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1837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先学后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先学后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先学后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先学后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docx

《先学后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学后教.docx

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

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跃进

一.先学后教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它把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变成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的阶段论(“四阶段”或“四环节”: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发展为“五阶段”或“五环节”),它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课堂教学程序化、模式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杜威认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似乎对教学问题考虑的很周到很全面,却唯一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学生,教学的中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把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到学生,这是教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教学思想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历史性转折。

二.孩子们能学吗?

大人们只是对孩子说,这个新机器是给他们玩的。

孩子们喊着各种建议,多数毫无成效。

5分钟后,一个孩子意识到触碰某几个键能让一个箭头在屏幕上移动,而如果点击中间的大按钮,又会出现新的图画。

一会儿功夫,他因点击某个图标而连上了网络……几个小时之内,他和其他孩子就玩起了游戏,并成功访问了迪斯尼的网站,尽管这是他们所有人第一次接触电脑。

过去10年间,相似的情景在印度各处发生了不下600次。

大学教授米洽想出了这个主意,命名为“墙上的洞”。

它为数以千计出身贫困的孩子提供了接触计算机的机会。

这些带着电脑的小房子,出现在从喜马拉雅山区到孟买市中心各地的公共区域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无成人介入的情况下,孩子们用这些计算机来学习英语和数学。

并有些孩子在此打下学习基础,后来进入大学深造政治、物理或生物,逃离了他们原本的命运。

这是教育吗?

在一个从来没有英语课的偏僻农村,大人说:

“我们的孩子连犁地都不会,怎么可能使用这台英文机器?

“三个月后当我回到那里,孩子们问我的第一问题是有没有更快的处理器和好使的鼠标。

”米洽说。

当地的孩子们已经自学了至少200个英语单词,比如“退出(exit)”、“停止(stop)”和“保存(save)”。

“尽管仅凭一个孩子能理解的很少,但一群二十几个孩子能通过推理和讨论得出足够他们继续的信息。

他们也会输入自认为认识却奇奇怪怪的词,比如当他们想输入rat(老鼠)时,可能输入rit(渐慢)。

而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会提示说:

“你是想输入rat(老鼠)吗?

”通过这样的尝试和出错,电脑开始慢慢教他们学习英文。

在南印度一个小乡村,米洽还把生物科学的一些信息存入电脑,并让孩子们看。

两个月后他回去时,一个小女孩吐露说“除了DNA分子的错误复制,会导致遗传疾病这一事实之外,我们什么也没明白。

“我预先测试过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他们都是零分。

”米洽说,“但几个月后我再测试时,他们的平均成绩是30分。

于是我请一个孩子们都敬佩的20岁的姑娘做组长,带领同伴们在这个主题上进一步学习。

又过了三个月,我再去测试,平均成绩是75分。

米洽意识到,独立学习、小组讨论以及给同伴或长者这三者的组合,会有力地促使孩子在无帮助的情形下学习。

2007年,米洽成为纽卡斯尔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的教授,他将实验扩展到中小学。

一班10岁的孩子被分成四人一组,仅仅使用电脑网络,他们在一小时之内答对了6道中学毕业考试的问题。

几个星期后,米洽又让这些孩子答相同的题目,但是这一次拔掉了网线。

他们仍然答对了。

故事中的教育智慧:

解释了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学习者的积极的自我建构。

解释了什么是教学?

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设计、展开教学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本质上说,教学活动应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应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学生先学后的教学困惑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只是教学顺序发生了变化?

“先学后教”将教学活动的起点从教师和教材转向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教什么”和“怎么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

学生先学,教师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适时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与选择。

这样使“教”的工作与“学”的活动构成了有机的“教学关系”,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这是理解“先学后教”的关键。

先学后,教师的教还是从头开始,也就失去了先学的价值。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课程标准要求矛盾吗?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

课本让学生先读了,还有什么可探究的?

其实,学生学习的本质在于建构,而不是探究。

而且,建构与探究是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内外不同的两个向度,对外部世界是探究,在精神世界则是建构。

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它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找出疑问进行质疑,对例题进行变式,还要解题、问题解决,寻找新的算法,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等等,无一不是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也无一不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建构活动。

课堂情境中的学习,既可以在与文本的交流中获得新知识的意义,也可以自我操作学具等探究获得新知识的意义,还可以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新知识的意义。

真正的学习,是这三种方式的统一。

先学是不是就是预习?

