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745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docx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

《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如皋市实施方案

如皋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七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指示精神,根据《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我市沿江近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我市沿江近海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放大我市“长江、长绿、长寿”的品牌效应,适应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需要,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充分整合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努力将我市农业发展成为市场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环保、人民满意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遵循原则

1、坚持全面发展原则。

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用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和完善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污染治理,促进人与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坚持产业化发展原则。

充分考虑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和各地经济发展特征,优先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一定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

按照区域经济生态特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

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龙头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按产业链实施项目,按产业化经营项目,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4、坚持宏观调控原则。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营造有利于发挥新优势、壮大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实施目标

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总体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力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经济持续增长。

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争取一个时期的较快增长,又保持一种良好的增长态势;既实现一个时期的增长指标,又为今后的增长积蓄后劲。

农业增加值每年增长4%,力争2009年我市农业增加值达到28.4亿元,到2012年达到32亿元;力争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8100元,到2012年达到12000元。

——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09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在160万亩左右,粮食达到65万吨;力争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确保达到65万吨。

重点发展优质粳稻、弱筋小麦、啤酒大麦、特色杂粮等优势粮食作物。

蔬菜面积从2009年的12万亩提高到2012年的20万亩,产量从60万吨提高到120万吨;水果种植面积从3.5万亩提高到5万亩,产量从1.7万吨提高到2.1万吨。

棉花、油料、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改善。

肉、蛋产量2009年分别达到10万吨、8万吨;到2012年,肉、蛋产量分别保持10.5万吨、8万吨。

——结构不断优化。

大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主要是加速发展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加速发展设施园艺业和渔业,加速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二、三产业。

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实现异地输出、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有机结合。

通过优化调整,提高养殖业比重、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和非农产业比重。

到2012年,力争湖桑面积稳定在12万亩;2009年,我市花木面积达16万亩,力争到2012年发展到20万亩;2009年,我市设施农业累计面积达到6万亩,到2012年发展到16万亩;2009年,家禽、生猪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到95%和62%;到2012年,家禽规模养殖稳定在95%、生猪规模养殖占比达到72%以上。

2009年,力争我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亿美元,到2012年增长到1.5亿美元;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1:

1,到2012年达到1.5:

1。

——生态平衡发展。

广泛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推广户用沼气和改厨、改厕、改圈,保持农村环境净化美化。

进一步加强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防护林建设及加强湿地保护,不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到2009年底,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林木覆盖率达到20%;到2012年,三项指标分别提高到100%、100%、21%。

——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组织创新。

到2009年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38%左右,有35%的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到2012年,这两项指标分别提高到56%、40%。

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

类别

指标

2009年

2012年

一、

经济增长

1.农业增加值(亿元)

28.4

32

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100

12000

二、

农业结构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65

65

2.设施农业累计面积(万亩)

6

16

3.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37.5%

41%

4.农产品出口额(亿美元)

1

1.5

5.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1.1:

1

1.5:

1

三、

生态环境

1.林木覆盖率

20%

21%

2.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率

90%

100%

3.秸秆综合利用率

95%

100%

四、

组织发展

1.入社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

35%

40%

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比重

38%

56%

二、主要任务

围绕《规划》提出的“三带一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构建六大体系。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立足我市农业物种丰富、土壤类型多样、种植制度复杂等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效益为目标,加快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优质粮油产业。

(1)把稳定粮食面积、主攻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积极打造优质稻米十亿元产业板块,到2012年,全市水稻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亩产650公斤,总产稳定在39万吨以上。

其中通扬河地区面积20万亩,沿江地区面积10万亩,亩产达到675公斤;高沙土地区面积30万亩,亩产达到625公斤。

充分发挥本市自然优势,加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到2012年,弱筋小麦面积达到50万亩,亩产450公斤,总产22.5万吨。

发展重点在南部的圩田地区和中西部高沙土地区,主要包括:

