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32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docx

北京都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

开发规划(2009—2012年)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

2009年6月

目录

前言3

一、规划背景5

(一)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历程5

(二)农业基础建设现状6

(三)存在的问题9

(四)机遇和优势11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建设原则12

(三)建设目标14

三、规划范围、建设规模和进度15

(一)规划范围15

(二)建设规模16

(三)建设进度16

四、主要建设内容16

(一)以配水节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改善工程17

(二)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的农田培肥工程18

(三)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的田园清洁循环工程19

(四)以农田景观建设为中心的沟路林渠配套工程21

五、投资标准与概算21

(一)以配水节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改善工程22

(二)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的农田培肥工程22

(三)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的田园清洁循环工程23

(四)以农田景观建设为中心的沟路林渠配套工程24

六、效益分析24

(一)经济效益24

(二)生态效益25

(三)社会效益25

七、保障措施25

八、2009年计划任务与投资安排28

附件1-附件11

专家论证意见

前言

耕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

农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是首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宜居城市重要的生产性绿色空间。

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和人口不断增加,首都耕地急剧减少,1979-2008年全市耕地平均每年递减10万亩,其中,2000年底全市耕地面积为493.5万亩,2008年底为347.5万亩,平均每年减少约16万亩。

2008年10月1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确定北京市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为339万亩、到2020年为32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80万亩(附件1)。

为切实保护、利用、建设、管理好首都宝贵的耕地资源,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六次全会分别提出了“尽快启动编制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规划,2009年启动实施”和“尽快编制完成现代农业基础建设规划,2009年启动建设30万亩综合示范工程”的明确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市委全会的相关要求,特编制《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规划(2009年-2012年)》。

本规划是未来我市耕地资源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依据,是“221平台”的具体应用和进一步深化。

规划的实施是切实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服务能力、景观服务能力,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作;是切实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与“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双轮驱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任务,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首都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主要依据以下相关政策文件编制: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生态环境发展规划》、《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北京市山区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年~2012年)》、《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2006年)、《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意见》(2008年12月25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五次全会通过)。

本规划编制数据来源:

北京市统计年鉴、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数据、2005-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检测数据、2006年农业生态环境普查数据、林业二类调查数据,根据抽样调查和典型设计等方式测算所得数据。

本规划为第一期规划,期限为2009-2012年,原则上每年实施30万亩(其中: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田节水项目每年实施2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每年实施10万亩),四年实施总面积为120万亩,重点建设以九大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为主的基本农田。

根据第一期规划实施情况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将适时编制第二期规划,于2012年以后继续推进剩余的基本农田、耕地建设。

本规划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特指以配水节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改善工程、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的农田培肥工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的田园清洁循环工程、以农田景观建设为中心的沟路林渠配套工程,包涵12项主要工程和技术措施:

水源及输水工程,田间节水配套;增施有机肥、配方肥(缓释肥),推广玉米秸秆还田和土壤深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地规模整理、林网修补完善、田间路网修补、农田景观提升。

一、规划背景

(一)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历程

以产量为中心的农业基础建设阶段(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解决温饱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和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兴修水库、塘坝,疏通河道,发展农田地面灌溉;为了减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投入大量人力、机械。

完成了大规模平整土地任务,改进了地面灌溉技术,农田建设转向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通过本阶段农业基础建设的实施,全市农田平整度、灌溉保障率大幅提高,建设了一批优质田、吨粮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60万吨左右。

以效益为中心的农业基础建设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上世纪末):

改革开放以后,围绕解决农民卖粮难和收入低等问题,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面对水资源日渐紧缺的严峻形势,针对不同作物特点重点建设以喷灌为核心的节水灌溉,基本实现了农田灌排的自动控制,重点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小麦田基本实现了秸秆禁烧和免耕覆盖。

通过本阶段农业基础建设的实施,巩固了农业结构调整成果,粮菜种植比重差距变小,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到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已达4687元。

以多功能开发为中心的农业基础建设阶段(本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扩展、人口增长和生活质量提高,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对首都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耕地的保护,在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基础上,着手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网络与预警系统,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建立有机肥培肥地力和有机化栽培示范区,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工程建设,治理季节性裸露农田,实施“221行动计划”。

通过本阶段农业基础建设的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备受关注,农民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得到政策性补偿,走廊农业、园区农业和沟域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农业基础建设现状

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探索实践中,农业基础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农业用水量逐年下降,农业节水工作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开展了减少使用地下水、有效利用天上水、高效利用土壤水、合理利用再生水的一系列试验、示范工作,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开始推广,设施农业(包括设施花卉)和果园的集雨灌溉等节水措施进入示范阶段。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增加,节水灌溉农业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8年全市农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20万亩次,全市农业用水量由2001年的17.4亿m3减少到11.98亿m3,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重已由44.6%下降到34.1%。

2001-2008年农业灌溉用水情况表(亿m3)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占全市用水比例

44%

44.6%

38.2%

40%

38.3%

37.3%

35.6%

34.1%

总用水量

17.4

15.5

13.4

13.5

13.2

12.8

12.4

11.98

清水

17.4

15.5

13.4

13.5

12.04

10.78

10.18

9.34

再生水

 

 

 

 

1.18

1.99

2.26

2.64

2.耕地肥力质量有所提升,土肥检测体系日臻完善。

多年来,大力推进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以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相对于1980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55%的耕地肥力升高(截至2008年底,京郊耕地高肥力占17.6%,中等肥力占48.5%,低肥力占33.9%);二是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有所提高;三是土壤科学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初步搭建了全市耕地质量空间信息管理和决策咨询平台,为“221”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四是土肥检测体系逐步完善,10个区县样品年检测能力达到4000个以上,基本满足了本区县现有土肥工作的需要;五是壮大了技术队伍,基层及农民技术员数量有所增加,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3.农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清洁,循环农业示范模式初步形成。

近年来,通过发展“三品认证”,调动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性,鼓励保护农田环境质量;通过加强农田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农业环境普查,大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控制农田污染,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农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清洁。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评价,全市清洁级耕地面积占97.8%,适宜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的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562家、1023个产品、生产面积67.16万亩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绿色食品生产面积已达16.83万亩;共有404家企业、1711个产品、18.97万亩农田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成效显著。

据对北京市主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示范区调查结果表明,防控技术的实施每茬农作物可以减少施药3-8次/茬,节省农药施用量20%以上,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有明显提升;化肥利用率提高5-7%。

三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初步形成。

累计建设完成60个生物质气化工程和50多个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完成畜禽粪便循环利用和综合治理362家,研究开发了太阳能无害化处理菜田废弃物技术并获得发明奖。

4.土地整理复垦、农业综合开发稳步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方针,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仅2005—2007年全市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130个,建设总规模为39.3万亩,新增耕地、园地6.4万亩,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建设、农田道路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等几大工程建设,一是改善了项目区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

经对怀柔区调查,整理后的土地,农产品产量增加近20%、生产成本降低近20%;二是服务了占补平衡,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现有田块重新布局和土地权属重新调整,改善传统农地利用格局,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按照“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目标,因地制宜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公示管理、监理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金管理、验收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

5.农业的生态景观价值备受关注,隐性价值开始显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农业功能的认识正在不断加深,特别是农业的生态与景观服务价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农业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生产出多少产品,更重要的是为宜居城市提供生态屏障与优美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