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805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docx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有轨运输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概述

有轨运输根据矿山运输情况的不同可分为主要运输轨道和一般运输轨道。

井下主要轨道运输是指井下主要斜巷绞车道、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和运输石门的轨道运输。

井下矿山的运输干线和集中装载站车场的轨道,露天矿的运输干线和集中装载车场都是主要运输轨道。

其他即为一般轨道运输。

运输轨道的作用是直接承载列车载重,把列车的荷载通过钢轨、轨枕、道床传递分散到地面或井下巷道底板上,引导列车沿轨道高速平稳的运行。

第一节技术规范

一、轨道

1、轨道结构

矿用机车与矿用车郎必须在轨道上运行。

铺设轨道是为了减小车辆运行的阻力。

轨道铺设应牢固而平稳,并具有一定弹性,以缓和车辆运行的冲击,延长车辆和轨道的使用年限。

轨道线路在空间的位置,用平面图和纵断图来表示。

平面图表示线路在平面上的位置、曲线半径、直线和曲线的连接;纵断面表示线路的坡度。

轨道线路在平面上应力求能成直线,如不可能,应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在纵断面上应力求平坦,避免过多的起伏,以免增加机车运输困难。

轨道运输由下部建筑和上部建筑两大部分组成:

地面轨道的下部建筑包括路基及附属设施,桥涵设施。

井下轨道的下部建筑是巷道地板和水沟。

轨道上部建筑包括道床、轨枕、钢轨、道岔、连接两件、安全设施等。

连接零件包括道钉、鱼尾板、垫板。

1.1钢轨

轨道断面一般是工字型,有轻轨和重轨之分。

地下矿山主要采用轻轨,但对于年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的矿山,主要运输线路也可采用重轨。

钢轨的型号以每米长度的质量来表示(kg/m),规格为,轻轨有9、12、15、22、30kg/m五种,重轨有33、38、43、50kg/m四种。

钢轨的用途是直接承受列车负荷并把负荷传给轨枕、道床和底板,形成平滑而坚固的轨道,以减小列车运行阻力。

钢轨质量越大,强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1.2轨枕

轨枕有木质的、金属的、钢筋混凝土的。

矿山一般采用木轨枕,为了节省木材,也推广使用钢筋混凝土轨枕,金属轨枕使用较少。

轨枕的作用是承受钢轨传来的压力,在将此压力分布到面积较大的道床上去,此外,它还能将两根钢轨连接在一起,使其保持一定的距离(轨距);枕木本身有一部分陷于道渣内,能防止整个轨道沿纵横移动。

轨枕间距一般小于0.8m。

钢轨两根接头处应悬空,且轨枕间距应较一般间距小。

1.3道床

道床材料必须坚硬,不潮解,不积水,最好的材料是碎石,粒度为20-40mm。

道床的作业是将枕木传来的压力分布到轨道下部建筑(底板)上,并借此阻力枕木的移动和缓和车组行驶时的冲击。

如果底板稍有不平,道床还起到调整枕木高低的作用。

在水平及倾角小于10度以内的巷道内,轨枕小面的道床厚度不得小于90mm;在倾角大于10度的斜巷内,应在底板上挖轨枕沟,深度约为轨枕厚度的2/3,轨枕下面的道床厚度不得小于50mm。