九华、长江、石庄、如城、雪岸、开发区(柴湾)、下原、郭园、袁桥、磨头、搬经、常青、吴窑、桃园、高明、江安等十七个镇。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啤酒大麦,到2012年,啤酒大麦面积达到5万亩,亩产450公斤,总产2.2万吨左右。

发展重点为林梓、白蒲、丁堰等三个镇。

(2)全力打造“双低油菜产业基地”,突出双低油菜的综合利用,改善城乡居民的食用油品质。

2012年,确保双低油菜面积稳定在12万亩,单产210公斤,总产2.5万吨。

发展重点在长江、九华、石庄沿江地区及搬经、常青、吴窑、江安等中西部高沙土地区。

(3)积极发展特粮特经产业。

围绕我市“长寿”品牌,做大做强特粮特经产业。

2012年全市特粮特经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亩效益达到2000元以上,其中特色玉米5万亩,重点发展在如城、桃园、磨头等镇;中西部高沙土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花生、山芋、芋头、荞麦等特色作物,并适度扩大连片种植规模,推进小杂粮(果)商品化的进程。

2、高效园艺产业

(1)积极发展出口创汇蔬菜,以出口日本、西欧、俄国等为主。

出口创汇蔬菜以草莓、青花菜、青刀豆、油菜花、绿菠菜等为重点,到2012年建设出口创汇基地7万亩,培育出口蔬菜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蔬菜加工出口龙头企业2家。

(2)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以扩建大棚春提早、秋延后设施栽培为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基地,建设设施蔬菜基地16万亩,其中新增10万亩。

大力发展钢架大棚,提高蔬菜生产设施抗灾能力,钢架大棚占比达到62.5%。

(3)扩大沪销蔬菜(以上海、杭州、苏南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生产。

以生产西瓜、甜瓜、速生叶菜、豆类等不耐储运的蔬菜、地方特色蔬菜及市场适销蔬菜为重点,建成长三角大中城市“菜篮子”基地。

3、现代畜牧业

紧紧围绕“高效、优质、集约、生态”的发展要求,结合如皋实际,稳步发展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具有如皋特色的畜牧业生产服务体系。

以省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工程为契机,大力推动全市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争取到2012年,80%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达到生态健康养殖标准;全市生猪年出栏量90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占比超过72%;家禽饲养量3300万只以上,蛋鸡、肉鸡养殖规模比重达到95%以上;山羊出栏量达到45万只以上。

(二)构建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体系

当前,我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部分地区农田排灌设备老化,耕地质量下降,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还不高,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要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构建起能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体系。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全面推进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内容的节水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模式,节水节能、强化高峰期农业用水管理,建立轮浚机制和推进配套步伐。

一是针对我市土质沙松易渗漏、水土易流失这一特点,大力兴建混凝土防渗渠道,并注重已建防渗渠道的长效管护。

二是针对我市以提水灌溉为主、灌排分开、灌排并重的特点,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机电设备技术升级等对小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加强管理,实现我市农村小型泵站的节能高效、安全运行,为我市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是分步有序进行如海灌区、焦港灌区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逐步扩大我市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

四是建立河道整治轮浚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拆坝建桥,疏通水系,确保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

2、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坚持以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为立足点,大力开展科学施肥,推动我市肥料施用结构日趋合理,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首先是深化测土配方施肥,逐步实现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

2009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化肥利用率较习惯施肥提高3-5个百分点,2012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122万亩,化肥利用率较习惯提高5个百分点;二是开展耕地质量预测预报。

构建起覆盖全市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耕地质量特别是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动态、长效、有效监管,2009年建设1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至2012年共建成1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预警区域站、30个配套监测点。

3、建设标准粮田。

按照“稳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减少低产田”的思路,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通过平整土地、完善田间排灌设施和机耕路桥,配合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等农艺措施,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增强技术承载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方便农机作业,达到高产稳产粮田要求。

2009年建成标准粮田2万亩,2012年新建标准粮田14万亩,共建成标准粮田面积达16万亩。

4、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围绕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普及发展传统农机。

