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4408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风景(速写)一课时

教材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河山秀丽,各地都有美丽的风光胜景。

例如教材中杨柳低垂的湖泊,使人心旷神情。

右图的古塔显示了我国建筑的精湛技术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绍兴水乡显示了江南优美的情调,用画笔把美丽的风景描绘下来,实在是一件愉快的事。

环境优美可以入画,但必须进行保护,否则美景遭破坏,伤害的是我们自己。

自然景物复杂纷繁,画风景必须选取有特色的景物为对象,组织画面时还要有取舍和概括景物的能力,所以画风景第一步是选景。

一般要有一个主要的有特色的景物为主体,如一座塔、一幢房子、一棵大树。

第二是取舍,选取一些陪衬的景物,烘托主体,由于景物繁杂,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组合。

第三是构图,突出主要部分、减弱次要部分,把主要景物放在画面的视线中心。

画风景速写,可先用基本形勾出大体位置,然后从对画面起决定性的主体开始绘画。

要画出对象的外形特征,还应注意用线条的疏密组成丰富的黑、白’、灰色调,画时要放胆,用笔才会流畅,这样方能有速写的韵味。

教学目的

选择校园一角,以较短的时间,用线条把美丽的风景画出来。

作业要求

用流畅的线条把校园美丽的风景画出来。

课前准备

1.事前选定校园较美丽而又简单的一角,作为学生练习速写的景点,也可利用春季旅行布置学生现场速写。

2.风景图片、风景速写若干幅。

教学过程

一、出示风景图片和风景速写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绘画兴趣。

二、讲授新课:

1.对风景速写进行分析:

①用线条表现景物形象。

②把主要景物放在画面视觉中心,突出主体。

(3)运用疏密相间的线条丰富画面层次。

2.绘画步骤:

(边讲边示范)

①观察景物,找出最美的角度,分析对象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②用铅笔将主要物象的位置安排好。

⑨从主体景物开始,画出物象的外形特征,直至把面面画好。

a.先面对面面起决定作用的景物。

b,根据物体的色彩、形体结构的特点有意识地组织疏密相间的线条丰富画面,主要景物应详细刻画,远景则要简明、概括,使画面层次分明。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表扬构图好,层次分明,形象准确,线条流畅的作业。

专业画家的速写都画得很好,原因是他们有很好的专业技能;但对小学生来说却是难事。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知识)、难点(技巧),帮助学生解难,这就要多作示范,特别是要解决建筑物、树木的表现方法,主次的(远的、近的)表现方法。

只要学生懂得如何面速写的方法,学习便不觉困难,兴趣就来了。

用毛笔、播笔;钢笔作速写均可,因后面有钢笔淡彩的教材.,本课速写最好用钢笔。

 

第二课:

风景写生(钢笔谈彩)两课时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景色总是十分迷人的。

历代的骚人墨客总是充满激情,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它。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似二月花”,他被山径白云,人家红叶的迷人秋色所陶醉,写出了充满感情,形象具体,色彩艳丽的山水诗。

人们往往很想把大自然的华丽风光画下来,但怎样才能把美丽的最有特色的风景画好呢?

这就需要学会选材取景。

本课重点是教学生运用取景框帮助选择美丽风景的方法。

取景框的制法是在厚纸上挖一个内框约4,5cmX3cm的方孔即可,在优美的风景前,用取景框可取得自己满意的构图。

如无厚纸,用双手做“框”也可以;假如只凭直觉,没有经验是很难取得好效果的。

作钢笔淡彩,要求用钢笔线条画好画面效果,然后按物体的固有淡淡地平涂一层水彩,要求明快、清新,既有线又有色。

所以着色一定要淡、透明。

着色时如感到颜色分量不够,待干后再加上第二遍色,切不可来回涂抹,以免将线条洗掉,弄脏画面。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学会取景,并运用钢笔淡彩的表现方法画一幅风景写生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作业时不弄脏环境,培养环境意识。

