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984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docx

赋得暮雨送李曹从军行归园田居

赋得暮雨送李曹

注释

①赋得:

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

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②楚江:

指长江。

建业:

今江苏南京。

暮钟时:

敲暮钟的时候。

③建业:

今江苏南京。

④漠漠:

水气迷茫的样子。

⑤冥冥:

天色昏暗的样子。

⑦海门:

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⑧浦:

近岸的水面。

⑨沾襟:

打湿衣襟。

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

⑩散丝:

指细雨,这里喻流泪。

⑾含滋:

湿润,带着水汽。

赏析

这是一首雨中送别友人远行的诗,全诗紧扣暮雨,描写暮雨中的景象,手法妙绝,读后如见一幅薄暮烟雨送客图。

近处船帆沾雨沉重,小鸟难飞。

远处天色昏冥望不见海门,浦树含烟。

描写景物,动静结合,近景与远景互相映衬。

末联用一“比”字,将别泪和雨丝融成一体,离别之情与暮雨之景相比拟,恰到好处。

作者分题赋诗,能够做到不流于斧凿,写景抒情皆是信手拈来,佳句天成,足见其大家风范.

这是一首送别诗。

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

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

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

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

“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

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

“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

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

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

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

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

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

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

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

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

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

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

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

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

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

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

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

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

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

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

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

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

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

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

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

“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

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

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从军行

总说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

这是第二首,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

具体鉴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

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

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

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

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

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

“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

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

“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

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

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

《乐府古题要解》云:

“《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

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

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

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会生出什么感想?

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

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后,到此却汇成一湾深沉的流水,荡漾回旋。

“秋月照长城”,为全篇情感之凝结处。

这时离情入景,奇想层出,使诗情得以升华。

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此诗被誉为“诗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于这绝处生姿的一笔。

仅二十八字的绝句,却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

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

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

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

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

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

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

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读者应当注意到:

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

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

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平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

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

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

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

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

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

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

杨诗结尾说: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

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

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

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

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

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

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

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

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

这是纪实。

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

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

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

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

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

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

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

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

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

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

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

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

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

“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

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

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

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

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

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

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

“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

这太重要了。

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

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

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2]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

“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

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送柴侍御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诗人贬龙标尉时的作品。

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

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

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

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

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

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

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

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

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

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流水和波浪感觉不到离别的滋味,仍不知疲倦地在武冈流淌。

诗人说:

马上就要离开你了,在这送别之际,我却不觉得悲伤。

同在一条江边,风雨共进,明月哪里知道我们身处两地?

仍然照耀着我们的前方。

《塞下曲》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

李白所作共六首,此为其第一首。

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

像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

“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

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

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

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

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

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

“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

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

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

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

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

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

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

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

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

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

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

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这结尾的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

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

“总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

如开口便作豪语,转觉无力。

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姚鼐),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

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2]​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

其诗风新鲜活泼、清俊平易。

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渔家傲·塞下秋来

上阕描绘边地的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势态的严重。

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

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

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字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真实而感人。

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

“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

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

“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

“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

“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

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全篇造句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

桂枝香·金陵怀古

注释

(1)登临送目:

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

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练:

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4)如簇:

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5)去棹(zhào):

停船。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6)星河鹭(lù)起:

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星河,指长江。

(7)画图难足:

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8)繁华竞逐:

(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9)门外楼头:

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0)悲恨相续:

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1) 凭高:

登高。

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2)漫嗟荣辱:

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这是作者的感叹。

(13) 商女:

歌女。

(14)《后庭》遗曲:

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

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一)

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

“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征帆于落日余晖中匆匆驶去。

这景色,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相比,虽辽阔者同,然而,前者壮丽,后者凄清,风格迥异。

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

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如同电影镜头的进一步推开,随着征帆渐渐远去,词人的视野也随之扩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漠的空间写出长江的万千仪态。

远去的征帆象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

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王勃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为千古传诵的骈文警句,一为前所未有的词中创境,实在是异曲而同工。

此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

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