道床上不得宽度应超出轨枕的50-100mm。

1.4接轨零件

接轨零件的用途是在纵向把钢轨接在一起,并把钢轨固定在规整上。

钢轨之间的连接时用鱼尾板及螺栓。

用架线式电机车运输时,为了减小钢轨接头处的电压降,一般在鱼尾板内镶有接触铜片,或者用导线焊接上。

钢轨与轨枕的连接时通过道钉钉入轨枕后,用钉头将轨底紧紧压在轨枕上面。

为增大轨枕受压面积,在钢轨接头处、弯道、道岔的下面,应铺设铁垫板。

2、轨距

2.1轨距是直线轨道上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如图4-1中Sg所示。

我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窄轨标准轨距为600、762、900mm。

2.2轮缘距是轮缘外侧工作边缘之间的距离。

如图4-1中St所示。

2.3车轮轮缘内侧的间距,如图4-1中Sb所示,其中轮缘厚度为T。

2.4为使车轮沿轨条圆滑滚动,轮缘和钢轨间要有一定的间隙,叫轮缘间隙,以减少轮缘与钢轨的磨耗。

3、线路坡度

线路坡度是线路纵断面上两点的高差与其间距之比。

井下运输线路的坡度一般为3‰-10‰.如果坡度小于3‰,巷道排水困难;坡度过大,机车将难以牵引车组上坡运行,而且制动困难、不安全、轨道与车轮轮缘磨损严重。

二、弯曲轨道

1、最小曲线半径

车辆弯道上行驶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和轮缘与轨道间的阻力作用,增加了车

辆运行的困难。

离心力和弯道阻力的大小、车辆运行速度、弯道半径和车辆轴距等因素有关。

因此,最小弯道半径应根据车辆运行速度和轴距的大小来确定。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规定,轨道的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1行驶速度1.5m/s以下时,不得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7倍;

1.2行驶速度大小1.5m/s时,不得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10倍;

1.3轨道弯道转角大于90度时,不得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10倍;

1.4对于带转向架的大型车辆(如梭车、底卸式矿车等),不得小于车辆技术文件的要求。

《金属非金属地下露天安全规程》规定,轨道的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露天矿山固定线和半固定线最小曲线半径

线路名称

准轨铁路

窄轨铁路

机车车辆类型

固定轴距

一类

二类

三类

<1.4

1.4-2.1

2.1-3.0

铁路轨距(mm)

600

762/900

900

最小曲线半径(m)

120

120

150

30

60

80

2、轨距加宽

列车在弯道上运行时,由于车轴固定在车架上,固定轴距间的轮缘成直线进入曲线段,车轮轮缘与钢轨相互接触,如轨距不变,将会使轨头将车轮轮缘卡住以及阻力和磨损剧烈增加,甚至出现车轮被契住现象。

为了防止车轮与钢轨产生契位内接现象,减小轮与轨之间摩擦及横向作用力,曲线轨道处应将轨距适当加宽。

轨距加宽的方法是,外轨不动,内轨想曲线中心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3、外轨抬高

车辆在弯道运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车轮轮缘压向外轨,加剧了轮缘和钢轨的磨损,并使运行阻力增加,严重时将发生脱轨或翻车事故。

为了消除离心力的影响,应将弯道外轨抬高。

外轨抬高的方法是增加外轨下面的道床厚度。

4、轨道高距及巷道加宽

当车辆在弯道上运行时,车辆两端将会突出于弯道中心线,中点也向弯道内侧偏移,因此,应将弯道处的巷道加宽,以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

地面曲线上的建筑接近限界也应适当加宽。

若为双轨曲线,两线路的中心距也应加宽。

三、道岔

为了使列车或单个车辆能由一条线路驶向另一条线路,需要在线路交叉处铺设道岔。

基本轨即一般钢轨。

尖轨是由短钢轨刨削而成,与过渡轨铰接,可与基本轨工作边紧贴。

尖轨的摆动式利用转撤机构来完成的,可使列车或单个车辆由Ⅰ线向Ⅱ线运行,或仍按直线运行。

转撤机构是移动尖轨尖端使之紧靠一根基本轨二同时离开另一根基本轨的机构。

转撤机构可手动,也可自动控制。

手动转撤机构是由水平拉杆、双臂机构和带重锤的手柄组成。

撤岔位于两过渡轨的交叉处,由岔心和翼轨组成,二者位于同一块钢板上。

撤岔能使车轮轮缘顺利通过。

护轮轨是为了矿车脱轨而装设的。

道岔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开道岔(右开或左开)、对称道岔、渡线道岔和菱形道岔等,如图6-2所示。

 