作业要求

用钢笔淡彩的方法画一幅风景写生。

课前准备

1.在校园内选定一处有特色的简洁而层次分明的景物供学生写生。

2.布置学生携带铅笔、钢笔和水彩。

3。

教师准备钢笔淡彩风景作品和示范用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出示钢笔淡彩作品,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钢笔淡彩作品分析。

指导学生从作品的选材、构图、表现方法等去认识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绘画兴趣;认识钢笔也是绘画工具,知道本课是要求用钢笔淡彩作风景画练习。

2.分析钢笔淡彩的特点:

“钢笔淡彩”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线为主,色彩辅之。

3.绘画方法:

(教师示范全过程)

①取景(运用取景框或用双手做“框”,选取美的构图)。

②用铅笔定位置(画面应有前、中、远景,把主要景物放在中景里,使画面层次多,

立体感强)。

②用钢笔线条进行刻画。

④着色。

用固有色薄涂。

三、学生集队到指定地点写生,教师指导取风景。

提醒学生注意透视现象。

本节课完成用钢笔描绘风景的大体效果。

四、讲评对构图好,层次分明,形象较准确的作业给予表扬。

布置学生下节课带水彩用品。

第二节

一、检查、讲评上次作业,导入新课。

二、讲授钢笔淡彩的绘画方法:

1。

用钢笔画好景物,对主要景物作细致刻画,远景处理宜简(前课已完成)。

2.待钢笔画稿干后,观察景物的色彩,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淡淡地涂上色彩,使钢笔线条显露,如发现颜色分量不够,待颜色干后再涂一次,切不可来回涂抹,以免将线条洗掉或弄脏画面。

着色可从远到近(教师示范)。

三、带队到指定地点,进行风景写生。

学生着色,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张贴学生作业,共同评议。

对主体突出、色彩明快、钢笔淡彩特点强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同学课余多作练习。

1.钢笔淡彩,即是钢笔速写加着淡彩。

前面已学了速写,本课可算是继续练习,因此在教学上应把前面画速写存在的问题作为本课讲授解难的主要内容。

“淡彩”只要求学生按固有色着彩,难度不大。

很明显,钢笔速写仍是本课练习的重点。

2;风景写生教学,一般是带学生到现场进行讲授的。

假若学生纪律不够好,可采用

在课室讲授完后,再到现场练习。

第三课:

路与街的风景(写生画)两课时

教材分析

路和街是我们生活环境中常见的风景,它显示出人改造自然的力量,留下了我们前进的脚印和美好生活的回忆。

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作业时不弄脏环境,培养环境意识,否则,环境遭破坏,何以入我画。

要画好路与街‘的风景,重要的是会选景和懂得一些透视知识。

上课前,教师要在学校附近寻找简单的路景与街景,它应该是:

1。

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房屋。

2.近大远小的现象比较清楚。

3.写生点附近来往车辆不多,并能容纳一个班学生分散绘画。

寻找到合适的路景与街景后,教师最好亲自画一幅街景写生,体验如何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提高学生绘画的技能。

表现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1.地面——近宽远窄。

2.建筑物——视平线上近高远低,视平线下则近低远高。

3.天空——近宽远窄。

教师可让学生观看霍贝玛的《树间村道》及教材有上方的路街作为弓[证,加深对近大远小的理解。

还应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明确认识与画面成一定角度的面,距心点越近就越窄,不能把房子侧面画得像正面一样大。

由于透视原理较深奥,所以让学生懂得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基本道理,对景物作认真观察,画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如果有些学校在附近地区很难找出一条理想的街道,教师可改为校道或村道,指导学生练习,效果是一致的。

教学目的

通过对路景与街景的写生,复习风景写生和透视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在练习

中运用透视原理,进一步训练其描绘能力。

作业要求

认真选景,安排构图,基本能把路景与街景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画出来。

课前准备

1.教师事前选定透视现象显著的路景与街景的教学景点。

2.写生示范过程图及范作。

3.要求学生带铅笔、水彩或水粉、画板v民族等。

一般在锥体的顶部绘脸部,其余部分做衣服,还可添加双手及头饰,使之形象更生动。

教学目的

1,通过制作有趣的纸人,培养学生对纸工制作的兴趣。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设计意识,使手、脑、眼协调发展。

