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344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docx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3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

必修三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答案】D

2.(2012年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答案】B

3.(2012年上海历史,31)孔子说: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

“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答案】C项3分,B、D项1分,A项0分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分)

【答案】

(2)思想特征:

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分)

影响: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分)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2分)

第3课宋明理学

1.(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7)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答案】D

2.(2012年海南卷历史,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答案】A

3.(2012年海南卷历史,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答案】D

4.(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

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

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

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

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作用。

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

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

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

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案】

(1)与科举制相关。

(2分)

目的:

“究天理”(或明道德(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

(2分)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

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

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

【答案】A

单元综合

1.(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7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分)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分)

【答案】

(1)主张:

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3分)

背景: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4分)

(2)思想特征:

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分)

影响: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分)

(3)特点:

多元性(兼收并蓄)。

(2分)

原因:

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分)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2分)

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

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

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

……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问题: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9分)

【答案】

(1)孔子:

仁、礼、中庸;(3分)老子:

道、无为、小国寡民。

(3分)苏格拉底: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分)

(2)李贽:

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分)顾炎武:

注重实

学,经世致用;(3分)王夫之:

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分)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

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

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

……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问题: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10分)

【答案】

(1)孔子:

仁、礼、中庸;(3分)老子:

道、无为、小国寡民。

(3分)苏格拉底: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分)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答案】B

2.(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

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答案】C

3.(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

“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

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

”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

【答案】D

第7课启蒙运动

1.(2012年江苏历史,1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

【答案】D

2.(2012年海南卷历史,10)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

【答案】C

3.(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

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

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

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

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作用。

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

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

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问题: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8分)

【答案】(3)代议制度建立;(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3分)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

(3分)(若答出“古代西方直接民主弊端和具有代议制民主性质的民主制度的借鉴;西方民主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民主探索深入的反思等可酌情赋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4)问,指出一

个时期的含义或用法,给1分,指出两个及以上时期的含义或用法,给3分。

单元综合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答案】A

2.(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3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

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

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

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

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

(12分) 

【答案】

(1)历史条件: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9分)

基本观点:

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3分)

共同精神:

人文主义。

(2分)

(2)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等次

得分

观点

论证

表述

第一等

9—12分

观点正确,能辩证认识问题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

思路清晰,表达确切

第二等

5—8分

论点基本正确,认识不够全面

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

有基本思路,表达不够确切

第三等

0—4分

论点不准确,认识模糊

未能结合史实,仅能罗列部分史实

缺乏条理性,表达欠通顺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2012年海南卷历史,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答案】B

2.(2012年上海历史,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答案】A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1.(2012年江苏历史,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

”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

【答案】A

2.(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D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3)

《说文解字》释读为:

“大册也。

”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

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B.丝帛C.竹木简D.石碑

【答案】C

2.(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

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BCD

【答案】C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0)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

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其重要原因是()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答案】D

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2012年各地高考未命题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2012年上海历史,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

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

【答案】B

2.(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2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

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答案】D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

“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答案】D

2.(2012年上海历史,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答案】C

3.(2012年海南卷历史,15)某学者曾提及:

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

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D.陈独秀、胡适

【答案】B

4.(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标者何?

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www.xkb1.com

——严复《原强》(1895年)

问题: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8分)

【答案】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

(6分,每点2分)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

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6分,每点2分)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

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8分,每点2分)

5.(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

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