加快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2009年,我市水稻机播水平达到80%;2012年达到85%,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饲料加工、捡拾打捆、草帘编织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展油菜直播和移栽机械的试验示范、收获环节机械的研究,建立一批新技术的典型示范方,至2012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围绕推进现代高效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特色农机。

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重点加强设施农业装备、农产品保鲜储藏及产后处理与精深加工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的示范推广。

在规模养殖方面,加强畜禽养殖机械、高效渔业机械的研究推广,全面提升高效农业集约化水平。

(三)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必须按照其产业发展需求,优先构建物质装备投入体系、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和经营管理创新体系,而其中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则堪称体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现代高效农业运行加速器。

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将现有的理论与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并对其加以总结提炼进而开创新的理论与技术是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创新是现代科技最重要的基本品质。

今后三年内我市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①加强产学研结合,率先转化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先进科技成果。

数字农业、植物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等与南京农业大学,蔬菜园艺与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农科院,花卉园艺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苏州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作物栽培与扬州大学和省农林厅,农作物种子专业与省农科院和扬州大学,蚕桑专业与苏州大学和中国蚕研所,畜禽专业与扬州大学、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家禽研究所,水产专业与上海水产大学和江南大学,能环专业与南京农业大学等优良合作传统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既能加快农业发展又能互利互惠的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不断创造新的产学研合作共建成果。

②加快关键生产技术攻关,不断为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增加技术储备。

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已总体达到较高水平、再跃上新台阶必须在新技术应用上实现重大突破的实际情况,市农林局将组织全系统开展关键重大技术攻关研究,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推出8到10项重大科技成果。

诸如:

机插水稻亩产700公斤以上精确栽培技术、设施栽培土壤修复技术、稻麦秸秆速腐还田技术、大销量外向果蔬新作物品种引进与因种栽培技术、鲜食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三水梨”时空均匀生产技术、新型耕作制度研究与开发、优质家禽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名贵水产品养殖技术、观赏鱼类标准化生产技术、高档苗木低成本容器育苗技术、名贵盆花温室环境优化生产技术、优质桑园丰产周期延伸技术等要尽快形成可广为推行的技术规程。

③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农业增加值中科技贡献份额。

要通过政策引导、行政推动、严格考核等手段迅速改变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畜禽防疫、蚕病防治技术、稻麦精准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及节水栽培技术、外向果蔬标准化栽培技术、棚室栽培情况下生物病害与生理病害综防技术、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新型沼气池建设使用技术、农业投入品控制(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农作物品种规范利用技术、内河池塘水体综合利用技术、绿化苗木养护或速生丰产技术等业已推广多年的成熟技术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

⒉加强农技队伍建设。

我市市镇两级农技推广队伍目前拥有编内科技人员近一千名,多年来他们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善于学习、勤于工作、乐于奉献,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但近几年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也遇到一些困惑和挑战,主要表现为财政拨款不足、队伍生存和产业发展困难;管理体制以快为主,人员交流、队伍补员停滞;行政事务及经营活动牵制精力较多,专业工作受到影响;队伍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人员知识更新速度不快,难以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需求等。

今后三年不但要使上述状况得到彻底改观,而且要真正建立起一个工作高定位、人员高素质、装备高标准、待遇高保障的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1)工作高定位。

我市镇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公益性全民事业单位,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其工作重点为现代种养技术示范推广、动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与修复等。

通过卓有成效的农技推广工作,实现三年内全市高效农业覆盖率达到80%、科技贡献份额在农业增加值中占比达到60%。

(2)人员高素质。

要从经费上保证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技术人员能接受一个月以上的知识进修,所有农技人员都要加强科技理论与生产实践两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要有计划地引进本地紧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开放市内人才流动。