作业要求

用厚纸制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加添饰物制成一个有趣的纸人。

课前准备

1.制纸人范作三五个,收集民间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有趣人物工艺作品若干件,及圆锥体展开图一幅。

2.要求学生带色纸、旧挂历、水粉色、厚纸、剪刀、浆糊、圆规。

教学过程

一、出示民间人物玩具和纸人给学生欣赏,激发制作兴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分析纸人的特点:

在圆锥体上绘画或粘贴人物五官和衣服而制成。

2.制作方法:

(演示全过程)

①制作纸锥。

(出示纸锥的展开图)。

在厚纸或旧挂历纸上面一个团形,裁去30。

一180。

不等的扇形粘牢切口,可得大小不同的纸锥。

②造型加工,制作有趣的纸人。

a,粘上脸型,画上五官。

b:

”分出衫和裤(或裙)。

c.加上小帽、衣服饰。

d.根据需要加上手臂;可运用不同材料组合粘贴,使纸人更加有趣。

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4.评讲作业。

“有趣的纸人”制作较易,关键是“有趣人趣印邮是变器饰*跑包1,上胶等几方面下功夫,在数学睬可能多提供参考资料,以开拓学生思路八—验饰用材任其自选。

第四课:

涵亮的小台灯(制作)两课时

教材分析

利用废旧瓶子加上漂亮的灯罩做成的小:

台灯,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工艺制作。

在瓶子和灯罩上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图案装饰,既美化了台灯,美化环境,又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利用废物,变废为美的设计、制作知识,促进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制作小台灯,主要是设计灯罩和装饰灯座。

灯罩的设计可分为圆锥型和圆柱型两种。

灯罩用卡纸制作为好。

圆锥型的可画一圆形,然后裁去20。

的扇形,粘合切口即成,可联系《有趣的纸人》一课的知识。

圆柱型的制作,用一长方形的纸片,卷成圆筒,粘合接口即成。

按圆筒的直径画一圆面r贴牢在圆筒的一端,便是灯罩的形体,接着画上花纹装饰即成。

灯罩设计不仅可以用绘画形式装饰,也可以用剪贴装饰。

灯座色调应与灯罩统一,如教材下部的彩照,红灯座配上红黑黄的灯罩,给人以红橙色调暖的感觉3绿色灯座配上红、绿对比的灯罩,总色调仍以绿为主,给人以醒目的感觉。

奶白色的灯座配上淡色的灯罩,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总的来说,台灯应有主色调,色彩要调和。

如果学生带来的废瓶色彩不佳,可粘上色纸,.稍加装饰,有如课本上面的学生作业。

学生制作的只是模型,灯座口要用铁丝做一个铁架,用以支撑、固定灯罩。

教学目的

通过小台灯制作,培养学生工艺设计的兴趣,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课前准备

1,收集几款小台灯供学生欣赏,制作一座小台灯供示范用。

2.布置学生带卡纸、色纸、水粉颜色、剪刀、圆规、浆糊、直尺、废瓶及少许铁丝。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出示款式不同的台灯供学生欣赏,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

台灯用于照明,也是装饰品(即实用、美观)。

制作前必须先设计,本课学习要求是

制作小台灯。

2.通过观察,认识台灯的结构:

灯罩、支架和灯座、电源线。

灯罩分为圆柱型、圆

锥型、角锥型等。

3.灯罩制作:

①制作圆锥型灯罩,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的圆锥越。

②圆柱型的灯罩制作:

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

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

(3)角锥型灯罩基本做法与圆锥型做法相仰说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份,用乡略:

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

一般困的直径为废瓶的2;2.3倍,设计时不必受此约束,特别在造型方面,应大胆设想。

④支架制作:

用铁丝的一端在废瓶口绕几圈并扎好,另一端斜向上约7—84m处扎一小圈即可。

(5)设计灯罩图案:

