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
《动物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动物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0月
一、行业趋势:
市场化、兼并收购、国际合作
动物疫苗对于畜禽疫情防控意义重大,过去几年国内行业收入增速维持在10-20%,2013年行业销售规模接近100亿。
2011年以来全国疫情总体稳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疫苗行业迅速发展,未来市场化、兼并收购、国际合作将是行业三大发展趋势。
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等纳入政府强制免疫体系,通过政府定点采购、免费发放给养殖户,相关疫病得到有效防控。
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提升,对免疫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招采产品无法满足防疫需求,疫苗放开政府招采、走向完全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
国际动保巨头通过兼并整合,拓展市场区域、丰富产品线以增强竞争力,全球行业CR10超过90%。
国内动物疫苗行业仍非常分散,品种、区域布局拥有巨大提升空间,行业CR10低于50%,行业将进入并购时代。
国内外动保企业最显著的差异在于研发层面。
国际动保企业主要依托于自主研发,人药、兽药共享部分研发资源。
国内动保企业原创性研发水平偏低,更多依赖科研院所、农业大学等外部研发资源,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
借助国际合作,有利于技术水平快速提升,金宇集团、中国动保等公司已率先试水。
1、畜禽养殖正深刻变化:
规模化养殖对疫苗提出更高要求
畜禽养殖模式深刻变化对疫苗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规模化养殖替代散养户是未来趋势,而规模化养殖有利于促进免疫渗透率、单位防疫支出提升。
2013年全国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养殖场出栏量占比41%,较2007年提高19个百分点,规划到2015年比例达50%。
2、市场苗是未来趋势,单价提升驱动行业扩容
国内动物疫苗市场可分为政府招标、市场苗两部分,政府招采一直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12年政府招采占比达64%。
政府招采体制下,购买者使用者分离,品质非首要考虑因素,导致疫苗质量难以完全满足防疫需求。
同时招采价格偏低,以O型口蹄疫为例,政府招采价格在0.4-0.5元/毫升(0.8-1元/头份),金宇集团O型口蹄疫市场苗销售价格在6-10元/头份。
市场苗替代招采苗的过程中,价格弹性将驱动行业扩容。
3、国内动保行业将进入并购时代
经过多轮兼并整合,硕腾、先灵葆雅、拜耳、梅里亚、勃林格等国际巨头市占率迅速提升,全球市场CR5接近60%。
反观国内,行业集中度仍相对偏低,2012年全国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约70家,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占比仅26.5%,CR10低于50%。
兼并收购将成为国内动保企业加速发展、丰富产品线、实现区域拓展的重要方式。
4、国际合作助力行业技术升级
国内外动保企业最显著的差异在于研发层面。
国际动保企业主要依托于企业自主研发,人药、兽药共享部分研发资源。
而国内动保企业原创性研发水平偏低,更多依赖科研院所、农业大学等外部研发资源,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
2003-2013年农业部共批准新兽药证书500个(兽用生物制品273个,兽用制剂227个),其中一类新药仅29个,国内仍以仿制、工艺路径改进为主。
国际合作利于国内实现快速技术升级,礼来入股中国动物保健品(0940.HK)、法国诗华与金宇集团合作生产布病疫苗升级产品、海利生物与阿根廷BiogenesisBAGO公司合资兴建口蹄疫灭活苗生产线,开启国际合作大门。
二、重点疫苗品种分析
动物疫病防治与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密切,2012年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指导全国综合疫病防治工作。
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仍在部分区域呈流行态势,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在局部地区有上升趋势,牛海绵状脑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持续存在。
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市场营销能力构成动保企业核心竞争力,本部分重点分析重点疫苗品种技术、品质差异。
1、口蹄疫:
金宇集团浓缩纯化苗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口蹄疫疫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国内常见病毒类型为O型、A型和Asia-I型,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彼此无交叉免疫原性。
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偶蹄类动物,牛感染性最强,其次是猪、绵羊、山羊。
我国曾使用过口蹄疫弱毒活疫苗,目前疫苗均为灭活疫苗。
最早口蹄疫流行以O型为主,分为猪毒(新/旧)、缅甸98、泛亚等亚型。
2008年开始,根据亚洲I型的流行趋势,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投入市场。
2010年金宇集团率先获得牛羊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疫苗新兽药证书,天康生物、中牧股份也先后获得批文。
目前国内猪以免疫O型口蹄疫为主,2013年国内出现过猪场散发A型口蹄疫案例。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口蹄疫市场规模约15亿,中牧股份、金宇集团、天康生物市占率超过80%。
2011年开始,口蹄疫市场化逐步提升,估测2013年行业收入规模约20亿。
牛羊三价苗纳入招采、猪O型市场化销售占比提升,未来几年口蹄疫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口蹄疫灭活苗生产传统使用转瓶工艺,金宇集团在行业内率先使用悬浮工艺,天康生物、中农威特、中牧股份、必威安泰等也先后完成工艺改进,悬浮工艺生产效率更高,产品稳定性、纯度也更具优势。
2、蓝耳:
市场苗拓展潜力巨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蓝耳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易出现点突变和重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