对于少数因多种原因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的人员要按照政策给予妥善安置。

(3)装备高标准。

三年内全市所有乡镇(区)农技推广机构都要投入60万元以上(省级30万元,市、镇财政及本单位各十万元)用于办公培训场所,化验检测培训仪器设备、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等硬件建设,真正做到办公有标准场所、推广有现代手段、示范有综合基地。

(4)待遇高保障。

镇(区)农技机构根据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总体要求定编定员后,要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保证农技人员工资福利力争等同于同资历的国家公务员水平,其经费来源要由市级财政予以保障(镇级财政往往难以保障)。

3、培训现代新型农民。

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既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长期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更是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首要条件。

有了掌握现代种养技术的农业劳动者,就会有显示强大生命力的现代高效农业。

①培训目标:

农民实用技术今后三年每年由市市农林局各专业站会同镇农技推广部门逐村开展两次以上面对面培训,每年培训农民15万人次,使得参培农民每人掌握两项左右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农民创业培训:

以小班教学的方式对2000名以上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和村干部分专业开展为期3—4天的课堂培训,通过培训使参训者既掌握所从事行业的现代生产技术,又了解市场营销技术和产业化经营方面的知识,促使其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

每年按专业对(镇)农技人员开展15天以上的集中培训,并争取每年有20%的基层农技人员能得到一个月以上的系统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使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得到显著提高。

②培训方式:

培训以课堂教学为主。

实用技术培训由市内各专业站技术骨干担纲,并配以技术明白纸发发放;创业培训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主要延聘省和南通市高级专家给予面对面教学,注重先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创新,同时编购较为系统的专业教材,每期培训还安排一定时间的参观学习。

③培训进程: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农林牧渔关键生产阶段进行,农民创业培训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主要利用农闲进行,每年11月份全部完成当年培训任务,12月份完成资料整理、总结、验收。

④培训经费:

除省拨培训经费外还应广为争取其它项目的配套费用保证高质量培训所需。

每年按专业对(镇)农技人员开展15天以上的集中培训,并争取每年有20%的基层农技人员能得到一个月以上的系统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使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得到显著提高。

②培训方式:

培训以实地培训为主。

实用技术培训由市内各专业站技术骨干担纲,并配以技术明白纸发发放;创业培训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主要延聘省和南通市高级专家给予面对面教学,注重先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创新,同时编购较为系统的专业教材,每期培训还安排一定时间的参观学习。

③培训进程: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农林牧渔关键生产阶段进行,农民创业培训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主要利用农闲进行,每年11月份全部完成当年培训任务,12月份完成资料整理、总结、验收。

④培训经费:

除省拨培训经费外还应广为争取其它项目的配套费用保证高质量培训所需。

(四)构建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

加快建立以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现代流通业态为先导的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1、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纵向拓展和横向联合,大力推动合作社一体化经营,加快组建合作社联合组织,积极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覆盖面、土地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到2012年,我市农民合作组织农户覆盖率达到40%以上。

2、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和机制,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

到2012年,我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6%左右。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立足我市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规划好一个加工区域,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加快产业集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高品质棉、茧丝绸、特色蔬菜、畜禽、特种水产等加工产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规划区集中集群发展。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强化质量意识和长寿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4、大力推进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流通主体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建成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连锁超市、配送专卖为先导,电子商务、期货交易、拍卖竞价等为补充,功能齐备、制度完善、有较高现代化水平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50亿元。

在全市建成以农产品物流中心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为骨干,以连锁超市、配送专卖为先导,电子商务为补充,建设1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0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1个具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五)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加快构建符合沿海特点如皋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如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以沿海优势、如皋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快配套农业标准的制定,尽快形成沿海地区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生产技术规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衔接。

检测方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

围绕如皋地区产业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的重点产业和产品,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为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活动,建设12个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体现沿海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模式。

在示范点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用药登记制度、休药期制度等,保证农产品质量全过程可追溯。

2、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2010年~2012年,按照“只建一个中心”的原则,建立1个综合性的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全市20个乡镇农技站,以及如皋市经济开发区和如皋港经济开发区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