捏住尚未粘好的灯罩,放在灯座上看看大小是否合适。

然后用动物、花卉或几何形作资料,设计纹样。

可用重复形式印出花纹或用二方连续形式画花纹。

也可用绘画方法或剪贴方法装饰。

三、小结制作步骤。

学生制作灯罩,教师指导,鼓励创新,不要仿制。

四、表扬设计有新意的同学,要求下节课带色纸、水粉颜色、剪刀和浆糊。

第二节

一、安定情绪,要求学生把用品放整齐,继续进行新课。

讲新课:

观察示范台灯和教材中范少团飞以栅罩与灯座的装饰色彩要相配呼应,如课本右上彩图的台灯。

二、灯罩画有大量蓝色的鱼,配上深蓝间白的灯座,白色,近似波浪,鱼水相配,使人感到台灯灯座与灯罩是一个整体;中间是红白灯罩配上红白相同的灯座,使人感到台灯灯座、灯罩的红色上下呼应,混然一体。

在设计台灯时要从总体出发,要考虑台灯的造型、装饰纹样、色调三个方面如何协调统一,设色时把自己的构想充分表现出来,新颖美观的台灯,便呈现眼前了。

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1.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均可。

2.把灯罩装饰好了再粘合起来,待干了固定在灯座上。

四、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教坛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前面学过台灯写生,对台灯的结构、造型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对本课制作台灯有作用。

因制作是造型设计,应强调实用美观的原则,材料选用可不受限制,这样才可使设计制作容易出新。

第五课:

新颖的组合拒(制作)两课时

教材分析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不少家庭都添置了新颖而实用的家具,如教材中的组合柜,造型大方路致,色彩鲜艳。

组合柜是由多种用‘选曲小单位组成的,可放各种东西,也可摆逐工艺品,:

一个漂亮的组合柜给家庭居屋使用捞硝方便,又增添乐趣。

如、组合柜是由大小不等,厚度相等的立方:

体组成的,其构成形式分为秩序的组合和变:

湘搏的组合,例如教材中右图的组合柜运用重盼复组合,表现一种有秩序的现象,使人感到有一种和谐的美。

教材中左图的组合柜,排列次序从大到小,从疏到密进行有规则的渐次变化,产生整体的韵律美,、学生作品的组合柜设计在形象群中有个别特异排列,形成了奇特活泼的美感。

设计时应考虑它的实用功能和造型美观。

本课要求学生先设计平面团,然后按图制作若于个纸盒组装而成,最后涂上或剪贴上装饰物,一只新颖的组合柜便完成了。

教学目的

根据实用美观的原则,教学生学习组合柜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能力。

作业要求

用厚纸设计制作一个新颖美观的组合柜。

课前准备

一、形式不同的组合柜图片。

二、演示组合柜组装的材料及组合柜范作。

三、布置学生准备制作用的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组合柜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观看、认识组合柜的特点与功能。

①组合柜由不同大小的方格组合而成。

②组合柜可放置物品,陈列工艺品等。

2.让学生讲述家里或在商店见到的组合柜的特点。

(教师归纳:

组合柜的设计,以居室的空间面积;多种用险、造型美观为依据小:

…有大小、高低、弯曲的不同造型,它不受任何程式限制。

3.阅读课文,认识组合柜的形式美在于有秩序和变异的组合,制作时先设计平面团。

4,制作方法:

①根据居室场地和使用功能(盛物还是陈列为主)设计平面团,要注意实用、美观。

(2)按设计图制作各种大小不等的组合单位(立方体)也可选用废纸盒做基本单位。

图1是大立方体,不要门的可省去1。

图2是小立方体,不要T1的可省去4。

图3是展品陈列的木板条。

(3)根据平面图拼装成组合柜。

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组合柜由于需要多个大小立方体才能组成,因此作业由2至4入组成小组合作为好。

本课绘出设计图1‘完成基本单位的制作(零件)。

四、小结:

说明组合柜的设计必须注意实用和美观的原则。

表扬富于合作精神和创新的小组。

第—节

讲授新课:

1.组合柜既要实用又要美观,组装前再检查平面团是否符合要求。

基本单位是否制

作完毕。

2.组装方法:

①按平面设计图,;先检查是否做好底部的大柜,然后再装中部和上部的组合柜。

②组装要求整齐美观,接合乎整,粘贴牢固。

a.要有基本的色调(明亮的、浑厚的、沉实的),装饰要大方、不要太花。

b.可用徐色的方法或粘贴石纹纸、木纹纸等方法装饰。

三、学生制作,教师作指导。

教师要在装饰配色及选用材料上给学生提供参考意见。

四、展览,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业。

组合柜的制作,造型设计是关键,原则是实用、美观。

设计思路要把实用放在首位,造型便会有新意,制作要精细,色彩要求考虑雅致、沉着或高贵等的效果。

材料也可多样,如利用废旧纸盒可提高制作的速度,这些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充分注意。

 

第六课画家介绍(美术欣赏)二课时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教案

本课美术欣赏有中国画4幅,其中1幅是动物画,3幅是花卉画,在中国画分类中均属花鸟画科。

油画2幅,1幅表现历史人物故事,1幅是静物写生。

通过这些画,画家从不同角度借助不同的事物抒发胸怀、寄寓情感。

1.《祖国万岁》(中国画)齐白石

《祖国万岁》是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国庆1O周年而作。

画面上盛开着红花的“万年青”傲然挺立,象征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

画上的题款“祖国万岁”与“万年青”花组成独特的构图,像三支利箭,劲冲霄汉,用笔简练,含义深远,主题突出。

这幅画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借物抒情”的独特表现手法。

2.《奔马》(中国画)徐悲鸿

《奔马》画面上两匹奔驰着的骏马雄健有力,寄寓祖国建设一日千里的情思。

豪放的笔调,饱满多彩的墨色,精确地刻画出奔驰中的骏马,是对力量的赞美、歌颂。

是徐悲鸿的得意之作,深为人民群众喜爱。

3.《秋色有香》(中国画)齐白石

《秋色有香》是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荷花吐艳,幽香四溢,数支莲蓬,象征累累硕果,在茂密的荷叶衬托下,一派生意盎然的荷塘景色,跃然纸上。

运笔简练,笔墨沉实,色彩润泽。

用奔放洒脱的大写意笔调画荷花,点上精工细描的婿蜒,是一强烈对比大面积的绿色荷叶与一朵半遮的大红荷花相衬,又是一强烈对比且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传统配色的活用;对角线的构图疏(疏可跑马)密(密不透风)的处理又是另一强烈对比,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使画面充满生机,富有节奏韵律美,表现了大师无比精湛的造诣。

4.《田横五百士》(油画)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此画作于1928—193O年间,为徐悲鸿的油画代表作之一。

取材于《史记。

田循列传》。

田横为战国时齐国的旧王族成员,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自立为王。

后为韩信所败,率部5OO人入居海岛。

刘邦建汉后,派人招降,田横告别众士赴洛阳,行至距洛阳3O里的尸乡驿站,拔剑自刎。

500士闻田横死,全部殉节自杀。

此画选取田横与5oo壮士告别前的场面,田横微昂头,拱手向众揖谢,显示出凛然不屈的气概。

众壮士悲愤莫名,表露出各种神态,有的低头哭泣,有的挥手高呼以身殉国,场面气氛悲壮至极,富有戏剧性。

在色彩的处理上,作者让田横身穿暗红长袍,与其他壮士形成强烈对比。

阳光下的壮士与蓝天、白云、深沉浓重的大海也形成一种对比,加强了画面的情感色调。

整个气氛沉郁而悲壮,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徐悲鸿此作场面宏大,画中人物与真人大小相近,堪为早期中国油画中的巨制。

画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选择这一历史故事作画,是有深刻寓意的。

他借古寓今,歌颂了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民族精神,意在激励中国人民不为反动的势力所吓倒,而要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5.《南瓜》(中国画)高剑父