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株有欧洲型(LV株)和美洲型(VR-2332株),国内流行毒株较为接近美洲型,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染。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能发病死亡。
蓝耳病发病季节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国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灭活苗和活疫苗两类,政府采购以活疫苗为主,毒株包括JXA1-R株、TJM-F92株、HUN4-F112株等,灭活苗逐步被淘汰。
全国蓝耳疫苗生产企业共约40家,其中生产TJM-F92株活疫苗企业有5家,JXA1-R株9家,HuN4-F112株4家。
2012年国内蓝耳病疫苗市场规模约4.8亿元,竞争非常激烈。
国内高致病性蓝耳病市场苗方兴未艾,目前竞争者主要包括勃林格、天康生物、吉林国原、大华农、普莱柯、中国动保等公司,关注天康生物高致病性双基因缺失蓝耳苗销售前景。
3、猪圆环:
市场规模扩容迅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猪圆环病毒分为PCV-1、PCV-2两种基因型,仅PCV-2具有致病性。
圆环病毒主要发病对象为断奶仔猪、育肥猪,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母猪繁殖障碍、仔猪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等多种疾病,以PMWS症状最常见。
2006年圆环疫苗首先在美国研制成功,2009年勃林格在国内注册成功,2010年下半年国产圆环疫苗上市。
按技术路径,目前圆环疫苗包括全病毒灭活、病毒亚单位复制表达技术和病毒嵌合技术。
国内疫苗基本采用全病毒灭活技术,瑞普生物采用全病毒+Cap亚单位复合抗原。
2013年国内圆环市场规模约4.87亿元,2012年规模为1.68亿,增长非常迅速。
圆环免疫仍以南方养殖区域为主,北方接受程度较低。
根据广东地区统计数据,被调查500家养殖场中,333家养殖场使用圆环疫苗,占比67%,南农高科市占率29.7%、勃林格26.4%、海利19.0%、普莱柯10.7%、维科6.4%,处于领先地位。
4、猪支原体肺炎:
进口疫苗垄断市场,关注国产疫苗替代机会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慢性、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等特点,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肺脏肉样或胰样实变,国内猪群感染率为30%~50%。
注射疫苗是防控猪支原体肺炎最佳手段,辉瑞、英特威、海博莱、普泰克等国际巨头占据国内7-8成的市场,产品售价在6元/头份左右。
目前国内5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哈药集团、南京天邦产品质量相对较好,哈药集团技术来源于辉瑞,南京天邦产品则是全球首个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
目前国内猪支原体肺炎市场规模约3-4亿元,测算渗透率低于10%,未来极具发展潜力,关注国产疫苗进口替代机会。
5、伪狂犬:
进口疫苗优势明显,市场相对成熟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群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rabiesvirus,PRV)所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高度隐性感染的特点,可引起持续性感染,是四大猪病之一。
伪狂犬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导致繁殖力降低,对于3周龄以下的仔猪,主要侵害其中枢神经系统等,死亡率可达100%。
2012年国内开始伪狂犬新一轮流行,华中农业大学调查全国16个省市2,689家规模化猪场,46%的猪场被野毒感染,部分种猪场阳性率达70%以上。
伪狂犬病无特效药,注射疫苗是预防伪狂犬病的最佳方案,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3-4亿元。
国内主要销售品种: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
天然基因缺失弱毒株,产生免疫力快,可用于紧急预防接种。
国内企业约有40家企业拥有该疫苗的生产批文,外资勃林格、梅里亚等6家企业也生产该毒株疫苗;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
基因工程疫苗,缺失TK、gG基因,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产生免疫力快,可区分野毒抗体和疫苗抗体。
国内生产厂商包括武汉科前、中牧股份;
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鄂A株):
全病毒灭活苗,国内生产厂商有中牧股份、武汉科前等。
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闵A株):
全病毒灭活苗,国内生产厂商有瑞普生物、海利生物、青岛易邦、杭州荐量等。
6、鸡马立克:
梅里亚主导国内市场,关注大华农新品上市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Ⅱ群疱疹病毒引发的肿瘤性疾病,水平传播能力强,不垂直传播,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在国内大面积爆发。
鸡马立克氏病毒共有3个血清类型,毒力不断增强,从1950年代鸡马立克温和型(mMDV)发展到强毒型(vMDV),1970年代增强至超强毒型(vvMDV),1990年代发展到特超强毒力型(vv+MDV)。
血清Ⅰ型疫苗有CVI988株、814株等,血清Ⅱ型疫苗有B-1株、301B/1株、Z4株等,血清Ⅲ型疫苗有FC-126株等。
进口鸡马立克疫苗占据国内市场主导,梅里亚市占率达40%。
国内有约20家企业拥有鸡马立克氏疫苗生产批号,但仅少数几家企业正常生产,产品质量普遍不高。
进口疫苗稳定性好,病原含量高,价格约60-85元/千羽,国产疫苗价格约20-30元/千羽。
大华农今年新上市鸡马立克疫苗,值得重点关注。
市场空间测算:
禽年出栏量120亿羽,每羽免疫1次,每羽份定价0.05元,分别按渗透率10%、50%、100%估计,鸡马立克疫苗的市场空间分别为0.6亿元、3亿元、6亿元。
7、布病:
国内疫苗技术水平低,关注金宇集团新品上市
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根据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从人群中分离到的634株布氏菌样本,羊种菌占84.5%,其余为牛种和猪种布氏菌。
羊所携带羊种菌可引起人群传染和流行,牛、猪种菌以散发流行为主。
目前国内布病疫苗生产工艺相对较落后,质量难以完全满足防疫要求,原材料采用肝汤培养基成本较高且不稳定。
另外目前采用的冻干保护剂保护效果不理想,疫苗热稳定性差。
批准生产的布氏菌病活疫苗品种主要包括S2株、M5株和A19株。
2011年产量达3.69亿头份,其中90%以上为S2株疫苗。
三、长期成长路径清晰,短期受益于下游养殖景气反转
今年以来畜禽价格低迷对疫苗行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禽类存栏下滑对禽用疫苗影响更为明显。
预计4季度开始养殖景气将明显回升,疫苗企业将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