

《论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docx

论语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

“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

2、子曰:

“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

交友是否守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

4、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

“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就有正道啦,可以说是好学。

5、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译文)孔子说:

“《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

‘思想没有邪恶。

’”

7、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开始知道;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什么都能听得;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不会超过界线。

8、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

“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9、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

“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11、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

“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12、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1),小车无軏

(2),其何以行之哉?

”   

【注释】

(1)輗:

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

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孔子说:

“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  

13、孔子谓季氏: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

“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

“《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

“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

“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

“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19、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

“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

“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

孔子听说了,说:

“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

“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25、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

“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

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

“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多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

“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

“汝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

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孔子说:

“你怎么不说:

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

“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31、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

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

“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

“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

“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把实行仁道当做自己的任务,不是也很重大吗?

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

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

“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

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36、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

“礼法的运用,以和为贵。

这是最美好的传统,适用于一切事情。

但仅知道‘和为贵’是不行的,违反礼法而讲‘和’是绝对不行的。

”[1]

成语积累:

洞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对簿公堂:

在公堂受审。

耳濡目染:

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

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罚不当罪:

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繁文缛节:

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

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

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沸反盈天:

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粉墨登场:

化装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含讥讽意)

风驰电掣:

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否极泰来:

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高谈阔论:

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各行其是:

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耿耿于怀:

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

(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功败垂成:

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多含惋惜意)

狗尾续貂:

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孤注一掷:

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瓜田李下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刮目相看: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一漏万:

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管窥蠡测: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光天化日:

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鬼斧神工:

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

(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含英咀华:

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

汗牛,牛累得出了汗。

充栋,堆满了屋子

皓首穷经:

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厚积薄发:

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虎视眈眈: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怙恶不悛:

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涣然冰释:

嫌隙、误会消除。

荒诞不经:

不经,不正常的。

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黄粱一梦:

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讳莫如深:

紧紧隐瞒

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祸起萧墙:

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集腋成裘:

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计日程功:

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济济一堂: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间不容发:

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见仁见智:

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见贤思齐:

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矫揉造作: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金科玉律:

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作声。

敬谢不敏:

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开卷有益:

读书就有收获。

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恪遵功令:

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中性)

狼奔豕突:

狼和猪东奔西跑。

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贬)

良莠不齐:

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令人发指:

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另眼相看: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目无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

(褒义词)

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

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

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抛砖引玉:

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披肝沥胆:

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披沙拣金:

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萍水相逢: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杞人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黔驴技穷:

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罄竹难书: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

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求全责备:

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人心不古:

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

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了出来。

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如坐春风:

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茹毛饮血:

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三人成虎:

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色厉内荏:

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闪烁其词: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践。

体,行。

尸位素餐:

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时乖运蹇指时运不好

拾人牙慧:

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已的话。

始作俑者:

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首鼠两端:

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受宠若惊:

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

数典忘祖:

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水落石出:

形容真相大白。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硕果仅存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司空见惯: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夙兴夜寐: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勤奋不懈。

素昧平生:

一向不相识。

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美到极点

韬光养晦:

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醍醐灌顶:

比喻以人的智慧灌输于人,使人清醒。

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痛心疾首:

形容伤心悔恨之极,也形容怨恨之深。

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妄自菲薄:

过份地轻视自己,不知自重。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赞同

课外名句大全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

采薇》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王风?

黍离》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小旻》

9.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1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小雅?

车辖》

1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大雅》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1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2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25.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26.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颜渊语)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3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4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41.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4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彫)也。

《论语·子罕》

45.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4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学而》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5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5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5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5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5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

5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5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59.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论语》

6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6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6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6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6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65.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6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

6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68.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6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7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7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7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7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7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7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7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7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7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7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8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8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8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8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8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8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8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8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

8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谗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8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

9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9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9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涉江》

9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9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95.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9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史记·管婴列传》

97.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98.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9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0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0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102.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

10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

10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10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

10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0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

10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10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汉韩婴《韩诗外传》

1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