《南瓜》是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的代表作,画的是农村常见之物。

画面成功运用自己独创的吸收水彩技法的没骨画法外,还结合运用传统的撞粉、撞水和渲染法,创造了岭南画派秀丽润泽的画风。

画面两片瓜叶与一透熟的南瓜组成折线式构图。

以少胜多,表现了浓郁的田园风味,体现了作者热爱乡土的感情。

无论笔墨技法、色彩处理到选材布局,均深得传统绘画的真话。

欣赏高剑父的作品使人感到置身田园之中,尘嚣涤尽,获得无限清新、愉悦的审美享受。

6.《双鸭》(油画)李铁夫

《双鸭》是画家李铁夫暮年所画的作品,从画面可看出他善于发现捕捉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把“动与静”的一对矛盾,组成一个协调的画面,构思别开生面,充满生活情趣。

虽是西洋画法,却明显流露出传统绘画的韵味。

正是画家爱国心、民族魂的体现。

画家介绍:

齐白石(1863一l957),名磺,小名阿芝,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志白,又号寄萍、志萍、三百石印富翁。

湖南湘潭人。

家本贫农,为生活计,12岁学木工,善雕花。

少年时从芥子园画谱开始习画,至27岁才拜师学书画,进而学诗、篆刻、兼画肖像等。

40岁后多次游历南北各地,近60岁定居北京,因受陈师曾影响,由工笔和小写意转为大写意,近师吴昌硕等,自创一体。

其花卉鱼虫、山水、人物,俱生动传神。

治印善用直刀,挺劲奇肆,自成一派。

诗质朴清新,感情真挚,堪称一家。

常用诗画抒怀,爱憎分明。

一生简朴,时时不忘农村生活。

他的画,始终把一个质朴天真的农民的感情和文人画的形式融合在一起,热烈、谈谐、有趣、雅俗共赏。

生前曾担任北京艺专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代表。

l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和平奖金。

(附:

齐白石勤奋有名。

他接受陈师曾的劝告,从192O—l929年间,决心实行“衰年变法”,十年间作画万多幅,刻印3ooo多枚,平均每日作画三幅,刻印一校,完成了“飞跃”,迈向新的高峰。

徐悲鸿(1895一l953),江苏宜兴县计亭桥人,父亲徐达章是个贫苦的画家,悲鸿幼年随父学画,2O岁即在上海卖画。

l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后考入法国国立巴黎美术学校学习。

1928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并兼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1929年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南洋、印度等地举办画展,将全部卖画收入捐献给祖国救亡战线。

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

1953年因脑溢血病逝。

这位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我国美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剑父(1879—1951),名,字爵庭,广东番禺县人。

少年即笃志好学,夜间随族叔习画。

14岁后拜广东著名画家居廉为师,从此走上了艺术道路。

1905年赴日本,加入同盟会,并自画支持生活。

后入白马会、太平洋画会及水彩研究会。

回国后任广东同盟

会会长。

后又东渡日本,入东京美术学院作高级研究。

回国后与高奇峰创办《真相画报》、《审美书馆》,宣传革命。

在艺术上吸收水彩画技法,融于中国画,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

李铁夫(1869—1952),原名李玉田,广东鹤山人。

少年攻读诗文,研习书画。

18岁远涉重洋,先到美国,后去英国主攻油画,兼学雕刻,是我国第一个去西方学习油画的人。

他自称在l9o5—1925年间,曾为美国著名画家切斯和萨金特的“门人”。

其作品多次在国外获奖,并加入了有影响的“美术研究院”、“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达10年之久,为该机构成员中的第一个亚洲人。

他还是一个热心于革命的爱国者,在国外参加了兴中会及同盟会,大力资助孙中山革命。

30年代归国后,因***政府的腐败而蛰居香港,过了10余年清贫的生活。

解放后,欣然回到大陆,出任华南文联副主席及文艺学院教授之职。

出版有《李铁夫画集》。

教学目的

通过作品欣赏和画家生平简略介绍,使学生从作品欣赏中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表现方法,学习画家为艺术事业刻苦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前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