远距离操纵的道岔是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或用电磁铁来操作的,可由调度员在调度室集中控制。

道岔警冲标是允许停车的界限标,它是为了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而设置的。

如果车辆的停车位置越过了道岔的警冲标,就有可能与相邻线路上经过的车辆发生碰撞的危险。

警冲标设在两条分岔线路中间,位置必须保证停放车辆与运行车辆最突出部分的距离不小于0.2m。

警冲标也常作为运输线路划分区间的标志。

为防止列车脱轨,司机在驾驶机车通过道岔或弯道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机车在接近道岔或弯道时应提前减速,看清道岔方向并确认道岔密贴后方可驾车通过。

机车在顺岔方向通过道岔时,严禁岔尖在反向位置时挤岔尖通过。

2、机车通过道岔或进入弯道的速度应控制在1.5-3m/s。

3、机车通过道岔或弯道后,应适当加速,以保证矿车处于被牵引状态,避免矿车挤链运行。

无特殊情况禁止列车在道岔和弯道上紧急制动。

4、所有列车的停车位都不得超过警冲标。

四、轨道线路检修质量标准

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矿井轨道铺设及维护检修应符合下列标准:

1、同一线路要使用同一型号钢轨。

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2、正线轨道应尽量采用新轨,特殊情况可铺设旧轨。

直线允许采用旧轨,但旧轨总磨耗量不应大于表4-2的规定。

表4-2旧轨总磨耗或侧面磨耗限度

轨型(kg/m)

正线及到发线

其他线

总磨耗量

侧面磨耗量

总磨耗量

侧面磨耗量

15

3

3

5

4

18

4

4

6

5

24

4

4

7

6

>24

5

5

8

7

3、扣件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井下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地面夏季不大于7mm,冬季不大于10mm;高低和左右错差都不大于2mm。

4、钢轨接头方式:

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应对接,两侧的钢轨接头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m。

5、直线段两根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或内轨按设计加高后的偏差,不得大于5mm。

6、直线段或曲线段加宽后,轨距偏差为+5mm-2mm.

7、在曲线段内应设轨距拉杆。

8、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技术要求,间距偏差不超过50mm。

道床的粒度及厚度应符合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道床应经常清理,做到无杂物,无浮矿,无淤泥,无积水,以房矿车脱轨。

9、水沟:

排水畅通,睡眠应低于路基,井底车场及行人巷道的水沟盖板应齐全牢固。

五、电机车架空线安装标准

1、瓷件、接触线及金具无裂纹,无破损。

接触线磨损截面积不超过其总截面积的15%,百米内部超过2处,总长度不超过0.2m。

2、架线电机车运行的轨道梁平行轨道之间,每隔50m应连接1根截面积不低于50m㎡的铜线或其他等效电阻的导线,线路上所有钢轨连接处必须用导线或采用轨缝焊接工艺加以连接。

3、不回电的轨道与架线电机车回电轨道之间必须加以绝缘,第一绝缘垫设在2种轨道的连接处,第二绝缘点设在不同点的轨道上,其与第一绝缘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列车的长度。

4、自轨面算起,电机车架空线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允许偏差±1.5%。

4.1在行人的巷道内、车场内以及人行道与运输巷道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m;在不行人的巷道内部小于1.9m。

4.2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不小于2.2m。

4.3在地面和工业场地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2m。

5、电机车架空线与巷道顶或棚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2m,悬吊绝缘子距电机车架空线的距离,每侧不得超过0.25m。

电机车架空线悬挂点的间距,在直线段内不得超过5m,在曲线段内不得超过3m。

6、架空线应设分段开关或自动停送开关。

7、井下架空线两股直径为3.2mm的镀锌铁丝制作横吊线,用两个拉紧绝缘子,使架空线与巷道绝缘。

8、架空线“Z”形幅值不得大于巷道中心线的±150mm,循环距离直线段为40m。

9、通车试运行必须达到:

运行正常,集电弓不得碰绝缘子,与架线间接触良好,无严重冒火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