传统的预习,主要是为了“老师顺利地上课”而布置的,所以主要是浅表层次的学,如,认读生字新词、做读书笔记、提出问题等等,如收集学具、资料等,主要是为教服务。

而“先学”是为了“学生自主发展”而学,为了“不需要教”服务的。

学透了,在课堂中可以做小老师,实现“兵教兵”。

可以说,“预习”有止境,“先学”无止境。

在课内先学还是课外先学?

既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实现先学;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自学。

两种都可以。

先学后,还要不要导入?

这需要具体问题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体积和容积”是一个新学习单元的起始课,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从教材中读不到的东西,如新单元的知识背景,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激活学生先前的学习经验。

也就是说,如果导入可以弥补教材中的不足,那导入就是必要的。

而如果导入对课堂教学没有增值作用,导入就没有必要。

先学的课堂不必刻意设计引入课题的环节,须知课的精彩往往不在于课题如何引入,而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课堂的动态生成。

先学后,课堂的实施环节如何?

可以将原先的四个环节:

情境导入、思索探究、交流共享、反馈完善合并成先学探究、交流共享、反馈完善。

先学探究:

先学如果放在课堂,时间10-15分钟,让学生充分地独立地先学,并完成必要的练习。

先学可以是老师“教”之下进行,也可是按“导读提纲”的要求进行,还可以是完全独立地进行。

如果已经有了先学,此环节也可以通过教师提问、检测来了解学生先学情况,并根据了解到的学生状况安排再学。

交流共享:

10分钟左右,分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展示交流的重点和目标,要保证让所有同学在展示交流中都学有所得。

在全班交流中要特别重在交流不同点和创新点。

反馈完善:

10-15分钟,作业在老师眼皮底下完成,并当场反馈订正,每次课堂作业就像小测考试一样,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课业过重负担的灵丹妙药!

并通过此环节,系统总结保证所学知识的系统性。

建立在先学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有哪些特质和景观?

建立在先学基础上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检查先学的情况。

检查先学有两个目的:

①防止先学流于形式。

②了解学生自己能读懂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以便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检查自读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但关键是通过自读检查能了解学生已经读懂了什么,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哪里。

所以,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是,建立在先学基础上的课堂教学首先关注的是教学的针对性。

而以往的教学更多地关注了教学的系统性。

但先学的课堂也并不是说不关注所学知识的系统性。

教学的系统性主要放在“反馈完善”中实施,而不再依靠整堂课教师的系统讲解来保证。

先学后,教师教什么?

打一个比方,老师在孩子“跳一跳摘果子”的“跳”的过程中助他一把,让学生爱跳、能跳、跳得高。

另外,要让“果子”的味道更香甜、营养更丰富、“保质期”更久远。

一句话,让“果子”更有价值,而且,还要让孩子明白、体验到。

更具体地说,可以在数学的知识技能层面上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文化与精神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先学,学生有困难怎么办?

“先学”,不是漫无目的的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时间上,教师的指导在先,学生的自学在后;但是,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是基于对学情的充分考虑基础之上的,所以,在逻辑上则是学生的“学”在先,教师的“教”在后。

这个指导体现在先学提纲的拟定上,也体现在学生先学方法的指导、先学习惯的培养、先学能力的锤炼上。

比如刚刚进行先学,先学提纲的拟定上更详细些,方法上更多些提示和指导,问题切口更细小些。

让学生先学有成功感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先学提纲怎样编拟?

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文本型:

指导阅读文本。

比如,“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先学提纲:

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的文章“怎样找等量关系”;给“整理与练习”中的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并说说你用了怎样的方法找等量关系?

操作型:

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进行学习。

比如,“长正方形的认识”的先学提纲:

找一找周围那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猜猜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请找几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纸,想办法验证你刚才的猜想(提示,可以折折、量量);根据你发现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试着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把它们剪下来。

探索型:

比操作型的提纲,提示更少些。

比如,“三角形面积”的先学提纲:

剪四个底4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其中两个形状一样,两个形状不同);想办法算出这些三角形的面积,并把你的方法说给父母听听。

看看书上用了怎样的方法?

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么?

实践型:

开展实践性活动,体会或巩固新知识。

比如,“认识公顷”的先学提纲:

阅读教科书81/82页内容。

边长是()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可以用符号()表示。

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边长10米的正方形,看看大约一共需要多少同学?

那围成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大约要多少个同学?

在生活中找找哪些地方大约占地多少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